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五年末,我二十五岁。如果非要问为什么写《置换人生》,答案很简单:我就是霁林。
有个朋友跟我说,五六年没交下我这个朋友。
有人说,我很外向,我c了,这是最不了解我的人,我是个极其内向的人,我自己知道。
还有个朋友说,想跟我换人生,觉得我的人生经历有意思,她是个千金大小姐,所以觉得我这样的日子很有趣,她只会因为考试不及格痛苦,我这边呢,活着就很痛苦了,可能是喜欢英雄主义,她喜欢我一年,我五年之后才反应过来……
说多了。
在现实生活里,我似乎更轻易地获得女性的喜爱。我常想,如果我是男性,或许就能避开许多无端的欺凌与痛苦。我骨子里天生就带着一种想要去喜欢、去保护女人的能力与冲动,可偏偏,内心里又住着一个渴望被保护、被妥善安放的灵魂。我幻想那个人强大,甚至带点卑劣,只要能跟他在一起,我可以被关在暗无天日的牢笼,只跟他在一起,但现实给出的答案,往往是致命的。
我们都清楚,大部分人只是普通人。
我不可能指望一个秦御那样的男人来爱我、救赎我。
他瞎吗?肯定不啊,而且我觉得我非常聪明,更不可能抱有期待,yy一下还是不过分的。
首先,我的要求并不苛刻,灵魂的共鸣远胜于一切外在条件;其次,那样的人,标准自然也高。世上优秀的人那么多,他凭什么喜欢我呢?若我还在两三岁,或许会抱着这种幻想,但我已经快入土了,现实一点吧,孩子。
说实话,现实中的人挺让人失望的,尤其是当你真正去接触男人之后——我滴妈,我现在还能喜欢男人,你都该给我竖个大拇指了。
正因为抗拒婚姻与生育,写作于我,便成了一种为朋友、也为自己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的方式。
写下这本小说,挺好。
回到故事里,无论是徐星野还是其他角色,都不可能完美无瑕。他伤害了自己爱的人,就像现实中的我一样,那他理当受到惩罚,这很公平。他就应该干干净净地消失,然后给他爱的人足够的尊重、自由与祝福。
他已经没有好好活下去的资格,对我来说是,其实我也是如此,虽然这种想法非常的极端。
霁林不属于任何人。尽管他是我的倒影,但他也不属于秦御,直到结局也不是。
他也不属于我,可能有一天我遇到他,比我还要灿烂和明媚,我会锤一下他的肩膀,跟他说“咋样哥们,最近过得好不好”
如果我遇到徐星野,我只会小心翼翼的安慰他,不想他再内耗了。
这篇文读起来并不“爽”。徐星野的牺牲、林晚带泪的前行、秦御的悔恨,以及霁林行尸走肉般的人生——看起来是一场悲剧。但我不这么觉得。
因为这四个人里,我给了林晚一个我认为的好结局,因为她应该过得好,也必须过得幸福。
说实话,在小说的逻辑里,这样的结局才合理。这些角色已经拥有了顶级外貌与财富,他们怎么可能再同时拥有纯粹的爱?大团圆结局看着开心,却不够现实,骗不了读者,最终也骗不了自己。
说了这么多,其实也没什么用,就当是说给自己听吧。
可能后续还会出短篇 也可能突然停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