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鱼矶寺 ...

  •   从图书馆出来时,上午的雾已经散了。李江舟推着银灰色电动车走在前面,车筐里放着浅蓝布袋,里面装着折叠伞、纸巾。
      “你坐后面,”他把头盔递给苏逾。苏逾接过头盔时,指尖碰到李江舟的手背,热得像刚捂过蛋糕盒的温度,赶紧偏过头,把头盔扣好。
      李江舟跨上电动车时,车身轻轻晃了晃。他回头看了眼苏逾,见他手还攥着后座边缘,指节泛白,忍不住笑了:“不用抓这么紧,我开慢点,实在怕,就扶着我的腰,稳当。”
      苏逾的耳尖瞬间热了。他慢慢抬起手,悬在李江舟的腰侧,犹豫了两秒,才轻轻碰到他的校服外套。布料有点厚,却能感受到下面的体温,还有轻轻的心跳,比自己手里的钢笔还让人心安。李江舟的身体僵了一下,随即往旁边挪了挪,让他扶得更稳。
      电动车驶上金叶路时,路边的商铺刚开门。王记包子铺的蒸笼冒着白气,甜心坊的老板在门口摆蛋糕,见他们过来,笑着挥了挥手,刚才买蛋糕时,李江舟特意跟老板说“给同学过生日”,现在老板的目光落在两人相扶的手上,笑得格外暖。
      “你看,前面就能到鹿峰寺。”苏逾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一个鹿峰寺的提示牌,远处的鹿峰寺飞檐隐约可见,青灰色的顶在阳光下泛着光。
      风从远方吹来时,苏逾忍不住往李江舟身后靠了靠。李江舟好像察觉到了,腾出一只手往后伸,“抓紧点。”
      苏逾“嗯”了一声,扶着腰的手又紧了点。电动车穿过红绿灯时,阳光洒在路面上,像撒了层碎金。他看着李江舟的背影,蓝白色校服被风吹得鼓起来,黑绳手链在车把上晃,忽然觉得,这样的时光要是能停住就好了,没有高考的压力,没有解不完的几何题,只有身边的人,和吹不散的暖。
      “快到了!”李江舟的声音带着点雀跃,电动车拐进环城西路,路边的房子渐渐变少,换成了成片的山峰。
      鱼矶寺的石阶比想象中陡,青石板被磨得发亮,有些地方还长着青苔。李江舟走在前面,每上几级就回头看苏逾,黑绳手链在腕间晃:“踩中间的石板,别滑着。”苏逾脚踩着青石,愣愣的点点头。
      许愿池在半山腰,青石板砌的池子不大,中间浮着盏红芯鱼形灯。李江舟从布袋里摸出两枚硬币,崭新的一元钱,边缘还带着银行的冷意:“你先许,投中鱼灯的中心,愿望最灵。”
      苏逾把硬币攥在手心,指尖沁出细汗。他闭上眼,没求高考顺利,只默念:“愿以后的路,都能和李江舟一起走。”刚睁开眼,往口袋里探了探,口袋里的便签突然被粘出来被风吹走,是他早上自习时偷偷写的李江舟的名字,此刻正打着旋往山下飘。
      李江舟往池里投硬币,“叮”的一声落在鱼灯旁。
      没中啊。
      不过我的愿望会实现的。
      而苏逾的硬币在空中划了道弧线,不偏不倚落进鱼灯中心,水声清越。他突然想起口袋里的红鲤平安符,是在寺门口买的,李江舟趁他看古碑时偷偷付的钱。
      老僧人不知何时坐在了池边的石凳上,手里转着念珠,见他们投中硬币,浑浊的眼睛弯了弯:“小施主们有缘。”李江舟被说得耳尖发红,赶紧拉着苏逾往大殿走,黑绳手链蹭过苏逾的手腕。
      大殿里供着尊泥塑菩萨,蛛网在梁上结了层薄纱。
      李江舟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的样子很认真,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苏逾也跟着跪下,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檀香,忽然想起五岁那年在庙里,爸爸也是这样教他磕头,说“心诚则灵”。
      李江舟看着苏逾手中的红鲤平安符“寺里的老师傅说,这鱼能护平安,你带着。”苏逾捏着平安符。
      “你和我都要平平安安。”
      下山的路比上山轻松,风从身后吹过来,把苏逾的卫衣帽子吹得晃。李江舟走在他旁边,“刚才在大殿,你到底许了什么愿?”李江舟还是忍不住问,他总好奇苏逾闭眼时的样子,睫毛颤得厉害,好像藏了很多话,比他解不出的数学题还让人想探究。
      苏逾的脚步顿了顿,踢了踢脚边的小石子,声音轻得像被风吹走:“和你一样,希望高考顺利,还能在同一个城市。”
      李江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嘴角忍不住往上翘:“肯定会的!有鱼矶寺的菩萨保佑,咱们肯定能考上想去的大学,到时候我还骑电动车带你去逛,去吃武汉的热干面。”
      走到山脚下的老槐树下时,夕阳已经落在半山腰,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电动车的银灰色车身在夕阳下泛着光,像披了层碎金。
      “你坐后面,”李江舟跨上电动车,回头喊,“刚才上山的时候风大,你要是抓不稳,就扶着我的腰吧。”
      苏逾愣了愣,没想到他会这么说。
      “愣着干嘛?快上来啊,待会儿风更大了。”李江舟见他没动,又喊了一声。
      苏逾慢慢走过去,坐在电动车后座。他的手悄悄抬起来,悬在李江舟的腰侧,犹豫了半天,才轻轻碰到他的校服外套。布料有点厚,却能感受到下面的体温,还有轻轻的心跳,比他自己的还快。
      “抓好了啊,我开慢点。”李江舟拧动车把,声音有点哑,后背都绷得发紧,苏逾的手很轻,像羽毛似的贴在腰上,指尖偶尔会蹭到他的皮肤,痒得他想笑,又不敢笑,怕苏逾把手缩回去。
      电动车驶上环城西路时,天已经擦黑了。路边的路灯亮了起来,苏逾扶着李江舟的腰,头轻轻靠在他的后背,能闻到李江舟身上的味道。
      “要不要去吃点东西再回去?”李江舟突然放慢车速,指了指路边的小吃摊,“那是舂陵的老字号,鱼粉和油茶都好吃,我小时候常来。”苏逾点点头,他没来这边吃过鱼粉,只听奶奶说过,这边的好吃,汤白味鲜。
      李江舟把电动车停在小吃摊前,点了两碗鱼粉、两碗油茶。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见他们过来,笑着说:“两个小娃,是三中的吧?看着就像读书人。”李江舟笑着应了,把油茶递给苏逾:“小心烫,油茶要趁热喝,驱寒。”
      苏逾接过碗,喝了口油茶,暖意在喉咙里漫开,带着点姜的辣,还有芝麻的香。鱼粉刚出锅,汤色奶白,鱼肉嫩得一夹就碎,咬一口还带着点鱼骨的酥香。
      吃完东西,电动车驶上芙蓉东路时,县城的灯已经全亮了。路边的商铺大多关了门,只有王记包子铺还亮着灯,蒸笼冒的白气混着夜色,飘到两人鼻尖。李江舟送苏逾到巷口,巷子里的张大爷在散步,见苏逾回来,笑着喊:“小苏,今天怎么这么晚?跟同学出去玩了?”
      “嗯,去鱼矶寺了。”苏逾回答,手还扶着李江舟的腰,他好像有点舍不得松开,舍不得这短暂的、只属于他们两个人的时光。
      “谢谢。”苏逾的声音有点哑,他抬头看李江舟,夕阳的最后一点光落在他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了金色,连黑绳手链都泛着光。
      “谢什么,”李江舟摆摆手,耳朵尖还是红的,“明天见。”苏逾点点头,转身往巷子里走,走了两步又回头,见李江舟还站在原地,笑着挥了挥手,电动车的银灰色车身在路灯下晃,像个小小的约定,藏在夜色里。
      回到家时,奶奶已经做好了晚饭,是苏逾爱吃的番茄炒蛋。苏逾坐在桌前,却没什么胃口,他从卫衣口袋里掏出那只红鲤平安符,还有一枚硬币。
      晚上刷题的时候,苏逾总忍不住摸口袋里的红鲤。他想起下午在许愿池的样子,想起李江舟追便签的背影,想起扶着李江舟腰时的温度,还有鱼粉的鲜、油茶的暖。错题本上的辅助线好像突然变得简单了,他很快就整理完了上周的错题,然后拿出日记本,在第一页写了行字:“2022年9月26日,鱼矶寺,和李江舟过生日。”
      写完,他把笔记本合上,耳尖还在发烫。窗外的月光落在书桌上。苏逾摸了摸平安符,忽然觉得,高三的日子好像没那么难熬了,只要想到下次还能和李江舟一起骑电动车,想到高考后还有很多约定,就觉得连解不出的几何题,都变得有了盼头。
      他把平安符放在书桌靠窗的位置,和那支李江舟送的钢笔放在一起。月光落在钢笔上,樟树的纹路和红鲤的针织叠在一起,像个小小的秘密,藏在高三的夜晚里,等着被明年的春风唤醒。而电动车后座的温度、扶着腰的触感,会像鱼矶寺的许愿池一样,一直留在心里,陪着他走过剩下的188天,走到和李江舟约定的未来里。
      明天见。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