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2、汉宣帝与霍成君(十五) ...


  •   狸儿天性通灵敏锐,若是高龄终老,大限之前自己便会悄然离别主家,然后去寻一个黑暗僻静之处,无声无息地死去……断不会让主人看到尸首。

      她养的那只名唤“阿雪”的白狸儿,只怕是再也回不来了。

      他微微出了会儿神,再开口时,已是温和而耐心:“这未央宫地域颇大,阿雪又老迈,迷了途也是寻常。再者,宫中四处都多得是鼠雀之类的小兽,它大抵不会饿着的……成君不必太过忧心。”

      “嗯。”霍成君闻言,心下不由自主便安宁了几分,而后轻轻点了头。

      他从来都是这般的体贴又稳妥,予她温暖,容她倚靠,温和而又包容,伴着她一天天自十三岁的稚气少女长到了如今碧玉年华。

      三载辰光,一千多个日夜的朝夕相伴,信任这个人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尤其自阿父逝后,他于她而言,便是这世上最为亲近的存在了。

      “若是它贪玩耍再不回来,朕便寻一只一模一样的狸儿与你,可好?”天子看看了眼前情绪虽稳了下来,却仍隐隐有些低落的少女,温和妥帖地出声询道。

      “不必了。”十六岁的少女闻言,甚至没有丝毫犹疑,虽语声和软,却是十二分明白地出言拒绝了。

      他倒是颇为意外,有些不解地看向眼前这几乎爱狸成痴的少女。

      她抬了一双清泉般明澈无垢的眸子,与他对视,神色是极少见的认真郑重“即便生得一模一样,那也不是阿雪了呀。”

      字字落音,如此清晰而纯粹。

      天子闻言,倒是神色一怔,径自愣了片时,而后不由有些自失地一笑……

      的确,哪怕一模一样,甚至更好,亦不是原先陪自己历经那么多风雨,伴自己走过那么些年华,情之所系,心心念念喜欢的那一个了呀。

      所谓情份,可贵便在这里,怎的反倒是他自己犯了愚?

      …………

      地节三年夏,封皇太子外祖父许广汉为平恩侯。

      地节四年春,封外祖母为博平君。

      又封许广汉之两弟,许舜为博望侯,许延寿为乐成侯。

      许氏家族,一门三侯。

      而许、史两家子弟,不少也受了天子破格拨擢,在朝中居任要职。

      季暑六月,未央宫,椒房殿。

      “殿下,这橘酢用冰镇得沁凉,正合消暑,且用一些罢。”莺时将手中的梓木朱绘小食案放到了霍成君眼前的文贝曲几上,小食案中置着一只白玉盌,盌中淡橙色的果酢晶莹鲜美,因为刚刚自冰水中取出,盌外还沁着许多细密的水珠,单看上去,暑气似乎便消了大半。

      “凌室今岁帜了许多冰么?”闻言,跽坐在漆案边的霍成君看着依例送来的冰镇酢浆,转头问道。

      十七岁的少女一袭苏芳色的轻纱襦裙,直衬得明肌似雪。她渐渐脱了昔年的稚气青涩,颊边的婴儿肥已然褪去,原本精致无伦却一团孩气的容貌,而今仿佛是瓷玉雕像终于点染上了秾淡合宜的釉彩,不需铅华粉饰,便已是颜色惊艳,丽质无俦。

      此时,眸光看了过来,清泉似的明澈无染,却波光滟滟,莺时几乎一瞬看得微微发怔——自家女公子,原就是世间难得的美人呢。

      “怎么了?”霍成君见她发愣,不由有些疑惑地问“你也不晓得么?”

      “自然是同往年一样的。”莺时这才回了神,立时淡笑着应道“不过,莫论帜冰多少,又哪里会短了殿下的用度?”

      凌室乃是帜冰之所,年年严冬凿冰储于其中,到了盛夏取来消暑。一座凌室供应着整个宫城,需耗甚大,年年供不应求……但,皇后殿下自然日日都有冰镇的酢浆和鲜果作饮馔。

      自四年前入宫起,宫中最好最稀罕的东西,除了供奉长乐宫的太皇太后,其余皆是送来了这儿的。

      宫闱内外,朝野上下,谁人不晓天子独宠椒房,圣眷无双?

      “唔,这样啊。”少女闻言,却是默了片时,神色若有所思。

      正微微愣神间,便听得熟悉的脚步声自外间渐渐清晰地传来,而后,一角银白色袍裾便映入了眼帘,年轻的天子高冠玉剑,明逸隽朗,正阔步走了进来。

      “拜见陛下。”莺时赶忙施礼,霍成君却是有些惊喜地看向了陡然出现的天子,眸子里带着难掩的雀跃——近几日陛下政事繁冗,她也难得见他一回。

      “冰镇的酢浆解暑确是合宜,”年轻的天子神色温和,走到了她身畔,姿态随意在流黄簟上揽衣落坐,而后看着文贝曲几上那只盛着冰镇橘酢的白玉盌,温声劝她道“但柑橘性凉,饮得多了恐伤脾胃,日后若用,记得添些蜜糖调和才妥当。”

      “是我自已贪这橘酢的酸甜滋味,添了蜜糖味道便嫌甜腻了呀。”颜色明艳的少女,面上一派纯然的笑意,语声甜脆,玲玲盈耳。

      “你呀,都这般大了,却还是一副馋狸儿模样。”天子的语声透着微微的无奈,却是温和而宠溺。既而,他眸光落向了一旁侍奉的莺时,清了声叮嘱“皇后的饮食需多留心,若不加蜂蜜,这橘酢一日至多只能用一盏,可记下了?”

      “诺。”莺时领旨,应道。

      天子转回了目光,看着眼前懵懂得仍带了几分稚气的少女,关切似的温声询道“今岁暑气太盛,焦热得很,成君可要搬到清凉殿去住着?”

      清凉殿以画石为床,紫琉璃帐,又以玉晶为盘,贮冰于室中,玉晶与冰同洁,所以中夏含霜,乃是未央宫的消暑佳处。

      “不必了,年年都去,也没甚么新鲜了呢。”霍成君却未像往年那般兴高采烈地应下,而是微微垂睫,拒了天子的好意。

      其实,她自小在家中,每至夏日便是自窟室取冰消暑的,鲜果酢浆之类皆是冰镇,并不觉得有什么稀罕。但前些日子,宫人们提到,在民间的话,夏日里一石冰可售得天价,抵得上好几户小康人家的家资。

      宫中虽有专作帜冰之用的凌室,但用度也并不大充裕。像她在清凉殿那般,取冰消暑,真是奢侈得太过了。

      “也倒是,近处无景致,”天子似有微微的讶异,而后却只是温颜一笑,妥帖地问道“即如此,那不若去昆明池边的宜曲宫住上些日子,这个时节,昆明池正合波上泛舟,凌水采莲,既享了凉风爽致,又自在惬意。”

      “好啊!”霍成君闻言连连点头,神色间有些雀跃。

      昆明池在长安西南,乃是孝武皇帝于元狩三年开凿的,周回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池水东西两畔立了两座石像,分别为牵牛、织女,以池象天河。池中起了楼阁宫室,更有许多戈船、楼船游于其上,都建有戈矛。甚至有可载万人的豫章大船,四角垂了幡旄葆麾,气象非凡……算得长安一处难得的繁华胜境了。

      除却水军演兵与游湖览胜,这池中亦种莲养鱼,所出的莲藕肥白少渣,鱼亦鲜美,年年除却诸陵祭祀外,还供给长安的许多厨楼。

      三年前,霍成君便随天子去昆明池上泛过舟,不过那日才是暮春,虽莲叶田田,碧翠接天,但没能摘菱角采莲蓬她终是有些抱憾的。

      “陛下也一同去避暑么?”霍成君仰起一张小脸儿,有些期待地问。

      上一回时,他们便是住在昆明池西的宜曲宫,仔细他说起来,“宜曲”并非这宫殿的本名,全因陛下他晓畅音律.在这宫中度了许多曲子,所以赐了这新名儿。

      忆起那一段日子,泛一叶木兰舟,在接天映日的翠绿莲田间轻巧游弋,采了碧箬笠似的莲叶作伞遮阳。她向池边的采菱女子学了曲子,倚弦而歌,他横了玉笛,奏曲相和的日子……可真是怀念呢。

      “近日里政务繁冗,朕怕是脱不开身。”天子温和而耐心地解释,又安抚她道“不过,朕会遣可靠的宫人陪着人,再带些俳优伶人,想必也十分热闹有趣的。”

      “嗯。”虽然有些失望,但霍成君仍是十分乖巧地点了点头“政事虽繁,但陛下也要劳逸相间,多保重些才是。”

      自亲政以来,陛下他的政务便繁冗了许多,宣室殿中灯火时常竟夜不息,她却又帮不上什么,惟有懂事地不去打扰他。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62章 汉宣帝与霍成君(十五)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