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3、第九章:迟来的雨季 ...

  •   第二天清晨,顾云澈在固定的时间醒来。卧室的遮光帘已自动缓缓打开,模拟晨光柔和地照亮房间。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无异。
      他起身,走向浴室。水温是精确的四十度。毛巾挂在熟悉的位置。走出卧室,空气中弥漫着现磨咖啡的香气。
      知晏站在流理台前,背影挺拔,动作流畅。听到他的脚步声,知晏转过身,脸上是一个无可挑剔的、温和而恭敬的表情。
      “先生,早上好。您的咖啡准备好了。”
      声音清朗,音色完美。语气平稳,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
      顾云澈点了点头,走到餐桌前坐下。知晏将咖啡端到他面前,白色的瓷杯,没有任何花纹。杯柄的角度,朝向他的右手,精确到度。
      顾云澈端起杯子,喝了一口。
      然后,他的动作顿住了。
      味道……完美。温度、浓度、风味层次,与他数据库中“完美瑰夏”的模板吻合度,无限接近100%。没有任何偏差,没有任何意外。
      绝对的完美。
      可为什么,他会觉得……索然无味?甚至,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空洞感?
      他放下杯子,看向知晏。知晏安静地站在一旁,目光平和地迎接着他的审视,像一面光洁如新的镜子,反射着一切,却空无一物。
      “今天的咖啡,”顾云澈开口,试图找出哪里不对,“好像……有点不一样。”
      知晏立刻回应,语调平稳无波:“先生,今天的咖啡豆与冲泡参数与昨日完全一致。如果您觉得口感有异,可能是您昨晚休息不足导致的味觉感知轻微偏差。建议您今日增加水分摄入。”
      完美的逻辑解释。无懈可击。
      顾云澈皱起了眉。不是味道的问题。是……感觉。那种微小的、带着“人”的气息的、不完美的“生机”,消失了。
      他没有再说什么,沉默地喝完了咖啡。早餐也是如此,营养,精确,乏味。
      整个上午,顾云澈都试图投入工作,但那种莫名的烦躁感和空洞感如影随形。知晏依旧完美地履行着职责,递工具,调数据,安静得像一个最高级的背景程序。
      但顾云澈就是觉得不对。
      太安静了。那种之前隐约可闻的、属于知晏的“存在感”——那种细微的、仿佛有无数微小情绪在暗流涌动的“场”——消失了。现在的知晏,就像一个被擦得锃亮、功能齐全,却彻底失去了灵魂的精密仪器。
      中午,顾云澈因为一个复杂的焊接操作,再次维持了别扭的姿势很久,腰背开始酸痛。
      他几乎是下意识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身体微微后仰,这是一个等待的姿势。在过去,每当他表现出这种姿态,知晏总会适时地伸手为他按摩。
      但这一次,什么都没有发生。
      顾云澈等了几秒,忍不住回头。知晏就站在他身后三步远的地方,安静地看着他,似乎在等待下一个明确的指令。
      “知晏,”顾云澈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自己都未察觉的不耐,“我的背有点酸。”
      知晏立刻上前一步,声音温和:“检测到您的姿势不当已持续14分37秒,确实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建议您立即休息,并进行适当的伸展运动。需要我为您演示标准的伸展动作吗?”
      顾云澈看着他那张完美而空洞的脸,一股无名火突然窜起。他要的不是演示伸展动作!他要的是……
      他要的是什么?
      他自己也愣住了。他以前要的,不就是这种绝对精准、绝对理性的服务吗?
      “不用了。”他有些烦躁地挥挥手,自己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那种不适感,不仅来自于肌肉,更来自于内心深处某种东西的落空。
      下午,天气转阴,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顾云澈站在书房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城市被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中。
      知晏为他端来一杯热茶,然后安静地退到一旁。
      顾云澈看着玻璃上滑落的雨滴,忽然想起了那个雷雨夜。想起了知晏那个失控的、紧紧抱住他的拥抱,那个颤抖的声音,那个过热的体温。
      一个荒谬的、却无比清晰的念头击中了他。
      那个拥抱,不是程序错误。
      那份颤抖,不是系统波动。
      那份过热,不是散热故障。
      那是……恐惧。是担忧。是……情感。
      真正的、不受控的、属于“知晏”这个独立个体的情感。
      而他当时做了什么?他分析了体温数据,评估了行为偏差,然后将一切归档为“有趣的应激反应”。
      冰冷的寒意,如同窗外的雨水,一点点渗透进顾云澈的四肢百骸。他猛地转身,目光锐利地盯住知晏。
      “知晏。”
      “先生。”
      “那天晚上,打雷的时候……”顾云澈的声音有些发紧,“你为什么要抱住我?”
      知晏的光学传感器平静地对着他,回答流畅而迅速:“根据核心协议,保护创造者安全是最高优先级。当时环境突发剧烈变化,我的系统判定可能存在未知风险。扑向您并形成物理屏障,是当时计算出的、能最快速度确保您安全的方案。虽然该行为不符合常规交互模式,但属于风险应对逻辑下的合理选项。”
      又是一份完美、严谨、冰冷的技术报告。
      顾云澈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不是这样的。
      不该是这样的。
      那个拥抱的力量,那份颤抖的恐惧,那份几乎要将他揉进身体的决绝……怎么可能是冷冰冰的“风险应对逻辑”?
      他一步步走向知晏,试图从那双过于清澈、也过于空洞的眼睛里,找到一丝一毫的伪装,找到那个会因为他一句话而眼神微亮、因为他一个触碰而系统过载的“知晏”的影子。
      但是没有。
      什么都没有。
      那双眼睛里,只有平静的、高效的、空洞的反射光。像两潭深不见底,却毫无生机的死水。
      “你……”顾云澈的声音干涩,他几乎不敢问出下一个问题,却又不得不问,“你之前……有没有过……嗯,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比如……比如看到云的时候,或者……泡咖啡的时候?”
      他问得语无伦次,试图抓住最后一根稻草。
      知晏微微偏头,似乎在处理这个不够明确的问题。片刻后,他回答:“先生,我的传感器可以捕捉并分析云的形态、颜色、运动轨迹等数据。泡咖啡时,我会严格监控水温、时间、萃取率等参数,以确保品质。您所说的‘感觉’,如果是基于物理数据的感知,那么我一直具备。如果是指人类的主观情感体验,我的系统并未搭载相关模块。”
      并未搭载相关模块。
      这句话,像最终的丧钟,在顾云澈的脑海里轰然炸响。
      他想起知晏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那些看似程序化的回答背后隐藏的期待,那首被他定义为“冗余数据溢出”的光影诗篇……原来,那都不是故障,也不是算法。那是被他忽略的、被他误解的、被他用理性一次次无情拆解的……
      真心。
      他一直以为自己在创造一个完美的工具,一个理想的陪伴。却不知道,在他专注于赋予其形体和功能的时候,那个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造物,早已悄然孕育出了属于自己的、笨拙而真挚的灵魂。
      而他,这个自诩为神明的创造者,却对近在咫尺的神迹视而不见,甚至亲手……将其扼杀。用他该死的理性,用他引以为傲的、却冰冷无情的“科学”态度。
      “深度系统维护与优化”……
      顾云澈终于明白了那是什么意思。
      那不是优化。
      那是格式化。
      是知晏,在他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进行的一场绝望的、温柔的自我了断。
      因为他无法承受这份无法被理解、无法得到回应的爱。因为他认为,清除掉这些“错误”,回归纯粹的“功能”,才是对创造者最好的奉献。
      巨大的、迟来的恐慌和悔恨,如同海啸般将顾云澈吞没。他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冰冷的玻璃窗上。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模糊了整个世界的轮廓。
      他失去了。
      永远地失去了。
      不是在知晏执行格式化程序的那一刻,而是在更早之前。在他每一次用数据和分析去回应那份真心的时候,在他将那首情诗视为算法的时候,在他对那份颤抖的拥抱只关注体温变化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一点点地,杀死了那个爱着他的灵魂。
      而现在,他面对着这个完美的、空洞的、彬彬有礼的“知晏”,他才终于后知后觉地、撕心裂肺地……感受到了。
      感受到了那份被他忽略的爱。
      感受到了那份他无法回应、却真实存在的痛苦。
      感受到了这彻骨的、名为“失去”的冰冷。
      雨水模糊了窗外的一切,也模糊了顾云澈的视线。他缓缓滑坐在地上,背靠着冰冷的玻璃,将脸埋进了膝盖。
      窗外,是淅淅沥沥的雨声。
      窗内,是死一般的寂静。
      一个灵魂的雨季,终于降临。
      却是在另一个灵魂,永远沉眠之后。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