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时光映画 ...

  •   晨光,不像正午那般热烈张扬,也不似黄昏那般缠绵感伤,它带着一种清冽的、近乎透明的质感,穿透“水墨云庭”庭院中氤氲的薄雾,悄无声息地洒落在临水的早餐露台上。光线在精挑细选的宣瓷石地面上晕开浅金色的光斑,与深色胡桃木餐桌的温润光泽交织,空气中弥漫着刚刚冲泡好的瑰夏咖啡那馥郁的果香,以及烤至恰到好处的全麦面包散发出的、令人安心的谷物气息。何欢穿着一身质地极为柔软的浅灰色羊绒家居服,坐在桌旁,指尖正划过平板电脑屏幕上昨夜展示会的数据报告。她的姿态松弛,眼神却已恢复到平日那种洞悉一切的清明。露台之下,几尾色泽艳丽的锦鲤在清澈的溪流中悠然摆尾,划破倒映着天光云影的水面,漾开一圈圈无声的涟漪。
      张菁的到来,打破了这片宁静。她穿着一身利落的Theory黑色西装套裙,步伐迅捷而稳定,高跟鞋敲击地面的声音清脆而富有节奏,像是一段忙碌工作日的序曲。她手中拿着一个轻薄但内容显然不轻的文件夹,脸上带着一丝混合着兴奋与凝重的复杂表情。“何总,早。”张菁的声音比平时略快半分,透着一夜未眠的沙哑,但逻辑依旧清晰如常,“展示会的后续效应正在持续发酵。截至目前,我们已收到超过二十家合作方的新一轮接触意向,其中包括三家一线资本,五家平台内容采购部门,以及……几位之前对我们持观望态度的资深制片人。”
      何欢端起骨瓷咖啡杯,浅啜一口,目光并未从平板上移开,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示意她继续。成功的喧嚣早已在她的预料之中,她更关心的是喧嚣之下潜藏的暗流与新的挑战。张菁深吸一口气,话锋如手术刀般精准转向:“但是,何总,陆言导演和他的核心制片团队,从昨晚到现在,情绪一直处于高度焦虑状态。”何欢终于抬起眼,用目光发出一个询问的信号。“是《归途》。”张菁打开文件夹,将一份粗略的项目时间线推送到何欢的平板屏幕上,“我和王总与他们初步沟通过,按照好莱坞工业体系下同类科幻大片的常规制作流程,《归途》从剧本最终定稿、前期概念设计、物理搭景、全球取景、后期特效制作到最终成片,一个非常保守的预估周期是……”她顿了顿,清晰吐出两个字,“四到五年。”这四个字像一块冰冷的巨石,骤然投入这晨光熹微的宁静之中。露台上的空气仿佛都凝滞了片刻,连溪流中的锦鲤都似乎放缓了游动的节奏。
      “四到五年……”何欢轻声重复,她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有一种极致的冷静,仿佛在评估一项冰冷的物理数据。她的指尖在平板边缘无意识地摩挲着。“星耀影业会给我们四到五年的和平发展期吗?市场会记住一个四年后才出现的‘未来旗帜’吗?”她像是在问张菁,又像是在叩问自己。时间,这个商业世界里最公平也最残酷的维度,此刻成了横亘在野心与现实之间最宽阔的鸿沟。就在这思绪翻涌、寻找破局之道的瞬间,一个清晰无比的、冰冷的机械提示音在她脑海深处响起,如同在迷雾中亮起的灯塔:【滴!检测到S+级项目面临核心瓶颈。】【“战略性投资提示”(一次性)已触发…正在扫描最优解决方案…】【目标锁定:视觉特效公司“时光映画”。】何欢的瞳孔几不可察地微微收缩。她没有流露出任何异样,只是对张菁做了一个稍等的手势,随即闭上双眼,仿佛在凝神思考。实际上,她的意识正飞速浏览着系统界面中关于“时光映画”的详尽资料。一家技术上的巨人,商业上的侏儒。拥有包括实时虚拟制片、高性能渲染农场、流体动力学模拟在内的多项国际一流专利技术,其核心团队曾参与过多部好莱坞A级科幻大片的制作,实力毋庸置疑。然而,创始人是一位醉心于技术迭代、对市场需求和成本管控一窍不通的理想主义者,导致公司连年亏损,现金流濒临断裂,正处于“捧着金饭碗讨饭”的尴尬境地。
      几秒钟后,何欢睁开眼,眸中之前那丝因时间压力而产生的凝重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找到了钥匙、即将开启新大门的锐利光芒。她没有立刻说出“时光映画”这个名字,而是先抛出了一个战略性的构想。“张菁,”她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金属质感的冷静,“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呢?不在传统的取景、搭景、后期这条老路上和时间赛跑。”
      张菁微微一怔,随即眼神专注起来:“您的意思是?”“有一种技术,能在摄影棚内,用巨大的LED屏幕实时生成并显示任何我们想要的场景——外星荒漠、未来都市,甚至是飞船内部那些复杂的结构。”何欢的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调出一些公开的、关于虚拟制片的技术概述和行业新闻,展示给张菁看。“演员面对的不再是空洞的绿幕,而是可以互动、有真实光影反应的数字环境。这能极大压缩前期筹备和后期制作的时间。”
      张菁迅速浏览着,作为顶尖的商业助理,她的理解力极强,立刻抓住了核心:“我明白。这意味着《归途》中许多宏大的太空戏和外星戏,可能不再需要耗时耗力的全球取景和庞大物理搭建,后期合成的时间也能大幅缩短。这确实是打破周期困局的一个方向。”她微微蹙眉,“但据我所知,国内拥有成熟虚拟制片技术和完整团队的公司……凤毛麟角,而且恐怕产能和技术水平,未必能满足《归途》的要求。”
      就在张菁提出这个关键疑虑的瞬间,何欢脑海中的系统界面,那关于“时光映画”的详尽资料仿佛被无形的手点亮,核心优势与张菁的疑虑精准对接。“所以,目标必须锁定在最顶尖的那一家。”何欢接口,语气笃定,仿佛早已成竹在胸,“我最近注意到一家叫 ‘时光映画’ 的公司。”她开始将系统信息以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娓娓道来,像是基于长期的市场观察和情报收集,“他们拥有目前国内最完整的虚拟制片管线,技术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工业光魔和维塔数码,参与过《穿越星际》、《沙国》这类项目的制作。他们甚至拥有自己独立开发的高性能渲染农场和流体动力学模拟专利。”她看着张菁眼中闪过的惊讶,继续用数据增强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是一位纯粹的技术理想主义者,不善经营,导致公司目前现金流紧张,正处在寻求战略投资或出售的窗口期。这对我们而言,是一个不容错过的机会。”张菁彻底明白了。这不仅是一个技术方案,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并购机会。“我明白了。”张菁深吸一口气,之前的凝重已被一种面临重大挑战时的兴奋所取代,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如果成功收购‘时光映画’,我们不仅能解决《归途》的周期瓶颈,更能将顶尖视觉特效能力内化为公司的核心资产,建立起同行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她立刻看到了一层,“这甚至可以作为一项独立的业务,未来承接外部项目。”“这正是我的想法。”何赞许地点头,“所以,不是合作,是全资收购。我们要的,是绝对的控制权和技术的深度融合。”
      张菁迅速评估着:“收购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公司,估值和整合是关键。创始人团队的技术情怀,可能是打动他们的突破口,但也可能是后续管理的难点。”她看向何欢,眼神锐利,“我们需要一个顶尖的团队,法律、财务、技术评估,一个都不能少。而且,动作必须快,这样的机会,觊觎者绝不会只有我们。”“这正是我要说的。”何欢对张菁迅速切入关键点的能力十分满意,“二十四小时内,我要看到团队名单。一周,我需要看到初步的尽职调查报告和一份有竞争力的收购协议框架。”“明白。”张菁合上手中的文件夹,动作利落,带着一种临战前的决绝,“我会亲自牵头,确保在您要求的时间内,打开‘时光映画’这道门。至于可能存在的其他竞逐者……”她嘴角牵起一个微小的、带着挑战意味的弧度,“‘欢腾’看上的东西,从来没有拱手让人的习惯。”何欢的唇角也终于泛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带着冷锐意味的笑意。她知道,利剑已经出鞘。“去吧。”张菁不再多言,转身离去,步伐坚定,如同即将奔赴战场的将领。
      露台上重归宁静。溪流潺潺,锦鲤悠游,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但何欢知道,一颗足以改变战局的棋子,已经落下。她拿起平板,调出“时光映画”的核心技术介绍,目光落在那些复杂而迷人的专业术语上——“实时引擎渲染”、“体积雾模拟”、“光线追踪全局照明”……这些对普通人而言如同天书的名词,在她眼中,却化为了《归途》星舰穿越星云时那壮丽的尾迹,化为了未知星球上奇异植物随风摇曳的动态,化为了打破时间枷锁、将梦想快速照进现实的神奇魔力。她轻轻呼出一口气,气息在微凉的晨空中化作一缕转瞬即逝的白雾。收购“时光映画”并非没有风险,创始团队的理念融合、巨额资金的投入、技术整合的难度……都是横亘在前路上的挑战。而且,她潜意识里总觉得,这样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技术肥肉”,不可能只有她一个人嗅到。那个隐藏在系统提示背后的“最优解”,真的会如此轻易地被她纳入囊中吗?那个同样对“时光映画”虎视眈眈的对手,会是谁?
      这个念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小石子,在她心底漾开一圈微澜。她将杯中剩余的咖啡一饮而尽,苦涩与醇香交织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如同她此刻面临的局面,前景明确,但过程注定充满刺激的挑战。她放下杯子,起身走到露台边缘,凭栏而立。晨光勾勒出她清晰而坚定的侧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