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工作 ...
-
手机屏幕的光,在餐馆嘈杂的背景音里,幽幽地映着江岁声的脸。一条来自夏柏的微信预览弹了出来:
【关于明天的拍摄,有个细节想提前沟通一下。现在方便电话吗?】
江岁声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指尖微动:【方便的,夏总。】
信息刚发送成功,屏幕立刻亮起,“夏柏”的名字伴随着震动跳跃起来。他近乎慌乱地接听,将手机贴到耳边。
“喂?夏总。”他开口,声音不自觉地放得轻软。
“没打扰你吧?”夏柏低沉平稳的嗓音透过听筒传来,电流声给他的声音镀上一层磁性的质感。
“没有,我刚下班,正在外面吃饭。”
“嗯。”夏柏应了一声,似乎极轻地笑了一下,“看了你下午发来的场地勘景图,选得很好。光线和构图都有想法。”
“谢谢夏总,主要是场地本身条件就好……”
“不过,”夏柏话锋轻轻一转,语气依旧温和,“倒数第二张,那个有铁艺窗框的角度,我希望明天模特的位置能再向左偏移十五度左右。”
“十五度?”江岁声下意识重复,脑子里迅速构建场景。
“对。”夏柏的声音很确定,“下午三点左右的光线,那个角度能让人物轮廓更锐利,并且、”他微妙地停顿了一下,“能让你镜头里最想捕捉的那缕‘意外’的光斑,刚好落在模特的肩线上。”
江岁声愣住了。那个偶然闯入镜头、让他心动了一瞬的光斑,他甚至没有在邮件里提及。夏柏却不仅注意到,还精准地预判了它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并为它调整了整个拍摄主体的站位。这种超越常规的敏锐和极度精准的控制力,让他心底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震撼。
“好的,夏总,我明白了。明天我会提前调整好机位。”
“很好。”夏柏的语气里透出满意的细微弧度,“还有,明天降温,风会很大。那个场地是风口,你……”
他话说到一半,忽然顿住了。
电话两端陷入一片短暂的沉默,只有细微的电流声滋滋作响。江岁声屏住呼吸,不确定夏柏那句没说完的话是什么。
几秒后,夏柏的声音再次响起,刚才那片刻近乎逾越的停顿仿佛从未发生,语气恢复了公事公办的冷静周全:“……你和团队都注意保暖,设备也要固定好。就这样,明天见。”
“……明天见,夏总。”
通话结束。江岁声缓缓放下手机,屏幕暗下去,映出他自己有些怔忡的脸。那句没说完的、听起来像是纯粹个人关怀的话,被他生硬地扭成了对全体团队的提醒。
“谁啊?工作电话?”对面的林砚终于从菜单里抬起头,狐疑地看了他一眼,“你脸怎么红了?”
江岁声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果然一片滚烫。“没什么。是夏总。沟通一下明天拍摄的事。”他低下头,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第二天,拍摄日。外景地选在一个颇具工业风的旧艺术区,红砖墙与巨大的钢铁结构在午后的阳光下呈现出一种冷硬与温暖交织的质感。
夏柏到得比约定时间稍早一些。他今天没穿正装,一件质感极佳的深灰色羊绒衫,外面是剪裁利落的黑色长款大衣,让他看起来少了几分商场的锐利,多了几分艺术家的清冷气息。他没有带太多人,更像是以创作者而非甲方的身份来“探班”。
他到的时候,江岁声已经带着助理在忙碌了。他正半跪在地上,专注地调整着一盏落地灯的角度,冷白色的灯光打在他侧脸上,勾勒出异常专注的神情。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嘴里小声地和助理交流着参数,手指在相机屏幕上快速滑动,时不时抬起眼,比对着光线和构图。
夏柏没有立刻打扰,他抱着手臂,安静地站在一处不影响工作的阴影里,目光落在江岁声身上。
他看着小渡如何指挥助理微调反光板的角度,以捕捉墙面一道转瞬即逝的折射光;看着他如何耐心地与模特沟通,引导对方进入一种松弛而富有故事感的状态。
江岁声的工作状态和昨天在宏盛时截然不同。虽然依旧温和有礼,但在这里,他是绝对的主导者。他的指令清晰,眼神里闪烁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光,那是创作者面对自己作品时的专注与热情。
过了一会儿,江岁声才似乎察觉到他的存在,抬起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随即快步走过来:“夏总,您来了。”
“嗯,来看看。”夏柏颔首,目光扫过已经初步布置好的场景“光线构想的落地效果比图纸上更出色。”
他走上前几步,站在江岁声刚才的位置,扫过整个布景,最终落在模特身上。
他提出一些设计者的见解。
“模特身上的这件针织衫,纹理是重点。”夏柏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他指向背景那片斑驳的红砖墙,“但现在背景的细节过于抢戏,弱化了服装本身的肌理感。”
他侧过头,看向江岁声,眼神是征询而非命令:“岁声,你觉得,如果我们把机位再往左移动大概三十公分,利用那边那个锈蚀的消防梯做前景虚化,是不是既能增加画面纵深感,又能把视觉焦点重新拉回到服装本身?”
江岁声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睛倏地亮了。夏柏的建议精准地切中了他刚才隐约觉得画面“差点意思”但没想通的关键点!
“我明白了!”他立刻点头,语气里带着被点透的兴奋,“用消防梯的线性结构做框架式构图,然后……”
他立刻转身,和助理一起利落地调整机位。
夏柏就站在原地,看着江岁声因为一个绝妙的点子而瞬间被点燃的样子,看着他高效地执行,并将自己的想法完美地呈现出来。
当成片在相机屏幕上呈现出来时,效果果然提升了一个层次。
夏柏看着屏幕,微微颔首,只评价了两个字:“很棒”
整个下午的拍摄都异常顺利。夏柏大部分时间只是安静地在一旁看着,偶尔会在休息间隙,就画面的“情绪传递”或“视觉焦点”与江岁声简短地交流几句。他总是能从设计理念和品牌调性的层面,给出高屋建瓴却又切中肯綮的建议。
在一次转换场景的间隙,江岁声因为来回奔波和高度集中精神,气息变得有些急促,扶着器材箱微微喘了口气,下意识地用手背抵了抵嘴唇。
一直看似随意地打量着环境的夏柏,目光几乎瞬间就落回到了他身上。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对身边的助理低声交代了一句。
几分钟后,助理拿着一件折叠整齐的、看起来就很暖和的薄毯和一杯热气腾腾的水过来,递给江岁声:“江老师,夏总说风口凉,让你休息的时候披一下,喝点热水。”
江岁声一愣,接过毯子和水杯,温暖的触感从掌心一路蔓延开。他下意识地看向夏柏的方向。
夏柏正背对着他,似乎在接一个工作电话,身形挺拔,语气冷静,仿佛刚才那细心的吩咐与他毫无关系。
江岁声低下头,抱紧了怀里温暖的水杯,杯身的热度熨帖着微凉的指尖,一种难以言喻的、被妥善关怀着的暖流悄悄包裹住他。
夕阳开始西下,为艺术区冷硬的线条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边。拍摄接近尾声。
夏柏接完电话,走了过来,对正在收拾器材的江岁声说:“今天的部分很顺利,辛苦了。收尾交给助理,我送你回去。”
他的语气自然得像是在安排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流程。
江岁声还没来得及回答,手机先震动了一下。他低头一看,是陆崝楠的消息轰炸,他搬来海城了,有没有时间聚一聚。
他看了看屏幕,又看了看面前等待他回答的夏柏,一时有些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