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归巢 ...

  •   医院的观察期结束,医生确认苏念已无大碍,开了药,嘱咐近期务必饮食清淡,注意休息。林墨去办出院手续,苏念则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等着,身上还穿着林墨不知何时让助理送来的一套质地柔软的新家居服,尺码正好。

      坐进林墨那辆熟悉的黑色轿车里,苏念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心里有些茫然。回那个嘈杂的合租宿舍吗?她下意识地摸了摸依旧有些隐痛的胃。

      “先去我那里。”林墨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语气平静,不带任何商量的口吻,却也没有强迫的意味,更像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安排,“你现在的状况,需要静养。宿舍环境不合适。”

      苏念张了张嘴,想拒绝,想重申她的“独立”,但身体的虚弱和内心深处对那份安静与舒适的渴望,让她把话咽了回去。她确实不想回到那个连喝口热水都要排队的合租房。

      她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车子驶入熟悉的地下停车场,电梯上行,发出轻微的嗡鸣。当公寓门打开,那股熟悉的、带着冷冽木质香调的空气扑面而来时,苏念的心竟奇异地安定下来。

      “法槌”听到动静,迈着优雅的步子从客厅走出来,看到苏念,它那双湛蓝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凑过来,用脑袋蹭了蹭她的裤脚,发出细微的“咕噜”声。

      这一刻,苏念忽然有种想哭的冲动。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还保留着她离开时的痕迹,又似乎,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

      林墨将她的包(里面只装着病历和药)放在玄关柜上,弯腰拿出一双干净的拖鞋,还是她以前穿的那双。

      “客房一直空着。”林墨说,语气寻常得像她只是出门旅行了几天,“你去休息一下,我去弄点吃的。”

      苏念默默换上拖鞋,走向客房。房间果然和她离开时一模一样,床单平整,书桌空荡,连她当初故意留下的那本深蓝色素描本,也依旧放在床头柜原来的位置,只是上面落了一层浅浅的灰尘。

      她不是回到原点。她是……回来了。以一种始料未及的方式。

      她躺到床上,柔软的床垫承托着疲惫的身体,被子上是阳光晒过的味道,混合着公寓里固有的、属于林墨的清冷气息。一种久违的、被安全感包裹的感觉,让她几乎瞬间就陷入了沉睡。

      这一觉睡得极沉,没有合租房的吵闹,没有对工作的焦虑,只有彻底放松后的安宁。

      她是被一阵轻微的食物香气唤醒的。睁开眼,窗外已是黄昏,暖橙色的光晕渲染着天空。她走出客房,看到开放式厨房里,林墨正背对着她,站在灶台前。

      林墨脱掉了西装外套,只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丝质衬衫,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线条流畅的小臂。她微微低着头,似乎在看着锅里的东西,侧脸在夕阳的勾勒下,显得柔和而专注。锅里传来轻微的“咕嘟”声,香气正是从那里飘出来的。

      这一幕,莫名地击中了苏念。她见过在法庭上言辞犀利的林墨,见过在书房里专注工作的林墨,见过在深夜接她电话时冷静分析的林墨,却从未见过……系着围裙、在厨房为她熬粥的林墨。

      “法槌”蹲在厨房岛台旁,像个监工。

      林墨似乎察觉到她的目光,转过身来。看到站在客房门口的苏念,她神色如常:“醒了?正好,粥快好了。”

      “学姐……你在做饭?”苏念有些难以置信。

      “嗯。”林墨转身关掉火,动作依旧带着她特有的利落,“医生说要吃清淡的。白粥,应该不会错。”

      她盛了一碗粥,放到岛台上,又拿出一小碟看起来是自己做的、切得细细的酱黄瓜丝。“吃点东西再吃药。”

      苏念走过去,在岛台旁的高脚凳上坐下。碗里的白粥熬得恰到好处,米粒软烂,米汤粘稠,散发着纯粹的米香。她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口,吹了吹,送进嘴里。温热的粥滑过食道,落入空荡荡的胃里,带来一阵舒适的暖意。

      很简单,甚至称不上美味,但却是她生病以来,吃到的最妥帖的一餐。

      她安静地吃着,林墨就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一杯水,没有看她,也没有看手机,只是静静地陪着。

      “谢谢。”苏念吃完最后一口粥,轻声说。

      林墨抬眼看她,目光在她依旧有些苍白的脸上停留片刻:“不用谢。”

      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过去的争执、分离的隔阂,并不会因为一场病和一碗粥就彻底消失。她们之间,依旧横亘着许多未解的问题。

      苏念放下勺子,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等我好一点,我就……”

      “不急。”林墨打断了她,声音平静,“先把身体养好。这里……你想住多久都可以。”

      她没有说“回来吧”,也没有追问她今后的打算,只是给出了一个开放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的容身之处。

      苏念看着她,心里五味杂陈。她发现,林墨变了。不是原则性的改变,而是在细节处,在她表达关心的方式上,多了一份过去罕见的耐心和……空间感。她不再急于用她的方式“解决”苏念的困境,而是选择了陪伴和等待。

      这种感觉,让苏念一直紧绷着的、关于“独立”和“自尊”的那根弦,稍稍松弛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苏念就在林墨的公寓里静养。林墨依旧早出晚归,但每天都会准时回来,有时会带回来一些清淡的外卖,有时会像第一天那样,亲自下厨煮点简单的粥或面条。她话不多,但会询问苏念的身体状况,提醒她吃药。

      她们之间没有太多深入的交流,更像是一种……和平的共存。苏念看书,画画速写,逗逗“法槌”;林墨处理工作,弹钢琴,或者只是坐在沙发上,各自安静地做着事情。

      那种曾经让苏念感到窒息的控制感和压力,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相互尊重的、留有喘息空间的平静。

      苏念的胃渐渐好了,脸色也红润起来。她开始思考未来。那份电商公司的工作,她并不留恋,那只是一个证明自己能够独立的跳板。现在,她证明了。但她真正的路在哪里?继续找一份类似的、与艺术若即若离的工作?还是……

      她翻看着自己这段时间画的速写,那些线条里,有疲惫,有挣扎,但也有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未曾熄灭的热爱。

      一天晚上,林墨回来得比平时早一些。她看到苏念正坐在客厅的地毯上,面前摊开着速写本和几张打印出来的资料。

      “在看什么?”林墨脱下外套,随口问道。

      苏念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种熟悉的、亮晶晶的光芒,那是林墨许久未见的、属于那个充满创作热情的苏念的光芒。

      “学姐,你看这个。”苏念把一份打印的资料推到她面前,“是一个青年艺术家驻留计划的招募通知。在云南的一个古村落里,为期三个月,提供食宿和工作室,专注于在地创作。”

      林墨接过资料,快速浏览了一下。这是一个颇有声誉的非营利机构组织的项目,旨在支持年轻艺术家进行深度创作。

      “你想去?”林墨放下资料,看向苏念。

      苏念用力点了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渴望,也有一丝忐忑:“我想试试。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我觉得自己需要沉淀,也需要一个完全沉浸的环境,去重新梳理我想表达的东西。而且……”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一些,“我也需要真正靠自己的作品,去赢得一些认可。”

      她没有再说“不想花你的钱”,但意思不言而喻。

      林墨沉默地看着她。眼前的苏念,不再是那个因为姐姐的钻戒而自卑哭泣的女孩,也不是那个在职场挫折面前无助茫然的实习生。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勇气去追寻,哪怕那条路看起来并不轻松。

      这一刻,林墨心中最后一点因为苏念“离开”而产生的芥蒂,也烟消云散了。她不是在逃避,而是在成长,在用她自己的方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很好的机会。”林墨开口,声音是纯粹的肯定,“你应该去。”

      苏念的眼睛瞬间亮了,像是落满了星辰:“你真的觉得我可以?”

      “当然。”林墨的语气不容置疑,“你的才华,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这句肯定,比任何物质的支持都更让苏念感到力量。她看着林墨,看着那双终于完全理解并支持她追逐梦想的眼睛,一股热流涌上眼眶。

      “谢谢。”她哽咽着说。

      这一次,不是因为被照顾,而是因为被懂得,被毫无保留地相信。

      林墨看着她泛红的眼圈,嘴角几不可查地弯了一下。她伸出手,轻轻揉了揉苏念已经长长了不少的头发。

      “准备申请材料吧。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就说。”

      她的支持,不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站在她身后,成为她追逐梦想的底气。

      苏念重重地点头,心里那片因为前途未卜而产生的迷雾,仿佛被这道信任的光芒驱散了。

      她回到了这个熟悉的“巢穴”,但这一次,不是为了躲避风雨,而是为了积蓄力量,准备下一次,飞往更高更远的地方。

      而林墨,终于学会了,如何为她守护这个可以随时归来休憩、也能助力她振翅高飞的——家。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