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月照沧江 打分:2 [2022-11-13 04:10:22] 来自福建
不看书评地一口气读到这里,粗略猜测一下,或许是一群有共同心理创伤,被群体排斥,家庭背景不好的敏感小孩们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是吸引大众/jc的注意力,逼迫他们去调查一起原本不能调查的陈年悬案。
17
[1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17:59] 来自福建
这个悬案的社会心理背景应该是和成长心理创伤、边缘人群、人格歧视、女性议题相挂钩的。其中女性议题的成分会比较多。然后就是对主流群体总容易忽略的、欺压、排斥的高敏感群体的关注。尽管我们总是说反对校园/(暴/丽,但实际上很可悲的一个事实是,在集体中,总有具备某种共性(家庭背景、性格、外貌)的少数人群会成为欺压对象。这篇文中还设置了不同性格、家庭背景和经历的姑娘们进行对照。很有意思。
4 [投诉]
[2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22:09] 来自福建
但即使是作为桥上(鬼/不正常姑娘)对照组的楼上(所谓正常姑娘),也有自己的痛苦与烦恼。乍一看,桥上楼上似乎彼此寒山路不通,但最后的最后,作者一定会将她们引向一个彼此理解的交点
2 [投诉]
[3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23:25] 来自福建
这个交点最后的指向应该就是性别
3 [投诉]
[4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26:48] 来自福建
楼上会在桥上身上看见自己总是刻意忽略不察的共同悲哀。或者说,如果换个处境,易地而处,我是否也会像桥上一样?桥头楼上是否本就一样?
[5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34:32] 来自福建
忍不住再去看看文案原句即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主流对这首诗的解释一般在于强调其彰显出的人生的“相对性”。除此之外,这首诗的有趣之处还在于不同人在不同境遇、心境之下阅读此诗,能品出不同寓意和情感。它是朦胧的,淡雅的,清新的,梦幻的美。而《桥头楼上》文案的化句很有意思,前两句并未作出改动,后两句看似全变,但又保留了关键意象:明月。除此之外,priest还将前两句中的“画”这一意象进行了延续。或许是女性拯救女性的内涵暗示。
[6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48:31] 来自福建
有几个比较不确定的点。一个是送玫瑰的食物大军们,为什么要选择食物or进食相关形容作为ID?食物对于她们而言象征着什么?为什么水鬼要拉替死鬼下水才能获得转世的机会?水鬼在这里象征什么?望湖/水象征什么?是谁给唐果注入了水鬼的概念?她们的自救是否也包括了拉无辜人下水的手段?谁是食物?为什么未熟?母亲以女妖怪的形象存在,像极了文化概念中的母女议题:在女性小时候,接触的第一个,也是最亲密的同性对象就是她的母亲,可以说,母亲对一个女孩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对于父辈,母辈因其性别相同,还有父系社会下的家庭结构的影响,很容易让母亲的形象对于女孩而言比起作为她爱的对象,其实更容易成为她恨的对象。她排斥母亲,又效仿母亲,这样的矛盾在不同时期与阶段贯彻很多女孩的一生,以至于她们长大后要么活成母亲的模样,要么与母亲完全相反。姐姐在文中的表现给我一种感觉,她似乎通过唐果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她在试图保护唐果,用貌似很糟糕的手段,因为她也无法采取其他手段
5 [投诉]
[7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52:46] 来自福建
话说用断章的风格和恐怖故事的风格作对比也是怪有意思的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月照沧江 打分:2 [2022-11-13 04:10:22] 来自福建
不看书评地一口气读到这里,粗略猜测一下,或许是一群有共同心理创伤,被群体排斥,家庭背景不好的敏感小孩们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目的是吸引大众/jc的注意力,逼迫他们去调查一起原本不能调查的陈年悬案。
17
[1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17:59] 来自福建
这个悬案的社会心理背景应该是和成长心理创伤、边缘人群、人格歧视、女性议题相挂钩的。其中女性议题的成分会比较多。然后就是对主流群体总容易忽略的、欺压、排斥的高敏感群体的关注。尽管我们总是说反对校园/(暴/丽,但实际上很可悲的一个事实是,在集体中,总有具备某种共性(家庭背景、性格、外貌)的少数人群会成为欺压对象。这篇文中还设置了不同性格、家庭背景和经历的姑娘们进行对照。很有意思。
4 [投诉]
[2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22:09] 来自福建
但即使是作为桥上(鬼/不正常姑娘)对照组的楼上(所谓正常姑娘),也有自己的痛苦与烦恼。乍一看,桥上楼上似乎彼此寒山路不通,但最后的最后,作者一定会将她们引向一个彼此理解的交点
2 [投诉]
[3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23:25] 来自福建
这个交点最后的指向应该就是性别
3 [投诉]
[4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26:48] 来自福建
楼上会在桥上身上看见自己总是刻意忽略不察的共同悲哀。或者说,如果换个处境,易地而处,我是否也会像桥上一样?桥头楼上是否本就一样?
4 [投诉]
[5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34:32] 来自福建
忍不住再去看看文案原句即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主流对这首诗的解释一般在于强调其彰显出的人生的“相对性”。除此之外,这首诗的有趣之处还在于不同人在不同境遇、心境之下阅读此诗,能品出不同寓意和情感。它是朦胧的,淡雅的,清新的,梦幻的美。而《桥头楼上》文案的化句很有意思,前两句并未作出改动,后两句看似全变,但又保留了关键意象:明月。除此之外,priest还将前两句中的“画”这一意象进行了延续。或许是女性拯救女性的内涵暗示。
2 [投诉]
[6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48:31] 来自福建
有几个比较不确定的点。一个是送玫瑰的食物大军们,为什么要选择食物or进食相关形容作为ID?食物对于她们而言象征着什么?为什么水鬼要拉替死鬼下水才能获得转世的机会?水鬼在这里象征什么?望湖/水象征什么?是谁给唐果注入了水鬼的概念?她们的自救是否也包括了拉无辜人下水的手段?谁是食物?为什么未熟?母亲以女妖怪的形象存在,像极了文化概念中的母女议题:在女性小时候,接触的第一个,也是最亲密的同性对象就是她的母亲,可以说,母亲对一个女孩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对于父辈,母辈因其性别相同,还有父系社会下的家庭结构的影响,很容易让母亲的形象对于女孩而言比起作为她爱的对象,其实更容易成为她恨的对象。她排斥母亲,又效仿母亲,这样的矛盾在不同时期与阶段贯彻很多女孩的一生,以至于她们长大后要么活成母亲的模样,要么与母亲完全相反。姐姐在文中的表现给我一种感觉,她似乎通过唐果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她在试图保护唐果,用貌似很糟糕的手段,因为她也无法采取其他手段
5 [投诉]
[7楼] 网友:月照沧江 [2022-11-13 04:52:46] 来自福建
话说用断章的风格和恐怖故事的风格作对比也是怪有意思的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