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绿色仙人掌 打分:0 [2022-12-07 17:33:15] 来自山东
又看了看评论区,想起去年还是前年的某些提倡“男孩必须要有阳刚之气”。我就一直在想,会不会后面也会要求女孩必须怎么样,那女孩对应的词会是什么?温柔?淑女?娴静?不太理解为什么现在还这么强调男女特质,是否只有生理带来的差异完全被抹平才能有真正的公平?(比如男性可以生孩子,女性和男性力量肌肉不相上下等等)
34
[1楼] 网友:64224342 [2022-12-07 17:54:27] 来自山东
关于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我觉得应该主要针对娱乐圈。以前看过一个观点,娘炮之风起源于日本娱乐圈,是二战之后美国为了更好地控制日本才推行的。具体的是美国找了一个日本人,支持他建立娱乐公司,然后他推出了一个男团,里面的成员就是那种小鲜肉娘炮型的,后来在美国的支持下整个娱乐圈都是这种风气(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杠也别来杠我)。我以前看过一个十七八对男星,他穿着很可爱很幼化的粉色衣服,像日漫里的小女生一样跳舞,笑着取悦粉丝,让我联想到狗血文里霸总的可怜娇弱情人。当时我也十七八,我不能想象
13 [投诉]
[2楼] 网友:极乐 [2022-12-07 19:17:27] 来自内蒙古
我觉得不是的,因为即使男女没有生理差异,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差异还是无处不在的,亚洲人与欧洲人,一米八的人和一米五的人,先天的健全人和残疾人……但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并不该是要求所有人“没有差异”才能获得公平的,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公平——说起来所有人都“没有差异”的社会也有点可怕吧。我们现在的社会还达不到,还需要很漫长的发展历程的。举个也是P大文中的例子,《残次品》中的空脑症先天且遗传,在伊甸园的笼罩下成了被歧视的缺陷,但陆总长和他的学生们为了空脑症的平权所做的事不是彻底抹除空脑症人类的存在,而是在没有伊甸园的第八星系,在技术上为他们撬开一个口子,造出空脑症也能开的机甲。
15 [投诉]
[3楼] 网友:径北 [2022-12-07 19:30:59] 来自江苏
不是的,完全没有差异不就退化成无性繁殖生物了吗?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觉得只要生理差异存在就必然处境低人一等,很容易引出对女身的厌弃,陷入“我是个男的就好了”,“不生女孩因为女孩在社会上更艰难”这种误区。生育能力是天赋,体格差异是被男权一代代白幼瘦筛选人为放大的。爱自己、坚持主体性、尊重规律才能解决问题。
10 [投诉]
[4楼] 网友:余闲 [2022-12-07 19:54:14] 来自江苏
其实相对于“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男孩”,并不是一定要去承担某些事,成为某些样子的理由或借口,所谓“女孩”,也不是可以逃避某些事,或被限制只能做某些事的理由。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应该看TA的性别,TA的年龄,TA的外貌,而是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喜欢什么?”“我想要变成什么样”,坚持自己的内心,不去伤害他人,那么TA就不能去用男女、老少、美丑去区分,TA是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一份子。简而言之,TA是个人。
3 [投诉]
[5楼] 网友:余闲 [2022-12-07 19:58:17] 来自江苏
既然是个人,那说难听点,只要不犯法,谁管我穿裤子还是穿裙子?谁管我留长发还是留短发?
[6楼] 网友:余闲 [2022-12-07 20:03:39] 来自江苏
在此引用一段priest给《大英雄时代》写的序--201 3年底开始在网上连载的这篇文,应该是我个人审美地震的结果。作为- -个想起一-出是一 出、 没什么准数的人,我的个人审美仿佛患了帕金森,每分每秒都在哆嗦,不过那次哆嗦得格外剧烈,- -夜之间,我就从各路苍白瘦削的美人,移情到了充满力量感与生命力的"高大壮”,想写- -个男女莫辨的小姐姐。我不是个能坐得住的人,从小心浮气躁,像个泼猴,沉静^下来老老实实写一篇文 章是万万办不到的,之所以还能勉强凑出几篇有开头有结尾的故事,全仗网络连载与我人来疯的天性合了拍。所以每篇文都是突然想起一-个萌点,就随手捏个开头,然后开始每天的即兴表演。谋篇布局一概没有,开始写之前,自己也不知道这篇文是什么主题。《大英雄时代》网络连载原名叫《女汉子》,是当年网上- -个新兴的流行词,我是个“起名废”,文名也往往是想起什么就随手一对付。后来,随着"女汉子”这个词使用频率越来越多、在网上越来越火,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味了。因为我发现,同样是形容-个人”中性",“女汉子”往往是褒奖,"娘娘腔'就肯定是骂人。这里面暗含的逻辑,就跟那句“巾帼不让须眉”一样--假如我夸你“巾帼不让须眉”,那么隐在其中的前提就是,我认为“巾帼"本来就不如“须眉”,属于劣一等的物种,但你作为个体,超越了自己的“阶级”和"物种”,能够同高一等 的生物匹敌,所以特别值得夸。“女汉子"这个流行词是被当成好话创造出来的,像一颗糖, 可糖吃完了,咂摸到最后,嘴里却剩了满口酸苦,于是这文名也让我如鲠在喉,终于在第一卷写完之后, 改成了现在的《大英雄时代》,主角也从纠结于职业取向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一个承担全人类命运的士兵。在这个故事里,天生女性特征稀薄、五大三粗似壮汉的是英雄;美丽精致、妆容整齐的是英雄;才华横溢的是英雄;拙嘴笨舌的是英雄;八面玲珑的领导者是英雄;孤僻恶劣的杠精也是英雄。每一个人在降生的时候,都带着颜色各异的生命力,天生天赐,怒放一场,再殊途同归。既然人人都在奔赴死亡这个共同的终点,谁都打不出第二个结局,谁还能比谁高贵了?在途中就强求自己压抑本性,遵从各种刻板印象,更是大可不必。有生之年,太空战争和人类灭绝危机大概是赶不上了,但我想,谁都有机会被逼到墙角,被迫独自承担命运。是英雄还是狗熊,到时候自然见分晓。与诸位共勉。Priest
16 [投诉]
[7楼] 网友:绿色仙人掌 [2022-12-07 20:17:42] 来自山东
看到楼上各位的评论了,我觉得都很有道理。在这里想解释一下我的想法。当是这个风向是一些guanmei提出的,我感到担忧是因为如果要求了某一种性别必须怎样就完全剥夺了人们多元化的权利。比如男孩子可以化妆,男生可以穿裙子,女生也可以肌肉很多也可以很彪悍。但固定特质会引起较大的舆论压力,会让整体环境更不友好吧。关于生理差异问题其实是在思考解决暴力和犯罪问题想到的。有些人对女生进行暴力犯罪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力量差异大,他们打的过,所以女生在无有效的外力保护手段和自身较好的武力水平是只能祈祷自己不会碰到这样的人吧。但如果我们都一样强壮,他们就不会敢来招惹了,就像见到肌肉男那样。并不是说女生应当为自己的特质感到羞耻,只是对有些人来说法律是废纸,他们只信武力也只能被武力打服,我是觉得或许这样可以减少对女性的暴力犯罪。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想法也可以分享一下,谢谢大家了!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绿色仙人掌 打分:0 [2022-12-07 17:33:15] 来自山东
又看了看评论区,想起去年还是前年的某些提倡“男孩必须要有阳刚之气”。我就一直在想,会不会后面也会要求女孩必须怎么样,那女孩对应的词会是什么?温柔?淑女?娴静?不太理解为什么现在还这么强调男女特质,是否只有生理带来的差异完全被抹平才能有真正的公平?(比如男性可以生孩子,女性和男性力量肌肉不相上下等等)
34
[1楼] 网友:64224342 [2022-12-07 17:54:27] 来自山东
关于男孩子要有阳刚之气,我觉得应该主要针对娱乐圈。以前看过一个观点,娘炮之风起源于日本娱乐圈,是二战之后美国为了更好地控制日本才推行的。具体的是美国找了一个日本人,支持他建立娱乐公司,然后他推出了一个男团,里面的成员就是那种小鲜肉娘炮型的,后来在美国的支持下整个娱乐圈都是这种风气(这个观点不是我说的,杠也别来杠我)。我以前看过一个十七八对男星,他穿着很可爱很幼化的粉色衣服,像日漫里的小女生一样跳舞,笑着取悦粉丝,让我联想到狗血文里霸总的可怜娇弱情人。当时我也十七八,我不能想象
13 [投诉]
[2楼] 网友:极乐 [2022-12-07 19:17:27] 来自内蒙古
我觉得不是的,因为即使男女没有生理差异,人与人之间的生理差异还是无处不在的,亚洲人与欧洲人,一米八的人和一米五的人,先天的健全人和残疾人……但一种良好的社会秩序并不该是要求所有人“没有差异”才能获得公平的,而是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实现公平——说起来所有人都“没有差异”的社会也有点可怕吧。我们现在的社会还达不到,还需要很漫长的发展历程的。
举个也是P大文中的例子,《残次品》中的空脑症先天且遗传,在伊甸园的笼罩下成了被歧视的缺陷,但陆总长和他的学生们为了空脑症的平权所做的事不是彻底抹除空脑症人类的存在,而是在没有伊甸园的第八星系,在技术上为他们撬开一个口子,造出空脑症也能开的机甲。
15 [投诉]
[3楼] 网友:径北 [2022-12-07 19:30:59] 来自江苏
不是的,完全没有差异不就退化成无性繁殖生物了吗?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觉得只要生理差异存在就必然处境低人一等,很容易引出对女身的厌弃,陷入“我是个男的就好了”,“不生女孩因为女孩在社会上更艰难”这种误区。生育能力是天赋,体格差异是被男权一代代白幼瘦筛选人为放大的。爱自己、坚持主体性、尊重规律才能解决问题。
10 [投诉]
[4楼] 网友:余闲 [2022-12-07 19:54:14] 来自江苏
其实相对于“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谓“男孩”,并不是一定要去承担某些事,成为某些样子的理由或借口,所谓“女孩”,也不是可以逃避某些事,或被限制只能做某些事的理由。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应该看TA的性别,TA的年龄,TA的外貌,而是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喜欢什么?”“我想要变成什么样”,坚持自己的内心,不去伤害他人,那么TA就不能去用男女、老少、美丑去区分,TA是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的一份子。简而言之,TA是个人。
3 [投诉]
[5楼] 网友:余闲 [2022-12-07 19:58:17] 来自江苏
既然是个人,那说难听点,只要不犯法,谁管我穿裤子还是穿裙子?谁管我留长发还是留短发?
10 [投诉]
[6楼] 网友:余闲 [2022-12-07 20:03:39] 来自江苏
在此引用一段priest给《大英雄时代》写的序
--201 3年底开始在网上连载的这篇文,应该是我个人审美地震的结果。作为- -个想起一-出是一 出、 没什么准数的人,我的个人审美仿佛患了帕金森,每分每秒都在哆嗦,不过那次哆嗦得格外剧烈,- -夜之间,我就从各路苍白瘦削的美人,移情到了充满力量感与生命力的"高大壮”,想写- -个男女莫辨的小姐姐。
我不是个能坐得住的人,从小心浮气躁,像个泼猴,沉静^下来老老实实写一篇文 章是万万办不到的,之所以还能勉强凑出几篇有开头有结尾的故事,全仗网络连载与我人来疯的天性合了拍。所以每篇文都是突然想起一-个萌点,就随手捏个开头,然后开始每天的即兴表演。谋篇布局一概没有,开始写之前,自己也不知道这篇文是什么主题。《大英雄时代》网络连载原名叫《女汉子》,是当年网上- -个新兴的流行词,我是个“起名废”,文名也往往是想起什么就随手一对付。后来,随着"女汉子”这个词使用频率越来越多、在网上越来越火,我开始觉得有点不对味了。因为我发现,同样是形容-个人”中性",“女汉子”往往是褒奖,"娘娘腔'就肯定是骂人。这里面暗含的逻辑,就跟那句“巾帼不让须眉”一样--假如我夸你“巾帼不让须眉”,那么隐在其中的前提就是,我认为“巾帼"本来就不如“须眉”,属于劣一等的物种,但你作为个体,超越了自己的“阶级”和"物种”,能够同高一等 的生物匹敌,所以特别值得夸。
“女汉子"这个流行词是被当成好话创造出来的,像一颗糖, 可糖吃完了,咂摸到最后,嘴里却剩了满口酸苦,于是这文名也让我如鲠在喉,终于在第一卷写完之后, 改成了现在的《大英雄时代》,主角也从纠结于职业取向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一个承担全人类命运的士兵。
在这个故事里,天生女性特征稀薄、五大三粗似壮汉的是英雄;美丽精致、妆容整齐的是英雄;才华横溢的是英雄;拙嘴笨舌的是英雄;八面玲珑的领导者是英雄;孤僻恶劣的杠精也是英雄。每一个人在降生的时候,都带着颜色各异的生命力,天生天赐,怒放一场,再殊途同归。既然人人都在奔赴死亡这个共同的终点,谁都打不出第二个结局,谁还能比谁高贵了?在途中就强求自己压抑本性,遵从各种刻板印象,更是大可不必。
有生之年,太空战争和人类灭绝危机大概是赶不上了,但我想,谁都有机会被逼到墙角,被迫独自承担命运。是英雄还是狗熊,到时候自然见分晓。
与诸位共勉。
Priest
16 [投诉]
[7楼] 网友:绿色仙人掌 [2022-12-07 20:17:42] 来自山东
看到楼上各位的评论了,我觉得都很有道理。在这里想解释一下我的想法。当是这个风向是一些guanmei提出的,我感到担忧是因为如果要求了某一种性别必须怎样就完全剥夺了人们多元化的权利。比如男孩子可以化妆,男生可以穿裙子,女生也可以肌肉很多也可以很彪悍。但固定特质会引起较大的舆论压力,会让整体环境更不友好吧。关于生理差异问题其实是在思考解决暴力和犯罪问题想到的。有些人对女生进行暴力犯罪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力量差异大,他们打的过,所以女生在无有效的外力保护手段和自身较好的武力水平是只能祈祷自己不会碰到这样的人吧。但如果我们都一样强壮,他们就不会敢来招惹了,就像见到肌肉男那样。并不是说女生应当为自己的特质感到羞耻,只是对有些人来说法律是废纸,他们只信武力也只能被武力打服,我是觉得或许这样可以减少对女性的暴力犯罪。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想法也可以分享一下,谢谢大家了!
3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