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5、萧将军夫妇进宫面见萧娴妃 ...

  •   初秋的晨露还凝在将军府的梧桐叶上,萧策扶着轮椅扶手,指尖划过冰凉的紫檀木纹饰。贴身小厮墨砚正将软垫仔细铺进马车,檐角铜铃轻响时,一袭月白绣玉兰花的身影掀帘而入。
      “夫君这就要动身了?” 白雪将一件素色披风搭在他肩头,指尖不经意触到他微凉的手腕,“昨儿听墨砚说,您已有半年没进宫给娴妃娘娘请安了。”
      将军萧策抬眸看向妻子,她鬓边插着支简单的碧玉簪,眉眼间却藏着不输男子的通透。成婚两年,这位乡下的女子,不仅将将军府打理得井井有条,更成了他灰暗日子里最亮的光,用独特的方法治好了萧将军的腿伤,“宫里规矩多,你身子弱,本想让你在家歇着。”
      白雪屈膝蹲在他轮椅旁,指尖轻轻叩了叩扶手:“正因为规矩多,才该我陪您去。娴妃娘娘是您的亲姑姑,又是四皇子生母,我这个做侄媳妇的,总该亲自拜见。再说……” 她声音压低了些,眼底闪过一丝精明,“如今朝堂局势微妙,我多听多看,总能帮您参详一二。”
      萧策握住她微凉的手,喉间泛起暖意。当年他重伤归来,京中勋贵避之不及,唯有侯府李家愿将嫡女嫁给他,为此还和侯府断绝父女关系。世人只道白雪贪图将军府爵位,唯有他知道,这个女子夜里会悄悄为他按摩残腿,会在他自暴自弃时,捧着兵书说 “夫君的谋略,岂会困于轮椅”。
      “好。” 他颔首轻笑,“有你在,我倒安心些。”
      墨砚在外禀报马车已备妥,白雪小心地扶着萧策起身,将他安置在马车内设好的软榻上。车帘落下时,她瞥见丈夫腰间挂着的玉佩,那是当年娴妃送他的及冠礼,边角已被摩挲得光滑。
      宫苑初见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行至皇宫西侧门。按照宫规,外男不得入后宫,萧策虽为皇亲,仍需在偏殿等候,由宫女引着白雪先行去娴妃的长乐宫。
      穿过几重朱红宫墙,长乐宫的琉璃瓦在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未进正殿,便闻凉亭处传来笑语,白雪顺着引路宫女的目光望去,只见一位身着海棠红宫装的妇人斜倚在美人靠上,鬓边珠钗摇曳,正是萧娴妃。她身侧坐着位青衫公子,眉目俊朗,举止温雅,想来便是四皇子赵景珩。
      “臣妇白雪,拜见娴妃娘娘,见过四皇子殿下。” 白雪敛衽行礼,动作标准得体。
      萧娴妃连忙抬手,语气亲昵:“快起来,都是自家人,不必多礼。早听策儿说娶了位知书达理的媳妇,今日一见,果然清雅脱俗。” 她示意宫女搬来锦凳,又指着桌上的蜜饯,“这是江南新进的桂花糕,你尝尝。”
      正说着,萧策由太监推着轮椅而来。萧娴妃见了侄子,眼中闪过疼惜:“策儿,怎的瘦了些?府里下人伺候得不周?”
      “劳姑姑挂心,一切都好。” 萧策欠身行礼,目光扫过四皇子,“许久未见四弟,风采更胜往昔。”
      赵景珩起身回礼,笑容温和:“萧大哥客气了。前几日还想登门拜访,又怕扰了大哥静养。”
      四人围坐凉亭,先寒暄起家常。萧娴妃问及将军府的中馈,白雪一一应答,既不卑不亢,又透着对丈夫的体贴。谈及萧策的腿疾,白雪轻声道:“太医说多泡些温玉汤有益,臣妇已让人寻了上等暖玉,日日给夫君热敷。”
      萧娴妃赞许点头:“策儿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当年他父亲,也就是我大哥,在战场上受了伤,也是大嫂日夜照料,才捡回半条命。” 提及亡兄,她语气添了几分伤感,“只可惜大哥走得早,不然见策儿成家,定然高兴。”
      暗流涌动
      闲聊间,宫女奉上新沏的雨前龙井。萧策浅啜一口,状似无意地提起:“前日听闻二皇子府里不大安宁,好像有姬妾失足落水了?”
      这话一出,凉亭内的气氛微妙起来。四皇子赵景珩端茶的手顿了顿,萧娴妃则微微蹙眉:“你也听说了?京里传得沸沸扬扬,说是什么意外,可我瞧着,没那么简单。”
      白雪适时接话:“臣妇也听家里人说,那位姬妾落水前,刚查出有孕。更奇的是,没过几日,二皇子便册封侧妃李冬梅为正妃了。”
      “李冬梅?” 萧娴妃眼底闪过一丝冷意,“那女子我知道,原是侯府庶女女,也就是你同父异母的妹妹,当年靠着些手段进了二皇子府。听说她进门后,府里的姬妾就没安生过。”
      四皇子赵景珩轻咳一声:“母妃,朝堂之事,咱们后宫不便议论。”
      “我这可不是议论朝堂。” 萧娴妃放下茶盏,声音沉了些,“只是可怜那些女子,还有未出世的孩子。对了,听说李冬梅上位后,她娘家侯府倒是异常平静,往日里总爱争些虚名的侯姨娘,近来都不怎么出门赴宴了。”
      萧策眸光微动:“姑姑是说,侯府这是在避嫌?”
      “怕是在避祸。” 萧娴妃叹了口气,“李冬梅手段太毒,二皇子又偏听偏信,侯府若不收敛,迟早要被连累。只是没想到……” 她话锋一转,语气满是震惊,“皇上的皇子府里,竟有这般恶毒的媳妇,连子嗣都敢下手。”
      这话戳中了在场人心事。白雪垂眸,想起京中私下流传的说法,二皇子赵景琰素有夺嫡之心,府中子嗣关乎储位之争,李冬梅此举,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子嗣风波
      谈及子嗣,萧娴妃忽然看向儿子赵景珩,语气急切:“景珩,你府上的魏妃,近来身子如何?前几日听太监说她似有不适。”
      四皇子赵景珩眼中泛起温柔笑意:“托母妃福,灵儿已经有孕三个月了。只是胎象尚不稳,太医让多静养,所以没让她来给您请安。”
      “什么?” 萧娴妃猛地起身,脸上满是惊喜,随即又落下泪来,“老天有眼,我终于要抱孙子了!” 她拉着儿子赵景珩的手,反复叮嘱,“一定要好生照看,太医院最好的太医都给我请来,饮食起居半点不能马虎。灵儿想吃什么穿什么,都顺着她的意,万万不能让她受委屈。”
      “母妃放心,儿臣都安排好了。” 赵景珩温声安慰,“已经让内务府拨了最好的药材,还派了十个得力宫女伺候。”
      “那就好,那就好。” 萧娴妃抹了抹泪,语气却郑重起来,“景珩,你记住,这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平安生下来就好。娘不求你争什么储位,只求你平平安安,做个闲散王爷,阖家安康就够了。”
      四皇子赵景珩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儿臣明白母妃的心意。”
      萧策和白雪对视一眼,心中已然明了。娴妃这话,看似是母子间的家常,实则是在给他们传递信号。四皇子无意夺嫡,只想明哲保身。在二皇子行事越发狠辣的当下,这无疑是最稳妥的选择。
      将军萧策想起自己重伤后,朝堂上那些落井下石的嘴脸,又看了看身边的白雪,心中已有决断。他当年征战沙场,为的是家国安宁,而非权力争斗,如今有妻在侧,更该求一份安稳。
      归途心定
      日近黄昏,萧策夫妇起身告辞。萧娴妃亲自送到宫门口,握着白雪的手细细叮嘱:“策儿腿不好,府里的事多劳你费心。以后常进宫来,姑姑给你做你爱吃的江南点心。” 又塞给她一个锦盒,“这里面是当年太后赐我的暖玉,你拿去给策儿暖腿,或许管用。”
      白雪谢过赏赐,扶着萧策上了马车。车帘落下,隔绝了宫墙内外,萧策握住妻子的手,轻声问:“今日一席话,你明白了?”
      “嗯。” 白雪点头,将锦盒放在他腿上,“娴妃娘娘是在告诉我们,四皇子无意参与夺嫡,让我们莫要站队二皇子。而且……” 她微微一笑,“魏妃有孕,四皇子府暂无内斗之忧,跟着他们,最是安稳。”
      将军萧策轻笑出声:“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抬手抚上她的发鬓,“当年你执意嫁我,是不是早就料到,我不会再卷入朝堂纷争?”
      白雪靠在他肩头,声音温柔却坚定:“我嫁你,是因为你是萧策,不是因为你是将军。无论你是驰骋沙场,还是安坐轮椅,我都陪着你。只是……” 她抬头看他,眼中闪着狡黠的光,“能帮夫君避开祸事,我也很开心。”
      马车缓缓驶过长街,夕阳透过车帘,在两人身上洒下暖光。萧策想起入宫前白雪的话,她不仅是他的妻子,更是他的知己。那些朝堂的暗流、后宫的纷争,在这份相知相伴面前,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
      墨砚在外禀报:“将军,夫人,府里到了。”
      萧策握住白雪的手,轻声道:“回家。”
      车帘掀开,熟悉的将军府大门映入眼帘。白雪扶着他下马车,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轮椅的轱辘声与脚步声交织,在初秋的暮色里,谱写出最安稳的乐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