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温水的刻度 ...
-
求和之后的日子,像一杯被不断兑入冷水的温茶,看似依旧满溢,温度却在不经意间,一度一度地流失。
周五晚上,他们难得一起去超市。这是陈致远期盼已久的、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仪式。他私下里将这种共同采购称之为“构建我们的家”,哪怕这个“家”只是大学城外一间租来的公寓。
他推着购物车,脚步轻快地穿梭在明亮的货架之间,像一只终于被放出笼子的鸟,贪婪地呼吸着这充满柴米油盐气息的自由空气。他拿起一包新口味的薯片,回头寻找林亚斯的身影,脸上扬起一个毫无阴霾的笑容:“林老师,你看这个!我们试试好不好?”
林亚斯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这个距离既能显示出他们是同行者,又足够他随时处理自己的事情。他手里拿着手机,屏幕亮着,似乎在看邮件或信息。听到陈致远的声音,他抬起头,目光越过手机屏幕,落在陈致远因兴奋而微微发亮的脸上。
他的反应无可挑剔——嘴角牵起一个浅淡而温和的弧度,点了点头,声音平稳:“好。”
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陈致远像得到了奖励的孩子,心满意足地将薯片放进购物车,又雀跃地奔向零食区,拿起一盒包装可爱的饼干,再次回头,献宝似的举起来:“这个呢?听说很好吃!”
林亚斯再次抬起头,重复了之前的动作和表情,连嘴角弯起的弧度都相差无几:“你喜欢就买。”
他的回应是及时的,态度是耐心的。但陈致远推着车,心里那点初时的雀跃,却像被戳了一下,微微泄了点气。他敏锐地察觉到,林亚斯的笑容像昙花,在他眼前绽放一下,便迅速凋零,收回的目光重新落回手机屏幕,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刚才那一瞥只是程序运行中一个微不足道的间断。
陈致远不敢再像刚开始那样大声说笑,他放慢了脚步,与林亚斯并行,开始挑选一些真正的生活必需品。他拿起一排酸奶,语气变得小心了些:“买点这个吧,你早上喝。”
这一次,林亚斯没有立刻回应。他正戴着耳机,低声回复一条语音信息,语气是与和他说话时截然不同的严谨与投入,讨论着一个陈致远听不懂的学术术语。他抬手,做了一个稍等的手势,流畅的葡语音节从他唇间逸出。
陈致远举着酸奶的手僵在半空,然后默默地放下。他推着车,安静地等在旁边,看着林亚斯侧脸那冷硬的线条,直到他结束通话。
“怎么了?”林亚斯取下一边耳机,看向他,仿佛刚才那个被打断的对话从未发生。
“……酸奶,要买吗?”陈致远重复了一遍,声音低了些。
“可以。”林亚斯看了一眼,点了点头,随即目光又下意识地扫过手机屏幕,似乎担心错过什么更重要的信息。
那一刻,陈致远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和他手里那排酸奶,与那条语音信息,甚至与屏幕上可能跳出的任何一个符号相比,都处于一个需要“稍等”的次要位置。一种微妙的被忽视感,像超市里过冷的空调,细细地包裹住他。
结账时,队伍排得很长。陈致远看着购物车里他们一起挑选的东西,心里又生出一点暖意。他试图找回刚才的气氛,侧过头,小声地跟林亚斯讲起今天课堂上发生的趣事,一个教授如何被学生无厘头的问题问住。
林亚斯听着,配合地微微颔首,甚至在听到某个笑点时,喉咙里溢出一声低沉的、类似轻笑的气音。陈致远受到鼓舞,讲得更加卖力,眼睛期待地看向林亚斯,希望在他脸上看到更多真实的情绪反馈。
然而,他看到的,是林亚斯虽然面对着他,眼神却有些放空,焦点并未真正落在他身上。那声轻笑像是被设定好的程序反馈,而程序的核心,早已在处理其他更优先级的任务。他的手指甚至无意识地在手机侧边摩挲着。
陈致远的话语渐渐慢了下来,最终彻底停住。后面排队的人不小心推了购物车一下,车轮撞到他的脚后跟,轻微的疼痛让他彻底回到了现实。
林亚斯似乎这才真正回神,看向他:“说完了?”
“……嗯。”陈致远低下头,看着传送带上缓缓前移的商品,不再说话。
回去的路上,两人沉默地走着。陈致远手里提着相对较轻的零食袋,林亚斯则提着装满生鲜食材的袋子。路灯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时而交错,时而分开。
走到公寓楼下,林亚斯的手机又响了。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陈致远说:“你先上去,我接个电话。”
陈致远点点头,独自转身上楼。楼道里的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声一层层亮起,又在他经过后一层层熄灭。他打开门,将东西放在玄关,没有开灯,只是默默地看着楼下。
林亚斯站在路灯下,背对着他,身影挺拔却疏离。他讲电话的声音隐约传来,语调是陈致远熟悉的、与工作相关时的沉稳冷静,听不出任何情绪。
陈致远就那样在黑暗中站了很久,直到林亚斯结束通话,转身朝单元门走来,他才慌忙地打开灯,装作刚刚放下东西的样子。
“买了这么多,明天可以做好吃的了。”他挤出一个笑容,试图驱散心头那团冰冷的雾气。
林亚斯走进来,将沉重的购物袋放在岛台上,随口应道:“嗯,你安排。”
他的回应依旧无可指摘,甚至称得上“信任”。可陈致远看着他那张恢复平静无波的脸,再看向那满袋的、他精心规划着要变成“家”的味道的食材,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他们之间隔着一层看不见的、冰冷的玻璃。
他在玻璃这边燃烧着自己所有的热情和期待,而玻璃那边的林亚斯,或许能看到他的举动,听到他的声音,却永远感受不到那份温度。
超市里那个短暂的、充满希望的夜晚,最终像一张过度曝光的照片,细节模糊,只剩下一片晃眼的、不真实的亮白。那排被冷落已久的酸奶,被塞进冰箱角落,像一个被遗忘的注脚,记录着温度流失的,又一个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