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扎根 ...

  •   肯尼亚考察比预想中艰难。团队抵达内罗毕的第一天,就遇到了难题:当地的公路基础设施薄弱,从牛油果种植园到港口的车程需要8小时,普通货车根本无法保证生鲜的新鲜度。林舟和沈亦臻跟着当地向导去种植园,车子在颠簸的土路上行驶,沿途看到的景象让他们心里沉甸甸的——低矮的土房、裸露的土地,还有孩子们追着车子跑,眼神里满是好奇。

      种植园主卡玛是个五十多岁的黑人大叔,他带着两人走进果园,指着挂满枝头的牛油果说:“这些牛油果成熟后,如果一周内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去年我就眼睁睁看着500公斤牛油果坏掉,心疼得睡不着觉。”林舟蹲下来,捡起一个掉落的牛油果,表皮还很光滑,只是因为没及时运输,已经开始变软。“我们可以在这里建一个小型预冷仓库,”他抬头对卡玛说,“牛油果采摘后先在仓库里降温保鲜,再用冷藏车运到港口,这样能把损耗率降到10%以内。”沈亦臻补充道:“我们还可以帮你们培训当地员工,教他们如何操作冷链设备,以后这个仓库就能交给你们自己管理。”

      卡玛听了,激动地握住他们的手:“太感谢你们了!如果真能这样,我们种植园的农户就再也不用愁销路了。”接下来的三个月,团队在肯尼亚忙碌起来:联系国内的冷链设备厂商,协调运输事宜;招聘当地员工,开展技术培训;和内罗毕的港口协商,开通生鲜快速通关通道。林舟和沈亦臻轮流在肯尼亚和国内之间奔波,有时刚从内罗毕的种植园回到上海,第二天就要去总部汇报项目进展。

      有一次,林舟在肯尼亚得了疟疾,高烧到39度,沈亦臻放下手里的工作,连夜从上海飞到内罗毕。当他推开医院病房的门时,看到林舟躺在床上,脸色苍白,却还在拿着平板电脑核对仓库的建设进度。“别再工作了,好好休息。”沈亦臻把平板电脑收起来,坐在床边,用湿毛巾帮他擦额头。林舟虚弱地笑了笑:“我没事,就是担心仓库的工期赶不上牛油果的采摘季。”沈亦臻握住他的手,语气坚定:“放心,有我在,不会耽误的。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等你好了,我们一起去看仓库建成的样子。”

      三个月后,肯尼亚的预冷仓库顺利完工。牛油果采摘那天,卡玛带着当地农户来到仓库,看着新鲜的牛油果被送进预冷设备,大家都欢呼起来。林舟和沈亦臻站在仓库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满是成就感。卡玛走过来,递给他们两个包装好的牛油果:“这是第一批用你们的仓库处理的牛油果,明天就会装船运往中国,你们一定要尝尝。”

      回到上海后,两人收到了卡玛发来的照片:集装箱里装满了牛油果,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装车。照片的最后一张,是卡玛和农户们站在仓库前的合影,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容。林舟把照片存进手机,对沈亦臻说:“你看,我们真的做到了。”沈亦臻从身后抱住他,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是我们一起做到的。以后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一起,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