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雁门关的城墙被晨光染成青灰色,沈砚之立于城楼之上,玄色战袍在朔风中猎猎作响。蛮族大军如黑云压城,拓跋烈骑着一匹乌骓马,手持狼牙棒,在阵前高声叫嚣:“沈砚之,识相的速速开门投降,本汗可饶你不死!否则,攻破城门之日,便是你大靖军民血流成河之时!”
沈砚之冷笑一声,长剑直指敌阵:“拓跋烈,休要狂妄!今日便让你见识我大靖将士的厉害!”他挥手示意,城墙上的弓弩手立刻弯弓搭箭,箭矢如暴雨般射向蛮族大军。
“杀!”拓跋烈怒吼一声,挥舞着狼牙棒,率领大军发起猛攻。蛮族士兵个个凶悍勇猛,踩着同伴的尸体,疯狂地冲向城门。城门之下,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惨叫声、厮杀声此起彼伏。
沈砚之亲自督战,手中长剑翻飞,斩杀了数名爬上城墙的蛮族士兵。他的伤势虽已痊愈,但连日来的奔波与激战,让他的体力渐渐不支。林岳见状,连忙上前:“侯爷,您歇会儿,这里交给末将!”
“不必。”沈砚之摇了摇头,眼神依旧锐利,“雁门关是北境的门户,绝不能失守。我们必须撑到援军到来!”
然而,蛮族大军人数众多,且悍不畏死,城门在持续的猛攻之下,渐渐出现了裂痕。沈砚之心中焦急,他知道,若再等不到援军,雁门关迟早会被攻破。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策马疾驰而来,高声喊道:“侯爷!京城援军已到,正在关外二十里处!”
沈砚之眼中猛地闪过一丝光亮,心中的巨石终于落地。“好!”他大喝一声,“将士们,援军已到,随本侯杀出去,与援军里应外合,击溃蛮族!”
城门缓缓打开,沈砚之率领五千精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蛮族士兵猝不及防,被打得节节败退。拓跋烈见状,心中大惊,想要组织兵力反击,却被沈砚之缠住。
“拓跋烈,你的死期到了!”沈砚之长剑直指拓跋烈的要害,招式凌厉,招招致命。拓跋烈奋力抵抗,狼牙棒与长剑碰撞,火星四溅。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与此同时,关外的援军也发起了猛攻。张将军率领一万禁军,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蛮族大军的后方,发起突袭。蛮族大军腹背受敌,顿时陷入混乱,军心大乱。
“不好,我们中埋伏了!”拓跋烈心中一慌,招式渐渐露出破绽。沈砚之抓住机会,长剑猛地刺入拓跋烈的胸膛。
“噗嗤”一声,鲜血喷涌而出。拓跋烈难以置信地看着沈砚之,眼中满是不甘与怨毒,最终倒在地上,气绝身亡。
蛮族首领一死,剩余的士兵更是溃不成军,纷纷四散奔逃。沈砚之与张将军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斩杀了无数蛮族士兵,缴获了大量的粮草与兵器。
雁门关大战终于以大靖的胜利告终。沈砚之站在战场上,看着满地的尸体与血迹,心中五味杂陈。这场战争,虽然胜利了,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张将军走上前来,抱拳道:“侯爷,恭喜您大胜归来!陛下得知北境危急,日夜忧心,亲自下令调遣禁军驰援,还特意让末将带来了上好的伤药与粮草。”
沈砚之点了点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萧珩在京城必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却依旧毫不犹豫地派兵支援他。这份情谊,他此生难忘。
“张将军,辛苦你了。”沈砚之说道,“烦请你派人清理战场,安抚伤员,整顿军备。我即刻写一封奏折,向陛下禀报战况。”
“末将遵命!”张将军躬身应道。
沈砚之回到城楼之上,提笔写下奏折。他详细描述了雁门关大战的经过,以及拓跋烈与萧彻旧部勾结的真相,同时向萧珩表达了思念之情。写完奏折后,他将其密封好,交给斥候,让他速速送往京城。
远在京城的皇宫之中,萧珩正坐在御书房内,批阅着奏折,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北境的战事。他日夜祈祷,希望沈砚之能平安无事。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走进御书房,高声喊道:“陛下!北境急报!”
萧珩心中一紧,立刻放下手中的朱笔,快步走上前去:“快呈上来!”
他接过奏折,迫不及待地打开,看到沈砚之熟悉的字迹,心中的担忧渐渐平息。当看到沈砚之大胜的消息时,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但当他读到战争的惨烈与沈砚之再次负伤的消息时,眼中又闪过一丝心疼。
“砚之,你又受伤了。”萧珩轻声说道,指尖轻轻抚摸着奏折上的字迹,仿佛能感受到沈砚之的温度。
他立刻召来内侍:“传朕旨意,赏赐北境将士黄金万两,绸缎千匹,好酒千坛!同时,派最好的御医前往北境,为沈将军诊治伤势。另外,告知沈将军,战事结束后,即刻班师回朝,朕在京城等他。”
“遵旨!”内侍躬身应道,转身退了出去。
萧珩走到窗边,望着北境的方向,心中满是思念。他知道,沈砚之此次班师回朝后,他们便可以不再分隔两地,一同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酝酿。萧彻的残余势力并未被完全肃清,他们潜伏在暗处,勾结了朝中的反对势力,企图在沈砚之班师回朝之际,发动政变,颠覆他的统治。
而这一切,沈砚之与萧珩都还蒙在鼓里。他们即将面临的,是一场更加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