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最后的音乐会5 ...

  •   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否该容纳自然声音就成了仅剩的尖锐问题,到了必须请动更高一辈的音乐大师和学界泰斗出山才能摆平的程度。
      经过一番有理有据有思想有内涵的讨论之后,大师们一致认为,自然声音不该是这场或许是全世界最后一场音乐会的阻碍,也不该是所有参与者去头痛焦虑的问题,反而是有些或自然或偶然的声音出现,更能体现出人与自然以及时代的印记,让这场音乐会更具永不磨灭的灵魂。
      面对这样的定调,所有人都释怀了,也愿意为这一决定承担风险。
      随着最后一场音乐会的海报挂出,小广场周围也在发生着变化。
      原本那些爱捣蛋的孩子们主动站出来承担起守护者的职责,约束着所有接近小广场的人,更制定出许多规则来。
      商户和住户们多少也松快了些,再不用处处留心炸弹的声响,或是因为自己弄出的动静干扰到音乐会的筹备,只需保持着已经习惯的轻巧生活,享受随时飘进窗的乐声就行。
      经过消音处理后,小广场中几乎是只有鸟叫声可闻,再无人声。
      每次穿着特质的静音服走进广场,聂辰都有种重归音乐厅的感觉,寂静中乐曲在他脑海中接连起转,一支连着一支转个不停,等到他发觉自己也开始随着那些熟悉的旋律转起来时,方才恍然站定,望着未来响彻旋律的地方,怀念起音乐厅,想念起团里那帮老人,一次次向他们许诺,一定会将这场音乐会办好。
      排练场那边紧锣密鼓,大体上是将曲目定了下来,而且大部分曲目也都有了替补方案。
      喧嚣落定,只待东风。
      音乐大师们各有自我调节的办法,有天天乐器不离手的,就有整天躲着走的,还有不知道跑去哪里散心的。
      身体状况也是让许多人担心的一点,尤其是要在冬季,体力能否坚持住还是个疑问,而且没人敢让这帮老人提前去挨冻适应。
      循序渐进,是摆在面前的唯一出路,至少在聂辰看来这是符合科学的。
      没多久,这十几位老人就成了医院的常客,天天聚在一起交流健身经验和营养食谱,训练记忆力和反应速度,定制降噪服,擦拭养护乐器,为即将打响的战斗做好万全的准备。
      月亮见证着时光中流淌的音乐,最后一场音乐会正式开始的日子也随之临近。
      全息像场技术的引入,更是让人喜出望外,所有演奏者都可以选择默默进行还是置身于全息影像之间完成自己的演奏部分。聂辰和于敏为众人掩饰了该如何利用之前记录下的影像资料进行配合,与自己面对面的进行配合,让聂辰感到新奇,也让众人笑个不停。
      一番尝试之后,却有大半选择不使用这种能带来身临其境的技术,他们宁愿默默站在黑暗之中,也不愿意看到另一个自己或是虚假的朋友们而扰乱自己的头脑。几乎每位大师都有自己习惯的切入方式,几经讨论之后,曲单最后调整敲定。
      当聂辰抱着吉他坐在全息乐队中时,纪念音乐的音乐会正式宣告开始。
      大师们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走进小广场,在风中,在阳光下,在晨曦之时,在细雨绵绵中,在朗月朦胧的时刻,奏出属于自己的,属于历史的,也属于未来的旋律。
      一件件意义非凡的乐器出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小广场内,曾正甚至坚持使用不同的小提琴完成乐曲的不同部分,他坚持:如果风声雨声读书声都是自然和谐的伴奏,那么拿琴放琴赞美琴就是小提琴家当为世界留下的文化遗产。
      经过一番探讨之后,这种常识得到了有条件的鼓励。于是,四季有了更为鲜明的色彩。
      四把名琴的绝唱也就此随着时间细流而去,为注定不凡的音乐会留下更为诱人的注脚,也让无数爱乐人对这场音乐会有了更多的期待,从而引发现场倾听需求与小广场局促空间的小插曲,成为始料未及的矛盾被硬塞给组织团队。经过一番颇具戏剧性的探讨之后,绞尽脑汁的专家们最后均认可了送来茶水的孩子脱口而出的主意,如果没人知道这场音乐会的确切聆听时间,那么也就用不着哄抢根本不存在的门票。
      将艺术留给幸运的人,研究组负责人出面作出澄清,宣告这场音乐会的实际重现时间将不会在近期且会对此严格保密。尘嚣就此落定,可没过多久,聂辰就发现前来小广场碰运气的人多了好几倍。

      若干年后,当年的演奏者们大多已经故去,但小广场的静音氛围却被很好的保护着。
      在这里,人们不用佩戴消音耳罩或减音耳塞,在这里人们只能听到细微的背景音,那些在不一定多久前曾经坐在那里的人们所留下的声响印记,以及鸽子与猫来去的振翅与脚步声。
      比起偶然闯进来的人类脚步声,猫的步子更加有趣,人们可以在晒着太阳的时候猜测不知在何时跳上桌来的猫又去了哪里,又或是仰头倾听飞来飞去的鸽群。
      清净的环境与传奇故事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旅客,但他们并不能如愿走进小广场。以小广场为中心,周围规划了许多功能不同的区域,只有在标准静音等级的区域内居住生活过一段时间后,他们才被许可搬进下个等级的区域居住。能坐在小广场的咖啡店外享受着安宁与期待的人,无不是熟念此道的安静人,他们经受住了生活习惯与自我约束的考验,他们相信那个曾经广为流传的故事,并愿意为其改变自己与世界相处的方式。
      一场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开始的音乐会,却成为无数人难以忘却的传说。
      来到这奇怪的地方,遵循刻板的规矩,以手势和目光谈天说地,交换着彼此的心事,相互祝福着能幸运的听到最后一批音乐大师的遗作。
      当时的预测是在冬季,可没人准确说明究竟是在哪一年。
      美好的希望和巧妙的误会背后,是音乐大师们留下的课题,以排除那些爱好热闹多过于音乐本身的人,更不用说那些追逐着热点前来的商人和投机者。
      承担着守护这份意愿的年轻人们已经成长起来,肩负着对那份曾经被自己破坏过的美妙的守护工作,传递着自祖辈继承下来的期待,执行着分区计划与规则督导的责任。
      当来到小广场的原因逐渐被忘却后,当直透心灵的琴弦震动声响起时,世界仿佛就变了模样,鲜活起来的万物似乎都孕育着音律,生活中的一举一动都有着节奏。
      伴随着泪水的曲目间隙,是雷鸣般的掌声,这是在此地此时唯一被许可的发声行为。
      生生不息,乐曲接连而至,那些杂乱的音符终于相遇成章,掀起一波波声浪,因感动,因激荡,因感叹,因惋惜,盘旋在精妙设计的音茧内,等待着再聚的机缘。
      无数个夜晚,当璀璨的城中一隅暗去,就会有神秘的身影踩着节奏来到广场中心,延续那场音乐会的生命,让更多类型的音乐得以在将来愉悦己心。
      当年的参与者,站在全新的音乐讲堂上,帮助年轻的爱乐人们认识、理解他在许久之前演奏的曲目。聂辰坚信,燃尽的火焰终会温暖冷彻的夜,光明来时当有后来人重新拿起指挥棒,延续前辈们对音乐的理解之余,更会创造出全新的音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