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转校生和他的评分手册 ...
-
九月的风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吹拂着青藤一中的林荫道。
上课铃像是某种精准的启动信号,将喧闹瞬间收束进各自的方格子里。
高二(三)班的教室门被推开,班主任李老师领着一个少年走了进来。
“同学们,安静一下。这位是新转来的同学,方嘉钰,大家欢迎。”
稀疏的掌声响起,多数目光带着短暂的好奇落在讲台中央的少年身上。
他穿着合身的白色校服,身形清瘦,面容清秀,黑色的碎发贴在额前,眼神平静得像一汪深潭,不起丝毫波澜。
“我叫方嘉钰。”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干净,但缺乏温度,像AI合成的标准音。没有多余的话,甚至没有礼貌性的微笑。
【个体:李雯。身份:班主任。观察:语调起伏符合激励模式,微表情持续时间0.8秒,属程式化欢迎。能量效率:中等。评级:C。】
一行冰冷的、非人的评估,在方嘉钰的脑海中如同数据流般无声滑过。
他微微低头,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近乎无机质的光泽。
他被安排在了靠窗的倒数第二排。同桌是一个戴着黑框眼镜的男生,在他坐下时友好地笑了笑,小声说:“你好,我叫李华。”
【个体:李华。身份:同桌。观察:主动释放善意,意图降低社交摩擦系数。效率:尚可。存在冗余小动作(推眼镜两次)。评级:C-。】
方嘉钰微不可察地点了一下头,算是回应。他的目光掠过窗外。
【自然现象:云层移动。形态:卷云。移动速度:符合低空风速模型。光影折射率:标准。美学贡献度:中等偏上。评级:B。】
在他眼中,整个世界都是一个巨大的待评估项目。
他是观察员,代号“记录者”,来自超越这个维度的文明。
他的工作,便是潜入目标文明,观察、记录、分析,并最终给出决定其存亡的KPI评分。
A级卓越,F级……意味着濒危与无价值,将迎来“重启”。
伪装成一名普通高中生,是最不引人注目的方式。
第一节课是数学。老师讲解着三角函数,声音抑扬顿挫。
【个体:张建国。身份:数学教师。观察:知识点传递准确率95%,逻辑链清晰。但存在无效重复(3次)与情绪化比喻(2处),拉低信息密度。评级:B-。】
方嘉钰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空白的笔记本上轻轻敲击,仿佛在无形的键盘上输入着这些评判。
他不需要记录在纸上,所有数据都实时上传并储存在他意识深处的“手册”里。
周围的一切,同学、老师、窗外的飞鸟、黑板上的粉笔灰,都被他瞬间解构,量化,贴上等级的标签。
这一切对他而言,如同呼吸般自然,也如同呼吸般……无聊。
人类的文明,充满了低效、冗余和不可控的情感变量。
他见过无数帝国因他笔下的“F”而走向衰亡,此刻坐在这间明亮的教室里,感觉像是在观察一个运作尚可但bug频出的初级程序。
下课铃响,教室里重新活络起来。前排几个女生凑在一起,兴奋地低声议论着什么,目光不时瞟向窗外。
“看到了吗?是顾一学长!”
“真的是他!他去行政楼了,侧脸杀我!”
“这次联考又是毫无悬念的第一吧?简直不是人……”
“学生会会长啊,而且听说他家世也超好,完美得跟假的一样。”
【群体:女同学ABC。行为:集群性信息交流(八卦)。观察:情绪波动剧烈,多巴胺分泌水平显著升高。话题核心指向单一高价值个体。效率:极低,无实质信息产出。评级:D。】
方嘉钰习惯性地给这群兴奋的女生打了分。
但“顾一”这个名字,伴随着“完美得跟假的一样”这个评价,第一次清晰地传入他的耳中。
他抬起头,顺着女生们的视线望向窗外,只看到一个挺拔修长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完美?
在方嘉钰的评估体系里,不存在绝对的完美。任何看似完美的表象下,必然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缺陷或伪装。越是完美,越是值得警惕。
他垂下眼睑,意识沉入那片只有他能“看见”的评估空间。
一本虚幻的、散发着微光的评分手册在他面前展开。手册上密密麻麻罗列着今天观察到的所有“项目”和其后的评级。
他的目光落在手册最新的一行,那里有一个刚刚被意识自动生成,尚未来得及评估的名字。
那两个字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之中,后面跟着一个等待被填写的、空白的评级栏。
【顾一:______】
方嘉钰的眼中,第一次掠过一丝极淡的、近乎审视的好奇。
一个被人类定义为“完美”的存在?
那么,在他的KPI体系下,又会是什么等级呢?
周三下午,青藤一中的表彰大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巨大的水晶吊灯下,黑压压的学生坐满了观众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与躁动的嗡嗡声。
方嘉钰坐在班级方阵靠后的位置,像一颗投入沸水的冰,周身散发着与周围格格不入的低温。
【集体活动:校级表彰大会。观察:组织形式低效,信息传递单向,群体情绪易被煽动。整体能量利用率:低于15%。评级:D+。】
他百无聊赖地记录着,直到主持人用激动到微微变调的声音念出那个名字:
“下面,有请本次联考全市第一、学生会主席——顾一同学,上台发言!”
掌声如同被点燃的炸药,轰然爆发,瞬间席卷了整个礼堂。尖叫声,尤其是女生方向的,几乎要刺破耳膜。
方嘉钰微微蹙眉。
【群体情绪波动:异常亢奋。能量溢出严重,属非理性浪费。评级:F。】
在几乎能掀翻屋顶的声浪中,一个身影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舞台中央的聚光灯下。
那一刻,仿佛所有的光都心甘情愿地汇聚在他身上。
顾一。
他穿着干净挺括的校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得无可挑剔,嘴角噙着一抹温和而疏离的笑意。
他抬手,虚按了一下,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沸腾的礼堂竟奇迹般地迅速安静下来。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下午好……”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清越沉稳,语速恰到好处,带着一种天生的、令人信服的魅力。
方嘉钰淡漠的瞳孔里,第一次清晰地映入了这个“完美学神”的模样。
然而,他眼中看到的,并非台下众人所见的耀眼天才,而是一组组飞速流动的数据。
【目标个体:顾一。启动深度观察模式。】
能量场分析:极度内敛,核心能级深不可测,外层能量分布均匀完美,形成近乎无懈可击的伪装层。能量利用率:92%(远超人类平均水平)。
微表情分析:笑容弧度标准,持续时间3.2秒,符合社交礼仪最优解。眼神扫视全场,与多个区域进行短暂接触,营造“被关注”感。
语言模式分析:逻辑清晰,用词精准,引用数据无误。语调富有感染力,能有效调动听众情绪共鸣。
行为动机推测:发言内容经过精心设计,旨在巩固“完美”人设,提升个人影响力与集体认同感。表演成分占比:85%。
顾一的发言精彩纷呈,既有作为顶尖学子的谦逊,又不失领导者的气度,偶尔穿插的幽默引得台下阵阵低笑和掌声。他就像一台被精密编程的完美机器,每一个表情,每一句话,甚至每一次停顿,都恰到好处,无可指摘。
【综合评估:个体表现:A+。社会认同度:A+。能量控制:A+。】
一连串的高分在方嘉钰脑中闪过。
然而,他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太完美了。
完美得像一张华丽的面具,严丝合缝地覆盖了所有可能存在的瑕疵。
在这完美的表象之下,他感知不到任何属于“人”的、真实的、鲜活的波动——没有偶尔的紧张,没有真实的疲惫,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悦或困扰,甚至连一丝属于少年人的意气风发或迷茫都没有。
只有一片空洞的、被精确计算过的……虚无。
就像橱窗里最精美的模特,无论多么栩栩如生,终究没有灵魂。
“综上所述,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需要我们共同……”台上,顾一的发言已近尾声。
方嘉钰闭上眼,意识沉入那片虚空。那本散发着微光的评分手册再次浮现。关于“顾一”的详尽分析数据如同瀑布般流淌而下。
最终,所有数据汇聚,在那空白的评级栏后,一个冰冷的、突兀的字母被清晰地烙印上去。
【顾一:F】
评语:缺乏真实的生命张力,存在形式为“精致的虚无”。其完美表象具有高度伪装性与不确定性,建议列为高危观察目标,持续观察其存在价值与潜在威胁。
F级。最低的评价。意味着在他的判断里,这个被万众推崇的“学神”,其存在本质是值得怀疑的,甚至可能是……无价值的。
就在他给出这个惊世骇俗评级的瞬间——
台上,正做最后致谢的顾一,目光如同精准的探照灯,越过了黑压压的人头,毫无预兆地、直直地落在了礼堂后方,那个一直低着头的转校生身上。
那目光并不凌厉,甚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玩味,仿佛早已洞悉一切。
方嘉钰似有所感,猛地抬眼。
隔着数十米的距离,喧嚣鼎沸的人声仿佛瞬间被抽离。两人的目光在空气中短暂交汇。
顾一的嘴角,似乎几不可察地,向上弯了一下。
然后,他若无其事地移开视线,鞠躬,下台。
方嘉钰僵在原地,体内核心数据库仿佛遭遇了未知病毒的攻击,产生了一瞬间的紊乱。
他……看到我了?
不,不仅仅是看到。
那眼神,像是在说……
“我找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