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裂痕与微光 ...

  •   临州的雨连下了三天,老城区的青石板路像是被泡透的宣纸,踩上去能听见细微的“吱呀”声,混着远处拆迁工地断断续续的电钻声,格外刺耳。

      沈砚在博物馆的修复室里待了整两天。清代木雕屏风的受损处比预想中更复杂,几处关键纹样的断层恰好在人物眉眼处,像是被人生生剜去了一块记忆。他戴着白手套,指尖捏着最细的修复刀,一点点将断裂的木茬对齐,呼吸放得极轻,生怕惊扰了这百年前的刻痕。

      “沈老师,这屏风上的宅院纹样,看着怎么那么眼熟?”实习生小林端着咖啡进来,探头看了一眼,“跟咱们老城巷尾那栋爬满爬山虎的顾家老宅,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沈砚的动作顿了一下。

      顾家老宅。

      那是他和陆时少年时的秘密基地。宅子主人早年间搬去了国外,空了大半辈子,院里那棵百年玉兰树却是临州一绝,每年春末能把半条街都染成白的。他还记得陆时曾踩着他的肩膀,翻墙进去偷摘玉兰花,结果脚下一滑,两人摔成一团,花瓣落了满身。

      “可能只是巧合。”他低声道,目光重新落回屏风上。那处断裂的纹样里,藏着一片极小的玉兰花瓣刻痕,不仔细看几乎发现不了。

      正出神时,修复室的门被推开,带着一身湿气的陆时走了进来。他换了件灰色衬衫,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腕骨处一道浅浅的疤——那是当年为了帮他抢回被抢走的修复工具,跟人打架留下的。

      “沈大修复师,忙着呢?”陆时倚在门框上,手里拿着一卷图纸,语气听不出情绪,“耽误你几分钟,聊聊?”

      沈砚没抬头:“我在工作。”

      “工作也得吃饭不是?”陆时走近几步,将一份打包好的餐盒放在桌角,“老张家的馄饨,加了辣油,你以前最爱吃的。”

      修复刀在沈砚指间微微一颤,木茬划出一道细痕。他抬眼,对上陆时的目光,对方眼里没了前几日的讥讽,倒像是蒙着一层雨雾,看不真切。“陆总日理万机,不用特意关照我。”

      “没办法,谁让你是博物馆请来的专家。”陆时摊摊手,将图纸在桌上铺开,“这是老城区最新的改造方案,涉及几处重点文物建筑的保护范围,按规矩得请你过目签字。”

      沈砚的目光扫过图纸,心猛地沉了下去。方案上,顾家老宅被圈在了“待拆除”的红线里,旁边用小字标注着“重建仿古商业区”。

      “这不可能。”他捏紧了修复刀,指节泛白,“顾家老宅是临州现存为数不多的清代民居,砖雕和木构都有极高的保护价值,你们凭什么拆?”

      “凭什么?”陆时挑眉,拿起笔在红线旁敲了敲,“凭它是危房,凭开发商拿着合法的批文,凭这一片的住户早就盼着拆迁款改善生活。沈砚,你不能总活在过去,老房子再值钱,也不能当饭吃。”

      “所以三年前你跟我说‘保护老城是最蠢的梦想’,也是这个意思?”沈砚的声音冷得像冰,“还是说,你早就忘了我们在顾家老宅的玉兰树下说过什么?”

      陆时握着笔的手猛地收紧,指腹泛白。他别开眼,声音硬了几分:“说过什么重要吗?少年人随口胡诌的话,当不了真。”

      “对你来说是胡诌,对我不是。”沈砚站起身,两人之间的距离瞬间拉近,空气中弥漫着未散的木屑味和陆时身上的雨水气,像一场无声的对峙。“你明明知道这栋宅子对临州意味着什么,对……”他顿了顿,把后半句咽了回去。

      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陆时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忽然扯了扯嘴角,露出一抹自嘲的笑:“沈砚,你真以为我愿意拆?可有些事不是你想护就能护住的。”他拿起那份方案,指尖在“顾家老宅”四个字上用力点了点,“就像这个,明面上是开发商要拆,背地里是谁在施压,你猜得出来吗?”

      沈砚一愣。

      “三年前的事,你以为只是我跟你闹别扭?”陆时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有些火,总得有人去挡;有些脏水,总得有人去泼。你走了,至少能干干净净的。”

      话没说完,他忽然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时又停住,背对着沈砚道:“馄饨凉了就不好吃了。还有,那屏风上的玉兰花瓣,刻得歪歪扭扭的,像某人当年偷偷刻的。”

      门被轻轻带上,修复室里只剩下沈砚一人。

      他怔在原地,陆时的话像投入深潭的石子,荡开一圈圈涟漪。他低头看向那份方案,又看向屏风上那片小小的玉兰刻痕——那是他十五岁时,趁陆时不在,偷偷刻上去的,当时还被陆时笑了好久,说他手笨。

      原来,他都记得。

      拿起那份已经微凉的馄饨,沈砚舀起一个放进嘴里,辣油的辛辣感瞬间窜上鼻腔,呛得他眼眶发热。他忽然想起陆时以前总说:“临州的雨黏人,就像这辣油,看着呛,咽下去才知道有多暖。”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小了,阳光透过云层,在湿漉漉的青石板路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远处的拆迁工地安静了些,隐约传来老人在巷口唱评弹的声音,咿咿呀呀的,带着临州特有的软糯调子。

      沈砚低头,继续手中的修复工作。刀尖划过木痕的瞬间,他忽然明白:有些裂痕,看似是终点,其实是光照进来的地方。而这座城,这些人,或许从来都没真正离开过。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裂痕与微光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