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制作简易急救包,应对突发状况 ...

  •   清晨的阳光洒满仁心堂的庭院,悄然驱散了昨日雨后的湿润气息。林薇刚将晾晒好的草药分类装罐,便见春桃蹦蹦跳跳地从门外进来,手里提着一个布包,脸上洋溢着兴奋:“林薇姐,你看!这是陈大哥托人送来的!”
      林薇放下手中的陶罐,走上前打开布包,里面是一捆新鲜的艾草和一张纸条。纸条上的字迹虽略显潦草,却透着真诚:“多谢仁心堂救命之恩,此艾草采自青龙山向阳处,可驱寒除湿,聊表心意。陈默”
      “陈大哥真是有心了,” 林薇将艾草取出,放在鼻尖轻嗅,清新的草木香气扑面而来,“这艾草品质极佳,用来做艾灸、煮水泡脚都很好,还能入药治疗风寒湿痹。”
      苏景从里屋走出来,看到艾草也笑着点头:“陈默这孩子懂得感恩,是个好孩子。不过咱们行医之人,救死扶伤本是分内之事,不必太过记挂回报。倒是这艾草提醒了我,最近秋雨连绵,城郊常有百姓因淋雨、受凉引发急症,偶尔还有猎户在山中受伤。咱们医馆虽能诊治,但若遇到突发状况,没有便携的急救物品,恐怕会延误时机。”
      林薇心中一动,苏景的话恰好与她的想法不谋而合。在现代社会,急救包是家庭、医疗机构的必备物品,内含止血、消毒、包扎的药品和工具,能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而在大唐,医疗条件有限,百姓遇到突发伤病,往往需长途跋涉才能到医馆就诊,很多时候正是因为缺少及时的急救处理,导致病情加重。
      “师父,我有个想法,” 林薇眼中闪过一丝灵光,“我们可以制作一些简易的急救包,里面放置常用的急救药品和工具。这样既能放在医馆备用,也能分发给村里的猎户和赶路的商贩,让他们在遇到突发状况时能及时处理,等情况稳定后再到医馆就诊。”
      苏景闻言,眼中露出好奇之色:“急救包?这倒是个新颖的法子,你详细说说,里面都该放些什么?”
      林薇走到桌前,拿起纸笔,一边画一边解释:“急救包的核心在于‘应急’,要能应对最常见的突发状况,比如外伤出血、烫伤、风寒急症、蚊虫叮咬等。首先,需要止血的物品,比如干净的纱布、棉布,我们可以将纱布剪成不同大小,用之前制作的酒精消毒后晾干,这样能防止伤口感染;其次,需要治疗外伤的药材,比如三七粉,能活血化瘀、止血定痛,还有蒲公英、马齿苋,捣烂后能清热解毒,治疗疮疡肿毒;另外,还要准备一些缓解疼痛、散寒的药材,比如生姜片、艾草团,遇到风寒头痛、关节疼痛时,热敷能缓解症状;最后,再放一把小剪刀、一卷棉布条,方便处理伤口、包扎。”
      春桃凑过来看着图纸,兴奋地说道:“林薇姐,这个急救包也太实用了!上次赵家村的李猎户在山里被野猪咬伤,就是因为没有及时止血,等到医馆时已经失血过多。要是当时他有这个急救包,就能先止血,情况也不会那么危险了。”
      张婶也走过来说道:“是啊,咱们城郊常有赶路的商贩,有时候遇到大雨、冰雹,容易着凉、受伤。要是能给他们发个急救包,也能帮他们不少忙。只是咱们医馆的药材和布料有限,制作急救包会不会太耗费物资?”
      林薇微笑着说道:“张婶,您放心,咱们制作的简易急救包不需要太复杂,尽量利用现有物资。比如,纱布可以用医馆剩下的边角料制作,三七粉、蒲公英这些药材都是咱们自己采摘的,成本非常低。而且,咱们不必一次性做太多,先做十几个试试看效果,如果大家觉得好用,以后再逐步增加。”
      苏景点头称赞道:“这个想法非常不错,既实用又经济,还能体现咱们仁心堂的诚意。林薇,你经验丰富,这件事就交给你负责,春桃、张婶协助你,有什么需要随时告诉我。”
      接下来的几天,仁心堂里一片忙碌景象。大家分工明确,开始制作简易急救包。林薇负责规划急救包的内容和制作消毒纱布,春桃负责采摘并清洗蒲公英、马齿苋等草药,张婶则负责将药材烘干并研磨成粉,苏景则在空闲时帮忙裁剪棉布和缝制急救包的布袋子。
      在制作消毒纱布时,林薇特别叮嘱春桃:“一定要用酒精彻底浸泡纱布,每个角落都不能遗漏,然后放在阳光下晾干,这样才能有效杀灭细菌,防止伤口感染。如果遇到阴雨天,就用炭火烘干,千万不能让纱布受潮。”
      春桃认真地将这些要点记在心里,一边浸泡纱布一边问道:“林薇姐,你怎么知道这么多消毒的方法?这些都是你那个时代的知识吗?”
      林薇笑着点头:“没错,在现代医疗中,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许多疾病都是由伤口感染引起的,只要做好消毒工作,就能显著降低感染的风险。以后你在处理伤口时,务必先用酒精消毒双手和工具,再为病患处理伤口。”
      在制作三七粉时,张婶显得有些为难:“林薇姑娘,这三七质地坚硬,研磨成粉实在太费劲了。咱们只有这一个石臼,恐怕要磨到什么时候啊?”
      林薇思索片刻,说道:“张婶,我们可以先将三七放在锅里用文火炒一下,炒至三七变软,这样研磨起来就会容易得多。而且,炒过的三七粉药效更温和,更容易被吸收,特别适合急救时使用。”
      张婶按照林薇的方法试了一下,果然,炒过的三七很快就研磨成了细粉。她欣喜地说:“还是林薇姑娘有办法!这样一来,咱们很快就能磨出足够的三七粉了。”
      苏景则发挥自己的针线活技巧,将棉布缝制成一个个小巧的布袋子,袋子上还绣有“仁心堂”三个字和简单的草药图案,既美观又实用。“这样大家看到袋子上的字,就知道是咱们仁心堂的急救包,用着也放心。”苏景笑着说道。
      经过三天的忙碌,十五个简易急救包终于制作完成。每个急救包内都包含:消毒纱布五块(大小不一)、棉布条一卷、三七粉一小包、蒲公英干品一小包、生姜片五片、艾草团三个、小剪刀一把,以及一张纸条,上面详细写着每种物品的用法用量,例如“伤口出血时,先用纱布按压止血,再撒上三七粉,用棉布条包扎”“风寒头痛时,将生姜片、艾草团热敷额头,缓解疼痛”。
      林薇将急救包整齐地摆放在桌上,望着这些凝聚着大家心血的成果,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师父,现在我们可以将这些急救包分发给需要的人了。首先,给赵家村的猎户们送五个,他们常年在山里打猎,容易受伤;然后,给城郊的驿站送五个,那里常有赶路的商贩,用得上;最后,留五个在医馆备用,以应对突发状况。”
      苏景点了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春桃,你去通知赵虎,让他来医馆取急救包,顺便告诉他村里的猎户如何使用急救包;林薇,你和我一起去驿站,把急救包交给驿站的掌柜,并详细说明用法。”
      吃过早饭,赵虎便匆匆来到医馆。看到桌上的急救包,他眼中闪过惊喜:“苏大夫,林姑娘,这就是你们说的急救包?看起来真精致,里面的东西也实在太实用了!上次我在山里被毒蛇咬伤,如果当时有这个急救包,就能先处理伤口,也不会差点丧命。”
      林薇拿起一个急救包,递给赵虎,耐心讲解道:“赵大哥,这个急救包里的三七粉可以止血,蒲公英能清热解毒。如果被毒蛇咬伤,先用水冲洗伤口,挤出毒液,然后用蒲公英捣烂敷在伤口上,再用纱布包扎,尽快到医馆就诊。还有这个艾草团,遇到风寒感冒时,热敷穴位能缓解症状。”
      赵虎认真聆听,边记边说:“我都记住了,回去后我会把这些用法告诉村里的每一个猎户,让他们都学会使用急救包。真是太感谢你们了,仁心堂总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
      送走赵虎后,苏景和林薇带着五个急救包来到城郊的驿站。驿站的掌柜是个中年男子,常年与赶路的商贩打交道,深知突发状况的危险。当他听说急救包的用途后,连忙接过急救包,感激地说:“苏大夫,林姑娘,你们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咱们驿站每天都有许多商贩经过,遇到大雨、生病是常有的事,有了这个急救包,就能帮他们大忙。我这就把急救包放在驿站的显眼位置,再写个告示,告诉大家如何使用。”
      苏景微笑着回应:“掌柜的客气了,咱们都是为了方便百姓。如果急救包用完了,随时来仁心堂取,我们会定期制作补充。”
      从驿站回来的路上,林薇看到几个赶路的商贩正在路边休息,其中一个商贩的手被烫伤,红肿一片,疼得龇牙咧嘴。林薇立刻走上前,从随身携带的急救包里拿出蒲公英干品和纱布,对商贩说:“大哥,你这是烫伤了吧?我来帮你处理一下。”
      商贩惊讶地看着林薇:“姑娘,你还会处理烫伤?我这是刚才煮水时不小心烫到的,疼得厉害,正想找医馆呢。”
      林薇一边将蒲公英干品用温水泡软,一边解释道:“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烫伤非常有效。你先忍一忍,我将泡软的蒲公英敷在烫伤处,再用纱布包扎,这样可以缓解疼痛,防止感染。”
      她小心翼翼地将蒲公英敷在商贩的烫伤处,并用纱布轻轻包扎好。没过多久,商贩便感觉疼痛明显缓解,他感激地说:“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你这方法真管用,比我之前用的冷水敷好多了。这是什么药材啊?”
      “这是蒲公英,一种很常见的草药。”林薇笑着递给他一个急救包,“这个急救包你拿着,里面有详细的用法说明,以后遇到外伤、烫伤都能派上用场。等你到了前面的城镇,再找医馆好好处理一下伤口。”
      商贩接过急救包,连连道谢:“姑娘真是好人!我记住你了,以后要是再到这附近,一定去仁心堂道谢!”
      苏景目睹这一幕,眼中满是欣慰:“林薇,你看,这就是急救包的意义所在。有时候,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解别人的燃眉之急,甚至能挽救一条生命。”
      林薇点头,心中感慨万千:“是啊,师父。在现代,急救知识和急救物品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拥有的,因为你不知道意外何时会发生。我希望以后我们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救知识,拥有急救包,让大家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不再手足无措。”
      回到医馆后,林薇将急救包的用法和注意事项整理成一份详细的说明书,张贴在医馆的墙上,方便病患查看和学习。春桃还主动提出,要去村里为老人、孩子讲解急救知识,教他们如何使用急救包。
      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百姓来医馆询问急救包的相关事宜,还有猎户、商贩反馈,急救包帮了他们大忙。赵家村的李猎户在山里砍柴时,不慎被斧头划伤腿部,他用急救包里的纱布和三七粉及时止血,等到医馆时,伤口已不再出血,恢复得很快;城郊的王商贩在赶路时遇到大雨,着凉后头痛欲裂,他用急救包里的生姜片、艾草团热敷额头,症状迅速缓解。
      这些反馈让林薇和苏景都感到非常高兴,他们决定扩大急救包的制作规模,不仅要分发给城郊的百姓,还要送到更远的村子里。为了节省物资,林薇还想出了一个办法——教百姓自己制作简易急救包,告诉他们哪些草药可以止血、哪些可以清热解毒,让他们利用身边的物资制作急救包,这样既能节省医馆的成本,也能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
      一天下午,林薇和春桃来到赵家村,召集村民教授他们制作急救包。林薇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大家注意,这个纱布可以用家里的旧棉布清洗消毒后制作,蒲公英和马齿苋在路边随处可见,晒干后即可使用。急救包无需过于复杂,只需能应对常见的突发状况即可。比如,遇到蚊虫叮咬,将蒲公英捣烂敷在患处,便能缓解瘙痒;若遇到轻微烫伤,先用冷水冲洗,再敷上马齿苋,就能减轻疼痛。”
      村民们专注地学习,不时提出疑问,林薇都耐心地一一解答。赵虎的妹妹赵丫丫拿着自己制作的小急救包,兴奋地说:“林薇姐,我学会了!以后我上山采蘑菇,就能带着这个急救包,要是被虫子咬了,就能自己处理了!”
      林薇笑着摸了摸丫丫的头:“丫丫真聪明!以后不仅你自己能用,还能教其他小伙伴,让大家都学会保护自己。”
      夕阳西下时,林薇和春桃才离开赵家村。路上,春桃看着手里村民们送的新鲜蔬菜和鸡蛋,笑着说:“林薇姐,你看,咱们教大家制作急救包,不仅帮了他们,还收获了这么多心意,真是太值了!”
      林薇望着远处的炊烟,心中满是温暖:“是啊,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咱们制作急救包,不仅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更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温暖,让‘仁心’传递下去。以后,咱们还要想出更多实用的方法,帮助更多的人,让仁心堂成为大家最信任的依靠。”
      回到医馆时,苏景已经准备好了晚饭,桌上还放着一个新制作的急救包。“林薇,你看,我在急救包里加了一些薄荷脑,夏天快到了,蚊虫多,薄荷脑能清凉止痒,很实用。” 苏景笑着说道。
      林薇拿起急救包,打开一看,里面除了之前的物品,还多了一小包淡绿色的粉末,散发着清新的薄荷香。“师父,您这个想法太好了!薄荷脑不仅能止痒,还能提神醒脑,赶路的商贩、打猎的猎户用着正合适。”
      晚饭时分,大家围坐在一起,边享用美食边热议急救包的改进方案。春桃提议在急救包中加入晒干的橘子皮,以缓解晕车和恶心;张婶则建议加入艾叶灰,因其出色的止血效果;苏景认为应将急救包设计得更小巧,以便于携带。
      目睹众人热情洋溢的讨论,林薇心中涌动着希望。她深知,制作急救包仅是起点,未来她还将引入更多现代医学知识与急救技能,与大唐的医术相融合,惠及更多民众。她轻轻抚弄胸前的青铜簪子,仿佛见到现代的亲友,他们必定也期望她在此时代安居乐业,以己之长助人,实现自我价值。
      夜幕渐垂,仁心堂的灯火依旧通明。林薇端坐桌前,梳理着今日教授百姓制作急救包的笔记,预备明日将其编撰成册,广为分发。她明白,前路虽长,但有苏景、春桃、张婶的相伴,只要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便无难不克。仁心堂定将日益精进,成为长安城中最为温馨、实用的医馆,为更多百姓带去健康与希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