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缶宁 打分:2 [2023-03-13 01:16:48] 来自湖北
关于这章网文和名著的一些无聊碎碎念回复,二刷看到这里看评论忍不住回复和产生的想法,回复的那楼时间太靠前了,楼层又折叠,感觉有点浪费,加上我的不断补丁加起来一看都小几千了,所以顺手复制来单独贴一层吧,和整篇文章关系其实没有特别大,想讨论剧情的姐妹们可以绕开我。打字想到哪说哪,复制出来也没有进行整理,可能依然有混乱和错误的地方。网文和名著,就好比民俗文化和宫廷雅乐,一者不能全盘否定,一者不能过度拔高,都是针对不同群体起不同作用的,对大众想要产生价值观道德观层次的积极影响,后者不如前者影响大,因为前者受众广易于理解,而要推动社会决策层次和社会上限的进步和演进,前者不如后者,因为有些前者用长篇大论掰开细讲的立意和主题,在后者往往只是短短几句话就能概括,后者更深更晦涩,只服务于特定人群。我曾经和朋友讨论,其实感觉前者偶尔可以比作后者的阅读理解或者说研究论文,作者们通过自己深广的阅读量,把自己对那些古代经典片句的理解或者某篇名著里体味到的十分之一或者仅仅只是人生的经验理解发散开掰开来变成小说网文传播给大众,潜移默化让大家接受这番道理和论点,所起到的作用哪里又比文学性质的研究论文少呢。以上是关于姐妹你的看法我认同的地方。但是我也同意楼上,当代社会环境就是功绩就是浮躁,大家要讨生活尚且自顾不暇,长此以往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状态,这并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慢慢被生活中琐事杂事抹去朝气和心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这样。区别只是类似我们父母辈的那些人因为没有接触这样多新思想和文化的机会,或者单纯没时间思考,所以他们劳劳碌碌生活越来越利己消极依然习以为常,但是我们是想法和知识面跟上了,而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物质条件跟不上,所以过于敏感和共情的人就会感到清醒的痛苦。但这绝对不是某个人的错,只是经济和思想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所以对某个代表性格的人物的恨恶和不爽是没有意义的,那只是情绪内耗。网文很有意思一个点是,它能让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它,看见可能自己社交圈子没遇见过的人间百态,但要警惕不要真的因为处于读者的上帝视角就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其实深想一步,身边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这就是百态,只是人家表达出来都世故圆滑而已,这还是看纸片人,如果有天发现身边时有这样的人不是更痛苦吗。姐妹你是真的很善良,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不一样的人存在,他们并不是完全的精致利己和高高在上,只是有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惯,即使抛开她非常有代表性的高姿态的性格缺陷,单说她因为读了太多名著而看不起网文这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何必为一个群体过度为难自己,社会会慢慢随着它的进度进行修补和自洽,群体的问题被发现了就是它开始变好的开始。看看历史,从几千几万年到现在,人类群体的许多问题,不都是这样从发现到冲突到化解到大众接受和改变的越来越多乃至成为共识吗,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社会和群体要达到至高点完美的状态需要非常非常久,不断暴露出矛盾不断解决,这就是它进步必经流程,所以人类要永远进步就永远会有新的群体矛盾,即使你穿越到多年以后这个矛盾被解决掉大众能正确看待网文像看待诗经看待戏曲文化的时候,有了更新思想的你也会发现又有新的类似这样落后观点的让你不认同的一群人让你如鲠在喉辗转难眠,因为新旧事物就是不断交替的,既然永远有新事物产生,就永远会有曾经固定时期的新事物转化为当下新的旧事物,所以不要太为这些情绪影响了。最后谈回来本文,如果你还愿意看完的话,这篇文并不是在批判这部分群体,他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多的槽点,都代表了社会上好像让人一开始很难接受和理解的一批人,他们利己 他们高姿态 他们暴躁 他们蛮不讲理 他们咄咄逼人等等等等,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内心良善和温暖的地方,或许他们永远不会和我们成为交心谈心的挚友,但他们的存在对于社会并不是毫无意义,他们依然能成为其实也愿意成为别人的光。就像我们也有自己的各种缺点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所以人间才有这么多不同的人啊,如果大家都是同样的性格模板,对所有事物都有模板化的看法和选择,那这人世间该多无趣啊。小说也是这样啊,如果里面不论主角配角,都要求和我们一样的价值取向和遇事一样的判断选择,那就是一群一样设定的机器人打架演戏罢了,这样的文能有什么意思嘛,冲突都显得那么平淡和无力,像是刻意发生的(这样说起来和现在的流水线偶像剧真像,对不起不是在内涵)。所以开心一点吧,也希望你后来有看完这篇文,它最后的温暖转向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这世上大部分普通人其实都是这样,没有人毫无善意和温暖(除了天生反社会那是特例),也没有人会毫无阴暗面,想了想包括我自己有时候负面情绪积累太多也像个偏执狂而且如果心情不好的话,还是可以去看一些真正的小萌文改变心情哦,这篇作为悬疑还偏现实向,就可能注定了会因为里面的角色产生负面情绪的。这种时候一定要试着选对消遣方式,不然自己情绪积累会恶性循环。还有啊,其实行楷这个角色即使不说她后期展现的人性化部分,她很多细节也感觉已经很温暖了,即使她内心高姿态,但她表达出来的始终无害,不是有话说如果一个人伪装了一辈子好人,从来不行差踏错,那他就真的是好人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种肯定不算),即使她内心有很多抱怨歧视仇恨,但是她永远选择不伤害其他人的方式,有些事其实论迹不论心的。她那么歧视网文,但其实还是认认真真看了这篇文,也就是说她的歧视仅仅只是她不屑看这些文罢了并没有进行其他切实的操作和实际的贬低,可能只是偶尔心里想想,毕竟她如果曾经的阅读面是名著,可能很多在我们涉猎看来很优秀很拔高的文,她有自己不同的积累就有对比,可能人家长篇大论她一眼切中核心,还能冷静比对其中缺陷,这种差异感就好像如果我们吃过更好吃的蛋糕,当小朋友们分享我们他们觉得世间最美味的棒棒糖的时候我们就会不屑一顾(举例而已,没有嘲讽棒棒糖的意思,我也喜欢棒棒糖),还有很多种类似的情况,其实遇见这种类似问题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至少在心里犯过类似的错,只是有些人会选择接过糖果告诉他真的很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样的美味,而有的人会说你真土这有什么好吃。而行楷所做的其实反而更靠近第一类。而在群里分析的时候她冷静地帮助靠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提出关键点,在纸片爆发的时候,她站出来说我家作者除了说话没有其他问题希望大家不要宣扬,既给了大家台阶又圆了场还保护了纸片,后面小蛙没忍住在群里透露的时候,她一直试图提醒她怕影响到她职业……她虽然有些圆滑习惯保全自己,但整体上讲依然是个很可爱的人啊,并没有那么利己到事不关己,甚至很多社交场合少不了这样的人回味了一下,纠正自己一个不太好的点,我对流水线偶像剧的评价只是想耍个嘴皮,后来一回想实在不合时宜,毕竟我刚刚说了没必要对比和歧视,流水线偶像剧也就像不讲道理的小甜文,有它自己对于普罗大众的情绪价值,它某种程度上起到的依然是对于不断走向浮躁和负面消极的社会大众群体的净化和安慰,延缓这个过程,其实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在,尤其其实蛮多还是有那么些点有点思考意义的。所以看来其实大家真的不管多谨慎,还是容易陷入这种鄙视链哇。反正又回了一楼,就补充一下我刚刚想到的点,补充到第一段里,后者名著是对社会思想道德等等人文方面上限的进步起影响,而前者网文针对是普罗大众也就是社会整体甚至可以说下限起影响,可以想象社会要完整走到一个新的状态,先是上限的少部分人觉醒,然后必须要发动运动对抗,最后变成大众的共识,这个过程才算真正完成。这样一想,前者的作用是在中后期,后者是前期的引子和先导者,就更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了,大家都缺一不可。从前古文运动,古文与骈文的对抗,曾经新文化运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对抗,吵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势不两立,不废白话文/文言文不罢休,甚至直接要废除汉字(其实真的是想废除嘛,也不是,只是想逼迫对方承认白话文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极端的对抗才能最后敲山震虎洗去从前习以为常的弊端真正达成平衡,不过那是左□□同时存在的意义问题了不在此讲),细细想来其实不都差不多嘛,到现在还有人去比较古文和骈文、白话文和文言文谁更高贵嘛,也没有人会想去比较红楼梦和红学研究文献、古籍和古籍注释谁更高贵的。就像说当代,不是各种新梗和潮流语言也层出不穷嘛,习惯原来讲话方式的不少人应该都抵触过,以前也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最后新华字典进行了收录,承认了它们的时代意义(我发现民俗文化其实大部分都是被以历史和时代意义作为研究价值的,比如诗经比如戏曲比如相声杂技,历史意义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整体愿望和需求),说起来就现在缩写和全称大家也还在撕得不可开交关于不得不向生活低头的逐渐变得麻木的人们这段,我也无法肯定说我以后能永远不改变,或许我到了他们的程度和环境我也会变得麻木不仁,不 其实光说我以前没进入社会只会学习的时候认真讲我就已经因为不懂得怎么做而常常对有些事事不关己地麻木过了,所以大概有天我也是这样的人吧。龙应台有段话我挺喜欢的,单纯说话的内容,但她本人我并不喜欢(所以其实好早就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这才是读书和追求更好的生活真正的意义。当然我觉得应该在她更早之前也有,只是我不了解):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137
[1楼] 网友:缶宁 [2023-03-13 01:32:48] 来自湖北
刚刚突然想到其实把名著分为经典小说和早期的哲学教化经典的话,网文和当下名著的关系与产生的群体矛盾,也不过就是经典小说与早期的哲学教化经典的关系与矛盾。所以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像我这样长篇大论发散的才是愚人吧,其实阅读面广和深的人大概对这些会有更好的角度和简洁诠释欸
32 [投诉]
[2楼] 网友:司辰的渊渊 [2023-03-20 00:47:09] 来自广东
一篇文,让人思考更深入的地方。我觉得这篇文就是成功的
44 [投诉]
[3楼] 网友:yuesh [2023-03-22 23:08:27] 来自江苏
给我触动的一条长评
3 [投诉]
[4楼] 网友:舞清墨 [2023-03-30 13:09:56] 来自广东
好感慨,看网文能遇到这样的评论,这也看得不亏了
6 [投诉]
[5楼] 网友:Echo_ [2023-04-11 08:51:17] 来自广西
很厉害的长评,说到点子上了,但名著其实不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而是作家选择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表达方式这点确实是受时代所限的。两者在文字里融入的情感其实是共通的,但是融入的切入点不同,就会导致名著情感看起来没有那么浓烈,而网文看起来要浓烈得多这样的情况。不管网文还是名著,它在获得头衔之前都是一本小说,而读者要做的就是享受故事就好了
45 [投诉]
[6楼] 网友:缶宁 [2023-05-11 01:21:21] 来自湖北
才看见五楼的观点,确实如此,感谢补充!吸收了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2 [投诉]
[7楼] 网友:阿无 [2023-10-18 03:34:21] 来自广东
同意五楼
1 [投诉]
[8楼] 网友:方觉夏的肌骨纹理 [2023-10-18 11:13:22] 来自广东
点了,看姐妹的口吻感觉好像是同一个专业的人(痛哭)
[9楼] 网友:い思语 [2023-12-02 04:26:55] 来自河南
很客观的评论了,不论是对文章类型还是对各个特色的角色,感觉把我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了,每一句我都非常非常认同,果然遇到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会觉得很治愈,单拎出来那个敏感的人更清醒也更痛苦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我最近也在思考。钝感的人也许穿越回古代也能感受到这种痛苦。一种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自己的意识极度不匹配,从而产生时代和社会不符合被更进步的时代滋养出的自己的意识形态的痛苦,不认同也不被认同的痛苦,(没有说钝感的人意识落后的意思,只是有些人是可以自洽的,有些人并不深思,所以我举极端例子用更大的刺激理解这种痛苦)这并不是谁的错。
[10楼] 网友:海盐柠檬气泡苏打 [2024-01-07 20:12:50] 来自上海
点了
[投诉]
[11楼] 网友:余欢 [2024-02-08 15:23:35] 来自山东
好厉害的长评!
[12楼] 网友:许殷 [2024-09-21 07:18:22] 来自江苏
先码住
[13楼] 网友:落时于邃 [2024-09-24 07:24:31] 来自北京
好厉害的长评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缶宁 打分:2 [2023-03-13 01:16:48] 来自湖北
关于这章网文和名著的一些无聊碎碎念回复,二刷看到这里看评论忍不住回复和产生的想法,回复的那楼时间太靠前了,楼层又折叠,感觉有点浪费,加上我的不断补丁加起来一看都小几千了,所以顺手复制来单独贴一层吧,和整篇文章关系其实没有特别大,想讨论剧情的姐妹们可以绕开我。
打字想到哪说哪,复制出来也没有进行整理,可能依然有混乱和错误的地方。
网文和名著,就好比民俗文化和宫廷雅乐,一者不能全盘否定,一者不能过度拔高,都是针对不同群体起不同作用的,对大众想要产生价值观道德观层次的积极影响,后者不如前者影响大,因为前者受众广易于理解,而要推动社会决策层次和社会上限的进步和演进,前者不如后者,因为有些前者用长篇大论掰开细讲的立意和主题,在后者往往只是短短几句话就能概括,后者更深更晦涩,只服务于特定人群。我曾经和朋友讨论,其实感觉前者偶尔可以比作后者的阅读理解或者说研究论文,作者们通过自己深广的阅读量,把自己对那些古代经典片句的理解或者某篇名著里体味到的十分之一或者仅仅只是人生的经验理解发散开掰开来变成小说网文传播给大众,潜移默化让大家接受这番道理和论点,所起到的作用哪里又比文学性质的研究论文少呢。
以上是关于姐妹你的看法我认同的地方。
但是我也同意楼上,当代社会环境就是功绩就是浮躁,大家要讨生活尚且自顾不暇,长此以往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状态,这并不是某个人的问题,慢慢被生活中琐事杂事抹去朝气和心态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变成这样。区别只是类似我们父母辈的那些人因为没有接触这样多新思想和文化的机会,或者单纯没时间思考,所以他们劳劳碌碌生活越来越利己消极依然习以为常,但是我们是想法和知识面跟上了,而社会的经济环境和物质条件跟不上,所以过于敏感和共情的人就会感到清醒的痛苦。但这绝对不是某个人的错,只是经济和思想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所以对某个代表性格的人物的恨恶和不爽是没有意义的,那只是情绪内耗。
网文很有意思一个点是,它能让我们大多数人通过它,看见可能自己社交圈子没遇见过的人间百态,但要警惕不要真的因为处于读者的上帝视角就产生过多的负面情绪,其实深想一步,身边这样的人是很多的,这就是百态,只是人家表达出来都世故圆滑而已,这还是看纸片人,如果有天发现身边时有这样的人不是更痛苦吗。
姐妹你是真的很善良,但是世界上也有很多不一样的人存在,他们并不是完全的精致利己和高高在上,只是有自己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存习惯,即使抛开她非常有代表性的高姿态的性格缺陷,单说她因为读了太多名著而看不起网文这点,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何必为一个群体过度为难自己,社会会慢慢随着它的进度进行修补和自洽,群体的问题被发现了就是它开始变好的开始。看看历史,从几千几万年到现在,人类群体的许多问题,不都是这样从发现到冲突到化解到大众接受和改变的越来越多乃至成为共识吗,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因为社会和群体要达到至高点完美的状态需要非常非常久,不断暴露出矛盾不断解决,这就是它进步必经流程,所以人类要永远进步就永远会有新的群体矛盾,即使你穿越到多年以后这个矛盾被解决掉大众能正确看待网文像看待诗经看待戏曲文化的时候,有了更新思想的你也会发现又有新的类似这样落后观点的让你不认同的一群人让你如鲠在喉辗转难眠,因为新旧事物就是不断交替的,既然永远有新事物产生,就永远会有曾经固定时期的新事物转化为当下新的旧事物,所以不要太为这些情绪影响了。
最后谈回来本文,如果你还愿意看完的话,这篇文并不是在批判这部分群体,他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多的槽点,都代表了社会上好像让人一开始很难接受和理解的一批人,他们利己 他们高姿态 他们暴躁 他们蛮不讲理 他们咄咄逼人等等等等,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内心良善和温暖的地方,或许他们永远不会和我们成为交心谈心的挚友,但他们的存在对于社会并不是毫无意义,他们依然能成为其实也愿意成为别人的光。就像我们也有自己的各种缺点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所以人间才有这么多不同的人啊,如果大家都是同样的性格模板,对所有事物都有模板化的看法和选择,那这人世间该多无趣啊。小说也是这样啊,如果里面不论主角配角,都要求和我们一样的价值取向和遇事一样的判断选择,那就是一群一样设定的机器人打架演戏罢了,这样的文能有什么意思嘛,冲突都显得那么平淡和无力,像是刻意发生的(这样说起来和现在的流水线偶像剧真像,对不起不是在内涵)。所以开心一点吧,也希望你后来有看完这篇文,它最后的温暖转向我个人觉得还是挺好的,这世上大部分普通人其实都是这样,没有人毫无善意和温暖(除了天生反社会那是特例),也没有人会毫无阴暗面,想了想包括我自己有时候负面情绪积累太多也像个偏执狂
而且如果心情不好的话,还是可以去看一些真正的小萌文改变心情哦,这篇作为悬疑还偏现实向,就可能注定了会因为里面的角色产生负面情绪的。这种时候一定要试着选对消遣方式,不然自己情绪积累会恶性循环。
还有啊,其实行楷这个角色即使不说她后期展现的人性化部分,她很多细节也感觉已经很温暖了,即使她内心高姿态,但她表达出来的始终无害,不是有话说如果一个人伪装了一辈子好人,从来不行差踏错,那他就真的是好人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种肯定不算),即使她内心有很多抱怨歧视仇恨,但是她永远选择不伤害其他人的方式,有些事其实论迹不论心的。她那么歧视网文,但其实还是认认真真看了这篇文,也就是说她的歧视仅仅只是她不屑看这些文罢了并没有进行其他切实的操作和实际的贬低,可能只是偶尔心里想想,毕竟她如果曾经的阅读面是名著,可能很多在我们涉猎看来很优秀很拔高的文,她有自己不同的积累就有对比,可能人家长篇大论她一眼切中核心,还能冷静比对其中缺陷,这种差异感就好像如果我们吃过更好吃的蛋糕,当小朋友们分享我们他们觉得世间最美味的棒棒糖的时候我们就会不屑一顾(举例而已,没有嘲讽棒棒糖的意思,我也喜欢棒棒糖),还有很多种类似的情况,其实遇见这种类似问题基本上大部分人都会至少在心里犯过类似的错,只是有些人会选择接过糖果告诉他真的很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样的美味,而有的人会说你真土这有什么好吃。而行楷所做的其实反而更靠近第一类。
而在群里分析的时候她冷静地帮助靠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量提出关键点,在纸片爆发的时候,她站出来说我家作者除了说话没有其他问题希望大家不要宣扬,既给了大家台阶又圆了场还保护了纸片,后面小蛙没忍住在群里透露的时候,她一直试图提醒她怕影响到她职业……她虽然有些圆滑习惯保全自己,但整体上讲依然是个很可爱的人啊,并没有那么利己到事不关己,甚至很多社交场合少不了这样的人
回味了一下,纠正自己一个不太好的点,我对流水线偶像剧的评价只是想耍个嘴皮,后来一回想实在不合时宜,毕竟我刚刚说了没必要对比和歧视,流水线偶像剧也就像不讲道理的小甜文,有它自己对于普罗大众的情绪价值,它某种程度上起到的依然是对于不断走向浮躁和负面消极的社会大众群体的净化和安慰,延缓这个过程,其实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在,尤其其实蛮多还是有那么些点有点思考意义的。所以看来其实大家真的不管多谨慎,还是容易陷入这种鄙视链哇。
反正又回了一楼,就补充一下我刚刚想到的点,补充到第一段里,后者名著是对社会思想道德等等人文方面上限的进步起影响,而前者网文针对是普罗大众也就是社会整体甚至可以说下限起影响,可以想象社会要完整走到一个新的状态,先是上限的少部分人觉醒,然后必须要发动运动对抗,最后变成大众的共识,这个过程才算真正完成。这样一想,前者的作用是在中后期,后者是前期的引子和先导者,就更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了,大家都缺一不可。
从前古文运动,古文与骈文的对抗,曾经新文化运动,白话文与文言文的对抗,吵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势不两立,不废白话文/文言文不罢休,甚至直接要废除汉字(其实真的是想废除嘛,也不是,只是想逼迫对方承认白话文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极端的对抗才能最后敲山震虎洗去从前习以为常的弊端真正达成平衡,不过那是左□□同时存在的意义问题了不在此讲),细细想来其实不都差不多嘛,到现在还有人去比较古文和骈文、白话文和文言文谁更高贵嘛,也没有人会想去比较红楼梦和红学研究文献、古籍和古籍注释谁更高贵的。
就像说当代,不是各种新梗和潮流语言也层出不穷嘛,习惯原来讲话方式的不少人应该都抵触过,以前也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最后新华字典进行了收录,承认了它们的时代意义(我发现民俗文化其实大部分都是被以历史和时代意义作为研究价值的,比如诗经比如戏曲比如相声杂技,历史意义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整体愿望和需求),说起来就现在缩写和全称大家也还在撕得不可开交
关于不得不向生活低头的逐渐变得麻木的人们这段,我也无法肯定说我以后能永远不改变,或许我到了他们的程度和环境我也会变得麻木不仁,不 其实光说我以前没进入社会只会学习的时候认真讲我就已经因为不懂得怎么做而常常对有些事事不关己地麻木过了,所以大概有天我也是这样的人吧。龙应台有段话我挺喜欢的,单纯说话的内容,但她本人我并不喜欢(所以其实好早就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了,这才是读书和追求更好的生活真正的意义。当然我觉得应该在她更早之前也有,只是我不了解):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137
[1楼] 网友:缶宁 [2023-03-13 01:32:48] 来自湖北
刚刚突然想到其实把名著分为经典小说和早期的哲学教化经典的话,网文和当下名著的关系与产生的群体矛盾,也不过就是经典小说与早期的哲学教化经典的关系与矛盾。所以事实证明,有些事情像我这样长篇大论发散的才是愚人吧,其实阅读面广和深的人大概对这些会有更好的角度和简洁诠释欸
32 [投诉]
[2楼] 网友:司辰的渊渊 [2023-03-20 00:47:09] 来自广东
一篇文,让人思考更深入的地方。我觉得这篇文就是成功的
44 [投诉]
[3楼] 网友:yuesh [2023-03-22 23:08:27] 来自江苏
给我触动的一条长评
3 [投诉]
[4楼] 网友:舞清墨 [2023-03-30 13:09:56] 来自广东
好感慨,看网文能遇到这样的评论,这也看得不亏了
6 [投诉]
[5楼] 网友:Echo_ [2023-04-11 08:51:17] 来自广西
很厉害的长评,说到点子上了,但名著其实不是服务于特定的人群,而是作家选择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表达方式这点确实是受时代所限的。两者在文字里融入的情感其实是共通的,但是融入的切入点不同,就会导致名著情感看起来没有那么浓烈,而网文看起来要浓烈得多这样的情况。不管网文还是名著,它在获得头衔之前都是一本小说,而读者要做的就是享受故事就好了
45 [投诉]
[6楼] 网友:缶宁 [2023-05-11 01:21:21] 来自湖北
才看见五楼的观点,确实如此,感谢补充!吸收了另一个角度的理解
2 [投诉]
[7楼] 网友:阿无 [2023-10-18 03:34:21] 来自广东
同意五楼
1 [投诉]
[8楼] 网友:方觉夏的肌骨纹理 [2023-10-18 11:13:22] 来自广东
点了,看姐妹的口吻感觉好像是同一个专业的人(痛哭)
2 [投诉]
[9楼] 网友:い思语 [2023-12-02 04:26:55] 来自河南
很客观的评论了,不论是对文章类型还是对各个特色的角色,感觉把我的观点用文字表达出来了,每一句我都非常非常认同,果然遇到和自己想法一样的人会觉得很治愈,单拎出来那个敏感的人更清醒也更痛苦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我最近也在思考。钝感的人也许穿越回古代也能感受到这种痛苦。一种社会的经济基础和自己的意识极度不匹配,从而产生时代和社会不符合被更进步的时代滋养出的自己的意识形态的痛苦,不认同也不被认同的痛苦,(没有说钝感的人意识落后的意思,只是有些人是可以自洽的,有些人并不深思,所以我举极端例子用更大的刺激理解这种痛苦)这并不是谁的错。
3 [投诉]
[10楼] 网友:海盐柠檬气泡苏打 [2024-01-07 20:12:50] 来自上海
点了
[投诉]
[11楼] 网友:余欢 [2024-02-08 15:23:35] 来自山东
好厉害的长评!
[投诉]
[12楼] 网友:许殷 [2024-09-21 07:18:22] 来自江苏
先码住
[投诉]
[13楼] 网友:落时于邃 [2024-09-24 07:24:31] 来自北京
好厉害的长评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