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心跳的余韵 ...
-
宋木新安静地听着,目光专注,没有打断他。
直到李然说完,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几分:“你的心脏……现在恢复得如何?”这个问题他问得有些谨慎,这在向来果决的他身上显得不太寻常。
李然下意识地轻轻按住左胸的位置,露出一个安抚性的微笑:“比以前好太多了。十八岁那年做了手术之后,基本上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只是还需要定期回去复查,注意不能太过劳累。”
宋木新沉默了片刻,包间里只剩下庭院隐约传来的竹筒敲石的清脆声响。然后,他看向李然,语气是罕见的认真:“我很佩服你。”
李然愣住了,有些不解:“佩服?我……有什么值得您佩服的?”
“面对疾病,需要勇气;康复后,敢于追寻自己的梦想,并且将这份经历转化为给予他人温暖的善意,这需要更大的勇气和胸怀。”宋木新的声音很平稳,像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很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却终其一生困在安逸的牢笼里,不敢踏出半步。”
李然感到一股强烈的暖流瞬间涌遍全身,冲击着他的心防。在父母眼中,他永远是那个需要被小心翼翼呵护的孩子;在朋友看来,他放弃寻求稳定工作去开咖啡店或许只是一时冲动的任性。从未有人,如此直接而深刻地,理解并肯定他选择背后的意义。
“谢谢您……”李然的声音有些哽咽,他低下头,掩饰着微微发红的眼眶,“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虽然经历过病痛,但也因此遇到了很多非常善良的人。比如为我做手术的医生们,一直支持我的父母,还有……”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积攒勇气,声音更轻了,“还有那位,我从未谋面,却给了我第二次机会的……心脏捐献者。”
在他说出“心脏捐献者”几个字时,宋木新握着茶杯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下,他垂下了眼帘,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专注地看着杯中澄澈的茶汤,仿佛那里面有什么极其吸引他的东西。这个细微的动作转瞬即逝,却没能逃过李然的眼睛,让他心中掠过一丝淡淡的疑惑。
接下来的主菜——盐烤金吉鱼和薄烧和牛——在恰到好处的时机被送上。两人边吃边聊,气氛在美食的催化下,渐渐变得轻松自然起来。
李然发现,当话题不涉及商业决策时,宋木新其实是一个极佳的倾听者。他话不多,但总能精准地捕捉到李然话语中的重点,并通过眼神的交流和偶尔简短的回应,让人感受到他全神贯注的投入。
“能冒昧地问一下,您具体是从事哪个领域的投资吗?”李然按捺不住好奇心,“我知道您是投资公司的负责人,但对科技投资这个领域,我了解得很有限。”
“主要集中在前沿科技和绿色能源领域。”宋木新的回答依旧简洁,但并没有敷衍的意思,“我们寻找具备颠覆性技术或创新商业模式的初创团队,提供他们发展所需的资金、资源和战略指导。”
李然睁大了眼睛,像是个听到了新奇故事的孩子:“听起来……非常酷!您一定接触过很多天马行空又可能改变世界的想法吧?”
“有些项目确实令人印象深刻。”宋木新放下筷子,拿起热毛巾擦了擦手,动作不疾不徐,“例如上个月我们最终决定注资的一个团队,他们在开发一种基于菌丝体的新型生物可降解材料,性能接近塑料,但能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完全分解。如果技术成熟并大规模应用,有望彻底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李然聚精会神地听着宋木新用冷静而清晰的语言描述这个项目的原理、市场潜力和技术壁垒。他注意到,当谈论到自己精通和热爱的领域时,宋木新那双平日里深邃难测的眼眸,会闪烁出一种锐利而自信的光芒,语言也变得更具感染力,逻辑严密,层层递进。这种在专业领域展现出的绝对掌控力和洞察力,让他散发出一种更为致命的吸引力。
“您……是真的很热爱您的工作。”当宋木新结束这段描述时,李然忍不住感慨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崇拜。
宋木新似乎被这个结论微微怔住,他沉吟了一下,才用一种近乎理性的口吻回答:“工作是实现价值和影响力的工具。过程或许有挑战,但最终衡量一切的是结果。”这种将情感剥离,专注于目标和结果的思维方式,非常符合他给外界的一贯印象。
甜品是抹茶蕨饼和静冈蜜瓜,清甜不腻,为这场晚餐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李然品尝着口中细腻的抹茶香,犹豫再三,还是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许久的问题。
“宋先生,”他放下小巧的甜品勺,语气带着小心翼翼的试探,“我能……问问您吗?当初,您为什么会愿意帮我,拿到现在这个店面?”
宋木新没有立刻回答。
他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杯,目光投向移门外那片被夜色和灯光笼罩的枯山水庭院。庭石静默,沙纹如涟漪,营造出一种永恒的静谧感。
“我见过太多人,”他缓缓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包间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们怀揣梦想,但最终败给了现实、妥协或者自身的怯懦。”他转回头,目光重新落在李然脸上,深邃难辨,“那天,你正好在物业办公室咨询店面详情。我看到了你眼睛里的东西——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而是一种纯粹的、坚定的热情。我觉得,这座城市,需要多一些像你这样,愿意为了一个‘角落’的温暖而投入全部心力的人。”
这个答案,比李然预想的任何商业考量或是偶然兴起,都更加简单,却也更加触动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从未想过,宋木新这样一位看似高高在上、理性至上的商业精英,竟会因为捕捉到他眼中那点看似微不足道的“热情”,就轻易地施以援手。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的感谢。”李然的声音因情绪激动而微微发颤,“真的,非常感谢您。如果不是您当时的那句话,我可能根本找不到,也负担不起现在这个位置。”
宋木新深深地看了李然一眼,那目光似乎要穿透他的瞳孔,看进他的灵魂深处:“机会只是敲门砖。是你自己的努力、坚持和对品质的追求,让‘然心咖啡’活了下来,并且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力。我做的,微不足道。”
晚餐结束,宋木新自然地招手示意侍者结账。李然连忙阻止:“宋先生,说好了这次是我感谢您……”
“下次吧。”宋木新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反驳的决断,他已经将黑卡递给了侍者,“下次你可以再请我。”
这句“下次”,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李然心中漾开圈圈涟漪——这意味着,他们之间,并非止于今晚。
走出料理亭,夜晚微凉的空气扑面而来。李然只穿着单薄的衬衫,忍不住轻轻打了个寒颤。
“冷了?”宋木新的目光敏锐地落在他身上。
“有一点,不过我家就在前面,走走就到了。”李然搓了搓手臂。
宋木新没有多言,直接脱下了自己那件质地精良的休闲西装外套,动作自然地披在李然肩上。“穿着。”他的语气依旧带着惯有的不容置疑,却在夜色中显得比平日温和。
外套上还残留着主人的体温,以及那股清冽的雪松香气,瞬间将李然包裹。他下意识地拢紧外套,一股暖意不仅驱散了身体的寒冷,更悄然渗透进心里。
“走吧,我陪你走回去。”宋木新说着,已经迈开步子。他朝后方做了个简单的手势,那辆一直安静跟随的黑色轿车便缓缓地、保持着一段礼貌的距离跟在后面。
两人并肩走在霓虹闪烁的街道上。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交叠又分离。李然偷偷侧目,发现宋木新今晚的步调格外从容,侧脸的线条在夜色中显得比白日柔和许多。
不过十分钟的路程,转眼就到了李然租住的公寓楼下。
“今晚很愉快。”宋木新停下脚步,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格外低沉,“谢谢你的邀请。”
“是我该谢谢您能来,还有……谢谢您的外套。”李然将带着自己体温的外套递还,指尖在交接时不经意触到对方微凉的指尖。
宋木新接过外套,随意搭在臂弯。“下周的活动,期待你的表现。”他目光沉静地看着李然,“晚安。”
“晚安,宋先生。”
李然转身走进公寓楼。宋木新站在原地未动,目光追随着那个身影。不过片刻,四楼左侧的窗户亮起了温暖的灯光,米色窗帘后映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宋木新静静地看着那扇窗,在心里默数确认了楼层。这个下意识的举动,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其中暗含的关切。直到那扇窗后的身影开始移动,他才收回目光,转身走向路边的轿车。
司机早已下车为他打开车门。宋木新坐进后座,那件西装外套随意放在身侧。
回到公寓的李然背靠着房门,回想着今晚的每一个细节——宋木新倾听时的专注眼神,他谈及工作时的自信神采,他看似随意却体贴的举动,还有那句意味深长的“下次”……所有的画面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嘴角无法抑制地上扬。
而在行驶的车厢内,宋木新放松地靠在座椅上,窗外的流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他抬起手,指尖在外套的肩线处轻轻摩挲,那里似乎还隐约残留着李然的体温,以及一种淡淡的、混合了咖啡醇香与阳光味道的清新气息。
他闭上眼,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李然说话时微颤的睫毛,笑起来时眼角的温柔弧度,还有那双清澈眼眸中闪烁的、充满生命力的光芒。
轿车无声地滑过夜晚的街道,城市的喧嚣被隔绝在外。宋木新的手指无意识地按在左胸位置,隔着衣料,感受着那里沉稳而有力的搏动。
那颗心,在寂静的车厢内,仿佛在为某个悄然走进生命的人,低沉而有力地跳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