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 24 章 ...

  •   题记:梦想是彩色的泡泡,现实是尖锐的针。我怀揣着用画笔描绘世界的浪漫理想,却一头撞进了甲方无数个“再改改”的冰

      冷南墙。原来,真正的成长,不是画出惊艳的作品,而是学会在无数次否定后,依然能拿起笔。

      上海的夏天,以一种黏稠而霸道的方式宣告着它的到来。阳光透过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反射出刺眼的白光,空气里弥漫

      着汽车尾气、潮湿的梧桐叶和咖啡因混合的复杂气味。林晚星坐在位于陆家嘴一家高端写字楼第28层的开放式工位上,对着电

      脑屏幕上几乎要重画第十一稿的插画,感觉自己的耐心和创意都快要被榨干了。

      距离她正式入职这家以苛刻闻名的4A广告公司,成为一名初级插画师,已经过去了大半年。这半年,用“脱胎换骨”来

      形容毫不为过,只是这个过程,充满了撕裂般的疼痛。

      当初选择成为一名商业插画师,对她而言,是一场近乎叛逆的出走。在所有人(包括她自己一度也认为)应该沿着会计专

      业这条路安稳走下去的时候,她却在毕业前夕,鬼使神差地将自己大学四年偷偷练习的插画作品集投递了出去。那本厚厚的、

      凝聚了无数个深夜心血的画册,是她加密博客之外,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世界。或许是那份隐藏在账本数字下的灵气和执着

      打动了面试官,她竟然奇迹般地拿到了这家顶尖公司的offer。

      这个决定,让父母忧心忡忡,让同学大跌眼镜,却让她自己,有了一种挣脱既定轨道的、近乎悲壮的快感。她天真地以

      为,终于可以逃离枯燥的数字,投身于色彩和线条的浪漫世界了。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商业插画,远不是她想象中那样可以随心所欲表达自我的艺术创作。它更像是一场戴着镣铐的舞蹈,每一个笔触,都要服

      务于品牌策略、市场定位、消费者洞察,以及最最重要的——甲方的喜好。

      她的直属上司,创意总监Vivian,一个妆容精致、衣着时尚、说话语速极快且从不留任何情面的三十岁女人,成了她职业

      生涯的第一位“噩梦”。

      “林晚星!你这画的是什么?温馨治愈?我要的是高级感!高级感懂吗?不是这种廉价的卡通感!”

      “颜色太脏了!饱和度拉高!对比度!我要的是冲击力!视觉冲击力!”

      “构图太平了!没有层次!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参考图我给你找了多少?有没有认真看?”

      “客户说了,这个人物形象不够‘接地气’,但又不能太‘土’,要把握好那个度!明天早上我要看到三版新的方向!”

      诸如此类的批评,几乎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Vivian的要求永远具体又抽象,变幻莫测。她精心构思的草图,常常在几分

      钟的评审会上被批得一文不值。一开始,她还会试图解释自己的创作理念,但很快发现那只会引来更严厉的斥责:“不要跟我

      谈你的想法!你的想法不重要!客户的想法才重要!我要的是解决方案!”

      她学会了闭嘴,学会了在无数个“感觉不对”、“再调整一下”、“没有那种味道”的模糊指令中,艰难地揣摩那个永远

      无法触及的“标准答案”。她习惯了加班到深夜,对着数位屏一遍遍地修改,直到眼睛干涩发胀,手腕酸痛。办公室里永远灯

      火通明,咖啡机运转的声音不绝于耳,同事们行色匆匆,脸上挂着相似的疲惫和焦虑。这里没有校园里的闲适和温情,只有效

      率、KPI和永无止境的deadline。

      梦想中那种喝着咖啡、听着音乐、灵感迸发的创作状态?不存在的。有的只是绞尽脑汁、战战兢兢地满足各方需求,以及

      被deadline追赶的窒息感。

      她租住在离公司一个小时地铁车程的老公房里,房间狭小逼仄,窗外是密密麻麻的“鸽子笼”。每个加完班的深夜,拖着

      灌了铅一样的双腿走出写字楼,看着陆家嘴依旧璀璨却冰冷的霓虹,她都会感到一种巨大的虚无和孤独。这座她曾经向往的、

      代表着机会和繁华的城市,此刻更像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机器,而她,只是其中一颗微不足道、随时可能被替换的螺丝

      钉。偶尔,在极度疲惫和自我怀疑的间隙,她会登录那个几乎已经荒废的加密博客,写下几句支离破碎的话:

      【职场生存日志 - 第N次崩溃边缘】

      *今日战况:某国际婴幼儿奶粉品牌插画方案,第十一稿,再次被Vivian毙掉。理由:蓝色天空不够“纯净”,云朵形状不够

      “可爱”。

      *心理状态:创意枯竭,信心崩盘。开始严重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吃这碗饭。想念大学时画一幅烂画也能自我陶醉的日子。

      *观察记录:同事A因连续加班一个月,在茶水间晕倒被送医。同事B的辞职信已经写好,准备下周交。职场,真实而残酷。

      *自我激励(苍白无力):坚持就是胜利?或许吧。但胜利到底是什么,已经看不清了。

      然而,就在她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的时候,转机却在意料之外悄然降临。

      那是一个为某新兴互联网公司做的品牌形象插画项目,客户要求打造一个具有“未来感”和“亲和力”的虚拟IP形象。之

      前几个资深插画师出的方案,都被客户以“太冰冷”或“太幼稚”为由否决了。项目陷入僵局,Vivian的脸色一天比一天难

      看。在一次头脑风暴会上,大家都有些黔驴技穷,气氛沉闷。林晚星坐在角落,看着白板上那些被否定的草图,鬼使神差地,

      她想起了大学时自己无聊画的一系列关于“星际漫游者”的习作。那是一个穿着宇航服、却总喜欢在地球上种种花、逗逗猫的

      有点笨拙又温暖的形象。她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鼓起勇气,在会议间隙,用平板电脑快速勾勒了几笔那个形象的核心概念——

      一个圆滚滚的、面罩上带着好奇表情的小宇航员,正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抚摸一朵发着微光的小花。

      她忐忑地把草图递给Vivian:“V姐,您看……这种方向,有没有一点点可能?”

      Vivian皱着眉接过平板,看了几秒钟,眉头竟然微微舒展开来。她没说话,又把平板递给了旁边的艺术指导。

      “咦?这个有点意思啊。”艺术指导扶了扶眼镜,“未来感和亲和力的结合点……用这种反差萌来体现?笨拙的温暖?”

      Vivian终于开口,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但语气缓和了不少:“方向可以探讨。林晚星,你详细出一版概念稿和三个应用延

      展,明天早上给我。”

      那一刻,林晚星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被直接否定!甚至得到了“可以探讨”的评价!

      她像被打了一针强心剂,当晚通宵达旦,把自己所有的热情和想法都倾注到了这份概念稿里。她设计了小宇航员的各种表

      情和动作,设想了它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甚至还为它编了一个小小的背景故事。

      第二天,当她顶着黑眼圈把方案交给Vivian时,心里依旧七上八下。然而,Vivian看完后,破天荒地没有立刻批评,只是

      点了点头:“嗯,比我想象的好。拿去给客户看吧。”

      最终,这个名为“星尘”的小宇航员形象,竟然意外地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项目顺利推进,林晚星也因此第一次在项

      目总结会上被Vivian点名表扬,虽然只是简短的一句“这次概念方向找得不错,继续努力”,但也足以让她激动得好几天都睡

      不着觉。

      这次小小的成功,像一道微光,照亮了她灰暗的职场初期。它并没有让她立刻摆脱被挑剔、反复修改的命运,但至少证明

      了一点:她那些曾经被视为“不切实际”的想象和坚持,在商业的世界里,并非完全没有价值。

      她开始慢慢找到一点感觉,虽然依旧痛苦,但不再像最初那样盲目和绝望。她学会了更有效地沟通,学会了从商业角度思

      考问题,也学会了在坚持自我和妥协之间寻找那个微妙的平衡点。

      下班后,她不再只是瘫倒在床上,偶尔也会拿起画笔,画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不需要考虑甲方喜好的小画,贴在出租屋

      那面小小的墙上。那些画,是她在这个冰冷都市里,为自己保留的最后一片温暖自留地。

      一天晚上,她加班修改完一份设计稿,习惯性地刷新了一下校内网。顾言的主页静悄悄的,最新状态还是一个月前关于某

      个开源技术社区的分享。他的世界,依旧在那些她完全不懂的代码和算法里高速前行。

      她看着自己屏幕上那个憨态可掬的“星尘”小宇航员,又看了看窗外上海璀璨却陌生的夜景,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奇异的平

      静。她和顾言,就像运行在不同轨道上的星球。他追逐着技术的极限和宇宙的真理,而她,则在这人间烟火里,学着用画笔去

      温暖一个个小小的角落。

      没有孰高孰低,只是路径不同。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但或许,真正的梦想,不是一开始就抵达彼岸,而是在认清现实的残酷之后,依然有勇气,一

      次次地划起那艘破旧的小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