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7、苏晏的选择 ...
-
那一夜的崩溃与坦诚,像一场剧烈的风暴,撕开了两人之间伪装了三年的平静。风暴过后,留下的不是废墟,而是一种精疲力尽后的真实,以及那份从未真正熄灭的爱火,在灰烬中重新燃起微光。
洛安没有立刻再次逃离。或许是因为苏晏那句“没有未婚妻”在他心中投下了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或许是因为那晚的拥抱太过温暖,让他贪恋,无法再次狠心推开。
他们开始了一种微妙而隐秘的重新接触。不再是三年前那种带着试探和悸动的暧昧,而是掺杂了太多痛苦回忆、小心翼翼又无法自拔的靠近。
苏晏几乎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结束工作后,驱车前往洛安暂住的酒店。他们不再去高级餐厅,更多时候是苏晏带着精心挑选的食材上门,在酒店简易的小厨房里,笨拙却又认真地准备晚餐。他记得洛安胃不好,喜欢吃清淡的,会特意学着煲汤。
洛安起初只是沉默地看着他忙碌,后来也会挽起袖子,在一旁帮忙洗菜切配。两人在狭小的空间里默契地协作,偶尔手臂相触,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悲伤与温暖的氛围。
他们很少谈论那空白的三年,仿佛那是一个禁忌的伤口,一碰就痛。更多的时候,是苏晏问起洛安在国外的见闻,关于画展,关于他欣赏的艺术家。洛安谈起艺术时,眼睛会重新焕发出光彩,话也会多一些。苏晏就安静地听着,看着他眉飞色舞的样子,仿佛又看到了三年前那个在画架前专注明亮的少年。
有时,洛安会熬夜修改画作,苏晏就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用笔记本电脑处理未完的工作。台灯勾勒出两人安静的侧影,只有画笔摩擦画布和键盘敲击的细微声响,时间在沉默中流淌,却不再令人窒息,反而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
苏晏遵守着他的承诺,没有再让任何关于“林烟”或家族的压力出现在洛安面前。他甚至没有急着要求一个名分或未来,只是近乎贪婪地享受着这失而复得的陪伴,用行动一点点修复着洛安那颗布满裂痕的心。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洛安的巡展第二站即将开始,他需要离开这座城市。在收拾行李的间隙,他看着在厨房为他准备路上点心的苏晏的背影,那股熟悉的、想要逃离的冲动再次浮现。
幸福越是真实,失去的恐惧就越是强烈。他害怕这又是一场镜花水月,害怕苏晏最终还是要回到属于他的轨道,害怕自己再次承受分离的剧痛。
苏晏似乎察觉到了他的不安。他端着刚烤好的、形状不算太完美的饼干走出来,看到洛安对着行李箱出神的样子,眼神暗了暗。
他把饼干放在桌上,走到洛安身边,没有碰他,只是低声问:“下一站,去哪里?什么时候走?”
洛安报了一个城市的名字和日期,声音有些干涩。
苏晏沉默了片刻,然后看着他,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坚定:“我等你回来。”
不是“我送你”,也不是“你别走”,而是“我等你回来”。
这四个字,像一颗定心丸,带着沉甸甸的力量,轻轻落入了洛安动荡的心湖。
他抬起头,对上苏晏深邃的眼眸,那里面不再是三年前的炽热冲动,而是经过岁月沉淀后的、更加不容置疑的担当和决心。
“或者,”苏晏顿了顿,声音更低沉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如果你愿意,等我处理好这边的事情,我去找你。”
他没有明说“这边的事情”是什么,但两人都心知肚明——是那个悬而未决的婚约,是来自家族的最后阻力。
洛安的心猛地一跳。他看着苏晏,看着他眼底那份为他与全世界为敌也在所不惜的决然,积压在心底的所有不安和恐惧,似乎在一点点消融。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几不可闻:“……好。”
这一个“好”字,轻如羽毛,却重逾千斤。它代表着一种 tentative (试探性的)信任,一种 cautiously (小心翼翼的)交付。
苏晏的眼底瞬间迸发出明亮的光彩,他克制地伸出手,轻轻握了握洛安微凉的手指,然后很快松开,仿佛怕惊扰了什么。
“饼干记得带上,路上吃。”他指了指桌上的饼干,语气恢复了平时的沉稳,只是嘴角那抹难以抑制的弧度,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洛安看着那些歪歪扭扭的饼干,又看了看努力维持着镇定却掩不住欣喜的苏晏,一股暖流缓缓流过心田,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扬起。
也许,这一次,他们真的可以不一样。
也许,穿过漫长的黑暗与分离,光的缝隙,真的已经出现。
洛安离开了,带着苏晏烤的饼干和那句“我等你回来”。
而苏晏,站在空荡的酒店房间里,看着洛安消失的门口,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知道,短暂的温存结束了。接下来,他必须要去面对,去解决那些横亘在他们之间、真正的阻碍了。
为了那个等他回来的人,他不能再有任何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