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药膳获好评,尝试推广受欢迎 ...

  •   夏末的晨光透过仁心堂的窗棂,洒在前堂的八仙桌上。桌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三碗药膳——百合小米粥热气腾腾,艾草糕裹着油纸,蒲公英煎蛋金黄诱人。几位病患围坐在桌前,边品尝边赞不绝口,不时向林薇询问做法,庭院里洋溢着热闹的交谈声。
      “林姑娘,这百合小米粥我家老婆子肯定喜欢!她总说脾胃虚弱,吃不下东西,这粥软糯香甜,正好适合她。”一位老汉捧着粥碗,笑得满脸皱纹。旁边一位妇人则拿着艾草糕,连连点头:“这糕比我在家做的好吃多了,不粘牙还带着艾草的清香,我家闺女刚才还吵着要再吃一块呢!”
      林薇微笑着递过一张写满药膳做法的纸:“大爷、大婶,这上面详细记录了每种药膳的食材、步骤和适用人群,你们拿回去照着做就行。要是有不清楚的地方,随时来医馆问我。”
      自三天前推出药膳试吃以来,仁心堂的药膳迅速成为病患们的“心头好”。每天清晨,春桃刚将药膳摆上桌,便被病患们一抢而空。更有不少人特意提前来到医馆,只为品尝一口新鲜的药膳。苏景目睹此景,对林薇说道:“药膳广受欢迎固然可喜,但我们不能仅限于在医馆内提供,应设法推广出去,让更多百姓受益。”
      林薇心中早有筹谋:“师父,我打算分三步实施。首先,针对不同人群定制药膳方案,例如为老人准备健脾养胃的山药莲子粥,为孩子制作补锌的南瓜饼,为产妇熬制补气血的红枣枸杞乌鸡汤;其次,前往城郊村落教授百姓制作药膳,毕竟许多人难以每日往返医馆;最后,与镇上的酒楼、粮铺合作,委托他们代售药膳食材包,以便百姓便捷购买。”
      苏景闻言点头赞同,随即进行分工:春桃负责统计病患需求,整理针对不同人群的药膳清单;张婶负责准备药膳食材包,将常用食材按比例分装;林薇与苏景则负责前往村落教学及联系合作商铺。
      次日清晨,林薇与春桃背着装满食材包和宣传单的竹篮,先行前往最近的赵家村。村口的老槐树下早已聚集了众多村民,其中大多是之前义诊时结识的熟面孔。见到林薇,众人纷纷围拢过来:“林姑娘,你们是来教我们制作药膳的吗?我家孙儿总挑食,正想学学如何让他多吃些饭!”
      林薇微笑着取出食材包,打开其中一个展示道:“大家请看,这是‘儿童营养食材包’,内含南瓜粉、小米和红枣,适合制作南瓜饼,口感香甜软糯,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我现在就为大家演示制作方法,请大家仔细观察每个步骤。”
      她先将南瓜粉和小米粉按2:1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温水揉成面团,随后将面团分成小块,擀成饼状,放入平底锅中用小火煎制。金黄诱人的南瓜饼刚一出锅,便被一旁的孩子们争相品尝。一个小男孩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赞叹道:“真好吃!比妈妈做的饼还要甜!”
      村民们看得跃跃欲试,林薇便让春桃分发食材包,自己则逐个指导。赵虎的妻子学着做了一块南瓜饼,递给赵虎:“你尝尝,是不是比我平时做的好吃?”赵虎咬了一口,连连点头:“又甜又软,咱们家丫丫肯定爱吃。林姑娘,这食材包多少钱一份?我们多买几份回去。”
      “食材包按成本价卖给大家,一份只要两文钱。”林薇说道,“里面的食材都是按比例配好的,回家直接做就行,省得大家自己称重。”村民们听了,纷纷掏钱购买,不一会儿,带来的五十份食材包就卖光了。
      从赵家村回来后,林薇又去了镇上的“福来酒楼”。掌柜的是个精明的中年男子,听说林薇想合作代售药膳食材包,起初有些犹豫:“林姑娘,不是我不相信你,只是这药膳食材包从未卖过,要是没人买,我这不就亏了?”
      林薇早有准备,拿出提前熬制的红枣枸杞乌鸡汤和山药莲子粥,说道:“掌柜的,您先尝尝这药膳。红枣枸杞乌鸡汤能补气血,特别适合秋冬饮用;山药莲子粥则健脾养胃,老人和孩子都适宜食用。我们可以先试合作半个月,我给您让利三成,如果销售情况良好,咱们再考虑长期合作。”
      掌柜的尝了一口乌鸡汤,浓郁的香气在口中弥漫,不禁赞叹道:“这汤确实美味!好,我就信你一次,先拿一百份食材包,放在酒楼柜台代售。要是反响不错,我再多进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和团队忙得不可开交。春桃每日统计食材包订单,张婶从早到晚忙着分装食材,苏景则前往其他村落进行教学,林薇则负责去合作商铺补货,偶尔还要返回医馆为病患解答药膳相关的疑问。尽管忙碌,但看到药膳推广逐渐取得成效,大家个个干劲十足。
      一周后,福来酒楼的掌柜特意找到林薇,脸上洋溢着笑容:“林姑娘,你这食材包真是热销!短短一周就售罄了一百份,还有许多客人询问何时补货。这次我想再进两百份,并且增加几种药膳,比如你之前提到的薄荷绿豆汤,天热时肯定受欢迎。”
      林薇心中一喜,立刻应允:“没问题!我这就安排张婶准备,明天一早就给您送过去。另外,我还研发了新的‘清热解暑食材包’,内含薄荷、绿豆、甘草,煮水饮用,既降温又解渴,非常适合夏天。”
      与此同时,林薇在村落教学的效果也日渐显现。李家庄的李老汉专程来医馆致谢:“林姑娘,多亏了你传授的山药莲子粥,我家老婆子现在饭量增加了,精神也好了许多!我还把做法教给了村里的其他老人,大家都非常感谢你!”
      随着药膳的推广范围日益扩大,仁心堂的声誉也随之鹊起。不仅城郊的百姓对仁心堂的药膳耳熟能详,甚至连长安城内的一些显赫大户也纷纷派人前来购置食材包。某日午后,一位身着华丽绸缎的管家踏入医馆,递上一张精美的帖子:“林姑娘,我家夫人听闻仁心堂的药膳技艺精湛,特此邀请您前往府中指导药膳制作,不知您能否拨冗前来?”
      林薇接过帖子,目光落在“靖安侯府”四个大字上,心中不禁一惊——靖安侯乃是长安城内声名显赫的贵族,未曾想竟也对仁心堂的药膳有所耳闻。她与苏景商议后,便应允了管家的邀请,决定次日前往侯府指导。
      翌日清晨,林薇随管家抵达靖安侯府。只见侯府庭院宽阔,假山流水,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气派远胜医馆。侯夫人是一位温婉端庄的中年女子,见到林薇,立刻热情地迎上前去:“林姑娘,久仰您的大名,听说您不仅医术高超,还擅长制作养生药膳,今日特意请您前来指导。”
      林薇微笑着说道:“夫人客气了,我只是略懂一些药膳的做法,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她随即取出带来的食材包,开始教侯夫人制作红枣枸杞乌鸡汤和百合小米粥。侯夫人学习得极为认真,不时提出问题,林薇均耐心地一一解答。
      药膳完成后,侯夫人品尝了一口,满意地赞道:“这药膳果然名不虚传!比府中厨子做得更美味,且更具养生功效。林姑娘,往后我想长期从仁心堂订购药膳食材包,不知你是否愿意?”
      林薇点头应允:“当然愿意,夫人请放心,我们会确保食材的新鲜与品质。”
      从侯府归来,林薇心中感慨良多。她未曾料到,最初仅为病患制作滋补食物的念头,如今竟能推广至侯府,惠及更多人。苏景望着她兴奋的神情,含笑说道:“药膳推广成功,不仅能造福更多百姓,也能为医馆增添一些收入,日后我们便能帮助更多生活困苦之人了。”
      傍晚时分,林薇静坐于庭院之中,目光落在屋顶那片薄荷与艾草之上,内心涌动着无限希望。她回想起初至盛唐时的那份迷茫,如今在仁心堂,不仅找到了自我价值,更凭借药膳之术惠及众多病患。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她深信,只要秉持“医者仁心”的信念,与团队同心协力,仁心堂的药膳定能精益求精,助更多百姓摆脱疾苦,拥抱健康生活。
      春桃手捧一碗刚熬制的薄荷绿豆汤,款步走来,递给林薇:“林薇姐,快喝些汤降降温。适才福来酒楼的掌柜又遣人来预订食材包了,咱们的药膳愈发受到青睐!”
      林薇接过汤碗,轻啜一口,薄荷的清凉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她微笑着说道:“这仅是起点,日后我们还需研发更多新款药膳,依据季节与人群需求不断改良,使仁心堂的药膳成为长安一绝,让更多人领悟‘药食同源’的智慧,以食养身,守护健康。”
      夕阳缓缓西沉,金色的余晖洒满仁心堂的庭院,映照出众人满怀希望的面容。林薇心中明了,药膳的推广不过是仁心堂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未来尚有诸多重任在肩。然而,只要有苏景、春桃、张婶这样的挚友相伴,有百姓的信赖与支持,仁心堂必将在养生治病的征途上砥砺前行,为更多的人们带去健康与幸福。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