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 8 章 ...

  •   回到法院那间象征着秩序与权威的办公室,沈知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林建国案再审审查的名义,正式调阅“城西仓库抢劫伤人案”的全部原始卷宗。厚重的牛皮纸档案袋被送到他桌上,沉甸甸的,仿佛承载着十年的光阴与可能被掩盖的真相。

      他摒退了所有不必要的打扰,将自己锁在办公室里,窗外天色由明转暗,他浑然未觉,台灯的光晕是他世界里唯一的光源,将他与那些泛着微黄、带着陈旧纸张和油墨气息的文件笼罩在一起。

      他跳过了那些他已经烂熟于心的庭审记录和定罪报告,直接翻到了物证记录部分。他的指尖划过一行行打印的铅字,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标点符号。

      编号、名称、提取地点、提取人、保管人、移交记录……一切看起来似乎无懈可击。那把决定性的三角锉,记录显示由现场勘查人员A提取,随后移交物证保管室管理员B,在庭审前由法警C取出,当庭出示,庭审后归还……链条清晰,签字齐全。

      难道赵强的证词有误?或者,他看到的那个油布包,与本案的凶器并非同一件?

      沈知衡没有轻易下结论,他反复对比着物证清单、勘查笔录和后续的鉴定报告。终于,在几乎要将那几页纸看穿的时候,一个极其微小的、几乎可以被忽略的不协调处,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勘查笔录的附件,一份现场物证照片的底片袋标签上,记录的冲洗日期,比主笔录上记载的物证封存日期,竟然晚了整整两天。

      这不合逻辑。按照标准流程,现场提取的物证,尤其是关键物证,应当在勘查结束后立即拍照、封存,照片的冲洗作为记录的一部分,理应紧随其后,绝不可能延迟两天。

      这两天的时间差,像一个幽灵,徘徊在严丝合缝的物证链条之中。

      沈知衡的心跳开始加速,他立刻调取了当年所有参与此案工作的相关人员名单,试图找出负责照片冲洗的技侦人员,名单上有名字,但当他尝试通过内部系统查询这些人的当前联系方式和岗位时,却发现,当年负责此案照片冲洗工作的那名技术员,已经在案发后第二年,因“个人原因”调离了原岗位,不久后便辞职,从此下落不明。

      巧合?太多的巧合叠加在一起,就不再是巧合。

      沈知衡靠在椅背上,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升起,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物证链可能存在人为干预的迹象,关键技术人员离奇离职……这一切,都指向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可能性,“城西仓库案”的物证,或许被动过手脚。

      如果那把三角锉并非原始凶器,或者它被替换、被污染,那么基于此对林建国做出的有罪认定,就是一座建立在流沙上的大厦,随时可能崩塌。而他,沈知衡,当年正是这座大厦的“验收者”之一。

      一种混合着震惊、自责与愤怒的情绪在他胸腔里翻涌。他一直坚信的司法系统,他赖以做出判决的“铁证”,竟然可能存在如此致命的漏洞?那他所追求的实体正义,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他猛地站起身,在办公室里烦躁地踱步。他需要证实,需要更多的证据来支撑这个可怕的猜想,他想到了物证本身,如果物证被替换,那么在原始的物证上,或许还能找到被忽略的、属于真正凶手的蛛丝马迹。

      他立刻拨通了物证保管室的电话。
      “你好,我是沈知衡,我需要调取十年前‘城西仓库抢劫伤人案’的原始物证,编号为E-200X-XXX的三角锉,进行复检。”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传来保管员略带为难的声音:“沈检察官,您要调取那把三角锉?”
      “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这个……按照规定,已结案超过一定年限的物证,如果并非特大型或特殊性案件,通常会进行定期清理或销毁。‘城西仓库案’的物证,我记得好像在几年前的一次库房整理中,因为保存年限已到,而且案件本身,嗯……比较普通,已经按照规定程序销毁了。”

      “销毁了?”沈知衡的声音陡然拔高,难以置信地重复了一遍。
      “是、是的,系统里有销毁记录和审批单。”保管员被他语气里的冷意吓到,赶紧确认道。

      沈知衡缓缓放下电话,手臂因为用力而微微颤抖。物证链存在疑点,关键技术人员失踪,而现在,最直接的物证本身,竟然已经被“合法”地销毁了!

      这简直就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抹去所有可能暴露真相的痕迹,赵强的恐惧,并非空穴来风。

      他坐回椅子上,感觉浑身冰冷,十年,足以让很多痕迹消失,让很多人闭嘴,对手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狡猾和强大。

      夜幕彻底笼罩了城市,办公室里没有开主灯,只有台灯昏黄的光晕,将沈知衡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上,拉得很长,显得格外孤寂和无助。

      他该怎么办?将目前的发现写成报告,提交上去?且不说这些间接的疑点能否引起重视,单是那封警告邮件,就让他意识到,系统内部可能并不安全,打草惊蛇的后果,可能是赵强遭遇不测,可能是所有线索被彻底切断。

      他第一次感到如此力不从心,规则和程序,在此刻仿佛成了束缚他手脚的锁链。

      就在这时,他的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陆延。

      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是一段语音信息。沈知衡点开,陆延那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清晰的声音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响起:

      “我托人查了当年参与‘城西仓库案’勘查的几个老警察,其中一个已经退休的老刑警,喝多了跟他徒弟提过一嘴,说当年那案子结得太快,现场有些细节对不上,但上面要求尽快结案,压力很大,他还隐约记得,最初提取物证的时候,好像……不止拍了一套照片。”

      不止一套照片!

      这句话像一道强光,瞬间照亮了沈知衡脑海中那个关于照片冲洗日期的疑点!如果最初还有另一套照片,那套照片在哪里?为什么最终入卷的是延迟两天冲洗的那一套?那延迟的两天里,发生了什么?

      陆延的信息,像一块关键的拼图,印证了他的怀疑,也为他指明了下一个可能的调查方向,找到那可能存在的“另一套”原始现场照片!

      沈知衡握着手机,指尖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和玻璃上自己模糊而坚定的倒影。

      他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拨通了陆延的电话。
      电话几乎是被秒接。
      “喂?”陆延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沈知衡看着桌上那摊开的、仿佛隐藏着无数秘密的卷宗,声音低沉而清晰:
      “陆延,我们需要谈谈。”
      “关于那套可能存在的……原始照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