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题记:我的人生像一列被预设好轨道的火车,平稳地驶向众人期待的终点。可当夜深人静,听着车轮碾过铁轨的单调声响,我

      总会想起那个走廊里撞飞的课本,和那个总爱问我数学题的、安静的侧脸。

      北京的秋夜,干燥而清冷。月光透过A大研究生公寓未拉严的窗帘缝隙,在书桌上投下一道狭长的亮痕。顾言坐在电脑

      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码反射在他略显疲惫的眼底。已经是凌晨一点,实验室的项目攻关正处在关键阶段,他已经连续熬了

      几天夜。手指在键盘上机械地敲击着,大脑却不受控制地开始走神。不是因为困倦,而是因为下午母亲打来的那通电话。

      “小言,最近怎么样?项目忙不忙?记得按时吃饭,别总熬夜。”母亲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温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还行,妈,您放心。”顾言习惯性地报喜不报忧。

      “那就好。对了,跟你说个事,”母亲话锋一转,语气轻快了些,“你李阿姨,记得吧?她女儿刚从国外留学回来,进了

      投行,特别优秀。人长得也漂亮,知书达理的。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回北京来见见?或者人家姑娘也可以去你学校那

      边……”

      又来了。

      顾言无声地叹了口气,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自从他保研到A大,确定留在北京继续深造,家里这种“牵线搭桥”的电话

      就渐渐频繁起来。在他父母,尤其是母亲看来,儿子学业优秀,前程似锦,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就是成家立业,找一个门当户

      对、同样优秀的女孩,组成一个光鲜亮丽的家庭,这才是完美的人生蓝图。

      “妈,我现在很忙,项目压力很大,真的没心思想这些。”他试图委婉地拒绝。

      “忙归忙,终身大事也不能耽误啊。”母亲的声音带上了几分嗔怪,“见个面吃个饭而已,又花不了多少时间。那姑娘照

      片我看了,真不错,跟你挺配的。”

      “不是配不配的问题……”顾言有些烦躁,语气生硬了些,“我现在真的没这个打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母亲的声音低落下来:“小言,你是不是还想着……高中那个女孩子?”

      顾言的心猛地一跳,像是被什么东西猝不及防地刺了一下。他下意识地否认:“没有的事,妈您别瞎猜。”

      “唉,妈是过来人。”母亲叹了口气,“那孩子……是叫林晚星吧?文文静静的,也挺好。但是小言,你们现在差距太大

      了。她好像是在H市一个普通财经院校?将来发展局限很大。你以后是要在北京扎根的,两个人不在一个层次上,走不长

      的……”

      “妈!”顾言打断母亲的话,语气带着少有的严厉,“我的事我自己有数,您别操心那么多了。很晚了,您早点休息

      吧。”匆匆挂了电话,顾言却再也无法集中精神面对屏幕上的代码。母亲的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搅乱了一池静水。

      林晚星。

      这个名字,已经很久没有人在他面前提起了。久到他以为自己早已忘记。

      可当这个名字再次被提及,那个穿着蓝白校服、总是安安静静的女孩的形象,却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她问他数学题时微微

      泛红的脸颊,篮球场边欲言又止的眼神,毕业晚会上独自坐在角落的侧影……那些被时光尘封的细节,此刻竟如此鲜活。他想

      起高中时,陈宇曾不止一次地调侃他:“言哥,那个林晚星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啊?老是回头看你,还总问你问题。”

      他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好像是理性地分析:“概率不高,可能只是恰好坐得近,我又比较擅长理科吧。”

      他真的那么认为吗?或许是吧。那时的他,目标明确,心思都放在竞赛和学业上,对于男女之情,既迟钝,也无暇顾及。

      他觉得那种朦胧的好感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像柳絮,风一吹就散了。

      可是,为什么在母亲提到“差距”时,他心里会涌起一股莫名的烦躁和抵触?为什么在无数个像今晚这样疲惫的深夜,那

      个安静的侧脸会偶尔闯入他的脑海?

      他点开电脑上那个几乎不用的社交软件,鬼使神差地在搜索框里输入了“林晚星”三个字。她的主页跳了出来,头像是一

      张卡通插画,看起来温馨又有点孤独。他犹豫了一下,点了进去。

      她的主页更新不频繁,大多是一些日常分享。有H市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夜景,有画到一半的插画稿(他才知道她还会画

      画),有对某个难懂会计科目的吐槽,偶尔也会转发一些温暖治愈的句子。没有自拍,没有秀恩爱,看起来,她的大学生活简

      单甚至有些单调,和他这边项目、竞赛、论文充斥的快节奏截然不同。他一条条地看着,试图从这些零碎的信息里拼凑出她现

      在的样子。那个内向安静的女孩,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在自己的轨道上默默前行。

      他注意到她大一时发过一条很奇怪的状态,是一张雨夜的校园路灯照片,配文是:“这座城市很大,大到走了很久也看不

      到想看的风景。冬天很冷,雨一直下。听说你那里一切都好,那就好。再见,我的四年。”

      这条状态没头没脑,带着一股浓重的伤感和……告别意味?当时他看到时,只觉得这女生心思挺细腻,有点文艺青年的多

      愁善感,顺手点了个赞,并没有多想。此刻再看,结合母亲下午的话,他心里忽然升起一个模糊的、连自己都不敢深想的念

      头。那条状态……会不会……和他有关?

      这个念头让他心跳漏了一拍,随即又自嘲地摇了摇头。怎么可能?自己未免也太自作多情了。他们高中毕业后就再无联

      系,她有什么理由发一条关于他的状态?还“再见我的四年”?太荒谬了。

      他关掉了她的主页,仿佛要切断某种不该有的联想。可是,内心的烦躁感却并未消退。母亲的期望,项目的压力,未来的

      迷茫,还有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关于林晚星的模糊念头……所有的一切交织在一起,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紧紧缠住。他走到

      窗边,推开窗户,让冰冷的夜风吹拂在脸上。北京的夜空看不到几颗星星,只有远处城市的霓虹将天际线染成一片模糊的橘红

      色。他的人生,似乎一直走在一条被广泛认可的、光鲜的轨道上。优秀的成绩,顶尖的大学,保研,前景光明的专业……所有

      人都觉得他前途无量,包括他自己也曾这么认为。

      可为什么,越往前走,他越感到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和束缚?仿佛他只是在扮演一个名为“顾言”的、符合所有人期

      待的优等生角色,而那个真实的、有血有肉、会有迷茫和软弱的自己,却被深深地藏了起来。他想起林晚星。那个女孩的世

      界,似乎简单得多。没有那么多光环和期待,只是安静地画着她的画,学着她的习,过着她平凡却真实的生活。那种简单,此

      刻对他而言,竟成了一种遥远的、令人羡慕的存在。

      “差距”?母亲用这个词来形容他们。可究竟什么是差距?是学校排名的差距?是未来收入的差距?还是……内心安宁程

      度的差距?顾言第一次,对自己一直笃信不疑的“完美人生轨迹”,产生了深刻的怀疑。他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家庭的压力

      和未来的选择,更是对自我认同和生命意义的叩问。而那个远在H市的、安静的女孩,和她那条莫名其妙的状态,像一颗投入

      他平静心湖的石子,意外地成为了他这场内心风暴的催化剂。

      夜风吹了很久,直到手脚冰凉,顾言才关上了窗户。重新坐回电脑前,屏幕上的代码依旧冰冷。他知道,明天的太阳升

      起,他依然要面对导师的催促,项目的节点,以及母亲可能再次打来的电话。但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那个名为林晚星的

      影子,连同她所代表的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已经悄无声息地,在他坚固的世界观上,撬开了一道细微的裂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