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第 26 章 ...
-
题记:我试图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像在寒夜里点燃一根火柴,想借一点暖意。可我的心是一座冰封的仓库,里面堆满了旧日的
货物,早已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新的住客。对不起,不是你不温暖,只是我这里的冬天,太长了。
上海的冬天,湿冷入骨。林晚星裹紧了大衣,快步走出写字楼,寒风立刻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她下意识地把脸往围巾里
埋了埋,那是一条新买的灰色羊绒围巾,柔软,保暖,却莫名地让她想起衣柜深处那条从未送出的、灰蓝色的、手织的旧围
巾。距离那个“星尘”小宇航员项目成功已经过去大半年,她在公司算是初步站稳了脚跟,从最初那个战战兢兢、被Vivian骂
到抬不起头的新人,变成了能够独立负责中小型项目、偶尔还能在头脑风暴中提出亮眼点子的“林设计师”。工作依旧忙碌,
加班仍是常态,但那种随时可能被淘汰的恐慌感减轻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层的、对职业前景和自身价值的疲惫与思
索。生活被工作填得太满,以至于个人情感世界,像一块无人打理的荒地,日渐荒芜。苏晴和赵磊在H市过着甜蜜的小日子,
每周视频通话时,屏幕那头的烟火气常常衬得她这边的出租屋格外冷清。父母在电话里的关切,也渐渐从“工作累不累”转向
了“有没有遇到合适的男孩子”。
“星星啊,一个人在上海太辛苦了,找个男朋友,互相有个照应多好。”
“你王阿姨给你介绍了一个,也是上海工作的,IT男,挺老实的,要不要见见?”
开始时,她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过去。心里那点固执的、不肯熄灭的火苗,让她对“开始新感情”这件事本能地排斥。
她觉得自己心里还装着一个人,一个遥远得像星星一样的人,虽然明知不可能,但那份占据,让她无法坦然地去接纳另一个人
的靠近。直到那个周末,她因为连续加班赶稿,急性肠胃炎发作,半夜疼得冷汗直流,一个人强撑着打车去医院挂急诊。坐在
冰冷的医院长廊里,看着其他病人有家属陪伴忙碌,而自己只能蜷缩在椅子上,忍着腹痛和眩晕,独自等待化验结果时,一种
前所未有的脆弱和孤独感,像潮水般将她淹没。
那一刻,她突然觉得,也许妈妈说的是对的。她需要一点实实在在的温暖,需要一个在生病时能递上一杯热水的人。
就是在医院复诊拿药的时候,她遇到了周屿。
确切地说,是重逢。周屿,那个在大学编程协会里,因为侧脸和气质有几分像顾言而让她一度产生错觉的学长。他陪着
一个同事来看病,在取药窗口排队时,一眼认出了她。
“林晚星?”他有些不确定地叫出她的名字,语气带着惊喜。
林晚星抬头,看到那张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脸,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周……周屿学长?”
“真的是你啊!好巧!”周屿笑起来,眼角有浅浅的纹路,比大学时更添了几分成熟稳重,“你也来看病?一个人?”
“嗯,肠胃炎,复诊拿药。”林晚星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严重吗?需要帮忙吗?”周屿关切地问。
“不用不用,已经好多了,就是拿个药。”林晚星连忙摆手。
简单的寒暄后,两人互加了微信。周屿毕业后也来了上海,在一家知名的互联网公司做后端开发,工作同样忙碌。也许是
同在异乡打拼的共鸣,也许是那次医院偶遇带来的熟悉感,之后的日子里,周屿开始主动地在微信上联系她。
起初只是偶尔的问候,“最近怎么样?”“工作忙吗?”,后来会分享一些上海的生活资讯,哪家馆子好吃,哪个展览值
得看。周屿的关心温和而有分寸,不像有些追求者那样急迫和热烈,更像是一种细水长流的陪伴。他会记得她肠胃不好,提醒
她按时吃饭;会在她加班到深夜时,发来一句“辛苦了,早点休息”;会在周末天气好时,试探性地问一句“要不要一起去公
园走走?”
林晚星没有立刻拒绝。她抱着一种尝试的心态,告诉自己:也许,是时候走出来了。周屿学长人很好,温和,稳重,有正
当职业,而且,他们有过共同的大学记忆。这似乎是一个理想的、可以开始的对象。
他们开始了不咸不淡的约会。一起吃饭,看电影,逛公园。周屿是个很好的伴侶,体贴,绅士,聊天时也能找到共同话
题,不会冷场。他会在过马路时下意识地护住她,会在她手指冰凉时递过一杯热饮。一切看起来都那么顺理成章,符合一段健
康恋情应有的开端。
苏晴在视频里得知后,兴奋得差点跳起来:“周屿学长?我记得他!人超好的!星星你终于开窍了!抓住机会啊!”
林晚星对着屏幕努力挤出笑容,心里却像压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周屿很好,一切都很好。可偏偏,就是“太好”了。好到挑不出任何毛病,好到让她觉得,自己的毫无波澜,是一种罪过。
和他在一起时,她努力扮演着一个合格约会对象的角色,微笑,点头,回应。但她的内心,却像隔着一层透明的玻璃,冷
静地观察着这一切,无法真正投入。当他试图牵她的手时,她的第一反应是僵硬,然后才是强迫自己放松。当他靠近她,身上
传来淡淡的洗衣液香味时,她脑海里闪过的,却是另一个记忆中、混合着阳光和汗水的气息。最让她感到恐慌的是,她发现自
己会不自觉地,在周屿身上寻找顾言的影子。看他专注说话时的侧脸轮廓,看他笑起来微微上扬的嘴角,看他偶尔沉默时低垂
的眼睫……每一次发现那一点点似是而非的相似,都会让她心跳漏掉半拍,随即涌上来的,是更深的愧疚和自我厌恶。她不是
在和周屿交往,她是在透过周屿,卑微地窥探着另一个遥不可及的身影。这对周屿不公平,对她自己,也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一次,他们去看一场爱情电影。剧情很老套,男女主角历经磨难终于在一起。周围的情侣们依偎着,窃窃私语。周屿的手
轻轻覆上了她的手背,温热干燥。
林晚星的身体瞬间绷紧,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抽回手。但她忍住了,任由他握着。银幕上光影变幻,男女主角在雨中拥
吻,背景音乐煽情。她却只觉得如坐针毡,电影里的悲欢离合无法引起她丝毫共鸣,她全部的感官都集中在手背上那片陌生的
温度上,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什么时候结束?
电影散场,走出影院,周屿看着她,眼神温柔:“电影还不错,你觉得呢?”
林晚星避开了他的目光,含糊地应道:“嗯,还行。”
周屿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心不在焉,沉默了一下,轻声问:“晚星,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总觉得你最近,好像不太开
心。”
那一刻,林晚星几乎要脱口而出:对不起,我心里有别人。
但她没有。她只是摇摇头,扯出一个笑容:“没有啊,可能就是工作太累了。”
那天晚上回到家,林晚星把自己摔进床里,望着天花板,泪水无声地滑落。她觉得自己像个骗子,骗了周屿,更骗了自
己。她以为可以借助一段新的关系来忘记过去,却发现那不过是饮鸩止渴。过去不仅没有被覆盖,反而因为当下的对比而更加
清晰。
她打开那个加密的博客,写下了一段从未有过的、充满自我谴责的文字:
【情感观察日志 - 尝试与失败】
*事件:周屿学长(大学编程协会部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尝试□□往”。
*动机:1. 抵御孤独感及外界压力。2. 试图通过新关系覆盖旧记忆。3. 对方存在微弱“代餐”属性(愧疚感来源)。
*过程记录:对方表现完美,体贴、稳重、条件优越。观测者行为正常,但内心始终无法投入,存在严重情感隔离及下意识对
比行为。
*结论:实验失败。证明:1. 情感无法通过理性选择替代。2. 内心未被清空时,无法容纳新客体。3. 利用他人进行情感疗愈
是不道德且无效的。
*自我检讨:观测者行为自私、懦弱且不负责。浪费对方时间与情感,加深自我厌恶。
*必要行动:立即终止此段关系,并向对方坦诚道歉。
她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几天后,林晚星约周屿在第一次吃饭的那家安静的咖啡馆见面。下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暖洋洋的,但林晚星的手心却一
片冰凉。
周屿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点完咖啡后,一阵难堪的沉默。
“周屿学长,”林晚星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抬起头,直视着他的眼睛,“对不起。”
周屿握着杯子的手顿了顿,低声问:“为什么说对不起?”
“我们……还是做朋友吧。”林晚星艰难地说出这句话,感觉用尽了全身力气,“你很好,真的很好。是我不够好……、
我……我心里,还没有准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感情。对不起,浪费了你的时间。”
她低下头,不敢再看他的表情。
周屿沉默了很久,久到林晚星以为他会生气或者质问。最终,他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苦涩的理解:“我
大概……猜到了。”
林晚星惊讶地看向他。
周屿笑了笑,那笑容有些落寞:“你看我的眼神,总是像在透过我看另一个人。一开始我以为是我的错觉,后来……就确
定了。”
林晚星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羞愧得无地自容。
“没关系。”周屿的语气出乎意料的平静,“感情的事,勉强不来。我能理解。只是……晚星,”他顿了顿,认真地说,
“别太难为自己。有些人,有些事,放在心里就好,别让它挡住了你看向未来的路。”
他的话,像一把温柔的刀,精准地剖开了她一直试图掩饰的内心。原来,他什么都知道。他知道自己成了别人的影子,却
依然保持了风度和理解。
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不是为这段关系的结束,而是为周屿的宽容,和自己的不堪。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她哽咽着重复。
“不用说对不起了。”周屿递给她一张纸巾,“我们还是朋友。在上海,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随时可以找我。”
那场谈话,在一种平静而悲伤的氛围中结束了。没有争吵,没有怨恨,只有成年人的体面和一份无疾而终的遗憾。
走出咖啡馆,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们礼貌地告别,走向不同的方向。
林晚星没有回头。她知道,她亲手结束了一段可能很美好的关系,也彻底认清了一个事实:顾言这个名字,像一颗深埋在
她心里的种子,经过岁月的浇灌,早已长成了盘根错节的大树,无法轻易移除。
她的心,是一座小小的城,城门早已为一个人关闭,再也无法对其他人开放。这场短暂而无疾而终的恋情,像一场失败的
突围。它没有将她带出困局,反而让她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内心的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