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围炉沸雪,慰尘心 ...
-
晨光透过冰晶窗格,在满架图书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宋幕繁下楼时,发现秦至衡正站在梯子上整理书架,细心擦拭每一本书的封面。
“早,”他低头微笑,手中拿着一本皮质封面的旧书,“今天适合整理图书,外面雪很大。”
宋幕繁注意到他的动作比往常轻盈,呼吸也平稳许多。厨房里飘着咖啡香,一壶刚磨好的咖啡正在炉上保温。
“需要帮忙吗?”她接过秦至衡递来的咖啡,注意到杯中的拉花是本书的图案。
“如果你不介意的话。”秦至衡指向西侧书架,“那些书需要重新分类。之前按作者排序,我想改成按主题。”
书架很高,需要梯子才能触及顶层。宋幕繁负责下层,秦至衡整理上层,两人配合默契。工作中,宋幕繁发现这些藏书种类繁多,从地方志到植物图鉴,从文学经典到哲学著作,每一本都有阅读的痕迹。
“你全都读过?”她惊讶地问。
秦至衡轻轻擦拭一本《长白山植物志》的封面:“时间多了,就慢慢读。有些书读了好多遍,每次都有新体会。”
整理到哲学区时,宋幕繁抽出一本《存在与时间》,书页间夹着许多手写笔记。字迹工整有力,批注见解独到。
“这是你写的?”她好奇地问。
秦至衡从梯子上下来,看了一眼:“生病后开始读哲学。当你意识到生命有限时,就会思考这些根本问题。”
他泡了一壶新茶,两人在壁炉旁的沙发上休息。茶香与书香交织,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最喜欢哪本书?”宋幕繁问。
秦至衡思考片刻,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装帧朴素的诗集:“这个。聂鲁达的《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
他翻开一页,轻声朗读:
“我喜欢你沉默的时候,因为你仿佛不在...
你从一切事物中浮现,充满了我的灵魂。”
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诗句在安静的室内回荡。宋幕繁忽然意识到,这是他第一次没有主动提及那位长辈,而是专注于诗歌本身的美。
中午,林姨送来简单的午餐——野菜饺子和菌菇汤。饭后,秦至衡提议玩一个游戏:互相为对方选一本书,阅读后分享感受。
宋幕繁为秦至衡选了《小王子》,他则为她选了《瓦尔登湖》。
整个下午,两人沉浸在阅读中。室内只有书页翻动的声音和壁炉柴火偶尔的噼啪声。阳光缓缓移动,从一扇窗移到另一扇窗。
阅读结束后,秦至衡先分享:“《小王子》我读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有新感受。今天读到狐狸对小王子说的那句话:‘真正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忽然有了更深的理解。”
宋幕繁点头:“《瓦尔登湖》里也有类似的话:‘我愿深潜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你选择这本书给我,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秦至衡微笑:“只是觉得梭罗对简单生活的追求,可能对你有启发。不过现在看来,你已经在实践了。”
傍晚,落雪的声音渐渐停歇。秦至衡从书架深处取出一个木匣,里面是手工制作的书签和文具。
“这些都是老李做的,”他展示着一枚松针形状的书签,“用的是落枝和废料,却做出了艺术品的味道。”
他教宋幕繁用羽毛笔和墨水写字,两人的手偶尔在不经意间触碰。墨香混合着松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
“你的字很漂亮。”宋幕繁看着秦至衡写下的一句诗。
“练出来的。”他轻笑,“不能出门的日子,就练字读书。其实练字对呼吸控制也有帮助,医生建议的康复训练之一。”
晚餐是简单的粥和小菜。饭后,秦至衡点燃油灯,取出围棋继续棋局。
“今天换个玩法,”他落下一子,“每下一步,要说一句书中的话。”
游戏变得有趣起来。宋幕繁引用《瓦尔登湖》:“我愿我行我素,不愿墨守成规。”
秦至衡回应《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棋局变成思想的交流,每一步都带着智慧的闪光。宋幕繁发现,尽管秦至衡生活在偏远的雪山,他的思想却深邃而开阔。
夜深时,棋局以和局结束。秦至衡轻轻咳嗽了几声,但很快平复。
“今天很开心,”他整理着棋子,“很久没有这样畅快地交流思想了。”
宋幕繁帮忙收拾:“谢谢你带我进入你的书世界。”
就寝前,秦至衡从书架上取下一本装帧精美的笔记本:“这个送你。长白山的冬天很长,适合记录心情。”
笔记本的封面是压制的松针和花瓣,内页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宋幕繁翻开第一页,看到一行手写的字:
“给懂得倾听的人——秦”
深夜,宋幕繁在房间里翻开秦至衡送她的笔记本,第一页上多了一段新字:
“抵达长白山的第二十六天。整日与书为伴,发现了秦至衡的另一面——不仅是雪山守护者,更是深邃的思想者。他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丰富,当他为我朗读诗句时,词语有了新的重量和意义。开始期待每一个共同度过的日常时刻。"
而在楼下,秦至衡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没有出门,却进行了一场心灵的远行。看到她专注阅读的侧脸,忽然希望时间就此停留。生命有限,但思想的交流让瞬间成为永恒。”
月光透过窗户,照亮了两个房间,两个未眠人。书香氤氲中,某种超越言语的情感正在悄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