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2章 ...
-
时间回头前一天晚上,快下班前,温庭笙跟报社几位主编打招呼,说有事相商,让他们下班后在办公室聊聊。
结果下班后,温庭笙墨迹了半天,才终于说出口“秀芝怀孕了,我想同昭平离婚,不知如何开口,兄长们可有建议?”
鲍国伟恨铁不成钢地说了句“老温,你糊涂啊!”,然后半天说不出别的话,终于甩了甩手径自离开了办公室。
李长秀和陈文之面色也是一言难尽。
温庭笙和吕秀芝的事,一开始,他们是知道一点的。
一个热情的女读者,进步女学生,钦慕温庭笙的文章才情,希望他能帮忙指点自己的文章。
当初,温庭笙还拿着吕秀芝做的简报本子与报社他们炫耀过,这个读者对他有多铁杆。
同事们还评价,你这读者真是有心了。
温庭笙也拿吕秀芝写的文章给他们看过。
他们还夸过,写的是有灵气的,雕琢一下,许能成才。
报社的读者那么多,每天收到的信那么多,写文章的人那么多,谁也没把这事看的多重要。
谁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们下班后一起去吃宵夜时,会在宵夜摊看到温庭笙和这个“有心”的女读者。
本应在家写稿的温庭笙,一只手牵着女孩的手,,另一只手和女孩在你一口我一口地吃馄钝。
看到他们之后,略微慌乱地打完招呼后,介绍了女孩就是他之前常提起的那个女读者,然后与他们告辞,骑车送女孩回家。
第二天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温庭笙与这个女读者,已经在一起好几个月了。
他妻子赵昭平知道。
并且,他们现在住的房子,还是赵昭平给安排的。
就是有点远,在郊区。
是最近几天他比较忙,没有回去,昨晚小姑娘怕他一个人不好好吃饭,特地过来看他,发现他真的没吃饭,拉他到附近的馄钝摊,才碰到他们的。
温庭笙聊起他和吕秀芝的点滴,其余几人面色都有些一言难尽。
都是成年人,都是体面人,指责谩骂说不出口,但总归是有些憋屈的。
其实,无论是温庭笙,还是他们,心里都知道,馄钝摊上的撞破,不是偶然。
喻舒想起来,女孩子给温庭笙的每封信,几乎都有自己的照片。
李长秀想起来,温庭笙每次提到这个女读者的时候,那神采中的骄傲毫不掩饰。
陈文之想起来,温庭笙问他,外滩哪家咖啡厅的咖啡比较好喝。
鲍国伟想起来,他让温庭笙先写稿,晚点再帮人小姑娘改文章,温庭笙说,他自由安排。
一切,其实是吕秀芝有意为之。
一切,也早在他们眼皮子底下了。
他们恨不得回到当初,扇一巴掌那个夸吕秀芝有心,有灵气的自己。
这女人真当是“有心”,心都用在琢磨温庭笙了,是有点“才”,才都施在了挖人墙脚上了。
十几岁的女孩,头脑发热爱上比自己大二十岁的老男人,会有几分是真情,几分是物欲呢?
外人一眼能看穿的,温庭笙是看不穿,还是不想看穿?
一个有心引诱,一个有心上钩。
其实,吕秀芝心思歪,可若温庭笙不上套也没辙。
所以,主要还是温庭笙心术不正。
他们也眼瞎,那么多年一起共事,竟一点也没发觉。
主要温庭笙只在男女关系上私德有亏,从前共事那么长时间,温庭笙一直单身,没有这方面的情况,他们没看出来,也是人之常情。
可他们还是有愧。
新民报馆前几年被军阀打砸后一把火烧了。
他们在废墟上悲戚时,是赵昭平安排人给他们重建起希望的。
打砸时受伤的人员,是赵昭平安置进医院的。
医药费,是赵昭平支付的。
报馆重建,是赵昭平一手操作的。
赵昭平当时流动资金不足,还卖了她父亲给她的嫁妆里的一处宅子,才凑出钱来买设备、租房子,一点一点添置,才重新把报馆置办起来。
若无赵昭平的资助,仅凭李长秀等人的经济实力,报馆根本无望重见天日。
可以说,赵昭平是报馆所有人的恩人。
如今报馆刚重新起步不久,温庭笙怎能向他们提出让他们帮忙想办法劝说赵昭平同意离婚这般离谱的要求呢?
离谱。
不过,温庭笙这两年来做的哪件事有谱过?
明明已婚,却和女读者鸿雁往来地书信暧昧。
暧昧了几个月后,按捺不住心中喷涌的好感,约人家见面。
一见面,便天雷勾地火,爱得死去活来。
要和小情人长相厮守,要赵昭平成全。
赵昭平都成全了。
两人现在住的近郊小楼,还是赵昭平安排的。
如今还弄出了孩子,想离婚给孩子母亲一个身份不说,还想要体面地离婚,和平地分手?
温庭笙自己还不敢开口,想让他们这些受过赵昭平恩惠的人来帮他开口?
他们是什么很贱的人吗?
这些事,桩桩件件,皆令人倍感无语。
几人这两年已经对温庭笙的人品刷新了数次底线,对于这种兔死狗烹的缺德事,他们不想给出任何意见。
若不是十几年的交情在那,他们甚至平日都无法对温庭笙挤出笑脸。
若不是温庭笙写的文章,水平一直在线,他们早就想徇徇私,给他穿穿小鞋,骂几句了。
虽然他们都看出来了,赵昭平对他并无多少爱意,对这段婚姻与感情也并不怎么在乎。
但劝人离婚天打雷劈。
人家当初能找房子给丈夫和情人住,还安排保姆给两人做饭照顾温庭笙,就能看出来,她没有要离婚的想法。
他们得是多缺德,才会去帮温庭笙做这不靠谱的劝离之事?
几个人交换眼神后,只是推脱说:“我们想想。”
待温庭笙走了后,统一了想法,李长秀亲自找赵久去通知赵昭平。
于是,天还没亮,赵久骑着报社的自行车就飞快地去了赵昭平的小洋房。
赵昭平听完赵久说的,默了片刻,倒是也不生气,就是很烦躁又要花心思考虑温庭笙的安置。
赵昭平给赵久拿了几个馒头,让他自己先吃,剩下的带回去给他的小妹妹赵如意。
等赵久离开后,她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拿起话筒,便开始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