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第12章 ...
-
半晌,还是赵昭平先开口,「我在北平安排好了房子和月嫂照顾你和秀芝,你们在那边可以以夫妻相称过日子。我不是不同意离婚,只是希望你们等一等。我现在有几笔生意是用的温太太这个名头,贸然离婚会损失惨重。我会尽快站稳脚跟,争取早一点还你自由,也给秀芝妹子和孩子名分。我从前没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这次算是我对不住你们了。以后我不会再用你太太的名头谈生意了,但手头这几笔生意结束需要一点时间,你会愿意给我这点时间的吧」
温庭笙没说话,他心底漫出了上次他要搬出去和吕秀芝同居那天,赵昭平给他收拾行李时同样的酸涩。
半晌,温庭笙说,「那你尽快吧」
温庭笙知道,在赵昭平这里,他也就这样了。
他有时候也很想问问,你嫁给我,只是为了我的名声吗?你有没有一次,哪怕一秒,喜欢的是我这个人呢。
他没胆子问。
没胆子问,其实是因为知道答案,而自己听了会难受。
温庭笙到北平五六月了,赵昭平将她和吕秀芝的生活安排得很好。
住所舒适,离报社也近,上班方便,家里一应俱全。
佣人趁手,做的饭都是自己爱吃的口味。
邻居事情也不多,都好相处。
并且每个月赵昭平都会寄包裹与信件,告知养胎注意事项,孕妇饮食,运动,衣服,孩子的东西等等陆陆续续都收到了。
甚至会交代温庭笙,前三个月忌同房。
还能有比这更贴心的妻子了吗。
北平的学生运动很多,比沪城要汹涌得多。
沪城在繁华与国际化的浸染下,有种醉生梦死的迷惘。
北平确是在血雾的火药味混杂的空气里,有鞋血肉翻飞的痛楚着。
温庭笙其实还蛮喜欢北平的。
他喜欢和学生们一起听革命宣讲,每当那时候,温庭笙都会觉得自己的热血好像又燃起来了。
仿佛是十几岁听到淑清聊未来时,那样的热血翻涌。
这天,文义铎先生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温庭笙在旁边热血沸腾,全场不断热烈鼓掌,突然间,嘭一声枪响,文义铎先生心口湮开血花,往后倒下。
学生瞬间尖叫混乱起来,在演讲台侧边的温庭笙想冲上前去扶文先生,却不知被谁撞了一下,头磕在不知哪里,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赵昭平接到电话,温庭笙在混乱中磕到头,并且被踩断了左小腿腿骨,吕秀芝收到消息,被吓到有早产迹象也进了医院,她立刻让下属买了最近一班上北平的票,温庭笙现在可不能死,他死了她几笔生意可能会出问题的。
她发烧了,还是强撑着意志,拖着高烧 40 度的身体上了去北平的火车。
半夜的时候,躺在软卧床铺上的她,发了梦,关于她之后未来的几十年的大大小小的片段,在梦中一一闪过,她像个旁观者,看着那些事情一件件发生。
她醒来的时候,还能清晰地记得梦中的一切,她失神迷茫了好一会。
然后,她的眼神清明起来,无论未来到底如何,她踏踏实实走就是了,若真会发生那些,她提前知道,安排好应对之策便是,她赵昭平一路走来,怕过什么呢。
在北平医院里昏迷着的温庭笙,同样也做了关于未来的梦。
但他们的梦,出入好像挺大的。
至少,双方对同一件事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毕竟,梦里的温庭笙,不久后就死了,是作为灵魂,在自己坟墓边上,听着他人诉说的那些事。
温庭笙醒来,泪眼汪汪痛苦不堪地回忆着梦里的自己。
梦里自己和吕秀芝一直在北平以夫妻名义生活,和赵昭平离婚的事情一直没有落实。
几年后,他与生了孩子脾气变得日渐暴躁的吕秀芝相看两厌,自己每天在报社加班写稿。
秀芝总是把儿子丢给保姆带,自己外出打麻将、听戏。
直到有天,见女主人在家,保姆便出门买菜去了。
牌友打电话过来约打麻将,吕秀芝看三岁的儿子温嘉宁正在睡觉,就直接出门打麻将了。
等保姆回来,发现温嘉宁躺在地上,赶紧送去了医院,又让人去报社通知了他。
他才知道,吕秀芝丢下年幼的孩子就出门打麻将了,儿子醒了之后家里没人,爬下床哭着找妈妈,不小心摔下楼梯断了腿。
然后赵昭平匆匆来了北平,在温嘉宁出院后就强势地把孩子带走,一起回沪城由她亲自照顾,让温庭笙和吕秀芝好好过二人世界。
结果二人世界没有,吕秀芝没了孩子要管,更加不着家了。
两年后,温庭笙一日临时有事提前回家却捉奸在床,看到吕秀芝和她长包的黄包车夫老邓在自家床上翻滚,气得心脏病发晕倒,而吕秀芝没有及时救治,眼睁睁看他断气。
温庭笙还是断气的时候,忽然想起来,自己曾经的第一任妻子,据说也是气死的。
原来气死是这种感觉,自己好像是有点对不起她的。
温庭笙的梦没有到此为止,梦里的他死去后,灵魂就一直在身体边上,看着吕秀芝和奸夫离开,是保姆发现他后报警,再通知赵昭平的。
然后就是赵昭平面色惨白地到警局认尸,接回遗体,操持后事。
记者在灵堂前采访温庭笙的死因,她含着泪说警方尸检结果是心脏病突发,和秀芝妹子无关,秀芝妹子是受我所托这几年一直尽心照顾庭笙的,嘉宁还小,请不要用捕风捉影的揣测去伤害我儿子。
是了,赵昭平一直对外说吕秀芝是她找来照顾温庭笙生活起居的秘书,温嘉宁是自己的亲儿子,温庭笙希望养在身边亲自教育才跟着他和吕秀芝在北平生活的。
明白人都知道事实是怎么样,但不明真相的人,对赵昭平说的是半信半疑,但那些人相信与否,其实也不重要。
温庭笙葬在绍兴老家的墓园,灵魂便困在墓园,只有每年赵昭平都会带着儿子来给自己扫墓的时候,能听家人说说话。
儿子性格很好,也许是幼年丧父,他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和自己交代。
每次来扫墓,都会对着自己的墓碑说很多的关于自己和母亲的生活琐事。
温庭笙活着的时候,其实,和赵昭平接触并不多,也很少交流。
他仿佛是死后,才通过儿子的絮絮叨叨,对赵昭平了解一些。
他也知道了很多他死后发生的事。
吕秀芝滥赌欠了一屁股债,跳楼了。
儿子读书成绩好,赵昭平想送他留洋。
又打仗了,赵昭平一回又一回地给军队捐了药品和医用纱布。
新中国成立了,政府邀请赵昭平进商务部,赵昭平没同意,只是不断地给国家捐钱,并且通过各种渠道找来并翻译国家需要的被国外封锁的科学文献与著作。
世道乱了,赵昭平依旧在翻译农学、化学的书籍。小红兵来温家搜查,赵昭平拿出家人合照和信件、与父亲的结婚证和父亲的遗照,家中人员和书籍才幸免于难。
拨乱反正后,赵昭平进了商务部,想尽办法帮国家挣外汇。
赵昭平年老了,病重了,衰败了。
赵昭平死了。
儿子每来一次,他就觉得多了解赵昭平一分,从前活着的时候,对她优秀的那些不满,在死后却都消失了,只剩下欣慰。
欣慰自己有幸娶到这么好的妻子。
并且,她还能毫无芥蒂地,把自己的儿子教养得这么优秀。
他都觉得,自己从前也,真的是混账烂人,他配不上她这么好的女人。
如果一切从头来过,他一定会好好对她,呵护他一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