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自我介绍风波 ...
-
座位尘埃落定,教室里的气氛刚刚趋于平稳,王老师便再次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过去。“接下来,我们进行下一项——自我介绍。”她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尚显稚嫩的脸庞,“目的是让大家尽快熟悉。从第一排第一位同学开始,按顺序上台。”
第一位被点到的男生略显局促地站起来,快步走到讲台前,声音如同蚊蚋:“我叫李明,来自第七中学。”说完,便如同完成重大任务般,迫不及待地想鞠躬,转身下台。
“请留步。”王老师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她抬手示意李明停下,“李明同学,你的介绍似乎过于简洁了。我希望每位同学的自我介绍能持续大约一分钟左右。”她顿了顿,环视教室,感受到台下瞬间绷紧的神经,才不紧不慢地宣布,“我希望每位同学的自我介绍能持续大约一分钟左右。“这是一个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如果谁的介绍少于一分钟,”她的嘴角似乎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弧度,补充了一条让全班瞬间哗然的规定,“那么,就请回到讲台,做出一个代表加油的姿势,并大声念出自己的名字十遍。”
“一分钟?!要命啊……”
“说什么能说那么久?汇报生平吗?”
“完了完了,这比考试还难……”
台下立刻响起一片压抑的哀嚎和窃窃私语,像春蚕啃食桑叶,窸窣作响。
陈星遥心里也跟着哀嚎一声,额头几乎要磕到课桌上。一分钟?在他简单的认知里,自我介绍等于“我是谁+我从哪来”,顶多再加个“我喜欢啥”,三句话搞定!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在台上抓耳挠腮、大脑空白,最后在倒计时中尴尬收场的悲惨画面。绝望中,他忍不住偷偷用眼角余光去瞄斜后方的周景珩。那位学神依旧坐姿端正,背脊挺直,面无表情地注视着讲台方向,冷峻的侧脸像是由大理石雕琢而成,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陈星遥内心更是一片灰暗:连普通同学都难以完成,后面这座万年冰山,惜字如金,气场都能冻住时间,他难道能对着全班做一分钟的数学公式推导演讲?还是说……他会选择那条看似更“简单”的路?一想到周景珩可能面无表情地比着加油手势念自己名字的场景,陈星遥就觉得那画面太美不敢看。这个诡异的念头冒出来,连陈星遥自己都觉得离谱。
“安静。”王老师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天然的权威性,瞬间平息了议论,“规则就是规则。李明同学,请你重新开始,试着分享你的兴趣爱好、特长,或者对高中生活的期待。不必紧张。”
李明的脸红得像熟透的番茄,在王老师鼓励(或许更多是压力)的目光下,磕磕绊绊地补充了自己喜欢打篮球、希望在新班级交到朋友云云,总算勉强撑过了一分钟,几乎是逃也似的冲回了座位。
接下来的几位同学,有了李明的“前车之鉴”,都努力地拓展内容。一个叫吴怡的女生细声细气地介绍了自己喜欢阅读和画画,并展示了一幅速写;一个叫赵强的男生则豪爽地表示自己热爱运动,尤其是足球,希望能加入校队。过程虽仍有青涩和磕绊,但教室里的气氛在一种微妙的、共同克服困难的努力中渐渐缓和。
看着上台的顺序如同命运的指针一点点逼近自己,陈星遥放在桌下的手悄悄握成了拳。他性格开朗不假,但要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长达一分钟的、有内容的正式发言,还是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箍住了胸腔。他脑子里像开了弹幕,飞速滚动着草稿:名字、学校、爱好(游戏算吗?好像不太正式?)、竞赛经历?会不会显得太炫耀?他越想越觉得混乱,心跳也渐渐加速。
“下一位,陈星遥。”
听到自己的名字,陈星遥深吸一口气,像是要赴战场般站了起来,走向讲台。站定后,他望向台下几十双聚焦而来的目光,努力扬起一个惯有的、充满朝气的笑容,开始说道:“大家好,我叫陈星遥。”他有意放慢了语速,“‘星’就是星辰嘛,明亮出众;‘遥’是遥远,登高望远。这个名字寄托了我父母的期望:陈列出星辰般遥远而璀璨的前程。”解释名字让他稍微稳定了心神,接着流畅了些,“我初中毕业于实验中学。平时喜欢运动,比如打篮球,也喜欢听各种音乐,放松心情。比较感兴趣的学科是化学,觉得探索微观世界很有趣。非常高兴能和大家成为同学,希望未来三年我们能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谢谢大家!”他微微鞠躬,感觉时间似乎差不多了,在王老师点头示意后,步履轻快地走下台,暗暗松了口气。
“下一位,周景珩。”
这个名字被念出时,教室里的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所有人的目光,混合着好奇、探究,或许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齐刷刷地投向了那个靠窗的、始终安静的身影。周景珩在全班的注视下,从容不迫地站起身,他的动作依旧沉稳,没有丝毫慌乱,一步步走上讲台。他站定,目光平静地扫视全场,那短暂的沉默反而酝酿出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感。
他没有任何铺垫,极为自然地抬起右臂,肘部弯曲,做出了一个标准得如同教科书示范般的单臂加油手势——握拳,手臂向上举起,动作利落,带着一种奇异的、与他冷峻面容毫不相符的坚定感。然后,他用他那特有的、清冷平稳、毫无起伏的语调,清晰无误地开始念:
“我是周景珩。”
“我是周景珩。”
“我是周景珩。”
……
他就这样,面不改色地、一遍又一遍地,足足将自己的名字念了十遍。整个教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仿佛连空气都忘记了流动,只剩下他那个加油的手势和毫无波澜的报名字声音在回荡。同学们目瞪口呆,看看台上那个保持着加油姿势、一本正经念经般的周景珩,又看看讲台边脸上罕见地出现空白神色的王老师,大脑集体宕机。完全无法理解眼前发生的这一幕。
十遍念完,周景珩像完成某个既定程序一样,干脆利落地放下手臂,脸上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静待着下一步,仿佛刚才只是进行了一场再普通不过的课堂朗读。
教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几秒,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混杂着震惊和窃笑的骚动。
王老师不愧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她迅速从这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来,她推了推眼镜,看着台上镇定得仿佛无事发生的周景珩,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混合着无奈和某种奇异包容的意味:“周景珩同学……用他独特的方式,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规则的另一种执行可能性。”她似乎想忍住笑,但嘴角还是微微抽动了一下,“他选择了规则中明确提到的补充方案。不过,”她加重了语气,目光扫向全班,试图将跑偏的节奏拉回来,“我还是鼓励大多数同学,通过分享真实的自己来达到时间要求,这才是自我介绍的意义所在。周景珩同学,请回座。”
周景珩微微颔首,步履从容地走了下来,仿佛刚才只是去讲台交了次作业。
陈星遥看着周景珩从讲台上走下来,经过自己身边时,他几乎能感受到对方身上那种“事了拂衣去”的淡定。巨大的震惊过后,一股难以言喻的佩服和惊喜涌上心头。这也太敢了吧!居然用这种方式应对王老师的规定!周景珩坐回座位后,陈星遥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半转过身,眼睛瞪得溜圆,压低了声音却难掩兴奋:“我靠!周景珩!可以啊哥们!你这……你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太绝了吧!”
周景珩闻声,侧过头,对上陈星遥那双因为激动而格外明亮的眼睛。他的表情依旧平淡如水,但若仔细看,会发现他那双深潭般的眸子里,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类似恶作剧成功的微光,仿佛冰川深处悄然跃动的一簇小火苗。他语气平淡地回应,仿佛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规则之内,正常选择。”
陈星遥被这句“正常选择”噎了一下,随即便笑了起来,觉得这位周同学内里绝对是个宝藏,之前那点因为竞赛而产生的微妙较劲心思,彻底被这波天秀操作转化为了浓厚的兴趣和佩服。
后续的自我介绍在王老师更加明确的“引导”下,总算没再出现周景珩式的“行为艺术”,但气氛显然活跃了许多。同学们似乎也放开了些,努力挖掘着自己的闪光点。
全部介绍完毕,王老师做了简短的总结,强调了集体意识和即将开始的军训注意事项,便宣布上午的活动结束,大家可前往食堂用餐。教室里的紧张气氛终于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新环境的好奇和对午餐的期待。陈星遥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四肢,准备和大炜一起去食堂,目光却不自觉地又瞟了一眼后排那个已经拿起书本的沉静身影。
高中生活,果然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意想不到的“惊喜”。而周景珩这个名字,连同那个单臂加油的背影,已经深深地刻印在了开学第一天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