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第 10 章 ...
-
巡展的日程表像一张巨大的网,将林薇的时间切割成块,散布在不同的城市之间。她开始习惯在高铁上审稿,在酒店的深夜与策展人沟通细节,在不同的机场寻找味道相似的咖啡。李哲则留在了他们的城市,守着他的工作和他们那个渐渐被林薇的巡展物料填满的家。
距离成了一种奇特的试剂,检验着他们重新构建的关系。
最初的新鲜感过去后,不可避免的疲惫和偶尔的孤独感开始浮现。林薇在一个布展到凌晨的夜晚,拖着快散架的身体回到酒店房间,看着镜子里妆发有些凌乱的自己,突然非常想念家里那张不算太柔软、但总是有李哲体温的床。
她拿起手机,下意识想拨视频,又看到时间已近凌晨一点,犹豫了一下,改发了一条文字消息:「刚忙完,累瘫了。你睡了吗?」
消息几乎秒回:「没。在等你。」
紧接着,视频邀请的界面就跳了出来。
林薇接通,屏幕那端是李哲戴着眼镜的脸,背景是家里的书房,桌上还摊着一些文件。
“还没忙完?”她问,声音带着疲惫的沙哑。
“差不多了。正好等你。”李哲推了推眼镜,仔细看着屏幕里的她,“脸色不太好,又没按时吃饭?”
“吃了盒饭,不太好吃。”林薇揉了揉额角,“你呢?”
“叫了外卖,尝试了一家新店,踩雷了,还不如我做的。”李哲语气夸张,逗得林薇笑了一下。
两人就这样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内容琐碎至极:布展的螺丝不好拧,楼下新开的奶茶店,李哲公司里一个有趣的八卦,天气变化要记得加衣……没有刻意找话题,甚至有时只是各自做着事,偶尔抬头看到屏幕里的对方,确认一下存在,就又低下头去。
这种“陪伴式”的视频通话成了他们的常态。不像热恋时那样恨不得时时刻刻黏糊地对着镜头,而更像是一种无声的陪伴,知道对方在那里,共享着一段沉默的时间,仿佛彼此的气息能透过冰冷的信号,传递一丝温暖。
有一次,林薇在另一个城市的布展现场遇到了一个棘手的技术问题,一个大型影像装置的电源始终无法稳定接入场地老旧的电路。策展助理急得团团转,电工也束手无策。 deadlines 迫在眉睫,压力巨大。
林薇深吸一口气,走到角落,拨通了李哲的视频。她没有诉苦,只是把摄像头对准了那堆乱麻一样的线缆和焦头烂额的人群。
“李工,帮个忙,远程会诊一下。”她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
李哲在那头仔细看着,他虽然不是电工,但理工科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还在。他让林薇切换了几个角度,问了些细节问题。
“听着,薇薇,”他声音沉稳,“别想着一次搞定全部。你让他们先别管影像装置,先确保基础照明和插座供电稳定。然后,单独从总闸拉一条专线试试,别跟其他大功率设备串在一起。线径够不够?问问电工。”
他没有提供魔法般的解决方案,但他冷静的分析和清晰的步骤指引,像一块沉入沸水里的冰,瞬间让林薇焦躁的心安定下来。她按照他的建议,重新分配了人手和任务,混乱的场面开始变得有序。
问题最终解决了,虽然不是李哲亲手解决的,但他在关键时刻提供的情绪稳定和思路梳理,至关重要。挂掉视频前,李哲笑着说:“看来我这助理没白当,还能远程排障。”
林薇看着屏幕上他带着点小得意的脸,心里软得一塌糊涂:“给你记一功,李工。回去给你发奖金。”
距离没有稀释感情,反而让他们找到了新的方式来传递支持和依赖。他们不再是需要时刻依偎才能确认爱意的连体婴,而是成为了可以独立运作又能远程协同的两个系统。
当然,也有脆弱的时刻。李哲一次重要的项目汇报因为合作方的临时变卦而搞砸了,心情极度低落。那天晚上和林薇视频时,他强打精神,却掩不住眼底的疲惫和挫败。
林薇没有追问“怎么了”,也没有立刻给出鼓励。她只是安静地看着他,然后说:“把手机拿到沙发那边,对着你就好。”
然后,她在屏幕那头,用口琴吹起了一首很老的、调子舒缓又带点忧伤的曲子。那是她父亲以前常吹的,她小时候学了点皮毛。琴声透过麦克风,有些粗糙,甚至偶尔跑调,却有一种笨拙的真诚。
李哲没说话,只是靠在沙发上,闭上眼睛听着。那些失败的细节、上司的质疑、自我的否定,在这样不成调的、隔了千里的琴声里,仿佛被轻轻地包裹起来,变得不再那么尖锐刺人。
一曲吹完,林薇有些不好意思:“吹得不好,好久没练了。”
李哲睁开眼,眼底的红血丝还没退,但神色柔和了许多:“很好听。谢谢。”
不需要过多的言语。那一刻,他们共享了一种沉默的慰藉。
巡展的最后一站回到本市,声势最大,也最忙。开幕当晚,衣香鬓影,人头攒动。林薇作为主角,被媒体和观众包围着。她从容应对,举止得体,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高跟鞋里的脚有多痛,保持微笑的脸颊有多僵硬。
李哲穿梭在人群中,和相熟的朋友打招呼,偶尔被介绍给一些艺术圈的人。他没有亦步亦趋地跟着林薇,但目光始终若有若无地追随着她。在她需要的时候,他会适时地出现,递上一杯水,或自然地接过话头,让她能短暂地喘口气。
致谢环节,林薇站在小小的演讲台后,目光扫过台下。她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最后,目光定格在稍远处,靠墙站着的李哲身上。他正看着她,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眼神平静而骄傲。
那一刻,所有的灯光和喧嚣仿佛都褪去了。林薇的心忽然变得异常柔软和安定。她清了清嗓子,开口:
“最后,我想感谢我的先生,李哲。”
灯光师很配合地将一束追光打向李哲,他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冲大家点了点头。
“感谢他,不是因为他支持我的事业——虽然这确实非常重要。”林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而温暖,“我感谢他,是因为他允许并鼓励我,**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人的妻子**。他让我相信,爱不是束缚,而是两个独立灵魂之间的相互凝视和自由呼吸。”
没有肉麻的告白,没有煽情的桥段。这段话平静却有力,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在场许多人心中漾开了涟漪。不少人下意识地看向自己的伴侣,眼神复杂。
李哲站在原地,追光在他身上勾勒出一圈光晕。他收起了那点不好意思,目光深深地回望着林薇,然后,抬起手,轻轻按在自己的心口,对她点了点头。
一切尽在不言中。
结束后,两人终于摆脱人群,回到临时休息室。门一关上,世界的嘈杂被隔绝在外。林薇踢掉高跟鞋,赤脚踩在地毯上,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终于结束了……”
李哲走过来,从背后抱住她,下巴抵着她的发顶,声音里带着笑意:“讲得不错,林老师。尤其是最后感谢我那部分。”
林薇靠在他怀里,疲惫地闭上眼:“实话实说而已。”
“脚很痛?”李哲感觉到她身体的重量几乎都靠了过来。
“嗯。”
“那回家吧。”李哲松开她,蹲下身,拿起那双被她踢飞的高跟鞋,然后又自然不过地拿起旁边她平时穿的平底鞋,帮她穿上。
“能走吗?”他抬头问。
林薇看着他,忽然笑了,伸出双手:“累了,背。”
李哲挑眉,也笑了:“得寸进尺是吧?行,看在你今天表现好的份上。”
他转过身,微微蹲下。林薇笑着趴到他背上,手臂环住他的脖子。
李哲背着她,避开还未完全散去的人群,从安全通道慢慢往下走。楼梯间很安静,只有他沉稳的脚步声和她偶尔因为晃动而发出的轻笑。
“好像重了点。”李哲故意喘了口气。
“是你的体力不如以前了,李同学。”林薇笑着反驳,把脸贴在他宽阔的背上,感受着布料下传来的温热和坚实的心跳声。
这一刻,没有摄影师,没有项目经理,没有完美的夫妻形象。只有一个疲惫却满足的女人,和一个背着她、脚步稳健的男人。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成功的盛宴,此刻却享受着最简单、最原始的亲密。
楼梯间的声控灯忽明忽暗,照着他们的身影,在墙上投下长长的、交织在一起的影子。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这样走着,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