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开拍 ...
-
清晨的阳光透过木格窗棂,在水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光斑。
林昼是在一种陌生的温暖中醒来的。
他发现自己几乎整个人窝在顾屿怀里,额头抵着对方的锁骨,一只手还无意识地抓着顾屿胸前的衣料。
顾屿的手臂依旧横在他腰间,呼吸平稳悠长。
林昼瞬间清醒,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他僵着身子,一动不敢动,试图在不惊醒对方的情况下悄悄挪开。
就在这时,院子里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刻意压低的对话声。
“设备检查好,就从这里开始……”
“顾同学和林同学应该醒了吧?”
是节目组的人!
林昼心里一紧,下意识往被子里缩了缩。几乎是同时,他感觉到腰间的手臂收紧了一下。
顾屿似乎也醒了,但他没有立刻睁眼,只是喉结轻轻滚动,发出一声模糊的、带着浓浓睡意的鼻音,像是无意识的安抚。
没等林昼做出更多反应,卧室的门就被礼貌而坚定地敲响了。
“顾屿,林昼,起床了吗?拍摄马上开始了。” 是跟拍导演的声音。
顾屿这才缓缓睁开眼,眼神里没有半分刚醒的迷蒙,清明得仿佛早已醒来多时。
他低头看了看几乎埋在自己胸口、耳根通红的林昼,嘴角极快地弯了一下,然后才懒洋洋地朝门外应了一声:“起了。”
他率先坐起身,动作自然地将被子往林昼那边拢了拢,这才下床去开门。
门一打开,冰冷的摄像机镜头立刻对准了屋内。导演带着职业化的笑容站在门口:“早上好!从这一刻起,《变形计》夏令营的录制正式开始了。希望二位能展现最真实的一面……”
导演的话在林昼耳边嗡嗡作响,他的注意力全在顾屿身上。
顾屿就那样坦然地站在镜头前,穿着皱巴巴的睡衣,头发微乱,却丝毫没有局促,仿佛早已习惯了这种被注视的生活。
阳光勾勒着顾屿的侧影,也照亮了空气中尚未沉降的细微尘埃,那是很农村独有的飞扬粉尘。
林昼看着顾屿在镜头下淡然的背影,又回想起刚才醒来时那片刻的温暖与慌乱,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个夏天,恐怕真的要彻底“变形”了。
而此刻,顾屿仿佛感应到他的视线,忽然回头,越过导演和镜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还蜷在床上的他。
那眼神里,带着一丝只有林昼能懂的、若有若无的戏谑和了然。
林昼立刻抓起被子蒙住了头。
完了。他想。这节目,真要命。
清晨的阳光将小院照得透亮,导演站在院子中央,身后是严阵以待的摄像团队,黑洞洞的镜头齐齐对准了站在他们对面的两位少年。
林昼显然还没完全从昨晚和今晨的混乱中调整过来,头发有些蓬乱,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局促和未消的怒气,站在镜头前浑身不自在。
相比之下,顾屿只是平静地站在他身侧半步的位置,表情淡然,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咳,”导演拿着一个简易的扩音喇叭,脸上是职业化且充满活力的笑容,“林昼同学,顾屿同学,早上好!我宣布,《山野的回响:变形记》夏令营,从现在起,正式开机!”
没有掌声,只有摄像机工作时细微的电流声。
林昼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心在吐血。
“首先,感谢二位的参与!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我们的镜头将记录下你们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导演无视了林昼僵硬的表情,继续热情地介绍,“我们的节目旨在让来自不同成长环境的年轻人,在交换体验中学会理解、包容与成长。我们这次将采用全程直播,一切直播收益都将无偿捐赠给这个贫困乡村,供给更多孩子们读书上学。”
直播?捐赠礼物?
意思是说,只要这个让过时冷门综艺只要再次火起来,就可以改善这里了?
导演拿出了一张任务卡,开始宣读核心流程:
“第一阶段,‘初识乡土’(第1-2天)。你们将共同完成基础的乡村生活任务,包括但不限于:食材获取、生火做饭、院落清扫。目标是适应环境,学习基本生活技能。”
林昼听到“生火做饭”时,眼皮跳了跳,指尖掐了掐手背。
“第二阶段,‘深度融入’(第3-5天)。”导演继续,“你们需要参与更具挑战性的农事活动,例如田间管理、协助邻里,并完成我们发布的特定‘协作任务’,增进彼此的默契与对乡村文化的理解。”
“最后阶段,‘心意回响’(第6-7天)。”导演的目光在两人之间扫过,语气刻意放缓,带着一丝煽情,“我们将设置特别环节,让你们有机会表达这些天来的感悟,为这段独特的经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他放下任务卡,总结道:“总的来说,规则很简单——展现真实,投入生活,用心交流。我们不会过度干涉你们的行为,只希望通过这些环节设计,引导你们去发现和感受。”
说完,他示意工作人员上前,将两个小巧的、需要他们随身佩戴的麦克风递了过去。
“现在,请佩戴好你们的麦克风与随身摄像头。”导演的笑容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林昼同学,顾屿同学,你们的‘变形’之旅,正式开始了。祝你们体验愉快!”
林昼看着递到眼前的麦克风,又瞥了一眼身旁已经默默接过、正熟练别在衣领上的顾屿。
他深吸一口气,几乎是视死如归地,接过了那个小小的、却仿佛重若千钧的设备。
导演满意地一挥手:“好!第一天,准备!Action!”
导演“Action”的口令刚落,节目组设置在各大平台的官方直播间同步开启。
几乎是同一秒,安静的直播画面像是被投入巨石的湖面,瞬间沸腾起来。
在线人数数字以惊人的速度疯狂跳动,从个位数飙升到5位数,弹幕如同汹涌的白色潮水,铺天盖地地淹没了屏幕。
【来了来了!前排!老粉了都。】
【都市王子下乡记第一集打卡!】
【哇,这就是那个林昼?颜值确实能打,这懵逼的小表情绝了!】
【旁边那个小哥哥是谁?素人吗?好帅好沉稳的气质!】
【顾屿!是阿屿!他真的带朋友回来了!老家背景确认!】
【卧槽,这环境是真农村啊,不是布景!镜头边角那堆柴火是真的!】
【林昼看上去快哭了哈哈哈,孩子人都傻了。】
【只有我注意到顾屿很自然地帮林昼挡了半个镜头吗?有点好磕…先前就有同校学生爆料他们私下玩得亲。】
【这开场就这么刺激吗?上来就怼脸拍?】
【赌五毛,林少爷撑不过三天!】
密密麻麻的弹幕几乎完全覆盖了直播画面,需要手动调整透明度才能看清内容。
后台监控的数据曲线直线飙升,讨论热度瞬间冲上平台热搜榜前列。
镜头前,林昼显然对这一切毫无所知。他只觉得那些黑洞洞的镜头仿佛带着实质的压力,让他呼吸都有些困难。
他下意识地往顾屿身边靠了靠,这个细微的动作立刻引发了弹幕的新一轮狂欢。
【他靠过去了!他靠过去了!】
【是依赖吧?绝对是依赖吧!】
【顾屿表情都没变一下,稳如泰山啊,钢铁大直男的镇定。】
【哈哈哈林昼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了!】
导演透过监视器看着直播间的盛况,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种未经修饰的真实反应和充满张力的互动。
“跟紧林昼,”他通过耳麦低声指挥一号摄影师,“捕捉他所有的微表情。二号机,顾屿那边也给特写。”
直播间的人数还在持续上涨,弹幕里猜测、调侃、期待、吐槽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场“变形记”最喧嚣的背景音。
所有观众都成了这场未知实验的见证者,期待着看这位养尊处优的都市少年,将如何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度过接下来的七天。
而画面中央,林昼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脚下的土地和眼前的世界,都因为无数双眼睛的注视,而变得格外不同了。
“准备好了?”顾屿问。
“我现在说没有还来得及吗?”
那好,今天的第一个任务,拔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