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第 48 章 ...

  •   城市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车轮碾过盘山公路,将钢筋水泥的丛林替换成葱郁连绵的林海。初冬的山间带着清冽的寒意,空气却干净得仿佛能洗涤肺腑。顾晏驾驶着一辆性能优越但不显张扬的越野车,载着沈墨,驶向了位于近郊山麓的一处私人度假屋。
      这里是顾晏早年置下的产业,平日里有专人打理,却极少使用。灰瓦白墙的建筑融入山色之中,低调而雅致,巨大的落地窗将远处层峦叠嶂的山景和近处一片静谧的湖泊尽收眼底,像一幅流动的水墨画。
      车子停在屋前的小院,立刻有穿着朴素的管理人员安静地上前接过行李。沈墨走下車,深吸了一口山中清冷的空气,左臂虽然还吊着固定带,但连续几日的静养和精神上的放松,让他苍白的脸上恢复了些许血色,眉眼间的疲惫也淡去了不少。
      连续数月的高压和惊心动魄,让这片刻的宁静显得弥足珍贵。无论是沈墨还是顾晏,都需要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喘一口气,也重新校准未来的航向。
      屋内是极简的装修风格,原木与白色为主调,巨大的石砌壁炉里已经生起了火,橘红色的火焰跳跃着,驱散了山间的寒意的同时,也投下温暖摇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木香气。
      管理人员将他们的行李送至二楼的卧室后便悄然退去,将空间完全留给了他们。偌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木柴燃烧的噼啪声和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
      沈墨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如同镜面般平静的湖泊,以及更远处覆着薄雪的连绵山峦,心境也随之变得开阔而宁静。他能感觉到顾晏走到了他身边,与他并肩而立,一同望着这片天地。
      “这里很好。”沈墨轻声说。不仅仅是景色的美好,更是这种脱离了一切纷扰、只剩下彼此的感觉。
      “嗯。”顾晏应了一声,目光同样落在远方,“以前偶尔觉得透不过气的时候,会来这里住一两天。”
      两人沉默地站了一会儿,享受着这份难得的静谧。直到壁炉里的木柴发出一声轻微的爆裂声,顾晏才再次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将话题引向了更深远的未来。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顾晏转过身,背靠着巨大的玻璃窗,面向沈墨,目光沉静而专注,“我们扳倒了沈家、楚家,挫败了顾承志,看似大获全胜。但然后呢?”
      沈墨也转过身,与他面对面,认真地聆听着。他知道,顾晏要说的,绝不仅仅是商业上的下一步规划。
      “我们证明了我们有能力打破旧的规则,有能力在围剿中生存下来,甚至反击成功。”顾晏继续说道,语气里没有胜利者的骄矜,只有冷静的审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成为了新的‘规则制定者’。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填补沈家、楚家留下的空白,重复他们过去的路径——依靠资本优势、资源垄断去获取利润,那么本质上,我们和他们并无区别,只是换了一拨人坐在牌桌的顶端而已。”
      他的话语,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胜利表象下的本质问题。沈墨深以为然。他经历过被规则束缚、被资源碾压的痛苦,深知那种结构性的不公。
      “资本应该是工具,是活水,用来浇灌创新,推动进步,而不是筑起高墙,固化阶层的砖石。”顾晏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那里面闪烁着一种超越商业利益的、近乎理想主义的光芒,“这次危机中,我们看到了多少有潜力、有想法的团队和个人,仅仅因为缺乏初始的资源和背书,就举步维艰,甚至被轻易吞噬?”
      沈墨点了点头,他想到了自己离开沈家初期的艰难,想到了无数在底层挣扎、渴望一个机会的“曾经的自己”。
      “所以,”顾晏向前走了一步,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和感染力,“我在想,我们是否可以利用‘晏光资本’作为起点,去尝试构建一个不一样的生态。一个不那么唯利是图,更注重长期价值和社会意义的生态。”
      他微微停顿,似乎在组织语言,然后清晰地阐述道:
      “首先,在投资理念上,我们需要更加旗帜鲜明。设立独立的‘前沿探索基金’,专注于那些技术颠覆性强、社会价值高,但短期内商业化路径不明朗、风险极高的领域,比如你之前提到的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底层技术等。这部分投资,我们可以接受更长的回报周期,甚至容忍更高的失败率。”
      “其次,在投后管理上,我们要做得更深。不仅仅是给钱,更要利用‘晏科技’的研发平台、‘逆光资本’的行业洞察,以及我们积累的人脉网络,为被投企业提供真正的‘赋能’。帮助它们完善治理结构,对接产业资源,甚至共同进行技术攻关。”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顾晏的目光紧紧锁住沈墨,带着一种郑重的托付,“我想由你牵头,成立一个独立的、非营利性质的‘基石基金会’。将我们个人从‘晏光资本’获得的相当一部分收益,以及吸引来的社会捐赠,注入这个基金会。它的使命非常明确——寻找和支持那些像你一样,出身平凡但拥有卓越天赋、坚韧意志和强烈内驱力的年轻人。在他们求学、研究或创业最关键的起步阶段,提供不求即时回报的资金支持、 mentorship(导师指导)和资源对接。”
      他描绘的蓝图,不再是单纯追求资本增值的冰冷机器,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孵化器。一个旨在打破资源壁垒、让更多“潜力股”得以破土而出的“灯塔”。
      沈墨静静地听着,心脏因为这番话而剧烈地跳动着。顾晏所描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商业战略,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宣告,一种对未来的定义。这完全契合了他内心深处,在挣脱自身命运枷锁后,最渴望实现的终极价值——不仅仅是自我成就,更是成为照亮他人前行道路的光。
      “‘灯塔资本’……”沈墨轻声重复着顾晏之前无意中提及的这个名字,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彩,“这个名字很好。从‘逆光’反抗,到成为‘灯塔’引领。这不仅是名字的改变,更是我们使命和格局的升华。”
      他看着顾晏,看到了对方眼中与自己如出一辙的认同与坚定。一种难以言喻的、灵魂层面的共鸣与激荡在两人之间涌动。
      “这会非常艰难。”沈墨冷静地指出,语气里没有退缩,只有审慎,“挑战现有的利益格局,意味着会触动更多人的奶酪,会引来更多的明枪暗箭。专注于长期价值和社会效益,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向传统的LP(有限合伙人)交代,甚至会影响基金的整体回报率。而基金会的工作,更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投入,且成效难以量化。”
      “我知道。”顾晏的回应简短而有力,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而自信的弧度,“但我们什么时候走过容易的路?”
      他伸出手,轻轻覆在沈墨未受伤的右手上,掌心温热:“而且,我们现在拥有的,不仅仅是勇气。我们有彼此,有一个经过考验的团队,有‘晏科技’作为技术后盾,有‘逆光资本’打下的专业基础。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共同的信念。”
      他的目光深邃,如同窗外静谧而深不可测的湖泊:“我相信,真正的、可持续的成功,绝不是建立在掠夺和垄断之上,而是建立在创造和价值共享之上。我们要做的,不是成为新的豪门,而是成为规则的重新定义者,成为一片能让更多种子发芽、成长的沃土的开拓者。”
      沈墨反手,与顾晏十指相扣。指尖传来的力量坚定而温暖。
      “那就这么做。”沈墨的声音清晰而笃定,没有任何犹豫,“我们一起。”
      愿景在此刻变得无比清晰。他们不再仅仅是为了证明自己,为了财富积累而战。他们将携手,去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同时也致力于照亮更多人的未来。
      窗外的夕阳开始西沉,将天空渲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余晖透过玻璃,洒在两人交握的手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壁炉里的火焰依旧跳跃着,映照着他们眼中同样燃烧着的、对未知挑战的期待,和对共同描绘的宏伟蓝图的坚定。
      新的征程,已然在这片远离尘嚣的静谧山水中,悄然启航。而它的名字,叫做——“灯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所有发布小说全文都已存稿完毕,放心阅读~如果可以点个收藏给新手小小鼓励~mua多多评论,给新人一点建议~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