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罪臣长子科举入仕记》  第1章

网友:口口口 打分:2 [2022-11-24 09:08:38] 来自河南

我以前以为古代(除清朝与披甲人为奴外)这种官员被流放边疆处境会好一点,因为当地教育文化水平落后,从实际出发这些落马官员能做一些小吏教书的活(半官方非官方的),感觉比被流放的平民更容易活下去。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专业人士指教

5  

[1楼] 作者回复 [2022-11-24 10:18:52] 来自辽宁

这个问题好~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我写时查阅一些资料,发现流放制度最早记录在《尚书》里,可是真正入律是北魏,唐代《唐律疏议》才真正固定,在此之前,所有的流放都是比较自由量刑的。(参考论文《浅析中国流放制度》薄晓霞)
而每个朝代的流放制度多有不同。
所以很难以一个“古代”来定义。
比如宋代的刺配流放,就有点类似本文中将流放犯人集中羁押管理在类似“牢城”的地域,有点剥夺zz权利终身的意思,所以读者所说的教书啊什么的谋生自由是不太可能有的。但宋朝也有相对轻一些的就近流放,这种我感觉有点从宽处理的感觉,具体资料我没有查到,但应该不会关进牢城里了。
但唐代的流放相对自由一点,可对流放距离有严格要求,分等级和待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苛吧。
明代的流放有充军这么一个说法,多是发边方屯种或戍守,所以应该也不能自由职业,是有服役要求的,但具体希望有了解的读者补充,我没有深入查过资料。
很多学者研究湖北房陵这个传统流放地,《古代房陵地区流放情况探究》和《秦汉至唐宋时期房陵地区流放情况探究》这些文章很多是我参考内容的来源,基本上被流放者都会接受一定程度的集中监管,文中我选择从严那一种有点将牢城变一个形式,糅杂了很多这些参考文献里面提出的要素~毕竟是架空,就还是不那么完全严格遵从文献看~
欢迎大家探讨交流这方面的知识~

7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08-19 09:34:0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