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第十七章:舆论风暴与温柔陷阱 ...

  •   —顾言,你这是在把他推远,用你最不经意、也最残忍的方式!
      陆景珩站在城郊安全屋的门口,初升的朝阳将他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屋内,那个瑟瑟发抖的关键证人正被他的手下妥善安置。人证物证在手,连日来的阴郁似乎被这晨光驱散。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嘴角勾起一抹冷厉而笃定的弧度。这场仗,他赢了。他以为自己是那个冲破迷雾、揪出蛀虫的猎手,脚下的道路正通向无可指摘的胜利与权威。
      ---

      城市的另一端,林晚关闭了加密通讯界面。屏幕上“已读”的提示一闪而过。

      “你就不怕他真查下去?”K的声音在耳机里响起,平静无波。

      林晚没有回应那份平静,他的目光落在窗外灰蒙蒙的晨霭中。“他不会真查,他只会咬人,谅他也不太敢和陆家硬碰硬,只能像一把未开刃的刀。”——有时候却比见血封喉的利器更有用。他声音很轻,像在自言自语。

      ---
      标题:供您参考的“学校-外部咨询”财务交叉片段(72小时私密审核通道)
      王副院长:
      夜深不言多。附件为近三年来,围绕“圣桥科技园项目”若干可疑资金流向的节选与交叉比对(均来自公开公司登记及部分银行对账片段)。其中存在若干条款与合同用途、金额时间线不符、以及与多家“名义咨询公司”短时资金回流的现象,建议在校董会前行使一次定向性私密核验。
      具体提示(节选):
      ?2019.06 — Solace Intl. Ltd.(注册号 CN02087439)收到“咨询费”¥3,200,000。
      ?2019.08 — 该笔款项短时辗转至 Keyston e Materials HK(注册资本极低),后疑似以“合作预付款”形式返回至科技园承包单位。
      以上为节选示例,附件为可验证的流水截图与公司登记引用(部分模糊以保安全)。若欲私下获取完整链条与可供校董会内参阅的报表,请用本邮件末尾的临时加密令牌在 72 小时内发起回复。
      适度的震动,有时比彻底的摧毁更有策略价值。
      —— 一位关心圣桥长远、但不愿见校园权力被一隻手操控的合作者

      王副院长在办公室里,对着那份“礼物”激动不已。“这东西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要拿出来用,“他低声对身边人说,“不过……,先让张董亲自来看看。”

      对陆景珩的警惕,瞬间被一种有了底气后的自傲所取代。他立刻拿起加密电话,拨通了张董事的号码,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张董!我这里有重要情况向您汇报!关于陆家……”
      ----
      与此同时,陆景珩团队也在行动。
      他指示公关线下匿名抛出部分奖学金审核截图——不是为了点燃舆论,而是为了让真相自行浮出。
      校园论坛的某个角落,一个不起眼的匿名账号,贴出了几张模糊的截图——正是李部长操作奖学金名单的内部记录片段。

      没有煽动性的文字,只有冷冰冰的证据。

      起初只是涟漪,但在有心人的推动下,迅速演变成滔天巨浪。

      “星耀学者黑幕!”
      “学生会内部腐败!”
      “我们需要交代!”

      舆论的火山,在陆景珩拿到“胜利”筹码的同一时间,被点燃了。而这把火,并非由他亲手点燃,却将毫无悬念地,将他推向风口浪尖,成为众望所归的“执剑人”。

      林晚在安静的房间里,看着论坛上迅速飙升的热度,眼神无波无澜。他不需要亲自执剑——他只需让该执剑的人,顺着他铺好的光路,斩向腐朽的方向。
      ---

      学生会办公室的电话铃声像炸开的蜂窝,此起彼伏。干事们奔走着接听,声音因兴奋而拔高:“会长,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要求采访!舆论完全站在我们这边!”

      陆景珩背对着这片喧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楼下,闻讯而来的学生和架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围得水泄不通,闪烁的摄像灯像一片冰冷的星海。他脸上没有任何喜悦,只有一种沉静的冷凝。

      “联系所有提出请求的校园媒体,”他转过身,声音不高,却瞬间压过了室内的嘈杂,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一小时后,礼堂召开新闻发布会。”

      他的指令像冰水,稍稍浇熄了干事们过热的情绪,气氛转而变得肃穆而高效。

      几乎在同一时刻,文学院教学楼的走廊里,几个学生正头碰头地围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正是那个引爆论坛的匿名帖。
      “真没想到,李部长平时人模人样的,背地里这么黑!”
      “要不是陆会长硬气,这种蛀虫还不知道要逍遥多久!”
      林晚抱着几本厚重的文献从旁边经过,嘈杂的议论声让他微微放缓了脚步。他安静地听了几句,清俊的脸上没有任何波澜,只是在听到“陆副会长”三个字时,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如同精密仪器确认参数无误般的微光。
      不错,按部就班。
      他没有停留,甚至没有侧头多看一秒,便抱着书,身影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走廊拐角的阴影里,仿佛只是被风偶然送来的一缕尘埃。

      一小时后,学校大礼堂内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人。所有的灯光聚焦于主席台,陆景珩站在光束中央,熨帖的深色西装勾勒出他挺拔的身形,他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只有一种沉稳定的力量。
      “学生会一贯秉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沉稳有力,“我们支持并配合学校的一切合法合规调查。在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们拒绝任何无端揣测,也相信学校会给出公正的裁决。”
      没有激烈的指控,没有煽情的表演,他只是用最克制的语言,将自己与学生会在道义上立于不败之地。每一句平稳的话语,都仿佛比愤怒的呐喊拥有更重的分量。镜头贪婪地捕捉着他坚毅的侧脸与沉稳的身影,社交媒体上,#陆景珩不畏权贵# 的词条以惊人的速度攀上热度顶峰。

      他站在光芒万丈的台前,承受着所有的期待、审视与压力。他看向台下聚光灯时,那些闪光照得人有些恍惚。

      而在学生会大楼另一间更为宽敞、也更为安静的主席办公室里,顾言刚听完下属关于舆论全面发酵的汇报。他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午后的阳光在他轮廓温和的侧脸上投下浅浅的光影。他指尖无意识地轻敲着光滑的桌面,面前平板电脑屏幕上,正显示着陆景珩即将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内部通告。
      “知道了。”顾言对等待指示的下属点了点头,语气一如既往的温和,“景珩处理得很及时,应对也得体。你们跟进一下,配合好他的工作,尤其注意引导外围舆论,别让一些过激的言论把好事带偏了方向。”

      ---
      下属领命而去,轻轻带上了门。办公室内重归寂静,顾言的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上,唇角微微牵起,露出一丝欣慰,然而在那温和的笑意之下,眼神深处却藏着一抹更为复杂的审慎。一切都很顺利,陆景珩的表现堪称完美,舆论导向也恰到好处。可不知为何,一种难以言喻的违和感,像一丝游丝,缠绕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就在这时,他私人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伴随着一阵轻快的专属铃声——是苏晚晴。

      顾言眼底的审慎瞬间被一丝真实的柔和取代,他几乎是立刻拿起手机,按下了接听键。然而,还没等他开口,苏晚晴带着明显火气、劈头盖脸的声音就砸了过来:

      “顾言哥!你昨天到底带林辰去了个什么鬼地方?!”

      顾言被这突如其来的质问弄得一怔,语气依旧温和:“晚晴?怎么了?就是一个朋友画廊的普通开幕酒会……”

      “普通?呵!”苏晚晴冷笑一声,语速快得像机关枪,“我刚跟林辰通完电话!他倒是没说你半句不好,还巨细无遗地跟我‘分享’见闻呢!说那个画廊的吊灯比他家整个客厅都大,说洗手间的马桶圈是自动加热的,说他看着你跟那些名流谈笑风生,说什么解构主义、后现代叙事,推杯换盏之间优雅得像个王子!”

      她的声音拔高,带着恨铁不成钢的怒气:“他一句你的坏话都没有,语气里全是对你的欣赏和崇拜!可顾言哥,你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你把他那样一个穿着洗旧衬衫、连‘康定斯基’都要现场硬记的孩子,直接扔进那个连空气都标着价码的名利场,看着他手足无措,看着他拼命想跟上你的节奏却连门都摸不到——你这根本不是带他见世面,你这是在亲手给他打造一座名为‘自卑’的牢笼!”

      苏晚晴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上了罕见的严肃:“他越是欣赏你,越是意识到你们之间的差距,他就越会没有安全感!顾言,你这是在把他推远,用你最不经意、也最残忍的方式!”

      电话那头,顾言握着手机的手指,无声地收紧。
      听筒里传来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小锤,精准地敲打在他心头那丝模糊的“违和感”上,将它敲得粉碎,露出了底下血淋淋的真实。
      他一直以为,给予林辰最好的一切,带他进入自己的世界,就是爱。
      却从未想过,这种居高临下的“给予”,对林辰那样骄傲又敏感的靈魂而言,可能是一种酷刑。

      “你们是我撮合的,林辰是我的好闺闺,如果你再让我发现你欺负他,我不介意拆散你们。”

      他以为的温柔,或许正成了伤人的利刃。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只剩下电话那头苏晚晴因激动而略显急促的呼吸声,以及屏幕上,陆景珩那张依旧光芒万丈、却仿佛隔了千山万水的脸。

      顾言缓缓垂下眼眸,屏幕的光在他眼底明灭。
      他忽然觉得,处理学生会再复杂的风波,似乎也比不上此刻,如何去安抚那个被他无意中伤了的少年,来得更让他感到……无措。
      ---
      王副院长躲在办公室里,拉紧了窗帘。电脑屏幕上,是陆景珩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英挺身影,以及那刺目的热搜词条。他气得浑身发抖,陆景珩的“正义”姿态,在他眼中无异于最大的嘲讽和挑衅。

      他猛地抓起电话,再次拨通了张董的加密线路。

      “张董!您看到了吗?陆家这小子是要把我们往死里逼!他今天能对我下手,明天就敢动您盘子里的肉!”他声音嘶哑,带着穷途末路的疯狂,“我手里那份‘礼物’……是不是该……”

      电话那头,张董的声音依旧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稍安勿躁。现在把东西抛出去,时机不对,显得我们狗急跳墙。陆景珩风头正盛,先让他得意几天。你的问题,校董会自有考量。”

      挂了电话,王副院长瘫软在椅子上。张董的“自有考量”像一根救命稻草,也像一道冰冷的枷锁。他知道,自己彻底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但为了不被陆景珩碾碎,他别无选择。

      他在暗处,恐惧与怨恨交织,被迫依附于更强大的力量。

      ---

      文学院教学楼的喧嚣被厚重的木门隔绝在身后。林晚抱着书,步履平稳地穿过空旷的走廊,阳光透过高窗,在他前方投下一个个明亮的光斑,又被他的脚步逐一踏过。他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地方,完成下一步关键的落子。

      文学学会的活动室在走廊尽头,有活动的时候就是一群文青的聚集地,没有活动里少有人至。他推门而入,空气中漂浮着旧书和尘埃的静谧气息。

      他反手锁上门,世界瞬间被隔绝在外。

      他先将怀里的书轻轻放在靠窗的长桌上。然后,他才从背包里拿出一个朴素的牛皮纸文件夹,里面是几张干净的白纸和几份公开的学校年度报告复印件。

      他在桌前坐下,脊背挺直,像一名即将开始精密操作的工匠。他拧开一支极普通的黑色水笔,开始书写。

      标题是:《关于优化校级研究经费管理与审计流程的初步建议书》。

      他的字迹清隽工整,措辞极尽谦逊,引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学校公开文件,逻辑链条严密得无懈可击。任谁看去,这都只是一份饱含责任心、略显青涩却足够认真的学生提案。

      然而,在关于“跨年度项目资金结转效率”与“非科研类人文项目成果量化评估”的分析段落里,他嵌入了几个极其隐晦的数据对比和流向示意图。它们像几根精心打磨的探针,尖端恰好触及张董主管的几个核心项目周边,那些数据略显模糊、流程存在一定自由裁量空间的“灰色地带”。

      没有指控,没有质疑,只有基于“提升效率、增强公信力”的“建议”。这份建议书本身,就是一份无声的投名状,也是一份带着倒刺的钩饵。它在说:我看懂了你的游戏,而且,我有能力用你无法指责的方式,把它摊开到阳光下。

      笔尖在纸面沙沙作响,是他此刻世界里唯一的声音。

      最后一笔落下,他轻轻吹干墨迹,将文件仔细装入信封。

      “K,”他对着寂静的空气开口,声音平稳得像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以文学学会的名义,把这份建议书,递交给校董会张董办公室。确保它能被直接签收。”

      “明白。”耳廓内的微型接收器传来K毫无波澜的回应。

      林晚站起身,走到窗边。楼下,隐约还能传来礼堂方向的喧哗,人群像聚集的工蚁,围绕着光鲜的中心。他的目光平静地掠过那片骚动,掠过那个被镜头和闪光灯簇拥的、意气风发的身影。

      他置身于这场风暴之外,冷静地抛下了新的饵料。味道足够诱人,姿态足够无害。

      高处的风确实很冷,吹在脸上带着寒意。
      但视野,也足够开阔,能让他看清整个棋盘的走向,以及,下一个猎物可能出现的方位。

      ---
      夜幕降临,陆景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空荡的别墅。今天他赢得了无数的掌声和赞誉,但巨大的成就感背后,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虚浮感。

      与此同时,林晚收到K的加密回信:
      林晚看着屏幕上的那句“王副院长与张董通话内容监控完毕”,指尖轻轻一顿。
      片刻后,他掏出手机,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轻快:“听说你今天挺忙的,还被同学当成英雄夸了一通。要不要我过去,给英雄准备点吃的?”
      那语气温和,却像极了他一贯的手法——在刚落下棋子的同时,又在棋盘另一角,轻轻添上一抹无害的温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