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6、汉和帝与邓绥(五) ...
“府中仆婢时有议论,留心些便不难晓得了。”邓绥温声应道。
“那,阿绥以为……眼下时局如何?”邓训微肃了面色,神情郑重了些。
“窦氏一门,飞扬跋扈已有十余年之久,自先帝晏驾后,便愈发猖獗起来。”说着,她心底里暗自叹了声气--当今圣上践祚时年只十岁,尚是黄口稚龄,皇太后握了社稷权柄,只手遮天,窦氏一门自然有了肆无忌惮的本钱。
天子弱幼,外戚擅权……长此以往,必生乱象。
“如今圣上年纪渐长,窦氏却丝毫也没有归政的意思,反而将天子拘在内宫之中,寻常朝臣连见一面都不易。”十二岁的稚气少女,条分缕析,而后就这么神色平静地道出惊人之语——
“这……只怕是生了不道之心。”
虽知这个女儿一向敏悟,于这些朝政之事,见地远超同侪,所以他才时常同她一道议事。但听到这一句,邓训仍是面色蓦地一变。
“阿父今日提起这些,难道……是有什么缘故?”那厢,邓绥的目光却依是平静地落向父亲,略略思忖后,带了一丝疑惑问。
“确有一事。”暗暗叹了声气,见女儿心思剔透,已窥见了端倪,邓训索性不再隐瞒。
他目光更深凝了下来,紧皱了眉峰,语气颇有些沉重:“今日,窦景寻为父商议,说是窦氏族中有子弟打算自陇西贾货,想让为父批几份符信。”
——若是正经商贾生意,为何不走寻常门路,竟要他这个护羌校尉特批符信?只怕……是些违法乱纪的阴私。
陇西之地,因为羌人聚居,是以多年间朝廷管治向来异常严整,断容不得丁点儿舛错。
“那,窦家许了怎样的报酬?”邓绥闻言,眸光也沉凝了许多,又思忖了片刻后,抬眼问父亲道。
“举荐为父为车骑将军。”邓训答,眉峰皱得愈紧了几分。
好大的手笔!——邓绥心下微微一惊,而后,眸光更沉凝了许多。她勉力平定了心神,而后细细思索……这般重酬,想必这生意赚头颇大。甚至可能是窃国之资,贪公自肥。
“阿父,此事当仔细斟酌。”十二岁的少女目光沉静,神色谨慎而郑重——既行犯禁之事,又从中牟取暴利,这种事一旦沾了手,自此可就是与窦家同流合污了。
——甚至,窦太后的亲弟特意寻上阿父,又借机许出这般重酬,恐怕原本就意在拉拢邓氏为其所用。
“为父断不会应允。”邓训眉间皱痕有如刀刻,向来刚硬利落的语声里少见地带了些凝滞--他自然不会行此渎职之事,但若因此开罪了窦氏,后果亦是堪虞“只是……事关窦氏,颇不易与。”
这阖府数十口的身家性命,他安能不顾虑?
邓绥闻言,略略垂了一双纤密乌泽的眼睫,似是思索,半晌未有言语。
“儿有计画,或可一试。”半晌沉默后,邓绥终于开了口,轻声道。
邓训万分意外地看向对面安静地跽坐于苇席上的女儿,有些讶异地轩了轩眉。
“阿父您不愿与窦氏媾和,但这天底下多的是一心想着阿附窦家的肖小。”稚气尚未褪尽的少女郑重地与父亲对视,目光凝定,语声字字清晰“不过是批几张符信,朝中有这样权力的人物并不在少数,您只需将窦家求几份特批符信的消息私下透给个有意之人便是。”
多少人对窦氏趋之如鹜,岂会坐失了这等“良机”?
“如此,窦氏事成,而阿父也不必为此污了手。”
“只是,如此一来,虽勉强全了情面,但到底算是拂了窦氏的意……往后阿父的仕途,恐怕会艰难上些。”说到这儿,邓绥神色并未轻松下来。
邓训听罢,怔了瞬后,却是不由爽朗地大笑出声“阿绥当真是吾家智囊,为父……以往还是小觑了呀!”
。“至于仕途,”他笑得洒脱朗然,举重若轻道“再艰难……还能艰难过八年前那一回不成?”
八年前?邓绥略一怔。
那原本是宫闱妃嫔间的一场内斗,算起来,阿父也是遭了池鱼之殃。
当时,在位的还是先帝刘炟,如今的窦太后也还只是窦皇后。天子宠妃梁贵人姊妹被皇后妒恨,因巫蛊之事坐罪,双双被赐死,既而波及梁氏阖族。
而父亲的挚交——梁贵人的胞兄梁冀,自然也在其列。梁家陡然落魄,人人顾忌着皇后与窦家势力,惟恐避之不及,惟有自家父亲邓训,少年从军,一惯秉直端方的武将脾气,做不出这等落井下石的事情,故而时常接济于他们。
但,不久便因此举触怒了窦皇后,随即被降罪免官。
阿父他少年因祖父邓禹的恩荫得以封了郎官,之后一路迁至谒者、护乌桓校尉,历年政绩卓著,原本仕途不可限量——而那回,一切几乎毁于一旦。
直到三年前今上登基,才又重新起复。
可,即便是当初那样的情形下,自家父亲也从未有过多少怨怼,爽朗豁达,一如往昔。
“倒是阿绥庸人自扰了。”说到这儿,邓绥也不由微微失笑——自家阿父,一向是乐天知命的洒脱性子呵。
“眼下时局如此,为父只望能保得一家安宁,让你祖母得以安享天年,你们兄妹几人顺遂长大便已足意。”他看着女儿,一双与她肖似的秀长眸子里带着近乎蔼然的笑意。
父女俩儿相视而笑,邓绥心底里一脉柔和的暖意涌了上来,如此默契而温暖。
“其实,目光若长远些,如今阿父疏远窦氏……未必不是好事。”这句话比之前为父亲出谋划策时要轻松了许多,十二岁的孩子神色微微垂了眸,看着案上自己面前那一盏满斟的清茶,轻声道:”自古,日中则仄,水满则溢。”
因为当年父亲的事情,邓绥对窦家一直以来可以称得上憎恶,所以说话丁点儿也不客气“而自大汉开国至今,掌权的外戚又都下场如何?高祖时的吕氏、宣帝时的霍氏,哪一个不是被诛了阖族,门户断绝?”
她的语声虽轻低,却清宜入耳:“前车既覆,后车当鉴。而如今的窦氏,可没有半点取法先贤的意思呢。”
这样不知收敛,一意妄行的外戚……又能张狂到几时?
——何况,南宫之中那个日渐长大的少年天子,当真如传闻的一般荏弱么?
邓训闻言,深深吸了口气,看向女儿的目光,已是更深了许多……这个的孩子,他从未有哪一刻像现在这般心底里深切地叹息--
为何偏偏不是儿郎?
阿骘那个孩子,纯孝敦厚,友爱姊妹,实在是个好孩子,好兄长……但,委实天资平平,待自己百年之后,何以支撑邓氏门庭?
…………
永元四年七月,京师巨变。
大将军窦宪谋逆不臣,十四岁的少年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拘捕叛臣,收符削官,而后将一干人等纷纷处置。
窦宪与其弟窦固、窦景等各回封地,后自尽。其心腹郭璜、郭举、邓叠等皆下狱死。
曾经炙手可热的窦氏一族,彻底衰败——御座上那个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就这样以雷霆之势,将整个窦氏连根拨起,毕其功于一役。
当真是,不鸣则矣,一鸣惊人。
外戚之乱平定之后,终于继掌大权的少年天子开始着手肃清朝廷,而后拔擢贤能,遴选才俊,朝野上下渐趋清明。
而于闺阁之中的邓绥而言,见窦氏失势,心中自然是替父亲高兴的。而后,细细每日自阿绮那里听着近日京中的趣闻,从中推敲朝局变动,只希望日后能对父兄的仕途有所助益。
不知不觉间,半载辰光荏苒而过,已到了年末葭月,邓绥年将十三岁。
这日,她正跽坐在书房中,捧着一卷《淮南子》看得正酣,却见祖母身边的侍婢嘉平规行矩步进了屋,执礼下拜后,道老夫人唤她过去叙话。
父亲早已回了西羌任上,如今家中一应事务都是祖母主理,今日令她过去……莫非是有什么要事?
邓绥心下有些疑惑地到了祖母所居的永宁居,雅静的房屋掩映于几株古桑之间,枝柯蔽檐,清寂而幽静。
十三岁的少女,沿着石青的砖阶拾步而上,碧玉为缀的宫绦压着裙裾,行不露足,姿态淑静,气度幽娴——祖母向来喜欢贞静柔和的女郎,老人家已年愈古稀,阖府上下皆用心地讨着她喜欢。
待进了门,邓绥才发现,母亲阴氏竟就坐在祖母右下首,柔和带笑地看着她一路进门来……少女心下的疑惑不由更重了几分——
看样子,定然是有什么要事,且……与她有关。
“阿绥,快过来。”古稀之年的太傅夫人,鹤发苍颜,但却是精神矍铄,语声虽微带了苍老,却并不低沉。
【【秦汉风俗小卡片】
【符信】即“通关文牒”,普通百姓出入关口的通行证称为“传”“过所”“符信”,以木为之,长五寸,又以板封之,皆封以御史印章--自秦汉始。
唔……还有两更,晚上十点前奉上哈O(∩_∩)O~~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6章 汉和帝与邓绥(五)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