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8章 开始 ...

  •   时间如同永定河的水,看似平静,却在不经意间悄然流逝。

      自那天读过日记后,侄女云在我这里待了整整一个周末。我们聊了很多,关于陈觉和小年,关于那个看似遥远却又触手可及的08年,更多的是关于她自己。

      那本日记像一剂苦涩的预防针,让她在恐惧之余,也生出几分孤注一掷的勇气。她没有选择与母亲彻底决裂,而是尝试着一种更耐心、也更磨人的沟通方式——反复地拉扯,试探,在母亲的泪水和沉默中,一点点地为自己的性向争取着理解和空间。过程缓慢而煎熬,像在坚冰上钻木取火,但总算,那坚冰似乎有了一丝融化的迹象。

      一年后,云搬出了家,和交往了近两年的女友李妍在东五环外的一个LOFT公寓里安顿了下来。那是个阳光充沛的下午,我去帮他们暖房。公寓不大,但被两个年轻人布置得温馨而富有生气。一整面墙的书架上混放着设计类书籍和云收集的二次元手办,阳台上的绿萝长得郁郁葱葱,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咖啡香。

      李妍是个看起来非常沉稳的女孩,比侄女大几岁,在一家颇有名气的互联网公司做UI设计,收入可观,言谈举止也透着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周到。

      第一次正式见面,她带来的手信是我偏爱的那家老字号糕点,显然是侄女提前透露的。

      席间,她体贴地给云夹菜,不动声色地将那不爱吃的香菜挑到自己碗里,会在她说话时专注地看着她,眼神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温柔。朋友圈不像许多同龄人那样设置三天可见,里面坦然地分享着和云的日常——一起看的展览,周末烘焙失败的蛋糕,两只挨在一起看海的猫——像一份精心排版的幸福生活图鉴。

      侄女的脸上,重新焕发出我许久未见的的光彩。那是一种被安稳爱着、并且对明天充满期待的光芒。

      她偶尔还会来我家,像只快乐的小麻雀,叽叽喳喳地讲她和李妍的趣事。说着如何在她加班到深夜时,穿越半个北京城来接她;如何在她生日时,笨拙地按照她童年照片里的样子,亲手做了一个粗糙却可爱的兔子玩偶;她们如何规划着年假去冰岛看极光,甚至,她偷偷摸摸地打开手机浏览器,给我看那些加了收藏夹的房屋信息。

      “姑姑,你看这个户型,虽然小了点,但阳台朝南,多好。”她指着手机屏幕,眼睛亮晶晶的,“李妍说她年底项目奖金下来,我们再凑一凑,首付就差不多够了。”她眼里的光,和日记里描绘的、那个在“觉年理发”屋顶上,指着国贸灯火说像“海底磷光”的小年,竟有几分惊人的神似。

      我看着她的笑容,心里那点因为陈年往事而积郁的阴霾,似乎也被这充满生命力的光芒驱散了不少。

      时代终究是不同了,我告诉自己。

      他们/她们可以光明正大地牵手,在社交网络上宣告彼此的存在,规划着法律意义上无法被承认、却属于他们自己的“家”。

      也许,那条布满荆棘的路,真的正在被一代又一代人踏得平坦了些许。

      然而,生活这位编剧,最擅长的便是在看似平顺的剧情里埋下伏笔。那些伏笔起初微小如尘,轻易便被幸福的表象覆盖,直到某一天,汇聚成足以颠覆一切的“狗血”。

      有一次,侄女和李妍来我家吃晚饭。

      饭后,我们坐在客厅闲聊,李妍的手机响了。她快速瞥了一眼屏幕,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随即站起身,语气如常地说:“姑姑,我接个电话,公司的事。”

      她走向阳台,并顺手拉上了玻璃门。
      夏夜的风带着微醺的热气,阳台的隔音并不算太好,我虽无意探听,但她起初温和的应答,到后来逐渐变得急促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恳求,还是断断续续地飘了进来。

      “……妈,您别总是这样……我知道,我知道……再给我点时间好不好?……不是那样,您听我说……”

      她背对着我们,我看不到表情,但能看见她空着的那只手,无意识地攥紧了栏杆,指节微微发白。通话持续了十来分钟,再进来时,脸上已恢复了惯常的从容,笑着解释:“家里一点小事,老人总是操心太多。”

      侄女正埋头刷着话剧票,闻言抬起头,毫无心机地笑道:“是吧,我就说我妈也这样。周末我们去看这个新剧怎么样?”

      李妍走过去,自然地揉了揉她的头发,说:“好,你定就行。”她笑得温柔,但我却捕捉到他眼神里一闪而过的、未能完全掩饰住的烦躁,像许多往事里下倏忽而过的一道暗影。

      还有一次,是个周末的下午,小磊在厨房帮我洗水果,李妍坐在沙发上用手机处理工作邮件。

      手机屏幕亮着,就放在茶几上。忽然,一条微信消息弹了出来,备注名称是规规矩矩的“小刘”,但那个头像,却是一个笑容大方、比剪刀手的年青男孩的自拍,背景像是在某个艺术展。内容只预览了一行,看不真切,只隐约看到“上次说……”几个字。

      李妍的反应极快,几乎是消息弹出的瞬间,她就伸手按灭了屏幕,动作快得带起一阵微风。她抬起头,正好对上我的目光,随即露出一个略显歉意的笑容:“不好意思,姑姑,公司同事,事儿比较多。”

      我点点头,移开视线,心下却莫名一沉。“小刘”,一个中性的、职业化的称呼,配上一个对方表露出过于私人的头像,这组合本身,就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违和感。是我想多了吗?或许只是位性格活泼的年轻下属?又或者……

      这些细微的琐碎,像冬天里偶然钻入衣领的冰碴,带着瞬间的寒意,落在我的记忆里。

      我没有立刻对侄女提起。

      我不愿用自己的多疑和来自过去的阴影,去玷污她此刻毫无保留的幸福。我安慰自己,每一段感情都有其私密的角落和不为外人道的压力,李妍或许只是面临着所有年轻人都会遇到的、来自家庭和事业的寻常烦恼。

      毕竟,她看起来是那么真诚,对侄女是那么体贴入微。

      然而,有些故事的剧本,其核心的转折,往往并不在于时代背景如何变迁,而在于人性中那些恒久不变的怯懦与权衡。

      我只是隐隐希望,这一次,我的预感是错的。

      我希望侄女拥有的,是一个真正崭新的开始,而不是另一段轮回的伤痛。

      窗外的北京,华灯初上,车流如织,这座巨大的城市包容着无数这样的故事,有的正在甜蜜地开场,有的,却已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悄写下了离别的注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