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网友:琴竹影 打分:2 [2025-04-17 21:09:20] 来自湖南
这绝不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我一边读一边杀意沸腾。但我想任何一个有正常良知与道德的读者,都很难不升起一种“想把养育男女主的实验室全杀了”的心情。这篇文以男主角弗伊布斯的第一人称写作,他和女主角黛安娜出生于一个实验项目:人为调控基因,制造出完美匹配的S级哨兵和S级向导。弗伊布斯和黛安娜是唯一一对匹配度达到了100%的“作品”,他们在公海的实验室被养大,被残酷地“训练”(虐待),被灌输不可违背的信念:哨兵要保护向导;向导要无条件服从哨兵;你们是命中注定的一对,一定会彼此相爱……第一视角的弗伊布斯是个理直气壮、傲慢冷酷、不近人情的混蛋青少年,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怎么也没法讨厌他,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折射出整个实验室环境的残忍和扭曲。他被基因编辑成一个冷酷、强大、没有同理心的人,成长环境中的一切又加剧了这种扭曲。于是当弗伊布斯第一次走出实验室,进入哨兵训练营的“外界集体生活”,他身上同时折射出两个世界的异常,他不理解外界男人的性别优越感,其他的哨兵则将他称作“机器人”。他不理解同情、柔软、爱,这种冷酷刺伤周围的人,尤其是他“命中注定的向导”黛安娜,也同时刺伤他自己——弗伊布斯其实已经足够聪明,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生长环境并不美好,意识到那些研究员对他们的操纵和控制,他的理性告诉他最聪明的做法是服从,他的潜意识却将这种抵触心理投射到黛安娜身上。前期的弗伊布斯极力对自己强调自己“绝对不会爱上黛安娜”——不,他不是不爱黛安娜,他只是想要反抗这种被强加到他身上的注定命运。但他的内心实际上是爱黛安娜的,于是这种认知错位令他无所适从。而黛安娜,一开始从弗伊布斯的视角去看,她是一个不聪明的、同理心过剩、情感过于丰富,总是跟不上他的步调的,柔顺善良温和的“完美向导”,但读者和弗伊布斯都会逐渐发现,那并不是真正的她,只是被偏见掩盖的刻板印象。黛安娜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有独到的长处,在内心深处埋藏着其实很坚定的个人主见。更妙的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慢慢地发现,始终在拼命否认自己不爱黛安娜的弗伊布斯其实无可救药地爱她;而始终顺应着“他们命定相爱”这个研究目标的黛安娜,其实并没有那么爱他。然而无论是他们的爱,还是这种爱的反转,都是一种残酷的折射。他们从出生之前就是被编辑、被设计、被切割裁剪的产物,他们出生之后,在毫无隐私和自由可言的实验、洗脑和规训中长大。弗伊布斯作为男哨兵被设计成冷酷果断的反社会杀人机器,黛安娜作为女向导被设计成温柔体贴并且没那么聪明的牵绊和剑鞘。让黛安娜无条件地爱弗伊布斯并且一次次被他刺伤,真的公平吗?让弗伊布斯毫无选择地爱上黛安娜,再承受她其实没有那么爱他的痛苦,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残忍?在跟随弗伊布斯视角的阅读中,我情不自禁地一再想让他们摆脱,让他们自由——但是对他们来说,怎么样才能算自由?唉,我无法解答这个问题,我只想把公海实验室全炸了。不得不承认,作者实在是有极其精妙的解剖角色心理的能力,无论是前期弗伊布斯的自大、傲慢和欠揍,还是后期他逐渐的反省和痛苦,以及贯穿全程的,他对实验员们的卑劣心理的认知和剖析——所有的部分都非常生动而真切。更难得的是,作者并不超出他的视角,却能在蛛丝马迹间抛出线索,让文章之外的读者意识到很多事情并非如同弗伊布斯所想。作者在一个被高度刻板印象和天生反社会倾向所遮掩的视角,生动地刻画了黛安娜不为弗伊布斯所理解的人格和成长,以及实验室里的其他孩子们或敌或有的关系。在描写角色心理方面,哨兵向导实在是一个很作弊的设定——让两个人的心灵相同、感觉合一,所有的情感、思想和欲望都无所保留。换做其他文,也许这会是个逃课的解题方法,但是在这篇文里细腻的心理过程、漫长的命运纠葛、注定无法正常理解的相悖个性,却让哨兵向导的结合成了反省的最后一步、彼此理解的唯一方法、以及完成醒悟和逃脱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这篇文中,我不会感到被设定和金手指敷衍了,只会看到他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被刺痛和治愈。深度结合过程中的意识流写作完全体现出了思想脱离物质世界的飘荡和跳跃,又完全把该说的感受说明白。在所有我看过的哨向里,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清晰地刻画出两个人思维和感受完全合一的状态,并且看到但这种状态成为日常时,可以如何拓展个体能力的边界,又如何改变一个人思想的形状。怎么会有人这么擅长写第一人称啊,好看得令我辞穷。作者太太了不起!!!!
85
[1楼] 网友:假面的橘 [2025-05-15 22:19:50] 来自江苏
写得太好了
[投诉]
[2楼] 网友:星汐 [2025-07-26 21:46:36] 来自湖南
好厉害的长评,我决定先把这本书收藏了虽然打分人数不多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网友:琴竹影 打分:2 [2025-04-17 21:09:20] 来自湖南
这绝不是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可以说我一边读一边杀意沸腾。但我想任何一个有正常良知与道德的读者,都很难不升起一种“想把养育男女主的实验室全杀了”的心情。
这篇文以男主角弗伊布斯的第一人称写作,他和女主角黛安娜出生于一个实验项目:人为调控基因,制造出完美匹配的S级哨兵和S级向导。弗伊布斯和黛安娜是唯一一对匹配度达到了100%的“作品”,他们在公海的实验室被养大,被残酷地“训练”(虐待),被灌输不可违背的信念:哨兵要保护向导;向导要无条件服从哨兵;你们是命中注定的一对,一定会彼此相爱……
第一视角的弗伊布斯是个理直气壮、傲慢冷酷、不近人情的混蛋青少年,但我在阅读过程中怎么也没法讨厌他,因为他的一举一动都折射出整个实验室环境的残忍和扭曲。他被基因编辑成一个冷酷、强大、没有同理心的人,成长环境中的一切又加剧了这种扭曲。于是当弗伊布斯第一次走出实验室,进入哨兵训练营的“外界集体生活”,他身上同时折射出两个世界的异常,他不理解外界男人的性别优越感,其他的哨兵则将他称作“机器人”。他不理解同情、柔软、爱,这种冷酷刺伤周围的人,尤其是他“命中注定的向导”黛安娜,也同时刺伤他自己——弗伊布斯其实已经足够聪明,能够敏锐地意识到自己的生长环境并不美好,意识到那些研究员对他们的操纵和控制,他的理性告诉他最聪明的做法是服从,他的潜意识却将这种抵触心理投射到黛安娜身上。前期的弗伊布斯极力对自己强调自己“绝对不会爱上黛安娜”——不,他不是不爱黛安娜,他只是想要反抗这种被强加到他身上的注定命运。但他的内心实际上是爱黛安娜的,于是这种认知错位令他无所适从。
而黛安娜,一开始从弗伊布斯的视角去看,她是一个不聪明的、同理心过剩、情感过于丰富,总是跟不上他的步调的,柔顺善良温和的“完美向导”,但读者和弗伊布斯都会逐渐发现,那并不是真正的她,只是被偏见掩盖的刻板印象。黛安娜有自己的兴趣和追求,有独到的长处,在内心深处埋藏着其实很坚定的个人主见。更妙的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会慢慢地发现,始终在拼命否认自己不爱黛安娜的弗伊布斯其实无可救药地爱她;而始终顺应着“他们命定相爱”这个研究目标的黛安娜,其实并没有那么爱他。
然而无论是他们的爱,还是这种爱的反转,都是一种残酷的折射。他们从出生之前就是被编辑、被设计、被切割裁剪的产物,他们出生之后,在毫无隐私和自由可言的实验、洗脑和规训中长大。弗伊布斯作为男哨兵被设计成冷酷果断的反社会杀人机器,黛安娜作为女向导被设计成温柔体贴并且没那么聪明的牵绊和剑鞘。让黛安娜无条件地爱弗伊布斯并且一次次被他刺伤,真的公平吗?让弗伊布斯毫无选择地爱上黛安娜,再承受她其实没有那么爱他的痛苦,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残忍?在跟随弗伊布斯视角的阅读中,我情不自禁地一再想让他们摆脱,让他们自由——但是对他们来说,怎么样才能算自由?
唉,我无法解答这个问题,我只想把公海实验室全炸了。
不得不承认,作者实在是有极其精妙的解剖角色心理的能力,无论是前期弗伊布斯的自大、傲慢和欠揍,还是后期他逐渐的反省和痛苦,以及贯穿全程的,他对实验员们的卑劣心理的认知和剖析——所有的部分都非常生动而真切。更难得的是,作者并不超出他的视角,却能在蛛丝马迹间抛出线索,让文章之外的读者意识到很多事情并非如同弗伊布斯所想。作者在一个被高度刻板印象和天生反社会倾向所遮掩的视角,生动地刻画了黛安娜不为弗伊布斯所理解的人格和成长,以及实验室里的其他孩子们或敌或有的关系。
在描写角色心理方面,哨兵向导实在是一个很作弊的设定——让两个人的心灵相同、感觉合一,所有的情感、思想和欲望都无所保留。换做其他文,也许这会是个逃课的解题方法,但是在这篇文里细腻的心理过程、漫长的命运纠葛、注定无法正常理解的相悖个性,却让哨兵向导的结合成了反省的最后一步、彼此理解的唯一方法、以及完成醒悟和逃脱必不可少的一环。在这篇文中,我不会感到被设定和金手指敷衍了,只会看到他们以一种新的方式被刺痛和治愈。深度结合过程中的意识流写作完全体现出了思想脱离物质世界的飘荡和跳跃,又完全把该说的感受说明白。在所有我看过的哨向里,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清晰地刻画出两个人思维和感受完全合一的状态,并且看到但这种状态成为日常时,可以如何拓展个体能力的边界,又如何改变一个人思想的形状。
怎么会有人这么擅长写第一人称啊,好看得令我辞穷。作者太太了不起!!!!
85
[1楼] 网友:假面的橘 [2025-05-15 22:19:50] 来自江苏
写得太好了
[投诉]
[2楼] 网友:星汐 [2025-07-26 21:46:36] 来自湖南
好厉害的长评,我决定先把这本书收藏了
虽然打分人数不多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