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9、玻璃糖纸里的星光 ...

  •   合作论文发表的喜悦还未完全沉淀,一封来自母校教务处的邮件,再次在两人的生活里投下了一颗温暖的石子。

      邮件邀请他们,作为优秀校友暨在学术与情感上共同成长的典范,回校参加本届“学涯·心航“系列分享会,主题定为“学侣成长经验分享“,希望他们能与正在迷茫或憧憬中的学弟学妹们,聊聊如何在追求学业精进的同时,经营一份积极健康的亲密关系。

      收到邀请时,林清颜的第一反应是退缩。

      站在聚光灯下,向陌生人剖白自己的情感历程?

      这对于习惯将心事付诸文字、安于静默守候的她而言,无异于一场巨大的挑战。

      她几乎能想像到台下好奇、探询,甚至可能带有审视的目光,这让她本能地感到不安。

      “我们……一定要去吗?“她捏着手机,语气里带着明显的犹豫,看向身旁的沈亦舟。

      她以为他会比她更抗拒,他一向不喜这类略带表演性质的公开活动。

      沈亦舟却只是平静地浏览完邮件内容,然后抬眼看向她,目光沉静:“你不想去?“

      “也不是不想……“林清颜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只是觉得,我们的相处是很私密的事情,拿出来公开讲述,有点……而且,我也不知道该讲什么。“

      难道要讲她当初如何像个小尾巴一样,默默跟随他的作息,如何将那些微不足道的细节当作宝藏珍藏?

      她觉得这有些难为情。

      沈亦舟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走到她身边,没有直接劝说,而是拿起桌上一本他们共同署名的论文期刊样刊,指尖轻轻拂过封面上的两个并列的名字。

      “记得我们写这篇论文的初衷吗?“他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在林清颜的心上,“我们希望打破壁垒,让不同领域的思维能够交汇,产生新的可能。
      我们的关系,或许也是这样一种‘交汇’的证明。“
      他顿了顿,看向她,
      “分享,不是炫耀,也不是表演。
      如果我们的故事,哪怕只有一两句话,能让某个正在图书馆里,因为暗恋而忐忑,或者因为学业与情感如何平衡而苦恼的人,感觉到一丝共鸣,获得一点点向前走的勇气,那么,这次分享就是有意义的。“

      他的话语一如既往的理性,却精准地绕过了林清颜关于“尴尬“和“难为情“的防线,直接触及了她内心深处那份对于“意义“的执着。

      她想起自己曾经在图书馆里,因为他一个不经意的侧影而心跳加速,也因为那份无望的暗恋而暗自神伤的时光。

      如果那时,能听到一个这样的故事,知道沉默并非毫无意义,知道两个看似平行的世界终有交汇的可能,她是否会更勇敢一些?

      她抬起头,对上沈亦舟平静却带着鼓励的目光,心中的退缩渐渐被一种微小的、却逐渐明亮的责任感所取代。

      她缓缓点了点头:“好,我们去。“

      确定了参与,随之而来的是准备讲稿的过程。

      这远比写学术论文更让林清颜感到棘手。

      如何将那些内心深处细腻幽微的悸动、那些无声的默契与等待,转化成能够打动人的语言?

      书房里,她对着空白文档发呆,沈亦舟则安静地在一旁处理自己的工作,不打扰她的构思。

      直到夜色渐深,林清颜仍旧进展寥寥,有些懊恼地趴在了桌子上。

      “写不出来?“沈亦舟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林清颜闷闷地“嗯“了一声。

      沈亦舟放下手中的笔,思考了一下,说道:“不必追求面面具到。选一两个你印象最深的片段,真诚地讲出来就好。“他顿了顿,补充道,“比如,你夹在书里的干花,或者,我那张写了修改意见的便签。“

      林清颜猛地抬起头,惊讶地看着他。

      她一直以为,那些她小心翼翼藏匿的心事,他当初或许并未留意,或者早已遗忘。

      原来,他都记得,而且记得如此清晰。

      这个认知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记忆的闸门,也给了她表达的勇气。

      她不再试图构建一个宏大的叙事,而是开始回忆那些具体的、带着温度与气息的细节——初秋阳光里他笔尖的沙沙声,寒冬里意外出现在包中的暖手贴的温度,失而复得的笔记本上他那清隽的字迹,还有大雪纷飞的闭馆时刻,他拉住她手腕时,指尖传来的微凉与坚定……

      她将这些碎片一一拾起,串联成线。

      当她终于写下最后一个字时,心中充满了一种奇异的平静与释然。

      原来,将隐秘的心事摊开在阳光下,并非想像中的剥离与尴尬,反而像是一次温柔的梳理与告别,告别那个曾经怯懦、只敢在暗中仰望的自己。

      分享会那天,学校的大礼堂座无虚席。

      当主持人念出他们的名字,林清颜挽着沈亦舟的手臂走上台时,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如擂鼓,手心里也沁出了薄汗。沈亦舟似乎察觉到了她的紧张,不动声色地调整了一下姿势,让她的手臂能更稳地倚靠着他,一个微小却有力的支持。

      按照事先商量好的,主要由林清颜讲述,沈亦舟则在关键处做简要的补充或阐释。

      灯光有些刺眼,林清颜最初的话语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

      但当她讲到那个初遇的清晨,阳光与量子力学讲义的细节时,台下传来一阵善意的、低低的惊叹声,她仿佛受到了某种鼓舞,声音渐渐稳定下来。

      她讲述着暗恋中的小心翼翼与内心戏码,
      讲述着那些无声的“物品传情“如何成为支撑她度过枯燥备考岁月的糖,
      讲述着破冰那一刻的震撼与豁然开朗,
      也讲述了面临现实抉择时的迷茫与最终因为彼此的理解和支持而变得坚定的过程。
      她没有刻意渲染浪漫,只是真诚地分享着那些笨拙的、忐忑的,却无比真实的瞬间。

      当她说到那场关于职业选择的深夜长谈,以及她对沈亦舟说出“无论你选择哪条路,我的尊重和支持都不会变“时,台下变得格外安静,许多人的眼神里充满了触动与思考。

      轮到沈亦舟补充时,他言简意赅,却每每切中要害。

      提到当初捡到笔记本,他说:“不是偶然,是注意到她经常坐在那个位置,那天没看到人,却看到了遗落的笔记本。“
      提到便签和暖手贴,他说:“观察到她手指冻得发红,以及常看的那类文学书。“
      提到最终选择学术道路,他看向林清颜,清晰地说:“因为她的存在,让我更坚信纯粹追求的价值,这份纯粹,是维系我们关系的基石。“

      他的话语剥离了浪漫的修辞,却用最质朴的事实,还原了一份深藏于冷静外表下的、持续良久的关注与用心。

      这种极致的理性与极致的温柔所形成的反差,产生了巨大的感染力。

      在问答环节,一个戴着眼镜的女生怯生生地站起来问道:“学长学姐,你们觉得,在学业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下,经营这样一段关系,会不会很耽误时间?或者,我们应该等到‘功成名就’再去考虑感情吗?“

      林清颜和沈亦舟对视了一眼,沈亦舟微微点头,示意她来回答。

      林清颜拿起话筒,思索片刻,诚恳地说:“我们从不觉得这段关系是‘耽误’。相反,它是一种巨大的支撑和动力。
      当然,这需要两个人都拥有独立的人格和目标,并且愿意彼此理解、共同成长。
      爱不是等待一个完美的人出现,而是在相遇之后,愿意为了彼此,也为了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至于时间,“
      她笑了笑,
      “如果你遇到的那个人,
      能让你在图书馆枯燥的时光里感受到阳光,
      能在你疲惫时给你一个无声的支持,
      能激发你更多的灵感与勇气,
      那么,这份‘投入’的时间,或许会是你大学时代最宝贵的投资之一。“

      她的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个提问的女生用力地点了点头,眼里闪烁着希望的光。

      分享会结束后,他们被许多意犹未尽的学生围住,又耐心地回答了许多问题。

      走出礼堂时,夕阳正好,金色的余晖洒满了校园的林荫道。

      “紧张吗?“沈亦舟问,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林清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脸上绽放出一个轻松而明亮的笑容:“开始很紧张,但后来……感觉很好。“
      她顿了顿,认真地说,
      “好像把我们的故事讲出来,它就不再只是属于我们两个人的秘密,而是变成了一种……可以传递出去的力量。而且,“
      她语气变得轻快,
      “我发现,原来我们的故事,在别人听来,还挺浪漫的。“

      沈亦舟看着她如释重负又带着点小骄傲的神情,眼底漾开浅浅的笑意。他没有说话,只是自然地牵起了她的手。

      当晚,林清颜在博客上记录下这特别的一天:
      **“
      今天,我们把藏在玻璃糖纸里的星光,摊开给了陌生人看。
      曾经以为羞于启齿的暗恋细节,在讲述中获得了谅解与共鸣。
      看到台下那些亮晶晶的、充满期待的眼睛,我才明白,真诚分享自己如何从怯懦走向勇敢,如何于平凡日常中守护一点纯粹的浪漫,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我们的故事很小,但若能让某个孤独的灵魂相信,他所珍视的那些微小瞬间,终将汇聚成星河——那么,今日之行,便意义非凡。
      “**

      沈亦舟的日程本上,则多了这样一条记录:
      **“
      事件:受邀回母校进行‘学侣成长经验’分享。

      观察:反响积极,提问质量高,显示此类话题对在校生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林清颜表现出色,克服公开表达障碍,阐述真挚且有感染力。

      反思:亲密关系的正面范例具备社会价值,能有效降低年轻群体对学业与情感平衡的焦虑。

      附加结论:我们共同署名的,不止是论文,还包括这份由关系本身衍生出的、积极的外部性影响。
      “**

      对他而言,这次分享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返校活动,更是他们关系价值在更广维度上的一次验证与延伸。

      他们的爱情,不仅滋养了彼此,如今,也开始像细微的星光一样,悄然照亮了其他同样在探索前路的年轻心灵。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