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心跳的画境 ...
-
会议结束后,李然和小雨他们一起收拾好设备返回咖啡店。
整个下午,李然都处于一种微妙的、漂浮在云端般的期待感中。他提前一小时结束了店里的工作,回到公寓,换上了一身更为轻松舒适的米白色亚麻衬衫和卡其色长裤。
五点半,他准时踏入宋氏大厦那安静而略显冷峻的地下停车场。刚走出电梯,目光便精准地捕捉到了那个倚在一辆线条流畅、气场沉稳的黑色豪华轿车前的挺拔身影。
宋木新已经换下了白天的正式西装,穿着一件质感极佳的深色牛仔裤和一件简约的灰色羊绒混纺T恤,随意的装扮却丝毫未减他与生俱来的矜贵气度,反而让他看起来年轻了许多,少了几分商场的凌厉,多了几分闲适的优雅。
“很准时。”宋木新为他拉开副驾驶的车门,动作自然流畅,带着一种天生的绅士风度。
“守时是基本的职业素养。”李然坐进车内,一股清冽而熟悉的雪松木质香气淡淡萦绕在鼻尖,与宋木新身上的气息同源,仿佛将他温柔地包裹。
车子平稳地驶出停车场,融入傍晚时分川流不息的车河。宋木新掌控方向盘的方式,与他处理商业事务如出一辙——果断、稳健,每一个变道、加速都带着精准的计算和从容不迫的掌控力,给人一种绝对的安全感。
“我们这是要去哪里?”李然按捺不住好奇心,侧头问道。
“一个私人美术馆。”宋木新目视前方,语气平淡地抛出一个信息,“今晚那里有一个不对外公开的小型展览,我想,那里的氛围和展品,应该会合你的口味。”
李然的心微微一动。他确实从小就对艺术抱有浓厚的兴趣,若非身体原因限制,他或许会选择一条与艺术更近的道路。宋木新竟然连他这份鲜少与人言说的偏好都留意到了。
美术馆隐匿在城市历史悠久的老街区,是一栋经过精心修复与改造的石库门建筑,外表低调,内里却别有洞天。
宋木新将车径直驶入标有“专属”字样的停车位,然后带着李然从一扇不起眼的侧门进入。馆内光线柔和,温度适宜,古老的砖墙与现代的展陈设计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隔绝尘嚣的静谧与典雅。
“宋先生,晚上好。”一位身着素雅旗袍、气质雍容的中年女士迎上前来,笑容温婉,“一切都已按照您的要求准备妥当。”
宋木新微微颔首,态度是惯有的淡然却不容忽视:“辛苦了,张馆长。”他侧身,将李然引入对话,“这位是李然。”
张馆长友善地向李然微笑致意:“李先生,欢迎您的到来。请随意参观,今晚整个场馆,只为二位开放。”
李然惊讶地看向宋木新,眼中满是不可置信:“只为我们……开放?”
“我暂时借用了这个空间一个晚上。”宋木新轻描淡写地解释,仿佛这只是一件如同预订餐厅座位般寻常的小事,但其背后所代表的财力、人脉与掌控力,却无声地彰显着他所处的世界。
张馆长悄然退去后,偌大的展厅里只剩下他们两人。这是一个以“新生”为主题的当代水墨画展,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幅都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与深刻的哲思。李然很快被一幅题为《涅槃》的作品深深吸引——画面上,焦黑的土地与断裂的残骸之中,一株看似柔弱却筋骨铮铮的新绿破土而出,枝叶间流淌着金色的、充满希望的光晕。
“这幅画……”李然驻足,轻声低语,“让我想起了刚做完手术醒来的时候。在彻底的虚弱与破碎感中,却能清晰地感知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想要紧紧抓住生命的渴望。”
宋木新安静地站在他身侧,目光同样凝视着画作,声音低沉而富有共鸣:“毁灭与重生,本就是宇宙间最永恒的循环。如同枫树,深秋时凋零殆尽,看似终结,实则是在积蓄力量,等待下一次更绚烂的勃发。”
他们缓步穿行在静谧的展厅里,偶尔在某一幅作品前停留,交换着彼此的看法与感受。李然惊讶地发现,宋木新对艺术并非附庸风雅,他有着极其敏锐的直觉和深刻的洞察力,他的评论往往简洁犀利,却能直指作品的核心灵魂。
参观结束后,张馆长亲自引领他们穿过一道回廊,来到一个隐藏在建筑内部的、别有洞天的中式庭院。庭院中央,一张铺设着白色桌布的小餐桌在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温馨精致,银质餐具熠熠生辉。
“这……也是安排的一部分?”李然再次被这精心准备的场面所触动。
宋木新极为绅士地为他拉开座椅,动作优雅:“我希望,我们第一次正式的约会,能留下足够深刻的记忆。”
晚餐是精致的法式料理,每一道菜都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味道更是层次分明,令人回味。随着夜色渐浓,庭院四周的仿古灯笼次第亮起,柔和的光线在青石板和水面上跳跃,营造出如梦似幻的浪漫氛围。
“今天在会议上看到的你,”李然斟酌着词句,小心地开启这个话题,“感觉……很不一样。比平时更加严肃,也更有……距离感。”
宋木新放下手中的刀叉,拿起餐巾轻轻擦拭嘴角,目光认真地回望李然:“那是我在工作状态下必须佩戴的面具。在那个世界里,过分的温和与情感流露,往往会被误解为优柔寡断或可趁之机。”
“那么,哪一个才是更真实的你?”李然追问,他想了解这个男人的全部。
“都是我。”宋木新思考了片刻,给出了一个辩证的答案,“就像钻石拥有不同的切面,每一面都真实存在,共同构成它的完整。只是……”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深沉而专注,“与你在一起的这个切面,可能……是其中最不设防,也最接近内核的一个。”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李然心中漾开层层涟漪。他放下酒杯,鼓起勇气,问出了那个他一直想知道的问题:“能告诉我……更多关于你的事情吗?不是宋总,而是宋木新。比如……你真正喜欢什么,讨厌什么,有过什么样平凡却真实的梦想?”
宋木新的唇角牵起一个极淡的弧度,眼神因回忆而显得柔和:“我很高兴你会问这些。”他顿了顿,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我更喜欢雨天的宁静,胜过晴日的喧嚣;闲暇时会弹钢琴,虽然这些年能静心练习的时候不多。年少时,我一度痴迷建筑,梦想着设计能够历经时光的居所……”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怅然:“说来有趣,我其实有些恐高,站在没有护栏的高处总会不自在,对那些极限运动更是敬谢不敏。后来……”他的话语微微一顿,像是掠过某个不愿触及的片段,“因为一些人生转折,我最终走上了经商这条路。”
他端起茶杯,将话题转向更轻松的领域:“至于食物,最让我怀念的反而是一碗简单的西红柿鸡蛋面。那是我母亲最常做的,也是记忆里最有温度的味道。”
李然安静地听着,将这些碎片般的私密话语——包括那份与强势外表形成反差的恐高,以及那段未竟的建筑梦想——小心翼翼地珍藏心底。这些远比财经报道中的任何成就,都让他觉得更贴近这个男人的灵魂。
“轮到你了。”宋木新将目光完全投注在他身上,带着鼓励与好奇,“告诉我,关于李然的故事。不只是‘然心咖啡’的老板,也不只是那个战胜了病魔的年轻人。”
李然认真地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坦诚地分享:“我……其实害怕长时间的孤独,却又无比珍视独处时那份完整的自我;喜欢沉浸在书的世界里,但常常记不清作者和复杂的人名;小时候躺在病床上时,会看着天空幻想成为飞行员,明知不可能,却依旧觉得那样的梦很美;也偷偷写过故事,画过涂鸦,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坚持下去;还有……我其实非常嗜甜,尤其是黑巧克力,但总会下意识地克制,因为很久以前,一位很严厉的护士长说过,那对我的心脏不太好。”
他们相视而笑,一种深刻的、基于真实自我袒露的理解与共鸣,在无声的目光交流中静静流淌。
晚餐结束后,他们在美术馆幽静的后花园中漫步。夏夜的微风带着不知名花草的清香,远处城市的霓虹被高墙隔绝,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他们二人。在一棵枝干虬劲、见证过无数岁月变迁的古银杏树下,宋木新停下了脚步。
“李然,”他的声音在静谧的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而清晰,带着一种罕见的郑重,“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得或许有些超出常规的节奏。”他深邃的目光如同最沉的夜,牢牢锁住李然,“但我想让你知道,我对待这份感情,是认真的。你愿意……相信我,给我们彼此一个机会,让这段关系走下去吗?”
李然抬起头,月光如水,温柔地勾勒出宋木新此刻无比认真、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的面容。就在这一瞬间,所有残存的犹豫、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不安,都如同被阳光穿透的薄雾,彻底消散无踪。
“我愿意。”他轻声回答,声音不大,却带着磐石般的坚定。
宋木新缓缓伸出手,掌心向上,带着一种无声的邀请。李然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下一秒,便被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紧紧包裹。他们的手指自然而然地交缠在一起,肌肤相贴的温度相互传递,这个简单至极的牵手,却比之前任何一次亲吻都更让李然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亲密与承诺,那是一种超越了□□吸引的、心灵的契合与连接。
回程的路上,车厢内流淌着舒缓的古典乐章,两人都没有过多言语,但那种弥漫在空气中的温馨与默契,却比任何甜言蜜语都更令人心安。
到达李然公寓楼下时,宋木新轻轻俯身,在他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珍视的、不掺杂欲望的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