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崇福寺庙 ...
-
新年给人带来喜气。无论这一年中有多少辛苦劳累,到了新年,大家都自觉把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暂时隐藏,即使为了来年的好兆头,也要看上去喜气洋洋。
赵思安也是如此。
他给林柠买了一个草莓味道棉花糖。看着林柠在赵思安的催促下无奈地咬了一口,笑得他直不起腰,又眼疾手快拿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林柠,这个要不要啊?”
“林柠,我觉得我们应该买这个。”
林柠看着忽然变得积极起来的赵思安,笑着一一回复。
两个人本来就吃不了太多,而且之前已经有了很多储备,今天逛街只不过为了沾沾喜气,顺便买一些打发闲暇时间的零食。
他们买了徽墨酥、蜜枣、麻饼、瓜子、糖果、砂糖桔,还买了一叠福字和一副长长的春联。
“丽日和风春浩荡,花香鸟语物昭苏”
是对这山间生活最真挚的祈盼。
拎着大包小包,穿过热闹的主巷,人逐渐稀少。
林柠在一栋看着有些年代的民居前停住。
民居门开着,一眼可以望进去小院。
小院里,一棵香樟树,一卷铺在院子中间的草席。
席子周围铺满了竹篾、纸张、各色颜料和麻绳等工具。
有两个人正坐在席子上做灯笼。
已经做好的几个堆放在香樟树下。
林柠走了进去,赵思安也跟着跨进高高的门槛里。
看到有人来,年纪稍大的男人站了起来,不是很利落。
另外一个人仍旧坐着,两条腿随意摆放着,姿势稍显怪异。
“林老板,”男人边说着边将两个红灯笼用大袋子装好,用一块麻布擦了擦手,笑着递给林柠,“你要的灯笼前天就做好了,正等着你来拿喽。”
“谢谢江叔。”林柠接过灯笼将钱递给他。
“林老板,不值钱的,我不要。”男人执意推辞,“孩子妈能在你那边有活干,我们都不知道怎么感谢啊,这不值钱的东西就是送你的,你也别嫌弃。”
“行吧,那我不给你,我给海洋,这是给他的新年红包。”林柠将钱塞在一袋水果糖的外包装袋里,蹲下来,放在坐着的那个男人身边。
坐着的男人不是很年轻,看着有四十多岁。
看到身边的水果糖,朝林柠呆呆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唉,林老板,你又这样......”江益忠看着有些无措。
“江叔,不说了,我们先走了,还要去崇福寺呢。”林柠站起身,挥挥手,拉着赵思安朝门口走去。
“林老板,慢走啊.....”江益忠送他们到了门口。
赵思安默默从林柠手里接过灯笼,双手环抱着。
“怎么不说话?”林柠看着身边的人问。
“嗯......就是......”赵思安不知道如何开口。
“你是想问江海洋的事情吗?”
“嗯,不过不想说的话......”赵思安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有些沉重的话题,他不想随意去触碰别人的伤口。
“走吧,边走我边告诉你。”
林柠看着抱着大红灯笼的那个人,眼睛低垂着,显得很温顺。
林柠此刻有些控制不住地想要摸摸他的头发,但是他想了一会,只是轻轻地拍了拍赵思安手中的灯笼。
在去往崇福寺的路上,林柠告诉了他江益忠一家的事情。
江益忠和苏雯年轻的时候是自然恋爱,男人强健俊朗,女人温柔美丽,是天偶佳成。
三年后他们有了江海洋,本该是三人的幸福人生,可江海洋天生双腿瘫痪。
以前那个年代,道德约束和法律制约不比现在,周围人都劝说夫妻俩趁着孩子刚出生,丢到山里,再生一个,不然这一辈子怎么活啊。
可江益忠和苏雯仍旧养着这个孩子,到处奔波给他看病。到江海洋七岁时,夫妻俩发现,孩子的身体继续生长,可智力水平永远停在了这个时间。
直到他们花光了积蓄,江海洋的病并没有看好,他们终于接受了这个现实,开始一天天安稳过日子。
江海洋身边不能没有人,必须有人从早到晚照看他。夫妻俩只能有一人在外工作赚钱。一开始是苏雯在家陪着江海洋,直到江海洋长成一个成年男人的身躯,她没有气力再给他翻动身子。后来江益忠在家做起了手艺活,把江海洋时刻带在身边。苏雯不放心出去打工,只能在村里干些散活,一家人勉强度日。
前几年,林柠听村民提起了这家人的情况,安排苏雯在民宿工作,收入稳定了一些,工作结束可以早些回家陪江海洋。
“江海洋的父母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他。”林柠讲完了这个故事,看着情绪有些低落。
“林老板,你真是一个如此心软的神呢。”赵思安企图活跃氛围。
“这些年来,江海洋也慢慢跟他父亲学手艺,如今也能独立制作灯笼、鱼灯了。他虽然智力水平不及常人,但他知道家人的艰难,也在努力靠着自己能动的双手给这个家帮忙。只是......”林柠没有继续说下去。
赵思安知道他想说的是什么。江益忠夫妻已经六十多岁,不知道还能再陪伴江海洋多少年,也不知道如果夫妻俩不在了,江海洋一个人怎么生活。
两人一路再无言,各自沉思着,走到了崇福寺山门前。
崇福寺南向而建,大雄宝殿重檐歇山式,保留了元代木构件斗拱的建筑风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跨进山门的时候,周慕已经在了。她在用相机给建筑的各个角度拍照。他们互相打了招呼。
旁边的石椅上坐着两个人,一位老人和一个男生,两人在谈论着什么。
林柠走到男生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子宵,在忙着呢?”
秦子宵抬头看到了林柠,喜出望外:“柠哥,你来啦,好久不见!”
秦子宵是建筑专业在读研究生,今年六月毕业。他和林柠、周慕都是好朋友。
“你是赵思安吧,我刚听周慕提到过你。你好,我叫秦子宵。”秦子宵看向赵思安。
“你好,看你在忙,有没有打扰到你?”赵思安道。
“没有,山间气候多变,看天气预报显示明天估计要下雪,山里积雪难化,陆阿婆让我帮忙检查下建筑的状态。其实前段时间有人专门来看过,陆阿婆不放心,正好我也在,就帮忙看看。”
陆文娟是崇福寺的守庙人,没有家人,一个人住在寺庙附近的老房子里。如今她已经七十岁了,也守了一辈子崇福寺。
“我带赵思安四处看看,你先忙着。”林柠打了个招呼,带赵思安参观崇福寺。
寺庙年代久远,寺内多古木。即使是寒冬时节,枝叶依旧郁郁葱葱。
穿过天王殿、观音阁,最后他们进入了大雄宝殿内。
出乎意料的是,大殿内并没有供奉佛像。
“我小的时候,这里有两尊胁侍菩萨,外婆经常带我来看。由于损坏很严重,后来文物局带走进行修缮,现在保存在博物馆里。”
赵思安还是第一次听林柠提及他的家人。
“走吧,我们去外面坐着休息一下。”林柠道。
两人坐在大殿对面的石阶上,望着大殿发呆。
雀鸟飞过,风铃作响。
“我经常到这里来,有的时候一坐就是一整天。可能是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今天让你陪着我待了那么久,你会不会觉得无聊?”林柠问他。
“不会啊。记得我有一次心情不好出门旅游,去了一座北方的城市。那天我随意逛着,路过一个寺庙就走了进去。那是个黄昏,我在那里第一次看到那么美的彩塑。”
“那是大吉祥功德天,她就站在大殿的角落里,眉目低垂着,面容悲悯。我在夕阳的余晖中和她对视,那一刻,我内心中所有的烦躁与不安全都消失了,只剩下平静。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感觉。”
赵思安双手支撑着台阶,往后半仰着。
“经历了无数的天灾和人祸,这些文物跨越近千年,能够保存至今是一个美丽的奇迹,能够遇见是我的好运。这里对你来说可能有独特的回忆,对我来说是审美的快乐。所以,你想坐一天的话,我也可以陪着你。”
林柠看着他,久久没有说话。他觉得他的心如同被雀鸟惊动了的风铃一样,簌簌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