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角膜曲率 44.2/43.8×180 ...

  •   # 第一章裂隙之眼
      凌晨一点零五分的出租屋,窗外的霓虹被老旧的防盗窗切割成细碎的光斑,落在林雾蜷曲的背影上。她坐在吱呀作响的木质书桌前,指尖捏着台灯底座边缘,将那盏用了三年的LED台灯往眼前再挪十公分——金属支架与桌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咯吱”声,下一秒,灯管突然“滋啦”一声爆发出细碎的电流声,暖黄的光线骤然熄灭,只剩下灯座里残留的余温还贴着指尖。

      屋里瞬间陷入浓稠的黑暗,唯有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冷冽的蓝光,像一柄锋利的冰刃,直直扎进沉闷的空气里。那光线映在林雾眼底,竟让她莫名想起下午在眼科诊室里,裂隙灯打在角膜上的钴蓝光斑——冰冷、精准,能照见所有藏在透明组织下的裂痕。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文档早已关掉,桌面上只摊着一份打印出来的律师函。A4纸边缘被指尖摩挲得发卷,最后一页右下角的红章格外刺眼,油墨饱满得像是刚盖上去,公章正中那只睁开的眼睛——虹膜是深灰的齿轮纹路,瞳孔是极小的摄像头镜头——正是前公司“明瞳科技”上个月刚换的新Logo。林雾盯着那只眼睛,总觉得它正透过纸张,死死盯着自己藏在桌下的右手。

      右手心里攥着张泛黄的便签纸,她抬手将便签贴在律师函上方的墙壁上,指尖在那一串用黑色水笔写的数字上来回摩挲。纸面被指甲蹭得微微起毛,“44.2/43.8×180”这组数字却愈发清晰——今晚八点,市立医院眼科诊室里,裂隙灯镜头下测出的她的角膜曲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连医生都忍不住感叹:“林小姐,你的角膜形态很特殊,数据记得存好,以后复查用得上。”

      可现在,这组本该只属于她个人病历的数据,却成了悬在头顶的问号。Z是谁?

      林雾靠在椅背上,后脑勺抵着冰冷的墙壁,脑海里像倒带般闪过一张张面孔。前同事?她在明瞳科技做数据分析师的三年里,接触过的技术人员没有五十也有三十,可谁会知道她今晚去查了角膜?对手公司?若是对手想挖她,没必要用律师函加神秘数字的方式;监管部门?瞳域去年年底的视网膜筛查项目确实出过数据偏差,可她离职前已经把所有原始数据备份上交,监管要查也该找公司,不该盯着她;甚至……陈焕生?

      这个名字跳出来时,林雾的指尖猛地顿住。

      林雾皱着眉,把便签从墙上揭下来,翻到空白的背面,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铅笔,犹豫了几秒,写下一行小字:“角膜曲率=视网膜裂孔?”写完她自己都笑了,笑声很轻,在空荡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笑完又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往上窜——下午医生明明说她的视网膜很健康,可这组角膜曲率数据,却和去年明瞳那批出现视网膜裂孔的筛查者数据,惊人地相似。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港城玛丽医院,急诊暗室里弥漫着消毒水与冷却剂混合的味道。顾沉躺在可折叠的检查床上,后脑勺枕着硬邦邦的枕头,视线往上抬,能看到天花板上刷成墨黑的隔音棉——那些棉块拼接在一起,边缘留着细小的缝隙,远远看去,像被塞进一只巨大的、闭合的瞳孔里,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顾先生,马上开始了,局麻会有点胀。”医生的声音从右手边传来,接着是器械碰撞的“叮当”声,随后是激光仪手柄“咔哒”一声的锁定声——那声音很轻,却精准地敲在顾沉的神经上。

      “局麻后盯绿点,三十秒,别眨眼。”医生的手指在仪器面板上按了几下,一道微弱的绿光突然在黑暗中亮起,悬在顾沉眼前十公分处,像一颗被高亮标注的星星,更像……视网膜裂孔在眼底镜下的样子。

      顾沉的左眼紧紧盯着绿点,右眼被医用纱布轻轻蒙着,眼角还残留着局麻药膏的凉意。他用左眼的余光,悄悄瞄向放在枕边的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一个匿名聊天室界面,聊天室的名字是“Retina_Leak”,此刻已经炸了锅。

      【匿名A】的消息还带着红色的“新”字标识:“眼底照片我看了,裂孔位置在1点30分方向,边缘有新鲜出血,应该是刚形成的。”
      【匿名B】紧接着回复,还加了个惊叹号:“新鲜?那就是今天撕的?时间刚好对得上明瞳科技明天的路演!他们不是一直吹自己的AI筛查能100%检出视网膜裂孔吗?这要是爆出去……”
      【匿名C】的消息来得更快,直接带了转账链接的预览图:“哥们,别聊这些没用的,开个价,那组眼底照片的原图我要了,多少钱都好说。”

      顾沉的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把亮度调到最低——屏幕光透过纱布映在他右眼上,像给那片白色的布料加了一圈冷白的外环,诡异又刺眼。他沉默了几秒,在输入框里敲下一行字,没有标点,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要的不是钱,是明瞳科技视网膜筛查项目的原始训练集。”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暗室里的激光仪发出“嗡”的一声轻响,绿光骤然变亮,顾沉下意识地屏住呼吸,眼角的余光里,手机屏幕上【匿名C】的头像还在闪烁,却没再立刻回复。

      凌晨两点十八分,皖北清眸医疗的地下冷库,厚重的保温门“嗤”地一声吐出一股白雾,陈焕生刷卡进门的瞬间,呼出的气息立刻凝结成细小的冰粒,落在胸前的工作证上——证上的照片里,他还穿着白大褂,戴着金丝眼镜,笑容温和,和此刻眼底藏着冷意的他判若两人。

      冷库的温度显示零下十八度,货架上整齐地摆着透明的塑料盒,每一层都贴着红色的“待销毁”标签。陈焕生走到第三层货架前,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那些盒子——每盒里装着六枚角膜,泡在透明的保存液里,像被冻住的小型湖泊,安静地躺在冷光下。

      他伸出手,将最右侧的盒子抽出来,放在旁边的操作台上。盒子表面结着一层薄霜,他用指腹擦了擦,掀开盖子——一股更冷的寒气扑面而来,保存液里的角膜泛着淡淡的乳白色,边缘处隐约能看到几缕放射状的刀口,像冬天湖面上冻裂的纹路。

      “真病了。”陈焕生低声呢喃,脑海里突然闪过林雾上周发给他的Excel表格——那是B县视网膜筛查的异常数据报告,最后一行她用红色字体写了四个字:“真病了。”当时他只觉得她多此一举,现在看着眼前的角膜,嘴角却莫名勾了勾,带着一丝说不清的意味。

      身后突然传来脚步声,在空旷的冷库里格外清晰。陈焕生没有回头,只是手指在保存液里轻轻晃了晃,冰凉的液体让他的指尖瞬间发麻。“再给我十分钟,”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烧之前我得挑一片做对照。”

      对方没有说话,只递过来一把扫码枪。陈焕生接过,红色的激光点立刻在角膜盒上跳动起来,忽明忽暗,像裂隙灯检查时的光标,在透明的塑料盒上扫过,留下转瞬即逝的痕迹。

      同一时间,出租屋里的林雾正对着电脑屏幕,指尖在键盘上敲击的声音格外清脆。Excel表格的最后一行,她把字体调成了醒目的红色:“B县,目标80,实际0,原因:真病了。”这已经是她第三次修改这份报告,每次看到“真病了”这三个字,心里都像压着块石头——B县本该有80例视网膜筛查异常的病例,可上个月她去复核时,却发现所有异常数据都被清空了,问当地的筛查点负责人,对方只含糊地说“那些人都是假病,后来复查都没事”,可她分明在医院的病历系统里看到,有个老人的视网膜裂孔已经到了需要手术的程度。

      林雾按下保存键,合上电脑,屏幕的蓝光消失,屋里又陷入黑暗。她刚想站起来活动活动僵硬的腰,忽然听见门锁“咔哒”一声轻响——不是钥匙转动的声音,更像是密码锁解锁的动静。

      她瞬间屏住呼吸,下意识地摸向桌下的水果刀。灯没亮,窗外的月光却顺着窗帘的缝隙滑进来,像一条银色的丝带,落在门口的快递纸箱上。那纸箱是普通的瓦楞纸材质,大概有鞋盒大小,孤零零地放在玄关,箱面用黑色马克笔写着一行字,字迹潦草却有力:“角膜曲率44.2/43.8×180——Z”。

      林雾的心脏猛地一跳,握着水果刀的手不自觉地松了松。她慢慢蹲下去,指尖刚碰到纸箱表面,就传来一阵刺骨的寒意,像刚从冷柜里提出来的冰块,连空气都仿佛被冻住了。

      她深吸一口气,拆开纸箱的胶带——里面没有填充物,只有一台银色的手持角膜地形图仪,机身小巧,摸起来是金属的质感。仪器的屏幕还亮着,显示着待机画面,白色的字体在黑色背景上格外清晰:“Welcome Dr. Lin.”

      林雾屏住呼吸,指尖在屏幕上轻轻点了一下,屏幕没有反应。她把仪器翻过来,发现背面贴着一张更小的便签纸,上面用同样的黑色马克笔写着:“明早八点,市立医院17号检查室,带上它。”

      凌晨三点十五分,港城玛丽医院的手术室里,最后一束激光光斑熄灭,仪器的“嗡”鸣声渐渐停止。医生摘下口罩,额头上还沾着细密的汗珠,他看着坐在手术台上的顾沉,语气带着一丝严肃:“裂孔已经用激光封闭了,但视网膜上的出血点还在扩散,今晚必须留观,不能离开医院。”

      顾沉点点头,用没受伤的左眼看向医生,声音有些沙哑:“谢谢。给我十分钟,我去走廊打个电话。”

      他掀开盖在身上的无菌布,慢慢走下手术台,右眼上的纱布又厚了一层,白色的绷带绕到后脑勺,打了个整齐的结。他推开手术室的门,走廊里的灯光有些刺眼,尽头的自动贩卖机亮着暖黄的蓝光,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温馨。

      顾沉走过去,掏出手机扫了付款码,买了罐热咖啡。拉开拉环的瞬间,“啵”的一声轻响,热气顺着缝隙冒出来,带着浓郁的焦糖味。就在这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出一条新消息,来自【匿名C】:“训练集我拿到手了,明早八点,市立医院17号检查室,一手交眼底照片原图,一手交训练集底稿。”

      顾沉握着咖啡罐的手指紧了紧,铁皮的冰凉透过薄薄的铝箔渗进皮肤,刚好中和了咖啡的热气。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左眼亮得吓人,像藏着一团火焰。几秒钟后,他在输入框里敲下回复,每个字都带着冷意:“八点见,别迟到——Z。”

      同一时刻,皖北某县的乡间小路上,一辆白色的筛查车正开着大灯往前行驶。车灯的光柱穿过浓重的夜色,像两只提前睁开的巨眼,照亮了铺满碎石的土路。车窗外,村口的老槐树光秃秃的,枝桠在灯光下扭曲成怪异的形状,像无数只伸向天空的手。

      车厢里,新来的技术员正坐在电脑前调试AI相机,屏幕亮着,显示着相机的参数界面。他把镜头对准窗外的黑暗,按下自动对焦键,相机发出“哒哒”的轻微声响,镜头在黑暗中来回转动,寻找着对焦目标。

      驾驶座上的司机打了个哈欠,眼角挤出几滴眼泪,他揉了揉眼睛,声音带着困意:“今天的筛查目标是多少?这破路颠得我快睡着了。”

      技术员头也不抬,手指在键盘上敲了敲,调出数据表格:“80例,目前已经完成27例,还缺53例。”

      “那就开快点,”司机踩了踩油门,筛查车的引擎发出“嗡嗡”的轰鸣声,“天亮前得凑够数,不然回去又要被骂。”

      车轮碾过路边的积水坑,“哗啦”一声,溅起的泥点落在车牌上——白色的车牌上印着黑色的字:“明瞳移动筛查03号”。车牌下方,用红色的油漆喷着一行小字:“让世界看见你的眼。”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