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第35章:弥赛□□结 ...

  •   不久周珩一也开始上学了,周少卿把周珩一安排在当地一所知名的上流国际学校——清河国际。
      清河国际是初中高中一体化,也参加高考,只不过分了国内高考和国外高考。
      周珩一除了周三会回去给周弋输血,其余时间都在病房陪陈余。
      白天在学校上学,休息了就看看自己的手表,看看陈余今天呼吸几次,心率变化;
      晚上就回到医院跟陈余一起睡觉,给陈余擦洗身体,看着医生给陈余注射营养液,护士处理导尿管、排泄管。
      相比那个空旷而阴森的别墅,医院简直成了他的家,周珩一根本不想错过陈余醒来的第一刻。
      他白天在学校吃饭,晚上、周末陈小依会来看陈余,顺便给他送饭。
      他有时候想,会不会把陈余嘱托他的都做完,陈余就可以醒来了。
      抱着这样的心态,周珩一愿意去尝试他从没接触过的新东西。
      周珩一没有忘记陈余的嘱托,陈余要他去看心理医生,要他好好生活。
      所以周珩一来到新学校的第一个周末就去看了心理医生。
      周珩一刚进南城福利院那会张惠如带他看了好多次心理医生,结果也只有张惠如知道。
      虽然后来他听说了是什么高功能反社会人格,但周珩一并不清楚这是什么病,也不知道究竟会有什么影响,能不能治好。
      在同一家医院,周珩一去了精神科,心理医生是一位和蔼的男士,带着黑色的方框眼镜,身形有些发福。
      他见周珩一一个人来也没多说什么,他们简单地打了招呼,直接给了周珩一一套题做。
      第一题是:你是否有拯救他人的想法?
      周珩一几乎不用沉思,他如实写了,他想拯救陈余。
      曾经,他见到陈余的第一眼就想要将陈余从人潮里带出来,他不知道这算不算拯救;
      但他肯定,现在一定是想要拯救陈余的,他比所有人都想要陈余醒来。
      第二题:你会为了拯救他人而牺牲自我吗?
      周珩一古怪地看了一眼心理医生,这些题目简直是在窥视周珩一的内心,他有些抗拒这种浑身被扒干净的感觉。
      他强忍着这种不适感写下自己的真实感受,他确实为了拯救陈余牺牲了自己。
      周珩一几乎是在自毁式地牺牲自己来降低心中的罪恶感。
      他不愿意相信是自己给陈余带来了灾难,可又在持续性地怀疑自己,只能用自我牺牲来遮掩自己的内心,磨灭心中的悔恨。
      第三题:你是否固执己见,无法接受别人的观念?
      周珩一很清楚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偏执,他不相信任何人,更别提相信别人的观念,有时候他连接受陈余的观念都需要挣扎很久、怀疑很久。
      他更想让陈余接受他的观念,或者掌控陈余的观念,知道陈余的想法,潜移默化地调整他的下线,让陈余依赖他而又不自知。
      第四题:你主张你的观念才是正确的,也希望大家都能听取你的观念。
      周珩一越做越怀疑这心理医生是不是知道点什么,为什么每一题都能跟他撞上。
      他还是艰难地回答了他的真实想法:当然。
      第五题:你是否拒绝批评和反馈。
      周珩一小肚鸡肠到连张惠如说他不好都不能接受,所以这一题简直是送分题。
      第六题:你是否认为你在拯救别人。
      周珩一再次填上了“当然”,南城福利院的小孩都是没人教的野孩子,周珩一不好好“教育”一下他们,他们能往正路上走吗?
      周珩一就是在拯救那些可怜的小孩,以暴制暴不是好手段,但是个手段。
      第七题:你是不是经常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你的观念。
      是的,周珩一从不指望别人能理解他。他也不会去理解别人,在他的字典里就没有“理解”这两个字,他无法共情别人。
      他遇到乞讨、拾荒的老爷爷也不觉得可怜,因为他年轻过,不是活着吗?
      他遇到那种生病的小孩也不会同情和怜悯,因为这就是命,治得好幸运,治不好那没办法。
      所以周珩一的答案就是,
      第一题:是
      第二题:会
      第三题:是
      第四题:对
      第五题:是
      第六题:是
      第七题:是
      医生看了一眼答案,他检测出了周珩一的心理状态,他有点不敢相信,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弥赛□□结。
      跟弥赛□□结紧紧相连着的就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
      所以他让周珩一做了第二套题关于高功能反社会人格的题目。
      周珩一不出一分钟就做完了,这可比数学题简单多多了。
      医生说出了他诊断,“你是高功能反社会人格啊。”
      “我知道。”
      医生用着你知道那你还来的眼神看了一眼周珩一,他以为这个高功能反社会人格在故意玩他以此炫耀自己的智商,他微微蹙眉:
      “你知道?”
      陈余的嘱托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就是希望周珩一做个正常人,于是他问:
      “那怎么才能变得正常人。”
      医生立马转变了态度,用了一种良心未泯的眼神看着周珩一:
      “你现在的心理状态,学术上叫:弥赛□□结,又称救世主情结,不是疾病,而是一个描述性的心理学概念。”
      “它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一个人坚信自己命中注定要拯救他人、一个群体甚至整个世界。”
      弥赛□□结是一种将拯救他人的宏大使命与自我价值深度绑定的心理模式,它看似崇高,实则暗藏著自恋、控制和毁灭的种子,对个人和周围的人都可能造成危害。
      “高功能反社会人格想要治愈是很难的一件事,不过想要做正常人就要学着克制自己的情绪与恶念。”
      “有些人,比如说一个姓盛的大律师,就是靠打拳击控制自己。”
      医生推荐他,如果有情绪不好、恶念增深的时候,就做手工织物转移注意力。
      “你想做正常人,应该是还有爱的人在身边,以后不要沉默,多去向他倾诉爱意。告诉他你喜欢他哪一点,喜欢他什么地方,为什么喜欢他。”
      周珩一听信了医生的话,他买了大堆针织用品,从此他情绪失控的时候就开始织各种东西。
      晚上再跟陈余诉说白天发生的事情的时候,他在末尾追加了一个流程,就是告诉陈余。
      周珩一很想他,快点醒来吧。
      周珩一也很爱他,愿意为他付出一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