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旧物余温 ...


  •   沈砚把最后一片木茬嵌进屏风时,窗外的阳光已漫过青瓦,在修复室的地板上投下格栅状的光斑。他摘下手套,指尖还残留着木料的涩感,像极了当年在顾家老宅抚摸玉兰树干的触感。

      桌角的馄饨盒空了,辣油的余味还沾在瓷碗边缘。他起身去洗碗,水流撞击瓷器的声响里,忽然听见走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不轻不重,鞋跟敲在水磨石地面上,带着一种独有的节奏感。

      是陆时。

      他握着碗的手顿了顿,水流顺着指缝淌下来,在白瓷砖上洇出一小片湿痕。门没关严,露着道窄缝,能看见陆时停在门口的鞋尖,还是早上那双深棕色皮鞋,鞋边沾着点未干的泥渍。

      “忘了拿这个。”陆时的声音隔着门缝飘进来,带着点不自然的干涩。一只手伸进来,将一个牛皮纸信封放在门边的矮柜上,“老宅的原始图纸,当年你爸经手修缮时画的,或许……有点用。”

      沈砚转过身时,门缝里的鞋尖已经消失了。他走过去拿起信封,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磨损,像是被人反复摩挲过。拆开来看,泛黄的图纸上印着顾家老宅的剖面图,角落有行褪色的钢笔字——“丙子年春,与砚共绘”。

      那是他们十七岁那年,蹲在玉兰树下用铅笔拓下来的初稿。

      窗外的评弹声又响了些,唱的是《玉簪记》里的词句,“雨过琴书润,风来翰墨香”。沈砚把图纸铺平在工作台上,和那份拆迁方案并排放着,忽然发现图纸上标注的玉兰树位置,恰好对着屏风纹样里那处断裂的缺口。

      他拿出手机,翻到三年前离开临州那天的照片。照片里的陆时站在老宅门口,背着光,看不清表情,只有手里攥着的玉兰花苞格外显眼,白得像团将融的雪。

      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他自己发红的眼眶。原来有些东西和这老宅的木构一样,看着是裂了,骨子里的纹路却早早就缠在了一起。

      走廊里的脚步声远了,沈砚拿起修复刀,在屏风的空白处轻轻敲了敲。这一次,他想补全那朵没画完的玉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4章 旧物余温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