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书名作者 高级搜索

首页>《浮生火》  第135章

网友:cipusa 打分:0 [2021-05-20 20:14:13]

这几天从头重温,拉通了看元帅和尚书的互动,有些想法,正好趁着520写写。
先说殷浮筠对杨元帅的感情。
两人初见后直至殷被池霖染指这段时间,殷对杨应该是奉若神明,感激之至,但并无别样心思。就像元帅雨夜驰援那次,翌日清晨殷说:“你早已很好,可是远在云端,遥不可及。”
当初他发奋读书,个人感觉,是为了报答养父居多。殷二爷着墨极少,但我觉得他对于尚书是个很重要的人。殷的母亲出身烟花,又为他人外室,殷二爷却情根深种,甚至在她过世后依然寻其幼子代为抚养。元帅救他一时,殷二爷却是真正领他回家,视若己出养育他的人。从135章这段,也可见两人感情不错:
“我中举不久父亲便撒手西去,临行时拉着我的手道:我这便要去见你的母亲了,只望她改变心意,这回选了我罢,说罢含笑而逝。”他平生初次向人吐露此事,伤感之余又不禁有些细微的喜悦,“如今看来,纵无血脉之亲,我总还是父亲的儿子。”
比起殷从未出场的生父,殷二爷才是他真正视作父亲的人。殷氏一族直至殷浮筠十二岁中了秀才才将他录入族谱,此前父子二人所受非议可见一斑。他所说的读书为“心心念念光耀殷氏门楣”,大概更多是要为养父也为自己争一口气,可惜……命运弄人。
再到后面,殷浮筠得中探花,被池霖所染。我不清楚他是何时参与到元帅回魂之事里,又是何时习得奇门异术的,但在此时他对元帅的心情,应该是憧憬又绝望的。父母已逝,家族不过如此,元帅是他人生里最后一束尚存于世的光,但他心知肚明,他便是甘做飞蛾,也扑不进这丛火光——更何况他自觉肮脏,根本不敢接近。他与杨枢密同朝为官,却比曾经的将军和稚子更加遥远。
殷对元帅最大的感情转折,应该是在元帅回魂之后。身份地位高低倒转,元帅多有需要援手之时。便只是下官对上级的寻常交谈,对于殷浮筠来说,怕都是从前做梦也不敢想的吧。
若从未接近过便罢了,一但尝过了,又如何忍得住,无怪他食髓知味。此前有评论说,不明白殷做着皇帝的禁【隔一下】脔,怎么还有脸撩拨元帅(大意)。就我个人而言,我不觉得被人所迫就不能追求自己的感情,何况殷至今从未因此事累及元帅。就殷而言,他现在是真正豁出去了,文中已多处暗示他身体状况不妙,他自己也想:“在这烂絮般破败的人生中,好像终于有了些鲜亮的东西温热他的心田,便如流星般转瞬即逝,又有何妨。”对他来说,现在与元帅的每一次接触都像是赚来的,他不深思熟虑,不顾身后事,只求片刻温暖。他其实从未想过能与元帅携手,所以便是元帅有一丝顾念,于他都是意外之喜。世子心仪于元帅,明知艰难,依然敢开口想与元帅约定终身。殷的感情表达大胆到肆意,但向来只说喜欢,从不提及以后,因为他大抵没有以后。
只不过人的情感到底难以控制,他在宣瑚生上门讨回部下时,在元帅沉默的回护中,醒悟了自己不自觉的贪念。他与元帅永远都成不了“我们”,他早就明白,他本以为自己一直明白。
再说元帅对殷被池霖所困一事看法的转变。
元帅当初在竹林撞破皇帝与殷的情事,回家路上“一时切齿皇帝昏聩,竟与臣子行此悖逆人伦之事;一时痛恨那殷浮筠丧心病狂,竟如褒姒妲己,务要明正典刑以正朝纲,到最后又觉斯文扫地,撞到这种事的自己也面目无光,有愧师恩,实该闭门思过才对。”
何等正气凛然,又何等高高在上。杨季昭一生,不是没有遇到过艰难,不是没有吃过苦,但直到最后,他也从未真正身处低位,没有体会过不得已的折腰。
“纵是他将苦楚明明白白摊到面前,那时候的杨枢密怕也只会一声冷笑: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你这般苟延残喘,活着不过辱没朝臣清声罢了。”
“你又为什么不去死?”
哪怕重生之后受殷浮筠照拂颇多,元帅会诚心道谢,会在他饮酒过甚时劝他保重身体,但直到左淳在安姿墓中向元帅揭露一段往事,元帅想起池霖染指的另一个探花郎,心下这才了悟:
“原来我毕竟十分瞧他不起。”
魏平雨说元帅“外表谦逊,内怀高傲”,实在准确。
他甚至不觉得自己高傲,只觉得每个人都理所当然该行正道,但没有意识到,并非世间所有人都有能力选择自己的道路。
后来,杨季昭死了。
“当真有一日易地而处,他在牢中纵不曾受辱,却也身受酷刑,他也从不得到过玉石俱焚的机会和心思,迎来的唯有默默死亡。”
而姜思齐看到了前世不曾见过的东西。他看到左淳,看到安姿,看到何家幼女。他终于明白对于普通人来说皇权是怎样难以抵抗的力量,“终究天下之大,尽为帝王所设的樊笼”。
“那么……还是像如今这样就好。”
“他明明清楚自己想得不对,简直斯文扫地,然而他还是觉得,这样就好了。”
“活着,就好。”
最后来说说(我最想写的)元帅对殷本人的态度变化。
元帅此人,承教于当世大儒,而且沈师生怕他长歪,从小管得严,于这男男之事男女之事上,委实是块铁打的木头,端正得过分。
他前生就对殷浮筠敬而远之,回魂之后瞧出殷大人不知为何对自己有意,那真是别扭到了十分,唯恐避之不及。最开始元帅疑惑殷大人到底看上自己什么,还与李一讨论过自身魅力何在(…),得出结论“总之是阴谋诡计就是”。
奈何他已经不是位高权重的杨枢密,回魂后行事多得殷大人照拂,还在礼部给人当下属,不来往也得来往,不承情也得承情。前世今生,元帅于情之一字上一直一窍不通——他也不想通,但是对殷大人属实避无可避,用兵如神的元帅头一次正面对上情场攻防,“竟也想高举白旗落荒而逃”。
后来池霖欲建佛骨塔,李兆新因直谏入狱,元帅为得手令探望,求助于殷。
“私入天牢探望罪臣对别人来说难如登天,对他却未必如此,也未必……不肯。”
“这种把握之中的有恃无恐,令他惶惑不安,然而情急之下,却也顾不上了。”
这一段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元帅虽然没听过这首歌,但其中道理已经在潜意识里无师自通。仔细想想,恐怕这还真是破天荒头一遭,元帅单凭“情意”向人求助。前世他出身高贵,从军后威名显赫,更兼娶了甄娘,等闲人都轮不到在他面前表露情意,而且也实在没有什么需要求人的地方。他想要的,求也无用。
然后么……元帅的矛盾心理就开始了。
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受殷浮筠照顾颇多,心里不是不感激,但每每忍不住温言几句,又后知后觉地生出些失言的悔意。一但被尚书抓住机会调笑几句,更是深恨自己多话。
他依然对尚书退避三舍,但与一开始似乎已有些许不同。最初他担心这份不明所以的垂青背后的目的,后来渐渐确认尚书发自真心,却也开始担心触碰感情本身了。毕竟,“其间惊心动魄,蚀骨销魂,纵是坚城,岂不消融。”
有生以来,殷浮筠大概是第一个让元帅对爱情有所体会的人——并不是动情,只是终于对这种陌生的感情有了一点感触。但因着这点感触,他更不敢触碰这样厉害的东西,对尚书避得彻底,甚至称病在家,直到为了入狱见荀季之,不得已再次求助于殷。
这是殷浮筠第一次对元帅发怒。
平心而论,元帅这等有事空手上门无事恨不得避出五十里开外的行事方式,他自己都觉过意不去。殷浮筠气急昏倒,元帅注意到他似已重病。他此前对这人并未有半分关心,于此刻终于自省:
“曾几何时,他习惯了对这人予取予求,习惯了他小意温柔,偶尔想起,连一笑也不曾付有。”
“原来竟是这般吝鄙。”
便是这一天,元帅决定以后不再对殷有意相避。
至此,元帅对殷的态度,已与最初大不相同。
当殷浮筠说出“我看起来岂像个瞎子?”这样的话,元帅也无法让自己像以前一样无视过去。
他一路沉默。
“不能笑你荒唐,不敢疑你情深,不愿无益空谏,力有不逮亦无法相帮,愧疚至深,是以彼时无言,或初终亦无言。”
元帅看到殷的才华,叹息殷的遭遇,触动于殷的情深,但不能承接这份深情,唯有珍重二字,可以寄予他。
从北狱开始,元帅算是对殷有了一丝顾念。遇到他听墙角会留意他面色,注意到隐有血色,不似此前重病,略微放心;左淳送来作假的北狱名册,也记起“两次他都是用殷尚书的手令出入,不免为其略加悬心,转念想到这人心思玲珑,当有手段清扫痕迹。此刻名册在手,又想到殷浮筠,本子在手里登时便重了三分”。
元帅第一次主动涉入殷的私事,就是被锁两章的那次雨夜驰援(。他本可以不去,纵使去了,尚书已经开口送客,他也本可以不留。
“门槛在他背后不过尺余之遥,若跨出这半步,便可将万般尴尬纠缠都悉数甩尽,而他前生今世,仍旧无可指摘一身清白。”
他终归是留下了。此举与爱情无关,但我当初看到这里,依然为尚书感到心头酸软。殷大概直到最后都不会是被元帅划进自家猪圈(?)里的人,但他终于在元帅心中有了一点分量。
从殷宣二人对峙那里,也可以看出元帅心境的变化。第一次我看的时候,大概是被之前的情节暖惯了,冷不丁来这一遭,看完只觉心灰意冷。回头再看,宣瑚生是毫无疑问的元帅自己人,天王老子也阻挡不了他回护宣。但元帅的憋闷而燥郁,不安与愧憾,却不是因宣而生。
宣瑚生问他为何这般生气,元帅被问得怔住,一时竟不能答。
结合后面,殷浮筠问他可曾有过片刻动心,元帅回答:前世今生,永绝此念。
“他所言斩钉截铁绝无转圜,恰如他一直坚守的心意。”
“只是不知为何,突然有些不敢看那双眼睛。”
如果换作其他小说,我肯定会觉得这是心动而不自知。【删】或者是作者写着写着自己都摇摆起来【删】但薄裘姑娘把元帅写得如此笔直,我也只当元帅对殷并无半分情爱,但无论如何,我觉得殷于他而言,已经是一个足够特殊的存在。不管是愧疚也好感激也罢,怜悯也好怅惘也罢,甚至包括想要退避三舍的尴尬,坐立难安的不自在,这一切结合在一起,这世上再无第二个人能带给他相似的感受,再无第二个人能让他茫然于这样肆意坦荡,又归于克制的温柔。
我虽然希望二人能有个好结局,但终究是剧情造就角色,只希望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能让尚书好过一点吧。

3  

[1楼] 网友:stella [2021-05-20 23:14:53]

作为一个杨殷党,虽然cp梦是碎了,但是这么真情实感的长评必须点赞。顺便催下大大更新吧~

1   [投诉]

[2楼] 作者回复 [2021-05-21 06:53:10]

520快乐(好像过去了……)
谢谢你的长评,帮我捋顺了好多线。
其实我写感情戏就满苦手的,尤其杨先生钢铁直男杨先生,就更苦手了。
我很喜欢那种出场即满级的人物,不过这种人都有个问题,就是一定经历很多,信念很坚定,不妥协那种,所以感情戏真的是超级难写……
这文开了好多年是吧,我记得当初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看多了重生文(尤其是某点女频,不要打我~~)一个之前笨的不行的人重生之后突然成为人生赢家遇神杀神那种,当时嗤之以鼻,想怎么可能,废柴重生也是废柴,牛人不重生也是牛人,然后杨先生就应运而生了……想写一个没有金手指的人重登顶峰的故事。但现在回头看,杨先生何止金手指,简直金大腿……惭愧惭愧,眼高手低。
但是写都写了,也只好继续了,写了这么多字沉没成本太高。
殷先生其实是满典型的BL文里那种设定,美软惨……写着就觉得太单薄太纸片,然后一层一层加设定,跟套娃一样,然后我自己都觉得不忍心,简直太惨了……
杨先生是那种真汉子,多惨都打不倒他,再难也是伤心,但绝对没有击破他心理屏障;但是殷先生就比较容易被击碎,击碎了重塑,然后又碎掉……好惨……
我本来设定是殷同学一开始就爱杨先生爱的死去活来那种,后来自己都觉得这设定实在荒唐,都没怎么接触过爱毛线,就是苦海里的一点寄托吧。如果殷同学在全盛时期的杨先生手下工作过,可能这种憧憬就碎了,因为杨先生那时候不懂什么叫“下”,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礼贤下士,殊不知重点还是在一个“下”(当然也不能他,阶级局限性,)他不怎么会装,白先生都能看出来他实际上瞧不起自己,就别说七巧玲珑心的殷先生了。
所以才有后来杨先生自己以“下”的角度去体会一切,他才能稍微感受一点点;那个时候他和之前已经有些区别,给了殷同学一点温柔和体谅,殷先生之前有好感,后来就陷进去了。
后面还有几个扣,哈哈,有个真是……我自己想起来都觉得非常对不起杨先生……但是又很得意,我真是个坏人。
这文很多年了,今年一定要结掉。
我一写文就比较投入,脑神经比较兴奋,睡不太好那种,有时候工作中会觉得疲倦,所以为了控制这种事情,我会尽量在周末更新,平时主要负责开脑洞……
开多了也不好,容易忍不住开写别的……等这篇写完了我再贴一个其他的文上来,哈哈
再次谢谢你的长评,鞠躬。

2   [投诉]

[3楼] 网友:cipusa [2021-05-21 09:38:32]

什么,设定居然不是一开始想好的吗233333我一开始也觉得殷先生是过于套路的一朵小白花,后来真香。不过他要单只是越来越惨,我大抵是不会真香的,主要是他拿元帅惨中作乐,颇得我心(。
摸摸作者,身体和工作重要,更文尽力就好(T▽T)

    [投诉]

[4楼] 网友:stella [2021-05-21 19:06:41]

嗯嗯,就喜欢看他挤兑元帅。击碎再重塑,其实也是一种韧性,真的不忍心看到一次次重塑后还是被击碎。

    [投诉]

[5楼] 网友:miao [2021-05-24 02:05:36]

所以CP不是杨殷吗?!!!!

    [投诉]

[6楼] 网友:叶爸爸和江小池 [2022-05-19 23:45:00]

感谢好姐妹,真的你的每一个字都说到我的心里,太厉害了。我感觉元帅对殷尚书的态度是一点点在变化,这个对其他人是完全没有的。

    [投诉]

[7楼] 网友:叶爸爸和江小池 [2022-05-20 06:26:30]

拜托姐妹以后多写点长评,写的太好太好太好了!!!虽然每个字都认识,说的每句话都赞同,可我就是写不出来!

    [投诉]

写书评 | 看书评 | 返回

最后生成:2025-10-09 04:38:37 反馈 联系我们@晋江文学城
纯属虚构 请勿模仿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适度阅读 切勿沉迷 合理安排 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