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繁華葳蕤14% 打分:2 [2023-08-09 01:19:55] 来自广东
以下着重地理概念的世家斗争。 PS:按照血缘讲:世家分为郡姓、吴姓、侨姓、虏姓。但按照地缘来讲,就是山东门阀、关中门阀、江南门阀、代北门阀。但实际上自北魏孝文帝迁洛汉化和隋朝统一之后,代北门阀就分别融进山东门阀和关中门阀当中,江南门阀则看形势下注山东门阀和关中门阀。所以魏晋南北朝后期到隋唐的主线还是山东汉胡门阀和关中汉胡门阀的斗争,江南门阀在一边看情况下注。要到宋朝之后,才变成北方世家和南方世家斗争。 关中世家和山东世家的仇恨,和阶级矛盾加起来,让关中世家根本不想迁都洛阳,让关中世家失去首都优势。 早在秦汉时期,门阀还没有出现,还是贵族豪强政治时代,关中贵族就是依靠关中的经济和资源集中优势玩起强本抑末,保证自己对关东豪强的支配。但到了西汉末期,关中人地矛盾和生态恶化就已经是严峻的问题,逼得汉元帝和汉成帝不得不放弃陵邑制度。关东六国旧贵族随着西汉两百年大一统的发展开始真正统称为山东世家(当然也有联合抵制关中贵族的需求),这也为东汉压倒西汉、山东贵族(东汉)打赢关中世家(一部分关中世家东迁洛阳之后,在东汉开国后和南阳世家为首的河南世家联合对抗河北世家,也算为关中世家小小续了波命)奠定基础。 周齐对峙本质上就是宇文泰和高欢分别带着一帮山东胡汉门阀(一开始由代北门阀为主导,山东门阀为主体)互掐,只不过宇文泰这一边加入了同样重臣的关中门阀。后面,宇文泰引入汉人武装(八柱国的李虎、李弼、赵贵和一部分二十四将军都是汉人),宇文邕改革府兵制,杨坚搞汉化,北方的军权从鲜卑族转移到汉族和汉化鲜卑族手上,这也是杨坚能迅速杀掉所有宇文皇族和大量鲜卑反动派,完成鲜卑族王朝北周变成汉族隋朝的原因。 本质上,周齐隋唐的历史
35
[1楼] 网友:繁華葳蕤14% [2023-08-09 01:35:31] 来自广东
就是一堆山东世家挤掉旧的关中世家成员,然后变成新一代关中世家,过一代之后循环往复。宇文泰带一堆山东汉胡世家(省称山东世家,毕竟在孝文帝迁洛汉化之后,代北世家就分别融进山东世家和关中世家当中,具体可以看《魏书·官氏志》)入主关中,形成新一代关中世家。后面隋朝建立到统一天下,山东世家为了复制宇文泰的成功就多次支持隋朝的反动派,这也是杨广各种政策主要用来报复山东的原因。杨广之所以修洛阳,一方面在消耗山东力量同时,也在借此拉拢山东世家的河南世家,重点打压河北世家。 然后成功逼反山东世家,唐朝开国到玄武门之变再到贞观永徽,实际上就是李世民带着一帮山东世家挤掉一部分关中世家的位置,形成新一代关中世家。安史之乱之后,山东世家当中的河北世家和关中世家开始对峙,这就是藩镇割据。到唐朝灭亡之后,门阀消亡,但一部分山东世家批了一层士大夫的皮之后,继续做宋朝的新一代门阀(像是父子相继为相、换方式直接世袭特权、世代垄断外戚,都有)。直到明朝,才真正实现了士大夫化——士大夫依然可以世代拥有权力,但却不能再直接世袭,也不能高调,想搞父子相继为相,结局可以参考严嵩父子。
19 [投诉]
[2楼] 网友:繁華葳蕤14% [2023-08-09 01:56:30] 来自广东
每一代关中世家都要维持自己的优势,不想这一代的山东世家取代他们,所以他们抵制迁都。即便事不可为,他们宁愿失去一部分位置,也要设法保住关中的首都位置。
9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繁華葳蕤
14% 打分:2 [2023-08-09 01:19:55]
来自广东
以下着重地理概念的世家斗争。
PS:按照血缘讲:世家分为郡姓、吴姓、侨姓、虏姓。但按照地缘来讲,就是山东门阀、关中门阀、江南门阀、代北门阀。但实际上自北魏孝文帝迁洛汉化和隋朝统一之后,代北门阀就分别融进山东门阀和关中门阀当中,江南门阀则看形势下注山东门阀和关中门阀。所以魏晋南北朝后期到隋唐的主线还是山东汉胡门阀和关中汉胡门阀的斗争,江南门阀在一边看情况下注。要到宋朝之后,才变成北方世家和南方世家斗争。
关中世家和山东世家的仇恨,和阶级矛盾加起来,让关中世家根本不想迁都洛阳,让关中世家失去首都优势。
早在秦汉时期,门阀还没有出现,还是贵族豪强政治时代,关中贵族就是依靠关中的经济和资源集中优势玩起强本抑末,保证自己对关东豪强的支配。但到了西汉末期,关中人地矛盾和生态恶化就已经是严峻的问题,逼得汉元帝和汉成帝不得不放弃陵邑制度。关东六国旧贵族随着西汉两百年大一统的发展开始真正统称为山东世家(当然也有联合抵制关中贵族的需求),这也为东汉压倒西汉、山东贵族(东汉)打赢关中世家(一部分关中世家东迁洛阳之后,在东汉开国后和南阳世家为首的河南世家联合对抗河北世家,也算为关中世家小小续了波命)奠定基础。
周齐对峙本质上就是宇文泰和高欢分别带着一帮山东胡汉门阀(一开始由代北门阀为主导,山东门阀为主体)互掐,只不过宇文泰这一边加入了同样重臣的关中门阀。后面,宇文泰引入汉人武装(八柱国的李虎、李弼、赵贵和一部分二十四将军都是汉人),宇文邕改革府兵制,杨坚搞汉化,北方的军权从鲜卑族转移到汉族和汉化鲜卑族手上,这也是杨坚能迅速杀掉所有宇文皇族和大量鲜卑反动派,完成鲜卑族王朝北周变成汉族隋朝的原因。
本质上,周齐隋唐的历史
35
[1楼] 网友:繁華葳蕤
14% [2023-08-09 01:35:31]
来自广东
就是一堆山东世家挤掉旧的关中世家成员,然后变成新一代关中世家,过一代之后循环往复。宇文泰带一堆山东汉胡世家(省称山东世家,毕竟在孝文帝迁洛汉化之后,代北世家就分别融进山东世家和关中世家当中,具体可以看《魏书·官氏志》)入主关中,形成新一代关中世家。后面隋朝建立到统一天下,山东世家为了复制宇文泰的成功就多次支持隋朝的反动派,这也是杨广各种政策主要用来报复山东的原因。杨广之所以修洛阳,一方面在消耗山东力量同时,也在借此拉拢山东世家的河南世家,重点打压河北世家。
然后成功逼反山东世家,唐朝开国到玄武门之变再到贞观永徽,实际上就是李世民带着一帮山东世家挤掉一部分关中世家的位置,形成新一代关中世家。安史之乱之后,山东世家当中的河北世家和关中世家开始对峙,这就是藩镇割据。到唐朝灭亡之后,门阀消亡,但一部分山东世家批了一层士大夫的皮之后,继续做宋朝的新一代门阀(像是父子相继为相、换方式直接世袭特权、世代垄断外戚,都有)。直到明朝,才真正实现了士大夫化——士大夫依然可以世代拥有权力,但却不能再直接世袭,也不能高调,想搞父子相继为相,结局可以参考严嵩父子。
19 [投诉]
[2楼] 网友:繁華葳蕤
14% [2023-08-09 01:56:30]
来自广东
每一代关中世家都要维持自己的优势,不想这一代的山东世家取代他们,所以他们抵制迁都。即便事不可为,他们宁愿失去一部分位置,也要设法保住关中的首都位置。
9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