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星珩星遥,职责初定 ...
-
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玻璃窗,在教室内投下斑驳的光影。王老师再次立于讲台,风衣已脱下,只着白衬衫与西装裤,更显干练。“下午我们进行班委的初步竞选。”她言简意赅,拿起粉笔,“有意向的同学请举手,我会将名字和意向职位写在黑板上。要求:阐述自身优势,竞选岗位限二至三个。强调一点,这只是意向征集,最终任命需综合考量。”她目光如炬,扫视全场,“现在开始。”
“话音落处,十余只手臂次第举起,宛若春笋破土。王老师眸光流转,粉笔在黑板上游走,一个个名字在墨绿的天幕上渐次绽放:林薇、赵强、孙悦、李哲......十二个名字错落有致,仿佛一首待写的诗篇。
"现在,请按姓名顺序上台。"王老师退至一旁,将舞台留给青春。
林薇率先起身,步履从容如踏清辉。"我是林薇。"她面向众人,唇角含笑,"三载班长经历,让我深知责任二字的分量。我愿以耐心倾听每个声音,以智慧协调各方,做师生之间的桥梁。我竞选班长,或学习委员。"她的声音如清泉漱石,目光扫过之处,皆是真诚。
赵强大步上前,带着一身阳光的气息。"同学们好!我是赵强。"他声如洪钟,"若论组织活动、凝聚人心,我自认当仁不让。无论是运动会还是文艺汇演,我定能让咱们班的士气如虹。我竞选文体委员,或纪律委员!"他握拳挥动,引来满堂善意的笑声。
孙悦缓步登台,声音温柔却坚定:"我是孙悦。心思细腻是我的特质,经手的事务必求尽善尽美。我愿以细致守护集体,以耐心服务同窗。我竞选生活委员,或学习委员。"
李哲推了推眼镜,言语间透着书卷气:"我是李哲。热爱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擅长构建信息共享的平台。我愿以学识服务集体,以热忱点亮前路。我竞选学习委员,或宣传委员。"
十八个身影依次绽放,十八种风采交相辉映。或激昂如战鼓,或温婉如春雨,或睿智如星辰。陈星遥支颐静观,看着这些鲜活的面孔在讲台上绽放光华,唇角不自觉地扬起笑意。他转着笔,目光掠过那个始终低垂的侧影——周景珩仍沉浸在外文原著的世界里,仿佛这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待最后一位同学躬身致意,王老师方重新站定。"接下来选举课代表。"她轻拍粉笔灰,宣布新规,“请大家将心仪科目写在纸上,限报两科。课代表与班委职务不可兼任。"
教室里响起纸页翻动的细响。陈星遥不假思索地写下"化学"二字。这是他的疆场,他的王国。"还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才能游刃有余。"他搁笔的刹那,不自觉地想到身后那人——数学之于周景珩,大抵如同化学之于自己,是天赋与热情的交汇处。
结果毫无悬念。当"数学课代表,周景珩"、"化学课代表,陈星遥"依次响起,周景珩自书页间抬首,微微颔首;陈星遥则不自觉地挺直脊背,一抹被信任的暖流悄然漫过心田。
晚自习的铃声响彻暮色。。陈星遥雄心勃勃地翻开数学习题,自己荒废了半个暑假的数学。然而,视线扫过那些熟悉的符号与图形时,大脑却像是蒙上了一层薄雾。函数图像仿佛在扭曲,代数式也变得陌生。他握着笔,在草稿纸上划下第一个公式,笔尖却带着几分迟疑。
该死,他在心底暗骂一声,半个暑假沉迷在游戏的世界里,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定理公式,现在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看得见,却抓不真切。一种久违的、面对知识时的生涩感,让他有些烦躁。他原本以为凭借初中的底子和竞赛的思维,高中数学不过是手到擒来,此刻却真切地感受到了生疏带来的阻力。
更让他心神不宁的,是身后那道无形的目光—或者说,是他自己臆想出来的、来自于斜后方的压力。周景珩就坐在那里,那个数学竞赛的顶尖存在。即使不回头,陈星遥仿佛也能感受到对方落笔时的从容,那种对数学领域绝对的掌控感,像一种无声的磁场,弥漫在周围的空气里。
不行,他用力握紧了笔杆,指节微微发白,绝对不能被他比下去!一股不服输的劲儿猛地窜了上来。同样是竞赛生,同样顶着“学霸”的光环进入这个重点班,凭什么他周景珩就能在数学上高不可攀?自己难道要在一开始就认输吗?
这念头像一剂强心针,暂时驱散了脑海中的迷雾。他甩了甩头,将那些关于游戏的记忆强行压下,目光重新聚焦在题目上。拾起来,必须把这些丢掉的东西,一点点捡回来。他开始更加专注地审题,试图唤醒沉睡的记忆,将那些散落的知识碎片重新拼凑。
过程依旧磕绊。一道看似简单的函数题,他需要反复推导;一个本该熟练运用的公式,他要停下来思索片刻。每遇到一个卡顿,他的烦躁就增加一分,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执拗的坚持。他几乎是在跟自己的遗忘,也像是在跟身后那个无形的对手较劲。
时间在笔尖与纸张的摩擦声中悄然流逝。当他终于从与题海的搏斗中暂时抬起头,活动有些发酸的脖颈时,才发现晚自习已接近尾声。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战果”—练习册上,只零零落落地写完了十道题目。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瞬间攫住了他。一晚上,就这么点进度?他懊恼地趴在了桌上,感觉之前的坚持像个笑话。。
"唉......"他瘫向椅背,对着大炜哀叹,"这数学莫非是专为为难我等凡人?鏖战整晚,仅得十题,元气大伤矣......"
大炜投来同病相怜的一瞥,示意他看向后方:"且看那位,便知何为云泥之别。"
陈星遥循迹望去。周景珩案头,厚重的习题册已翻过数页,密密麻麻的演算工整如印,完成的题量足有五页之巨。那人正从容收笔,姿态闲适如刚完成一场书写表演。
陈星遥的瞳孔微微放大。五页?他感觉自己那十道题的成果,在对方这片"墨海"前,渺若尘沙。不愧是屹立顶峰的竞赛天才,思维之迅捷,宛若配备精密演算核心,令我辈望尘莫及。他收回视线,挫败感愈发深重。
军训期间强制住校,陈星遥与周景珩只得暂别家的舒适,融入集体生活。宿舍楼灯火通明,陈星遥抱着寝具找到307室乙间。三室一卫的格局,六个床位井然排列。
他到得较早,同室的大炜和另一位别班男生也已抵达。
"这方寸之地,竟要容纳六条好汉。"大炜一边整理床铺一边调侃,"往后沐浴,怕是要列阵而候了。"
"谁说不是呢。"陈星遥将盆塞至床下,顺口接道,"莫说沐浴排队,只怕我解题的速度尚不及排队之速。一晚上仅得十道数学题,思之令人汗颜......"
话音未落,门口光影微暗,周景珩提着行囊步入。
陈星遥的话语戛然而止,一丝窘迫掠过面颊。怎的又被他听了去!他看着周景珩默然走向靠门的下铺,开始整理,动作依旧从容。宿舍内因这新成员的到来,短暂静默。
陈星遥心下锣鼓喧天。既是同室,总要破冰。他无意识地抄起洗漱盆,低着头向门口走去。心神不属之际,未察觉周景珩也正欲出门。两人在门框处猝然相撞!
"哐当"一声,塑料盆滚落在地。陈星遥踉跄抬头,直直撞进周景珩近在咫尺的眼眸。那双沉静的眼里闪过一丝微讶,旋即复归平静。
“抱歉!"陈星急忙俯身拾盆,颊边发热。
"没事。"周景珩的声音依旧清淡。
陈星遥拾盆站定,望向对方,唇瓣微启却语塞。周景珩静立原地,未有离去之意。一种微妙而滞涩的静默,在宿舍门口无声蔓延。窗外是陌生的集体喧嚷,门内是刚刚启幕的、注定波澜暗生的室友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