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晴日与微澜 ...


  •   临海市之后的日子,像是被浸泡在温吞的蜜水里,缓慢、黏稠,且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甜。

      秋天的寒意渐渐深了,阳光却变得格外慷慨,金灿灿地铺满阳光孤儿院的院子,将老槐树早已稀疏的叶子照得几乎透明。

      周末午后,温辞支起了画架,对着院子里那棵姿态嶙峋的老槐树写生。祝岁安就坐在他旁边不远处的石凳上,膝头摊着一本厚厚的外文医学专著。他看得专注,偶尔会用指尖轻轻点着书页上的某个术语,若有所思。

      空气中只有铅笔在画纸上摩擦的“沙沙”声,和书页被小心翻动的轻响。

      温辞画几笔,就会偷偷侧过头,看一眼祝岁安。阳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他低垂的睫毛上跳跃,投下小扇子般的阴影。他的侧脸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格外清晰柔和,鼻梁高挺,唇色很淡,总是微微抿着,带着一种天生的认真。

      看着看着,温辞的心思就有些飘忽,笔下槐树的枝干不知不觉间,竟带上了几分祝岁安侧影的清隽弧度。他脸一热,赶紧用橡皮擦掉,重新勾勒。

      “这里,”祝岁安不知何时抬起了头,目光落在他的画纸上,声音平稳,“光影的界限,可以更硬朗一些。”

      他起身走过来,没有碰他的笔,只是用手指虚虚地在他画纸上点了几个位置:“树皮的质感,靠线条的顿挫。这里,阴影再加深一度。”

      他的气息很近,带着干净的皂角香和书本的墨香,将温辞若有若无地笼罩着。温辞屏住呼吸,顺着他的指点修改,心里那点因为走神而产生的慌乱,奇异地被这种专业的指导抚平了。

      “岁安哥哥,你还懂画画啊?”
      “不懂。”祝岁安回答得干脆,视线回到他的书上,“只看过一些解剖图谱和建筑结构图。道理相通,都是结构和光影。”

      温辞:“……” 好吧,这很岁安哥哥。

      但这种跨越领域的“指导”,却让温辞觉得无比新奇和……开心。仿佛他的世界和岁安哥哥的世界,又有一个小小的角落,微妙地重叠在了一起。

      天气越来越冷,祝岁安那件校服外套,几乎成了温辞的常备物品。有时候早上起晚了忘记穿自己的,祝岁安总会默不作声地把自己那件递给他。久而久之,温辞甚至觉得,这件带着祝岁安气息、尺码明显大一圈的外套,比他自己那件更让他有安全感。

      课间操时,他穿着这件“标志性”的外套,袖子挽了好几道,显得有点滑稽,却也无人再来调侃。大家都心照不宣,这是祝岁安罩着的人。

      有一次,外套不小心被前排同学的水笔划了一道墨痕。温辞懊恼了半天,中午休息时,偷偷跑到水房,用湿纸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祝岁安找到他时,就看到他正对着那道淡淡的痕迹较劲。

      “别弄了。”祝岁安拿过外套,看了看,“洗不掉就算了。”
      “可是……”温辞有些心疼。
      “一件衣服而已。”祝岁安语气平淡,把外套重新披在他肩上,“穿着,别感冒。”

      那一刻,温辞忽然觉得,这件外套就像是一个护身符,上面的每一道痕迹,仿佛都记录着一段被守护的时光。那道洗不掉的墨痕,也因此变得特别起来。

      当然,并非所有日常都阳光普照。
      偶尔,在放学的人流中,温辞会感觉到一道不怀好意的视线,黏在背上,阴冷如蛇。他猛地回头,有时会看到张鹏和几个吊儿郎当的社会青年聚在校门对面的小巷口,朝他这边张望,见他看过来,又立刻别开脸,或者发出意味不明的哄笑。

      每当这时,温辞的心会下意识地一紧,但他没有表现出来。他只是更紧地跟在祝岁安身边,或者主动拉起他的手,快速穿过人群。

      祝岁安显然也察觉到了。他没有说什么,但握着车把的手会收紧,眼神会比平时更锐利地扫视周围。他开始更坚持地送温辞到教室楼下,甚至课间也会发条短信问他“在哪儿”。

      这种无声的警惕,像一层薄薄的蛛网,笼罩在平静的日常之下。温辞知道,那场冲突的余波并未平息,它只是潜入了水底,等待着某个时机,再次翻涌而上。

      但此刻,阳光正好,岁月仿佛被拉得很长。他珍惜着每一天能和岁安哥哥并肩走在梧桐树下、能闻到书本和颜料混合气息、能感受到那份沉默却强大的守护的日子。

      他天真地希望,这样的日子,可以再久一点,再久一点。却不知道,水面下的暗流,已经蓄势待发,即将冲破这短暂的平静。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