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18. ...

  •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仿佛才刚适应新班级的节奏,G市的空气已然变得湿热黏稠,蝉鸣声一阵响过一阵,预示着高一学年的最终章——期末考试的来临。
      这次期末考试非同寻常,是由师大附中与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联合命题,统一阅卷,堪称G市顶尖高中之间的一次直接对话,旨在检验两校最顶尖学生的真实水平。
      成绩不仅会在两校内部分别排名,更会在师大教育集团的小程序上公布文理科总分前五十名的“英雄榜”,其关注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附中上下对这次联考极为重视。对于秦语曦和梁清嘉所在的文科重点班16班而言,压力尤甚。附外文科的强势是众所周知的,常年霸占省市文科状元之位。要想在总榜上压过附外,除了语文、英语、文综要保持绝对优势外,数学——这门传统上被认为是文科生“生命线”的科目——更是必争之地,往往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老梁和数学正牌老师老金不断给大家打气,强调基础的重要性,要求大家稳住中低档题型,确保零失误。“同学们,我们的目标是整体平均分和高分率!基础题一分不能丢!”老金在课上反复强调。
      竞赛教练兰勇被赋予更重要的任务:主攻压轴题,从附外手里抢夺文科数学的最高分,乃至满分。
      有一次晚自习,兰勇又来给大家加餐。他讲一道函数与数列结合的难题,讲着讲着,大概是职业病犯了,思维一下子从高考模式跳到了竞赛频道,引入了一种非常巧妙的、但需要极强数学直觉和变形技巧的CMO级别的解法。
      他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写得行云流水,感觉自己简直是在揭示数学之美。然而台下的文科生们,包括秦语曦和梁清嘉,一开始还能勉强跟上,到后面就只能目瞪口呆地看着满黑板的复杂符号和跳跃的步骤,眼神逐渐从专注变为迷茫,最后彻底放空,仿佛在听天书。
      兰勇酣畅淋漓地讲完,自觉妙极,信心满满地转过身,擦了下额头的汗,问道:“同学们,这个思路是不是很简单?很清晰?”
      台下一片寂静。过了好几秒,才有几个同学弱弱地、异口同声地回答:“……简单。”
      兰勇脸上刚露出欣慰的笑容,又问:“那你们会算吗?”
      又听同学们齐声道:“……不会。”
      兰勇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转而变成了一脸“菜色”,仿佛被噎住了一样。他看着台下那一张张真诚又带着点无辜的脸,终于意识到自己好像又“超纲”了。他尴尬地咳嗽了两声,摸摸鼻子:“呃……这个……这个方法是有点跳步了哈。那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常规的、能拿分的解法……”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如释重负的轻微叹气声和窃笑声。这个小插曲也成了紧张备考中的一点调剂。
      6月28日至30日,期末联考在闷热的天气中进行。或许是出于联合命题要兼顾两校多数学生水平的考虑,试卷整体难度并不大,更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的扎实度和细心程度。
      谢雪凤在理科考场上依旧稳如泰山,审题仔细,计算精准,几乎感觉不到任何挑战。
      秦语曦和梁清嘉在文科考场也发挥稳定。尤其是数学,有了兰勇前期“地狱式”压轴题训练的铺垫,再做高考难度的题目,竟觉得顺手了许多。秦语曦感觉自己这次数学考得不错,梁清嘉也感觉良好。
      考试结束后,便是五天焦灼的等待。第五天傍晚,成绩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
      谢雪凤毫无悬念地再次摘得桂冠,总分718分,以绝对优势稳居理科第一名,领先第二名十多分,其统治力令人惊叹。
      文科榜的竞争则激烈得多。榜单从上往下看:
      第1名:李思柠(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总分692分,数学150分。
      第2名:秦语曦(师大附中),总分688分。
      第3名:梁清嘉(师大附中),总分687分。
      ……
      附外的李思柠以4分的微弱优势夺得了文科第一,尤其骇人的是她的数学拿到了满分150分,这无疑是奠定胜局的关键。
      秦语曦和梁清嘉分列二、三名,总分差距极小,表现已然极其出色,尤其是数学成绩相比以往都有了显著提升,但终究未能夺回榜首的位置。
      16班的同学们在看到数学满分的那一刻,都明白了兰勇老师的苦心以及和附外顶尖高手之间那细微却关键的差距。
      成绩出来时,恰逢周末,但孩子们的家长却都忙得脚不沾地。
      秦国栋和林婉仪都在外地出差,赶不回来。
      梁建宏正在为一个标的额巨大的商业官司做最后准备,泡在法院和律所里。
      刘敏敏更是忙得连轴转,手下同时盯着好几个数亿元级别的审计项目。
      于是,犒劳和安慰妹妹们的任务,再次落在了梁清树和秦宇晨这两位“留守兄长”身上。两人一合计,决定带妹妹们去吃顿热闹的烤肉,放松一下心情。
      周末晚上,一家口碑很好的韩式烤肉店门口排起了长队。梁清树一行人到的时候,前面还有几桌在等位。四人正站在门口闲聊,讨论着是等下去还是换一家。
      这时,一对年轻的男女正好从他们身边经过,服务员热情地引着他们入内。那男生身材高瘦,穿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气质清爽;旁边的女孩扎着马尾辫,穿着连衣裙,看起来文静又大方。
      梁清树眼尖,一下子认出了那个男生,脱口叫道:“李思朗?”
      男生闻声回头,看到梁清树,也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梁清树?这么巧!”他走了过来。
      梁清树笑着跟他碰了下拳:“是啊,带我妹和她同学来吃饭。这位是?”他看向旁边的女孩。
      李思朗自然地介绍道:“这是我妹妹,李思柠。思柠,这位是梁清树学长,我高中同学。”他又看向梁清树身后的秦宇晨,笑容更盛,“宇晨!你也回来了?”
      秦宇晨也笑着上前:“清树叫我就一起过来了。好久不见,思朗。”原来,李思朗虽然是附外的学生,但当年也是数学竞赛的顶尖高手,和秦宇晨同一年参加了CMO并同样获得了金牌,两人在国家集训队里相识,关系很是不错。
      李思柠落落大方地向各位学长问好。
      梁清树这才反应过来,对秦语曦和梁清嘉说:“对了,你俩刚看的成绩单,文科第一……”
      秦语曦和梁清嘉瞬间瞪大了眼睛,看向李思柠。李思柠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微微笑了笑。
      秦宇晨对李思朗打趣道:“可以啊思朗,你们家这是文理双全啊!你当年CMO金牌保送北大,妹妹现在又是文科状元苗子。”
      李思朗笑着摆手:“哪有,她也就是这次运气好。你们这是……?”他看向秦语曦和梁清嘉。
      梁清树介绍:“我妹梁清嘉,她同学秦语曦。喏,就是总分第二和第三,被你妹压了一头的俩。”
      这话一出,大家都笑了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又微妙。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学长学妹,还带着点“江湖偶遇”的戏剧性。
      李思朗热情地说:“相遇就是缘分,别排队了,我们里面是个小包间,一起吧?正好聊聊。”
      梁清树和秦宇晨对视一眼,征求妹妹们的意见。秦语曦和梁清嘉也对这位“第一名”很好奇,点了点头。
      于是,原本的两拨人合成了一桌。烤盘上的肉滋滋作响,香气四溢。一开始还有些许尴尬,但年轻人总是容易熟络起来。他们聊考试,聊学校趣事,聊未来的打算。李思朗和秦宇晨、梁清树回忆着集训队的糗事;秦语曦、梁清嘉则和李思柠交流起学习方法和心得,发现彼此有很多共同语言,并非想象中的“敌人”。
      这场意外的聚餐,仿佛冲淡了排名带来的竞争火药味,变成了不同学校顶尖学生之间一次愉快的思想碰撞。对于秦语曦和梁清嘉而言,看到了对手的强大与谦和,也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未来努力的方向。高一学年,就在这烤肉的烟火气与轻松的笑语声中,落下了帷幕。
      高一学年的结束,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长达两个月的、可以尽情放松的暑假。但对于谢雪凤的家庭而言,这个夏天,却交织着巨大的喜悦、沉重的压力与一丝难以言说的无奈。
      七月中旬,一封来自上海的邮件,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金色石子,在这个位于城中村的简陋平房里激起了巨大的、幸福的涟漪。
      那是上海交通大学工科试验班的录取通知书!
      收件人是谢雪菲——谢雪凤的二姐。当邮递员将那个沉甸甸的、印着交大校徽的红色信封递到谢雪菲手中时,她的手是颤抖的。拆开信封,看到那纸梦寐以求的录取通知,这个平日里沉静内敛的女孩,眼眶瞬间就红了。
      “爸!妈!姐!我考上了!交大!”谢雪菲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充满了无法抑制的激动。
      谢建华和叶桂兰闻声从里屋跑出来,接过通知书,反复摩挲着上面凸起的字迹。
      “好!好!太好了!”谢建华激动得声音发颤,黝黑的脸上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光彩,眼角深刻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叶桂兰更是喜极而泣,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念叨:“我就知道……我就知道我们家菲菲有出息……真是祖宗保佑……”
      就连平时最为沉稳的大姐谢雪琳开心地鼓掌:“太棒了,菲菲!真给咱家争气!”
      狂喜过后,是更为现实的考量。大学的开销不小。谢雪菲非常懂事,第一时间就表示:“爸,妈,我已经了解过了,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学费和住宿费没问题。生活费我可以自己去勤工俭学,我已经向学长学姐打听了,学校里有图书馆管理员、助教、机房维护很多岗位,我还可以去接家教。”
      但谢建华和叶桂兰觉得,再苦不能苦了孩子上大学。他们私下商量了许久,翻出那个藏得深深的、装着家里所有积蓄的旧铁盒,数了又数,最终一咬牙,决定拿出其中一大半,给二女儿置办上大学必不可少的“行头”。
      他们带着谢雪菲,去了电子城,精打细算地对比了很久,最终买了一台性价比最高的国产笔记本电脑和一部新款智能手机。看着女儿捧着新电脑和新手机时那小心翼翼又无比珍视的样子,叶桂兰和谢建华心里既高兴又酸楚。
      高兴的是终于能为孩子做点什么,酸楚的是这点付出对于其他家庭来说或许微不足道,却已是他们能拿出的全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