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雍京陆府 ...
-
柳氏岁说是用十天的时间整理行装,但其实他们在云宁的这么点家当少的可怜,全家上下加上陆念珺三口统共也不过十几个人而已,不过一两日,该带走的,该留下的东西都收拾齐整了。
家中守门的,打扫的下人,厨娘,加上丫鬟零零总总大约有十个人左右,只有赵嬷嬷夫妻俩,以及她的儿子儿媳妇是当初跟着柳氏从雍京来的,剩下的人都是来到玉宁后,买的家在本地的下人。
柳氏一一询问过他们的意见后,将愿意归家的全部发还了卖身契,不愿意归家的,就留在这里继续当下人,看看院子,守着门房。
赵嬷嬷一家人也被留下来了,一是因为赵嬷嬷的儿子已经在本地娶了媳妇,连孩子都生了,也算是在玉宁扎下了根了。二,则是因为陆云鹤夫妇当年来这里时,在玉宁县周边买了不少的田地,现在虽然要离开了,但是却并不愿意将田地都变卖了,正好赵嬷嬷一家人也不愿意回雍京去了,就干脆留他们一家人在这里,既看院子,又管着田租。
自从定下了出行的日子,赵嬷嬷的眼泪就从没停过。她从柳氏出生起,就一直照顾着她,几十年了,现在突然要分别,自然是有千万种的舍不得。
但是偏偏他们回京还是一件喜事,所以就算赵嬷嬷再因为分别而感到难受,也不能在白天哭出来。
出行前一晚,陆念珺睡得有些不安稳。半梦半醒之间,感觉到有人在帮她掖被子,警觉的睁开眼睛,却看到赵嬷嬷红着眼圈,坐在她的床前抹眼泪。
陆念珺揉揉眼睛,看着她:“嬷嬷?”
赵嬷嬷帮她顺了顺头发:“珺姐儿,以后到了雍京,要好好的听太夫人的话,只要太夫人喜欢你,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陆念珺点点头:“这个母亲告诉过我了,我记得的。”
赵嬷嬷抹了抹眼角,“那珺姐儿以后可别忘了嬷嬷。”
“嬷嬷不再回雍京去了么?”陆念珺好奇的问。
赵嬷嬷没有说话,一脸的为难。
想到赵嬷嬷的儿子已经在玉宁安了家,赵嬷嬷一个当娘的,当然会跟着儿子一起住。于是她笑了笑,说:“那等我长大以后,就回来看嬷嬷好了。”
“珺姐儿。”赵嬷嬷一脸的感动,张着嘴,喃喃的说不出话来。
第二日上路后,陆念珺跟母亲说起前天晚上赵嬷嬷在她床前哭泣的事来,她问母亲:“我看嬷嬷很舍不得我和母亲离开的样子,为什么不让嬷嬷一家人和我们离开呢?”如果说赵嬷嬷执意要跟着儿子媳妇一起去,去雍京,不也是住么。
“囡囡还小,看不明白,嬷嬷她留在这里才是享福呢。”柳氏却道:“如果你父亲是长子,我们在府里主持着中馈,那赵嬷嬷当然是跟着我们,福分最大。但是,我们这一入京,衣食住行全都要依仗公中,不知几时才能脱的自在,倒不如留在玉宁,做一小小的地主婆了。”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么?陆念珺点点头,示意自己懂了。抬起头,却见母亲将目光放远,不知陷入了何种思绪中。她见母亲想事情入了神,就没打扰她,自己坐在马车里,透过纱窗看外面的景色,不多时,也无聊的睡着了。
等她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在船上了。
玉宁离雍京有千里地,水路走了小半个月,又在陆路上坐马车坐了两三天后,他们才终于望见了雍京的城门。
一路行来,柳氏每日总会与她说些雍京府中的事,包括祖父母的近况,父亲兄弟几人的近况,府中现在都谁住着,管事的是谁,与她同辈的堂兄弟姐妹们,又有谁是嫡出,谁是庶出等等之类的事情。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教导陆念珺等入了府后,不要认不得长辈。但是陆念珺却暗笑着发现,母亲,她其实自己才紧张的厉害。
以前在玉宁,母亲她就是全家唯一的女主人,每日里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但是一旦到了雍京陆府里面,地位立刻下降了好几个档次。上有公婆,下有妯娌,光是要应付这些关系,就足够她小心小心再小心的了。
看到母亲时常皱眉沉思的样子,陆念珺心中也有几分感慨。世家媳妇,其实并不好做。
临进城前,她又被母亲拷问了一番是不是还记得府里的长辈都有谁,平辈的兄弟姐妹都有谁。这些东西她自然是记得清清楚楚的,本不耐烦一遍一遍的回答母亲的这些问题,但是看到母亲其实并不比她舒坦多少。陆念珺也只能忍下躁意,又将自己几下的阐述了一遍。
口干舌燥的将这复杂的人际关系解说完,好一通伯父伯母,姐姐妹妹的,陆念珺险些将自己都绕晕了。柳氏却对此满意的很,一边夸她记的牢靠,一边儿再次叮嘱她,进了府里后千万不能将人给喊错了。陆念珺点点头,道自己记清楚了。
到了雍城外的时候,陆云鹏早已派了人在城外来接。陆云鹤一家人在城门口换了马车,进了城,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停在陆府的大门前。一路上,柳氏将手里的绢子捏的紧紧的,眼中的神色也有些不太自然,陆念珺倒是想掀开马车的帘子看看这城中景色如何,但是当着母亲的面,却不敢放肆,于是只能白白浪费了大好机会。
陆府里,早有下人开了府里的侧门,将马车迎进了外院。进了外院后,又换了三顶轿子来。
雍京陆府里,进了正门是外院,外院两边俱是平房,住着门房小厮及外院的管事们,直走就是垂花门,垂花门隔开了内院和外院。过了垂花门直走,是正厅,正厅左边的三进院子里,住着陆念珺的祖父和祖母侯氏。正厅右边的三进院子里,住着大伯父陆云鹏一家。
陆云鹏妻子王氏,育有二子一女,长女陆念莹,次子陆荣,三子陆松。陆云鹏还有一个妾室,为他生了个女儿,陆念玉。
正厅后面是个小花园,挨着夹道,过了夹道,则是陆云鹤曾住的院子,也是陆念珺一家未来要长住的地方,同样是个三进三出的院子。陆云鹤的院子挨着陆云展的院子,陆云展是青州知府,不在京中,但是妻子周氏却留在了京里,他们有两个嫡女和一个庶子。分别是陆念薇,陆念瑶,还有陆林。
在所有堂姐妹当中,陆念莹最大,陆念薇其次,陆念珺排行第三,陆念瑶则最小。
陆府里的主子们大概就这么些人了,除此以外,她还有一个姑母,嫁给了韩国公为妻,身份高贵,在娘家夫家都很有地位,也经常回来小住。
陆府三房中,除了父亲陆云鹤未纳一妾外,陆云鹏和陆云展都是有姨娘和通房的,不过这些不太重要,就不用单记了
轿子在垂花门那停了下来,有仆妇上来掀开轿帘,陆念珺刚要自己下轿子,就上来一个力气特别大的女人,一把将她抱了起来,然后垂首站在了母亲身后。
陆念珺短短的小腿弹在半空中,觉得有些不自在。她皱了皱眉头想要下来自己走路,但是那仆妇却将她抱的非常牢,一点都不肯把她给放下来的样子。她挣扎了几下,也挣脱不了,后来看现在也算站得高看得远了,就不再动弹了。
陆云鹤夫妇走在前面,抱着陆念珺的仆妇跟在他们身后侧,后面又跟着几个丫鬟和媳妇,俱是陆府的下人。
陆念珺留心观察了一下她们的穿着,见衣服料子都是很好的,但样式却做的庄重不浮夸,每个级别的仆妇和丫鬟都以衣服颜色和头上饰物来区分高下,蓝颜色衣服的低一等,青颜色的高一等,头上装饰着珠花的,又比那什么都不带的身份高些。
丫鬟们里面虽然许多都是年纪轻轻,还未及笄的样子,但是行动举止有分寸,面上也都是一样的恭谨小心,显示出极高的教养来。陆念珺想起母亲柳氏曾说过祖母侯氏最重规矩,祖父曾任内阁学士一职,又最重家风,所以家中仆人无一不被调教的规规矩矩,也无奢华风气,现在看来,果然是对的。
沿着垂花门直走到前厅,老远着,就见着一群人迎了上来,顶头走着的梳着妇人髻,笑容和善的女人一把握住柳氏的手,笑道:“盼了十多日,总算是把你们给盼回来了。”
陆念珺好奇的打量着这个妇人,见她四十许年纪,头上戴着累丝金朱钗,钗头衔着一颗指甲盖大小的圆润珍珠,显得发型妆容都庄重而不张扬,笑容又显得最是温柔和煦不过,再加上看她身后跟着两男两女四个小孩子,想到只有大伯父有四个子女,陆念珺就猜她是大伯母王氏了。一听母亲柳氏开口,果然对了。
“我们也无一日不想着家中的人呢。”柳氏也跟着笑说:“家中各人身体都好?公公婆婆可好?大哥大嫂呢?”
“家中一切都好,就是婆婆想念你们的紧,从前天开始就一直催着我们派人出城外等呢。”王氏转过头对陆云鹤道:“公公吩咐下来话了,说让你回来之后,直接去书房找他。你这就过去吧,留我们女人一起说说话。”
陆云鹤在这后院女人堆里,也颇感不自在,闻言立刻点了点头,与妻子对视一眼,就转身离开,去古华堂去了。
王氏又与柳氏客套了几句,才将目光移在陆念珺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笑道:“这就是珺姐儿了?看这身量,居然比我们莹姐儿还要再大一点。”
柳氏看了陆念珺一眼,她随即张口请安道:“大伯母安好。”
“看这小嘴儿招人疼的。居然就知道我是她大伯母!”王氏笑的极开心的样子。
“珺姐儿不爱呆在屋子里,最喜欢满院子的溜达,饭量也大,所以个子才抽长了。”柳氏看了一眼王氏身后,也被奶娘抱着的女孩子一眼,赞道:“只是到底也比不上养在大嫂身边的莹姐儿,乖乖巧巧的,又漂亮又讨人疼。”
陆念莹听见有人夸她,不自觉的就在奶娘怀里竖直了身子,嘴角得意的仰着,怎么看怎么娇俏。
陆念珺默默打量了几眼这个比她大的女孩,这就是大伯父大伯母的嫡长女,自己的大堂姐?
“你就是三妹妹么?”陆念莹奶声奶气的对她道:“我是你大姐姐,以后带着你一起玩,好不好?”
陆念珺没说话,只笑着点了点头。陆念莹得了她的应承,更加得意,偏过头去跟她母亲说道:“我喜欢三妹妹,她比二妹妹听话。”
王氏脸上的笑容变都没变一分,却微笑着点了点头,对身边抱着孩子的奶娘说:“莹姐儿累了,带她去午睡吧。”
奶娘拱了拱身,抱着不依的莹姐儿远去了。
陆念珺望了大伯母一眼,想起来母亲在船上给她说的话“你大伯母主持着府里中馈,为人最是和善不过,后院里又供着佛堂,每日里都要去拜上一拜,祈求家族兴盛家人康健,府里上下都夸她如同菩萨在世一般”嘴角不由得弯起了浅浅的笑意。
王氏领着她们去了院子里的正房坐着,说些闲话,没过多久,又有下人迎进来一位妇人,却是迟来的三房夫人周氏。她身后跟着两个跟陆念珺差不多大小的女孩,一个被奶娘抱在襁褓里的男童。
然后又是一通的认亲,拜见。最后大伯母和三叔母一人给了她一个荷包,俱是精美别致的样子,而且摸起来鼓囊囊的,显然是里面塞了不少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