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6、冰封真相 ...

  •   专机降落在凯夫拉维克机场时,暴风雪正席卷冰岛南部。三辆全地形装甲车已在停机坪等候,车身上印着当地特警队徽标。领队军官递上加密平板:“目标信号仍在传输,但气象站周边十公里已设电磁干扰,无人机无法靠近。”
      “徒步。”下令,“全对配备热成像与防爆装备,保持静默行进。”
      车队沿黑沙滩公路疾驰两小时,最终停在维克镇外三公里处。最后一段路,步行穿越雪原。风速达每秒28米,能见度不足十米。依靠GPS与星图导航,于凌晨三点抵达目标建筑。
      气象站孤悬于悬崖边缘,锈蚀的天线搭在风雪中摇晃。外围无监控,无警戒,只有一道电子门禁,密码锁闪烁红光。
      “不是疏忽。”低声说,“是陷阱。”
      技术员接入便携终端,十分钟后破解密码。门开瞬间,红外警报无声触发——内部布满压力感应地板,通向主控室的走廊两侧,隐藏着六台自动喷火装置。
      “绕后。”指挥小队从建筑背面攀爬。百年冻土层被炸出裂缝,露出一条废弃维修通道。钻入后,直通地下机房。
      机房内,数十台服务器高速运转,散热系统发出低沉轰鸣。主屏幕循环播放着一段视频:2014年,林砚站在《囚笼》画展开幕式上,面对媒体围攻,声音颤抖:“我的画,是真实的。你们不愿看见的,才是虚假的。”
      “找到了。”技术员指向角落一□□立终端,“数据核心,加密等级最高,需要生物密钥才能解锁。”
      “什么类型?”
      “虹膜+声纹双认证。权限人——周临。”
      “模拟。”立刻下令,“调取他公开演讲视频,提取声波频谱;用旧档案照片重建虹膜模型。”
      三小时后,系统提示:‘认证通过,密钥载入。’
      屏幕骤然切换——不是文件,而是一段实时直播画面:程砚被绑在轮椅上,身处一个密闭空间,四周墙上贴满了《囚笼》的复制品。周临的声音响起:“你来得比我想象中快。但你救不了他,就像当年救不了林砚。”
      “定位!”
      “信号经过三级跳转,无法实时追踪。”技术员额头冒汗。
      “但这段直播的背景音里……有海浪声,还有……某种金属敲击的节奏。”
      “是维克教堂的钟。”突然听出,“钟摆每三秒一次,敲击前有0.5秒延迟——全冰岛只有那座19世纪老钟是这个节奏。”
      立刻下令:“联系地面队,封锁维克镇所有出口,重点排查地下空间。”
      同时,主屏幕弹出新信息:一份名为“深流档案”的文件夹自动解压,开始下载。
      “别点!”技术员惊呼,“可能是病毒!”
      “打开。”声音冷静,“他等这一天,不是为了杀我,是为了让我看。”
      文件夹展开:
      ·2014年基金会内部会议录音:前执行层高层讨论如何“处理”林砚项目,“不能让他继续画下去,会影响集团与□□的合作。”
      ·一封被删除的邮件:王振国指示周临,“制造舆论压力,让他自己退展。”
      ·多家媒体的暗中合作记录:支付费用,策划“艺术家扭曲现实”系列报道。
      ·最后一段视频:林砚在跳楼前24小时,接到一个匿名电话:“你弟弟程砚的留学资助,下周起暂停。除非你,永远封笔。”
      “原来如此。”声音低沉,“不是没人救他。是有人用他最在乎的人,逼他放手。”
      突然,主屏幕闪烁,周临的脸出现:“现在你知道了。你崇拜的基金会,当年就是绞杀他的刀,而你,只是继承了那把刀的人。”
      “我不会用它杀人。”直视镜头,“但我会用它,斩断你编的网。”
      “你斩不断。”冷笑,“我已经把全部档案上传至七个匿名节点,只要我按下确认,全球媒体都会收到。”
      “那就发。”声音平静,“让全世界看看,过去十年,是谁在扼杀真实,又是谁,在试图用仇恨重建秩序。”
      周临沉默数秒,突然笑了:“好。那我再给你一个选择——用你自己的命,换程砚的活。你死,档案不发;你不死,他死,档案发。”
      “不选。”声音冷静,“我选第三个——你被捕,档案由警方依法公开。真相,不需要用死亡交换。”
      “你太自信了。”周临冷笑,“那你看看这个。”
      画面切换:念安的临时工作室,被点燃的瞬间。但这次,镜头拉远——纵火者不是陌生人,而是基金会财务主管张维,而他身边,而他身边站着一个人——程砚。
      “不可能!”程砚在直播画面中大喊,“我没去冰岛!我没参与纵火!”
      “你当然没去。”盯着屏幕,“但有人用你的脸,做了深度伪造。就像你哥哥的‘认罪视频’一样。”
      “证据呢?”
      “就在火场。”调出数据,“消防报告写着,起火点在画桌下方,而念安的画桌,是特制左撇子桌。张维是右利手,他泼油的位置,偏右十五度——这细节,只有现场勘察才能知道。而伪造视频里,‘程砚’的动作完全对称。”
      “你赢了一次。”周临声音阴沉,“但你能救所有人吗?”
      突然,技术员低声报告:“下载完成了。‘深流档案’全部到手,同时……我们锁定了直播信号源——不是维克镇,是雷克雅未克港口的一艘货轮。”
      “调卫星图。”
      热成像显示:货轮底舱,两个生命体征,其中一个呗束缚。GPS定位——船将在四小时后驶入公海。
      “登船。”下令,“特警队已在路上,三十分钟后抵达港口。”
      “来不及了。”周临的声音最后一次响起,“倒计时,开始。”
      主屏幕弹出红色数字:00:59:59。
      “不是炸弹。”技术员快速分析,“是数据定时发布协议。一小时后,所有档案将自动群发至全球主流媒体、社交平台与政府机构。”
      “能拦截吗?”
      “不能。除非在源头关闭服务器,或……拿到周临的随身密钥,手动终止协议。”
      “他不会带密钥上船。”冷笑,“他在等我们来。”
      凌晨五点,港口。特警队乘快艇逼近货轮。夜视镜中,甲板无人,舱门打开,像一张巨口。
      带队潜入。底舱走廊布满红外线,激光触发时电击网。用液氮冻结传感器,逐层推进。
      主控室门前,发现程砚,被绑在椅子上,嘴被封住,额头有血迹。救下后,立刻送医。
      控制室内,空无一人,只有一台老式录音机在运转,播放着周临的声音:“你以为你赢了?你只是走进了我设计的最后一幅画——《囚笼》。”
      墙上,用血红颜料写着一行字:“光若不自我审判,终将成为新的阴影。”
      服务器已被物理摧毁,硬盘粉碎。
      但就在撤离时,念安发来信息:“检查程砚的外套内袋。”
      掏出一枚微型SD卡。插入终端,跳出一段视频:周临在气象站,面对镜头:“如果你看到这个,说明我已离开。档案已备份至云端,密钥藏在——林砚最后一幅未完成画作的画框夹层。”
      “画在哪?”
      “不知道。但他在视频里说……‘它在最初的地方,也在最终的地方。’”
      回到陆地,天已微亮。召集所有信息,开始推演。
      “最初的地方……”翻查林砚档案,“他第一幅展出的画,在798艺术区‘边缘’画廊。”
      “最终的地方……他最后一幅画,是《囚笼》的草图,但从未完成。”
      “等等。”突然想到,“《囚笼》的首展,就在798‘边缘’画廊。”
      立刻下令:“调集所有当年展览的布展记录,重点排查《囚笼》原画的运输与仓储信息。”
      三小时后,结果出炉:《囚笼》在撤展后,被基金会临时存放在地下仓库,编号87-304——与周临留下的纸条数字一致。
      仓库早已搬迁,原址现为商业综合体。但旧监控记录显示,2015年3月,有一辆无标识货车深夜运出一批“废弃画框”,签收人——周临。
      “画框被他拿走了。”
      “而夹层里……”苏念安低声,“可能藏着整个时代的真相。”
      专机再次起飞,目标——798艺术区旧仓库原址。
      而在千里之外,某间密室中,一台老式显示器亮起,显示着货轮底舱的监控回放。
      一只戴着黑手套的手,缓缓按下“同步”键。
      所有数据,已悄然复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